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方言掌握及方言教育观调查与分析
——基于江苏省幼儿园教师的调研*

2022-09-30 06:49朱巳玮吴超然王璐瑶
关键词:教龄学历普通话

朱巳玮 吴超然 王璐瑶 陶 然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26019)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方言种类众多,构成汉语体系的就有八大方言区,而各方言区内还可以继续划分出多个小型方言区。在江苏省范围内,人口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不同文化、方言碰撞加剧,各地方言难以保持原有的发展轨迹,人们的观念与思维也发生了改变。一方面,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出现了向普通话靠拢的现象,一些传统的发音和用法正在流失或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方言在年轻人中的普及度呈下降趋势,年轻群体的方言能力、水平远不如父辈、祖辈;同时,人们在认知、行为和情感维度对普通话的评价都超过了方言。李宇明(2008)提出,每种语言都具有其他语言无法代替的语言学认识价值[1]。郑荔(2014)认为,从保护和发展语言资源的角度来说,儿童应努力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或方言,然而目前,许多儿童已经不能熟练掌握方言,母语水平滑坡,这是巨大的资源损失[2]。因此,我们需要在方言淡出历史、甚至消失前,思考方言代际相传的有效途径。

目前学者对于方言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研究,多是从语言学层面进行,探求方言演变的过程与规律,兼有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谈及方言的保护,多是从高校与中小学的学科课程层面进行研究,在学前阶段开展方言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是各领域教学案例出发,例如,陈静娟(2015)[3]、刘幼玲等(2021)[4]探讨了童谣等具体的方言形式在教学中的运用路径。就我们所查阅的文献,缺乏从横向面上调研学前阶段方言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方言教育与普通话教育并不冲突,在学前阶段有其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赵则玲(2017)认为,“方言教育”指“运用家庭、社会、学校等多种教育途径,培养受众方言能力,使方言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而不是把‘方言’作为教学用语开展教育活动。”[5]本研究秉持语言资源观与语言生态观,认同赵则玲的观点,以江苏省的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他们对于方言、方言教育的态度以及开展方言教育的途径,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基于现状提出教育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1.研究方法

(1)问卷法:我们以江苏省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使用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88份,其中苏南(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75份,苏中(南通、泰州、扬州)245份,苏北(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盐城)68份。

(2)访谈法:我们抽取了填写问卷的10位幼儿教师(兼顾不同的地区),就相关问题进行结构化访谈,了解教师对于方言及方言教育的建构性理解。

2.研究设计

本研究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中对于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的相关要求,自主编制调查问卷,拟定访谈提纲,并邀请学前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相关专家对问卷和访谈提纲进行指导和修订,最终形成定稿。

问卷主要包括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对方言的态度与掌握、方言语用环境认知、方言保护认知、幼儿语用环境、方言教育的意愿等。

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依次为1~5分,得分越高,则表示对于幼儿方言教育的认同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幼儿方言教育的开展。由于各维度的题项数量分布不均,本研究用维度均分来表示各维度内容的平均水平。所得数据使用SPSS 2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对于访谈的实录结果,我们借助Nvivo 11软件进行了简单摘要和编码,并将其中的关键语句进行了提取。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幼儿教师的基本信息

在本次被调查的388名教师中,只有3.9%男教师,其余皆为女教师。75.8%的教师所就职的幼儿园在城市,20.3%教师工作于乡镇幼儿园,3.9%任职于农村幼儿园;92.8%教师任职于公办园,其余就职于民办园;83.2%教师任职于省优质园,9.3%教师任职于市优质园,在合格园工作教师占比7.5%。学历方面,71.9%的教师为大学本科学历,24.2%为大专学历,大专以下的教师占1%,硕士及以上的教师占2.9%。从教龄来看,比例由大到小分别为五年以内、五到十年、二十年以上、十到二十年,占比分别为34%、28.6%、21.4%和16%。由此可见,本次调研对象的总体层次较高,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和从业状态。

