何 利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重庆 402560)
隐匿性骨折是指普通X线平片较难发现或难以及时发现的一种骨折类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患者虽然明确有对应部位一定的创伤外伤史,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症状,但X线平片结果仍显示为阴性,临床若不采取进一步检查则极有可能导致漏诊、误诊现象的发生,而隐匿性骨折不能及时诊断则有较大的风险延误病情与治疗,从而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痛苦与负担[1-2]。目前临床对于存在病史以及临床症状且高度怀疑隐匿性骨折的患者主要通过螺旋CT、MRI等方法进一步检查,其中常规螺旋CT在成像质量等方面存在一定限制,导致其对微小、隐匿的骨折检出率并不高,且图像后处理结果较难呈现出各向同性[3-4]。近年来随着螺旋CT技术不断进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CT技术应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预后评估中,有研究显示双能量CT虚拟去钙成像对各类骨折或损伤引起的骨髓水肿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5],本组研究为进一步提高隐匿性骨折的CT诊断价值,通过对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高度怀疑隐匿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双能量CT羟基磷灰石(HAP)-水分离技术在隐匿性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度怀疑隐匿性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68例患者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52.1±7.4)岁;病程1~6 d,平均(3.6±1.5)d。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患者均明确损伤病史,并经MRI确诊为急性/慢性隐匿性骨折。排除标准:骨肿瘤、骨结核、钙磷代谢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精神疾病等患者或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均对所有患者怀疑发生隐匿型骨折的部位进行MRI以及螺旋CT检查,并且两种检查时间间隔≤2 d。
对所有患者高度怀疑隐匿性骨折部位进行螺旋CT及MRI检查,螺旋CT采用我院GE Revolution GSⅠ螺旋CT机进行检查,在GSⅠ模式下对怀疑骨折部位进行扫描,管电压80/140 kVp,管电流为自动毫安,螺距0.984,层厚5 mm,层间距5 mm,重建层厚0.625 mm,将双能量CT扫描数据上传至AW4.6后处理工作站生成虚拟去HAP图像(VNHAP),将VNHAP图与70 keV单能CT图像融合制作成伪彩图。由我院影像科两名高年资诊断医师协商一致后在矢状位VNHAP灰度图上标注ROI并检测怀疑骨折部位的相对含水量。MRI检查采用我院GE Brivo 355 1.5T MR扫描仪进行检查,由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诊断。
以MRI诊断结果作为标准,计算双能量CT HAP-水分离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00%;并对比急慢性期隐匿性骨折患者局部骨质相对含水量。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8例患者经MRI检查明确诊断为隐匿性骨折患者59例,双能CT HAP-水分离技术对其敏感度为96.61%(57/59),特异度为88.89%(8/9),准确度为95.59%(65/68),见表1。
表1 双能CT HAPˉ水分离技术的诊断结果 单位:例
59例隐匿性骨折患者的VNHAP灰度图中急性期隐匿性骨折局部骨质相对水含量显著高于慢性期骨折局部骨质相对水含量(P<0.05),见表2。
表2 急、慢性期隐匿性骨折局部骨质相对含水量比较(±s,mg/cm3)
表2 急、慢性期隐匿性骨折局部骨质相对含水量比较(±s,mg/cm3)
分期 例数 相对含水量急性期 38 1028.49±14.86慢性期 21 989.96±12.44 t 10.080 P<0.001
隐匿性骨折一般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但患者往往存在明确的近期或短期内创伤病史以及不同程度的创伤部位疼痛症状,而常规影像学检查如X线平片对隐匿性骨折的敏感度、特异度较低,具有较高的误诊率与漏诊率,而螺旋CT平扫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虽可通过多角度、层面,立体直观地观察可疑部位[6],但受分辨率以及对比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临床检出率仍不理想,这给隐匿性骨折患者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均带来极大的困难,给患者精神、经济以及躯体方面带来多重痛苦与负担[7-9]。针对隐匿性骨折目前临床主要通过CT、MRI以及核素骨显像等方式进行诊断,对于某些部位的隐匿性骨折亦可采用超声技术的进行辅助诊断,而MRI对隐匿性骨折虽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但MRI检查费用相对较为昂贵且检查时间较长,不利于临床推广应用以及急诊急查,而核素骨显像在检查便捷性以及患者接受度等方面相对较差,因此对于高度怀疑隐匿性骨折的患者临床一般采取CT或CT结合MRI进行综合诊断[10-11]。
双能量CT羟基磷灰石-水分离技术是指利用单一球管的瞬时高低能量切换,通过快速产生的双能数据对空间物质进行能谱分析以及分离,相较于普通螺旋CT,双能量CT对局部解剖学结构细节的显示效果更强,图像质量更高[12],而双能量CT羟基磷灰石-水分离技术则是利用双能数据对羟基磷灰石-水进行解析与分离,由于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红黄骨髓、水以及胶原基质等[13-14],通过羟基磷灰石-水分离技术可将松质骨中钙盐部分有效去除,最终获取骨髓评估图像,观察是否发生局部水肿与损伤,能够进一步提高双能量CT对高度怀疑隐匿性骨折部位的敏感性。既往已有研究显示双能量CT羟基磷灰石-水分离技术对腰椎急性压缩性骨折诊断的敏感性较高[15],其对急性椎体压缩骨折敏感度为93.33%,特异度为97.14%,准确率为95.00%,与本组研究结果中的96.61%、88.89%、95.59%基本一致,其主要通过融合伪彩图视觉评估诊断骨质内骨髓的水肿程度可实现隐匿性骨折的初步诊断与病情评估,亦可作为排除骨髓损伤的重要方法。而本次研究结果中68例患者经MRI检查明确诊断为隐匿性骨折患者59例,双能量CT HAP-水分离技术对其敏感度为96.61%,特异度为88.89%,准确度为95.59%,并且59例隐匿性骨折患者种的VNHAP灰度图中急性期隐匿性骨折局部骨质相对水含量明显高于慢性期骨折局部骨质相对水含量,表明无论急慢性隐匿性骨折患者其骨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现象,而通过双能量CT HAP-水分离技术可准确、清晰、高质量地显示骨折局部的病理生理改变,提高检查对骨折水肿的敏感性,从而提高隐匿型骨折的临床检出率、降低漏诊率与误诊率,并且通过对骨质相对水含量的综合分析可实现急慢性隐匿性骨折的有效鉴别诊断。同时双能量CT HAP-水分离技术检查相对较为方便、快捷,无需患者特殊准备且对患者自身限制性相对较小,患者易于接受与配合[16]。
综上所述,双能量CT HAP-水分离技术通过对融合伪彩图以及骨质相对水含量的计算可实现隐匿性骨折的有效诊断以及急慢性骨折的鉴别诊断,且CT检查更为方便快捷,对患者限制相对较少,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但本组研究仍存在一定缺点与不足,如纳入的隐匿性骨折患者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对结果结论的客观性产生影响,并且本组研究并未结合其他部位隐匿性骨折进行多角度研究,这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