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痹消癥益肾方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疗效观察及对IL-lβ、IL-18、TNF-α表达的影响

2022-10-05 01:14陈叶青李亚妤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西医

陈叶青,王 斯,李亚妤

(杭州市中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7)

我国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13.3%[1],肾脏是该病最易损伤的靶器官,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致血尿酸生成增加,使尿酸微盐结晶在肾脏沉积,引发肾间质炎性反应、肾小管堵塞以及肾单位丧失,导致高尿酸血症性肾病[2]。有研究指出,肾脏炎症反应在高尿酸血症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3]。目前,西医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主要通过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途径给以支持性治疗,无法逆转肾损害进展,治疗效果不甚理想[4];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独特的优势,已有较多研究报道中西结合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并能改善肾功能[5-6]。本科室自拟祛痹消癥益肾方在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西医治疗组(西医组)和中西结合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50例。西医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0~68岁,平均(42.35±8.42)岁;尿酸性肾病病程4~20 年,平均(13.28±6.41)年;合并痛风性关节炎14例、肾结石6例、高血压15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11例。中西结合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31~70岁,平均(44.06±8.41)岁;尿酸性肾病病程3~22 年,平均(14.25±6.53)年;合并痛风性关节炎15例、肾结石8例、高血压14例、糖尿病16例、冠心病1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根据《中国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诊治的实践指南(2017版)》[7]中相关标准。中医诊断参照《尿酸性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8]辨证为湿热内蕴、脾肾两虚证;症见时有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夜间尤甚,常因食海鲜或酗酒而发作;或肢体轻微浮肿,困倦乏力,腰背沉重;或尿浊、夜尿频多,大便不爽;脉滑,舌红或暗,苔黄或腻。

1.3 纳入标准 年龄18~75岁;符合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标准;CKD分期[7]1~3期;治疗依从性良好;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血液病、免疫系统疾病、放化疗等所致高尿酸血症;急性肾脏病、肾综合征、肾移植或血液透析治疗者;严重肝心肾脑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着;精神性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饮食干预,嘱低嘌呤饮食、严禁饮酒,蛋白摄入量控制在0.8~0.9 g/(kg·d),多饮水,每日尿量保持2 000 mL以上,同时口服碳酸氢钠3 g/天,控制尿液pH值在6.5~6.8。在此基础上,西医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别嘌呤醇(合肥久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1248),初始剂量50 mg/次,2次/天,每周可递增50~100 mg,至200~300 mg/天,分3次口服;隔周监测尿酸水平,达标(≤360 μmol/L)则不再增加,最大剂量不超过600 mg/天;高血压患者予以贝那普利(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292)5~10 mg/天口服,关节疼痛患者予以秋水仙碱片(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08)0.5~1 mg口服。中西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祛痹消癥益肾方,生黄芪30 g,牛膝10 g,防己10 g,苍术10 g,土茯苓30 g,虎杖20 g,落得打30 g,百合15 g;每日1剂,水煎至400 mL,早晚分服,连续服用2个月。

2.2 疗效标准 两组均于治疗2个月后评估疗效。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正常,尿常规检查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血尿酸(UA)降幅>20%,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降幅>50%,24 hUP及尿红细胞(RBC)降幅≥40%;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UA降幅在10%~20%,SCr、BUN降幅在20%~50%,24 hUP、RBC降幅在<4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趋于恶化[8]。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2.3 观察指标

2.3.1 肾功能相关指标测定 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5 mL,测定血UA、SCr、BUN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并收集24 h尿液测定24 hUP,使用仪器为DXC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

2.3.2 血清IL-1β、IL-18及TNF-α因子检测 取上述采集血液200μL,离心(3 000 r/min,15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IL-lβ、IL-18、TNF-α 含量,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检测操作由高年资检验科医师完成。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0 软件进行统计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18及TNF-α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18及TNF-α水平比较

4 讨论

高尿酸血症肾病是因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慢性肾损害,患者常表现尿酸结石、痛风性关节炎、高血压、肾小管功能损害等症状[9],如不及时予以治疗易进展为终末肾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现代医学治疗该病以控制尿酸为主,降尿酸效果较确切,但长期服用苯溴马隆、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等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且停药后易反弹;而对于存在肾功能损害患者尚无确切治疗方法[10]。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通过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在降尿酸和保护肾脏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具有安全性高、无药物依赖、经济等优势[11]。

在传统医学中高尿酸血症性肾病归于“肾痹”“肾劳”“水肿”“历节”等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脾肾亏虚、湿热痹阻,多因禀赋不足、过食膏甘厚味、饮酒过度致脾胃伤耗,升清降浊无权,浊邪久羁不解,聚而成毒,积于肾络,致藏精功能失用,分清泌浊失司,水液运行失畅,湿浊内蕴,日久化热,致痰、湿、热、浊邪痹阻络脉,致肾络瘀阻,形成本病[12-13]。该病属本虚标实,以脾肾气虚为本,痰、湿、瘀、浊等实邪为标,辨证属于脾肾亏虚、湿热内蕴证,根据临床经验自拟祛痹消癥益肾方以清热利湿、化痰祛瘀,兼以健脾益肾。祛痹消癥益肾方中以黄芪入脾经,补气健脾,利尿托毒,牛膝入肾经,逐瘀通络,平补肾气,二者合而健脾益肾、除痹通络为君药;防己、苍术、土茯苓、虎杖为臣药助君药化湿降浊、祛瘀除痹;落得打、百合共为佐使以利湿解毒、活血通络、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补肾活血、化浊除痹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结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较西医组的74.0%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个月后中西结合组UA、SCr、BUN、β2-MG、24 hUP下降幅度均大于西医组。提示祛痹消癥益肾方结合西医常规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可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炎症反应是高尿酸血症肾病重要病理机制,研究表明IL-lβ、IL-18及TNF-α炎症因子参与了尿酸所致的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14]。持续性高尿酸水平会刺激单核细胞分泌趋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等致炎因子,并诱导固有免疫细胞启动下游炎症信号通路活化和炎症因子生成,尤其发生在尿酸微盐结晶沉积的肾脏。IL-lβ、IL-18及TNF-α表达增加加重肾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肾小球硬化。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lβ、IL-1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中西结合组上述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提示祛痹消癥益肾方可有效减轻肾脏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祛痹消癥益肾方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有益于控制尿酸水平,改善肾功能,并减轻肾脏炎症损伤,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高尿酸血症西医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症患者低磷饮食的影响
男性为何也会 患高泌乳素血症?
两手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血清高尿酸在心血管疾病中有何意义
关于高尿酸血症你该知道的事
除了痛风高尿酸还有啥危害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