2.教师本人对方言的掌握和态度

从方言能力与态度的角度看,94.8%的教师会说家乡的方言,20.4%的教师能听懂但不会说工作地点的方言,2.3%的教师完全不会工作地点的方言,77.3%的教师掌握了工作地点的方言。参与调查的教师中,只有22.2%教师曾经在教学中使用方言,其中苏南地区和本科以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了多数。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教师对于家乡的方言掌握较好,因为工作的原因,到了新的工作地点也能入乡随俗,学习当地的方言,对方言的态度是开放而积极的。但在教学中,教师很少会使用方言,这和幼儿园工作中的要求有关。比如,在访谈中,有老师表示“幼儿园普遍推广普通话,对于方言教育并没有深入研究”,“幼儿园还是主要推广普通话”等。

经卡方检验,苏南、苏中、苏北的幼儿教师在以上几个维度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讲家乡方言方面,苏中、苏南会讲家乡方言的人显著高于不会讲家乡方言的人,这和经济发展、人口结构与社会流动等因素都是有关的。江苏各地会讲工作地点方言的教师显著多于不会讲的教师,苏中地区尤其明显;随着学历的提高,能听懂但不会讲当地方言的老师增多,这主要是因为学历提高,老师离开家乡到外地寻求更好的发展,学习当地的方言需要一段时间;小于5年教龄和大于20年教龄的教师在是否会讲工作地点方言之间差异极其显著(χ2=23.083,p=0.001),20年教龄的教师会讲工作地点方言的人数更多,这是因为工作时间长,已经融入了当地的文化,所以,当地方言掌握得较好。比如,我们访谈的一位南通地区的省级优质公办幼儿园的教师,学历为硕士,她说道:“我是福建人,我会讲自己家乡的方言,但是工作地的方言不是很擅长,主要我才工作五年,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应该会讲南通话的。”

3.幼儿教师对方言教育的认知

(1)总体情况

由表1可知,幼儿教师方言教育认知的总平均分为2.09,低于中间值2.5,可见幼儿教师方言教育认知整体有待提高。其中,幼儿语用环境的平均得分最高,方言保护认识的平均得分最低。访谈中,很多教师提及:“我们班的幼儿基本都说普通话,有时候我们会和她们聊一聊家乡话,但有好多幼儿不会说。”

表1 幼儿教师方言教育认知(n=388)

在方言保护认识方面,幼儿教师对方言代际流失现状认同最高,地方文化资源归属认同最低,很多教师都认为:“方言也需要传承,总不能一辈一辈地淡忘。”在对幼儿语用环境的认识方面,方言和普通话掌握兼容度得分最高,对幼儿掌握方言条件程度的评价最低,例如,一位南京的教师说:“我认为普通话和方言并不冲突,我们也是普通话和方言之间来回切换,如果在学习普通话的基础上加上家乡话,有利于幼儿多种语言的发展。”在幼儿教师对方言教育意愿的认识方面,本人设计蕴涵方言教育元素课程能力得分最高,教授幼儿方言的意愿最低。一位泰州的教师说:“可以在家乡主题中自然学习家乡话,或以一个主题来开展,让幼儿对方言有所了解就好,不用刻意地去教。”

(2)幼儿教师在方言教育认知上的差异比较

①不同地域教师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

由表2可知,不同地域的教师在方言保护认识上的得分介于1.54-1.86之间,苏北教师得分最高,苏南教师得分最低;在幼儿语用维度上的得分介于2.27-2.52之间,苏北教师得分最高,苏中教师得分最低;在教育意愿维度上的得分介于1.91-2.30之间,苏北教师得分最高,苏南教师得分最低。由此可知,苏南教师方言保护的意识弱于苏北和苏中的教师;苏北教师对于幼儿方言语用环境的评价高于苏中教师,方言教育的意愿强于苏中和苏南教师。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文和地域文化造成,苏北地区的人文情怀更加贴近传统思想,方言意识也更强一些。

表2 不同工作地点在保护认识、幼儿语用、教育意愿维度上的描述性数据

②不同学历教师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

不同学历的教师在方言保护认识上的得分介于1.55-1.89之间,大专以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高中或中专学历的教师(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得分为1.55,大专学历的得分为1.89,本科学历的得分为1.71,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得分为1.62)。随着学历的提升,幼儿教师具有更宽广的胸怀,具有多学科融合和多元文化视野,因此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方言的价值,自觉保护方言。

