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思维切入点提升学生多角度解题能力
——以一道中考题为例

2022-10-01 00:31肖新娥
数学之友 2022年14期
关键词:多角度直线解析

肖新娥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第一中学,福建南平,353299)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将一种习惯性思维、固化性思维的人,称为“死脑筋”.其实,这些人主要是沉浸在固定的思维中,思维停留在原地,被自己设置的思维框架所僵化,不能展开想象、联想等,没有跳跃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从而钻在牛角尖里不能自拔,由此可见,培养一个人的发散性思维多么重要.所以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进行数学的思维,这种能力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发散思维又叫做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等.这种思维是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者发现多种解答和结果的思维方式.其具有三大特征:变通性(思维灵活、随机应变)、流畅性(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和独特性(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的、新颖的见解).

美国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可能会发出转换作用”,事实上发散思维就是将已知的信息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对问题加以比较探索,对知识的脉络纵横联系,顺向逆向比较,达到“信手拈来,呼之即出”的程度.这样的思维方式,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深度理解,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进行建构感悟,增强了数学思维的开阔深刻和灵活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大脑遇到问题能够灵活思考,从而事半而功倍.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呢?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将所遇未知的难题转化为已知的,复杂的难题转化为简单的,抽象的难题转化为直观的,一般向特殊转化,正面向反面转化等,通过更多不同思维方式之间的相互转化,拓宽思维空间的广度与深度,从而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最优途径.发散性思维的习惯培养中,一题多解是通向这个终极目的地的一种方法.一题多解,可以使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观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根据题目的实际条件,首先确定思维的起点,继而沿着不同的思考方向寻踪觅迹,就能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下面我们以一道中考题为例来展开探讨.

每年度的中考题中,试卷的最后一题一般称之为压轴题,这类题分数占比大,难度也比较大,主要是考验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得分高低的关键之题.而压轴题中又尤以最后一问最难,但其难度也不是难不可及、高不可攀,我们要克服恐惧心理,层层剥茧丝丝入扣,因为压轴题都是由一些小题模块组合起来的,从每个小题模块条件入手,联系相关所学知识点,是可以找到解题思路的.

解题必须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充分运用条件,明确目标,才能找到解题的方向.题目的条件和目标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必然联系,这些联系是由条件通往目标的桥梁,用这些联系解题需根据联系所遵循的数学原理决定.有些题目的匹配关系有多种,这也是其可以一题多解的原因.解题时应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找准条件与目标所遵循的数学原理,确定解题方案,寻找有效解题方法.

例(14分)(2014·南通)如图1,抛物线y=-x2+2x+3与x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顶点为D,抛物线的对称轴DF与BC相交于点E,与x轴相交于点F.

图1

(1) 求线段DE的长;

(2) 设过E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M(x1,y1),N(x2,y2),试判断当|x1-x2|的值最小时,直线MN与x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 设P为x轴上的一点,∠DAO+∠DPO=∠α,当tan∠α=4时,求点P的坐标.

分析:本题(1)(2)两问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二次函数的交点、顶点坐标、对称轴;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1) 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求得与坐标轴的坐标及顶点坐标,进而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把对称轴代入直线BC的解析式即可求得;

解:(1) 由抛物线y=-x2+2x+3可知,C(0,3),

令y=0,则-x2+2x+3=0,解得:x1=-1,x2=3,

∴A(-1,0),B(3, 0),

∴顶点x=1,y=4,即D(1,4),

∴DF=4.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代入B(3,0),C(0,3)得:

∴解析式为:y=-x+3,

当x=1时,y=-1+3=2,

∴E(1, 2),

∴EF=2,

∴DE=DF-EF=4-2=2.

(2) 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kx+b,

∵E(1,2),

∴2=k+b,

∴k=2-b,

∴直线MN的解析式y=(2-b)x+b,

整理得:x2-bx+b-3=0,

∴x1+x2=b,x1x2=b-3,

∵b=2时,y=(2-b)x+b=2,

∴直线MN∥x轴.

当遇到压轴题中的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想到的是,解决几何问题时有一个“基本套路”:首先要认真分析条件,而分析条件就是将条件与相关“基本图形”结合起来,利用“基本图形”的性质,获得相应的结论.有时图形中不一定有与条件匹配的“基本图形”,那么就要去构造能与之取得联系的图形,方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3) 本题的切入点是添加辅助线,目的是构造相似三角形,解题策略是证三角形相似,通过相似比求线段长度.由最初的角的关系、正切值的关系到最后的求线段长度,可谓是质的飞跃,打开了解题思路,突破认识上的封闭.

解法一:

【信息读取】

∠DAO+∠DPO即∠DAP+∠DPO,考虑到△ADP中,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和,∠DAP+∠DPO=∠HDP=∠α, tan∠α= tan∠HDP=4.

【问题解决一】

∵∠AHP=∠AFD=90°,∠HAP=∠FAD,

Rt△AHP中,由勾股定理得AP=20,OP=19,

则点P坐标为(19,0).

图2

解法二:

【信息读取】从正切值4入手寻求线索.

【问题解决二】

如图3,∵D(1,4),

图3

∴tan∠DOF=4,

又∵tan∠α=4,

∴∠DOF=∠α,

∵∠DOF=∠DAO+∠ADO,

∵∠DAO+∠DPO=∠α,

∴∠DPO=∠ADO,

∴△ADP∽△AOD,

∴AD2=AO·AP,

Rt△AFD中AF=2,DF=4,由勾股定理得AD2=AF2+DF2=20,

又∵AO=1,

∴AP=20,即OP=19,

∴P(19,0).

解法三:

【信息读取】

∠DAO+∠DPO=∠α, tan∠α=4,由题意可求得tan∠DAO=2,又tan∠α=4,那tan∠DPO等于多少呢?能否求tan∠DPO?如果tan∠DPO的值能求出,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如果从这个问题考虑就要用到“两角和的正切公式”.

【问题解决三】

两角和的正切公式是高中阶段所学内容,这里介绍一下公式,∠A的正切记为tanA,∠B的正切记为 tanB,(∠A+∠B)的正切记为tan(A+B),则它们之间有以下关系:

图4

中学生有时候往往凭直觉经验进行判断,他们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造成片面的、肤浅的感悟,不能从多方面分析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使他们不能有目的、有条理地去思维,但同时他们的思维也没有桎梏,可以天马行空地想到老师所想不到的,发现老师所未能发现的.可见,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虽具有不成熟性,但同时又具有可训练性,因此老师教学时要因势利导,才能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不固化思想,让思维得到发散与创新.

由于思考的角度和方向不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加强了对知识网点之间的多点衔接,多项数学基础知识在衔接中延伸扩充,多条数学规律在理解记忆中加深,多项解题技能在应用中生出技巧,久而久之的通过一段时间的他人培训,就能形成自我的训练和熟练.掌握一题多解的方法,还能从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中寻求出简单快捷的解法,这种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型,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面对陌生和未知问题的分析能力.这种多角度思维切入点的抓取,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联想、设想、类比、扩展,变化题目,让题目变身变形,从而得到一系列新的题目,甚至能得到具有一般代表性的结论,把学生从已知的此岸过渡到未知的彼岸.在如今“双减”的形势下,找准思维切入点,让学生多角度解题,能使得学生跳出题海,这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减轻了老师的出题批改等一系列负担.

猜你喜欢
多角度直线解析
多角度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一道高考题的多角度探究与拓展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睡梦解析仪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画直线
一样长吗?
“Fe2+与Fe3+”相关解析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一道圆锥曲线问题的多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