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君,钱继红,李碧玲
(浙江省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浙江 宁波 315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因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刺激脊神经根、硬膜囊内的马尾神经等重要结构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有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影响膀胱直肠功能,是导致腰腿疼痛的常见病之一。 随着现代人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久坐久站成为常态,腰椎间盘所受的压力倍增,负荷加大。随着时间的延长、长期劳损的叠加、肥胖人群增多等,使腰椎退变加速,终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1-3]。目前临床上对本症的治疗,多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案。西医主要采用神经营养药及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症治疗,但非甾体类抗炎药长期应用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不宜长期用药[4]。而中医药则本着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思想,采用方式多样,灵活变通的个性化治疗,能达到扶正祛邪、疏通气血、通痹止痛的目的,更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5-6]。本文应用中药补肾养血除痹汤联合西药及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1例,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9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掷币分组法随机分为2 组。观察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32~51岁,平均(41.86±6.27)岁;体质指数(BMI)最大值32.85 kg/m2,最小值24.18 kg/m2,平均(28.47±2.19)kg/m2;病程最长15年,最短6个月,平均(6.21±1.24)年;单节段突出18例,多节段突出23例。对照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31~55岁,平均(38.97±6.33)岁;BMI最大值33.09 kg/m2,最小值23.98 kg/m2,平均(28.59±2.25)kg/m2;病程最长13年,最短1年,平均(6.13±1.29)年;单节段突出16例,多节段突出25例。2 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7]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的腰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并经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确诊。
1.3 纳入标准 1)符合LDH诊断标准;2)年龄20~55岁;3)能够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依从性较好;4)已签署知情同意书;5)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者;2)合并其他腰椎疾病者;3)入组前接受过同类或相关治疗者;4)合并精神疾患者;5)合并恶性肿瘤者;6)合并心肺肾肝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7)患重度胃炎、胃溃疡不宜长期服药者;8)正处于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9)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2.1 治疗方法 2 组患者均给予消炎、镇痛、补钙及维生素等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如下:1)平地行走:每天以适当步速在病房、走廊或院内行走锻炼30 min;2)背部肌肉锻炼:由上到下反复揉按患者腰大肌,力度适中,至患者腰部发热为止,每天1次;3)飞燕式训练:患者取俯卧位,同时抬举双下肢10次,之后改为依次抬举左右下肢,各10次;4)牵引:患者取仰卧位,之后牵引其骨盆位置,根据患者耐受程度确定牵引重量(不超过30 kg),每天1次,每次4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养血除痹汤治疗,方剂由以下药物组成:川牛膝、续断、桑寄生、酒白芍、秦艽、党参、防风、熟地黄、赤芍、茯苓各10 g,鸡血藤、威灵仙、川芎、当归、杜仲各15 g,肉桂5 g,细辛、甘草各3 g,临证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加减变化。上方每日1剂,水煎取汁约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每次150 mL。2 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 周评价疗效。
2.2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后患者腰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除,且直腿抬高度≥80°,生活、工作恢复正常,无任何不良影响;有效:治疗后患者腰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且直腿抬高度≥60°<80°,生活、工作受到一定影响;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以上标准或病情进一步加重。
2.3 观察指标 1)疼痛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数字评分法(NRS)对2 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是以无痛(0 分)依次增强到最剧烈疼痛(10 分)的11个点来描述疼痛强度;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9]。2)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均使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对2 组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分,分值为0~29分,得分与腰椎功能呈正相关[10]。
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3.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腰腿疼痛程度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分)
3.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分)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腰腿痛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已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其发病主要因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或腰部力学结构的改变等因素引发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突出的髓核压迫脊髓及神经根所致[11]。西医以西药治疗为主,并配合康复训练等辅助措施。其中,西药治疗主要是通过抗炎镇痛药物缓解患者腰部疼痛等症状,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需长期服药,且易发生不良反应。配合相应的康复训练可促进腰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间积液吸收,增强腰部肌肉强度,改善腰肌功能,调整脊柱平衡,稳固腰椎关节,不但缓解腰部疼痛,同时还能一定程度降低复发风险[12-13],但仍难达到理想效果。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少炎症产物堆积,减轻炎症反应,消除神经根水肿,减轻与周围组织粘连,解除机械压迫,调节免疫功能,加快新陈代谢,促进变性神经纤维修复[14]。
中医理论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属于“腰痛”“腰腿痛”“痹证”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与肾脏密切相关。肾主骨生髓,腰为肾之府,腰腿痛皆本于肾虚,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刺腰痛篇》又云:“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 恶血归之。”可见肾虚为致病之根本,肝肾亏虚、风寒湿邪外侵及气血不通是引发该病的主要病机。因此,临床上应遵循补肝益肾、祛风除湿散寒、行气养血除痹的治疗原则。本次研究使用的补肾养血除痹汤即遵此原则设计组方,方以续断、桑寄生、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血脉;牛膝补肾养肝、通经活血、强腰壮膝,善治腰膝骨节疼痛;党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扶正;酒白芍、干地黄、当归补血滋阴、和血养血;鸡血藤补血行血、舒筋活络;川芎、赤芍行气活血、化瘀止痛;威灵仙、秦艽、防风祛风胜湿、通痹止痛;细辛发散经络寒气、搜利筋骨风湿,主百节拘挛,风湿痹痛;肉桂温通经脉、散寒止痛,尤适于寒痹腰痛;甘草调和诸药。以上诸药配伍使肝肾得补,气血得充,经脉得通,风湿得祛,寒气得散,标本同治,则痹痛自除,诸症自愈。方中桑寄生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促进骨保护蛋白表达,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改善骨代谢,提高骨质量,抗骨质疏松等作用[15];续断皂苷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减缓腰椎关节软骨细胞退变,增加腰椎骨密度,提高骨生物力学[16];酒白芍具有镇痛抗炎,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17];防风可抗炎镇痛,减轻组织充血水肿粘连,抗凝血,降低血液黏稠度[18];威灵仙能够对关节软骨损伤起到一定修复作用,并发挥抗炎和镇痛作用[19];赤芍、川芎、鸡血藤具有改善微循环,解除神经根水肿,降低炎症介质浓度,防治硬膜外粘连,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20]。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疼痛NRS评分、腰椎JO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NRS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药补肾养血除痹汤联合西药及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缓解患者腰腿疼痛,改善腰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