③不同教龄教师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

不同教龄的教师在方言环境认知上的得分介于2.15-2.42之间,5年以内教龄的教师得分最高,10-20年教龄的教师得分最低;在幼儿语用维度上的得分介于2.21-2.44之间,5年以内和5-10年教龄的教师得分最高,20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最低。由此可见,教龄越长的教师更容易在一批批在园幼儿和共事的年轻教师方言能力的变化中发现方言发展出现的代际断层问题,进而折射到对方言的态度上。正如一位30年教龄的教师所说:“方言也需要传承,总不能一辈一辈地淡忘;方言让人有归属感,听到就觉得亲切,幼儿也应该有所掌握。”

④不同等级幼儿园教师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

不同等级幼儿园的教师在方言环境认知上的得分介于2.24-2.57之间,合格园教师的得分最高,省优质园教师的得分最低;在幼儿语用维度上的得分介于2.30-2.67之间,市优质园教师得分最高,省优质园教师得分最低。究其原因,等级越高的幼儿园对于推广普通话越重视,幼儿学习普通话的环境更充分,并注意了家园合作共育,因此幼儿在园和在家都会更多地接触普通话。

四、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

1.研究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江苏省内绝大多数幼儿教师会讲家乡的方言,并有77.3%的教师掌握了工作所在地的方言,但很少在教学中使用方言,这和我们国家推广普通话的背景有关。其中苏北拥有相对较好的方言使用环境,苏南的教师更倾向于使用方言服务于教学。

(2)幼儿教师对于幼儿使用方言的包容度较高,且认为普通话和方言可以兼容,但普遍认为幼儿学习和掌握方言的主客观条件较不利,幼儿方言掌握情况不容乐观。不同地域、不同学历、不同教龄、不同等级幼儿园的教师在方言教育各维度的认知上有差异。

(3)大部分江苏省内的幼儿教师对于方言教育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教师不知道如何将方言元素融入教育教学中。

2.教育建议

调查幼儿教师的方言掌握及方言教育观,是为了给3-6岁幼儿的方言学习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教师对于方言教育的开展表示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如何有效地开展是他们最大的困惑。基于此,我们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结合我们的访谈和观察,对方言教育和幼儿方言学习提出建议。

(1)师幼互动,提高幼儿方言学习的积极性

幼儿园作为除家庭以外对幼儿影响最大的微观系统,应该发现并挖掘宝贵而有趣的方言文化资源。幼儿园应允许教师讨论、使用方言,鼓励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探索、交流、设计蕴含方言元素的领域活动、主题活动、特色活动。比如,南通的一所民办幼儿园开展了“中国娃,南通伢”的主题活动,将南通的方言与南通的风俗习惯联系在一起。又如,将方言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中,在入园和离园时,尝试用方言向老师和小伙伴问好、再见;利用晨间谈话,分享自己新学会的方言词句;餐前,请幼儿为大家讲方言故事;每周评选出一名“方言小天使”……

(2)同伴交流,激发幼儿方言学习的兴趣

同伴互动是学习的最佳途径,幼儿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最适合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在小组中各抒己见,充分交谈。比如,组织幼儿结伴边念方言童谣边做游戏,寓教于乐;又如,盐城的一所公办幼儿园,开辟了区域游戏“盐城大润发”,邀请方言掌握得较好的幼儿来做“小小售货员”,用方言与“顾客”交流,会说方言的幼儿自发地使用方言交流,而方言发展较弱的幼儿,也尝试着模仿同伴的方言发音。轻松、自然、自由的环境,促进了幼儿的方言学习与发展。

(3)家园合作,形成幼儿方言学习的合力

幼儿方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凭在幼儿园里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幼儿园应与家长有效沟通,形成教育合力。首先,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共同讨论方言及方言教育的价值,提倡在家园日常生活中渗透方言教育;其次,充分利用班级群、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发布幼儿在家方言学习的任务。如,鼓励幼儿学习用方言做自我介绍,学说有特色的10个家乡方言词汇。同时,家长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分享经验。最后,开展亲子活动,其乐融融。如,开展全园方言讲故事比赛,鼓励家长一起参与和观摩,甚至担任评委,看到孩子动态的成长过程,家长会更欣慰;中秋节,组织“乡音话中秋”的活动,亲子一起上台用家乡的方言朗诵中秋的儿歌,讲述中秋的故事,表演中秋的风俗,感受方言的魅力。在这样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亲子关系更密切,家园合作更顺畅,幼儿学得更开心。

猜你喜欢
教龄学历普通话
基于教龄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膨胀学历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知识无力感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