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梅 魏本建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共同体”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1887 年《社区和社会》一书中提出,旨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联,特别是形成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共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后来由德国教育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发展出大学“师生共同体”的概念,美国教育学者博耶尔提出了专业“学习共同体”,莱夫和温格提出“实践共同体”,以及苏联社会学家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在教育领域阐释了师生共同体理念。我国学者也有研究,例如龚放阐述了“师生共同体”的三重境界:认知拓展、情感互通、共生/创生[1];金旭球梳理了高校师生共同体教学文化的凝结基础,并从文化氛围营造、共同体式学习组织、共同体式教学文化促进和保障等角度,提出了高校师生共同体教学文化的培育策略等[2]。本文在“中国制造2025”时代背景下,结合智能制造对机电类人才需求状况,基于高职机电类技能大赛平台载体,提出新时期“生师成长共同体”内涵,并阐述其构建与实施策略方法。
按照国际上的分法,普遍认为人才可分为学术型与应用型两类。传统生产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又可分为工程型(设计型、规划型、决策型)、技术型(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技能型(技艺型、操作型)。随着制造业从数字化、网络化到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在横向上分工愈发趋于融合,在纵向上分层也越来越模糊。由于机器换人,新时期现代化工厂自动化、智能水平越来越高,甚至出现“黑灯工厂”、无人化工厂,狭义上智能制造生产现场已不需要更多人力,企业工作重心转移到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运行管控、设备运行维护等环节中。这就迫切需要培养跨学科、综合性的复合型人才。机电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懂得产品链知识与技能,而且要熟悉生产链不同维度各环节的运作机理[3]。复合应用型人才典型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涉及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强调综合素质、一专多能。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统计:预计到2025年,全国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亟需与企业需求、产业发展相对接培养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4]。
2021 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 年)的通知》,明确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要提升教师落实育训并举的能力。在智能制造大背景下,这无疑对职教师资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产业结构变化、制造业转型升级,新业态、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能的快速更迭,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在通过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在移动互联时代背景下,随着线上教育资源的不断拓展,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途径愈发多样化和便捷化,只要感兴趣,学习活动就可以随时随地在终端发生,不再局限于教室课堂,这就迫切要求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结构向“一专多能”、与相关专业融合的复合型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师生关系将更多趋向平等交流。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教与学已逐渐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做你看”“让你干啥就干啥”的关系转向“共同探索”“教学相长”“互利双赢”“合作共建”的关系。综合以上两方面,当“亲知”未及,只把“闻知”变“说知”,仍需在“行知”中探究情况下,新时期的“生师成长共同体”构建便显得十分必要。
以往研究中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师生成长共同体”等,多指:由教师和学生构成,能够促进彼此学习和发展,共同探索真理的有机体。本文“生师成长共同体”中的“生师”,一方面指学生和教师,而把“生”放前,“师”放后,强调以生为本、生为先,师为辅、师为导;另一方面“生师”之“生”有“生利”之“生”的涵义。“生利成人”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职业教育的追求,先生认为:职业教育是培养“生利之人物”的教育,“生利”就是要培养掌握服务于社会与人群的技术本领,生产出有利于社会与人群的财富。故此“生”有“培养产生”的意思,“生师”即培养产生“生利”之师资之意。
“共同体”强调:师与生同发展共命运,师与生相互依存,恰如医生需要通过治疗病人来体现自己价值一样,教师的价值也需通过学生的成长进步来反应。“成长”强调:在探索性、创造性的工程实践活动中,共同体成员通过参与学习来获得自我价值的提升。本文“成长共同体”特指在智能制造背景下,以“一专多能、复合型成长”为共同愿景的学生和教师构成,在平等和谐互助的交流中,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以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为中心,共同探索真知的有机组合体。
吴宝锁等调研显示:当下高校课堂外师生交流频率较低,构建基于教学相长、情感互动、合作共创的师生发展共同体对大学生能力发展起着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5]。近年来智造背景下机电类技能大赛愈发往综合集成方向发展,竞赛内容也大都超出平常授课内容。与机械行业相关的大赛,按照主办方来说主要有人社部、教育部、机械行业赛之分,如图1 所示。人社部的智能智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教育部的机器人系统集成、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赛项平台机电集成度大都较高,赛题多以项目任务化形式呈现,有些综合性极强,不仅仅涉及机械/电气、液压/气动、PLC 编程/HMI 组态等,有的还有机器人编程、数控加工,以及生产管控、云平台、现场5S 管理等,旨在考查师生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水平以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图1 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
生师成长共同体构建,必须要有明确目标、共同的实践环境。而依托各类各层级竞赛平台,按照兴趣原则,以第二课堂、或竞赛集训形式开展正符合要求。所以,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硬件实训平台,依托不同层级种类竞赛项目,分别建立不同的生师成长共同体。每个共同体由6-8 名学生、2-3 名教师组成,教师应在机械、控制、机器人领域各有所长、互有所补。共同体成员以解决问题为宗旨,以实现项目任务书为明确目标,经常集体讨论、学习和活动,辅以课程思政激发持续内驱力,最终实现个体成长、共同进步。
共同体生态是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氛围环境,是保证其生命活力的重要组成要素。共同体生态建设得好,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激发潜能,形成一种无形的、积极向上的“场效应”,拉动学习热情。工科类项目任务,常常基于较为复杂项目任务,涉及各交叉领域,此时营造和谐融洽、包容开放、共生互学氛围,能够避免个体学习时一定程度上的枯燥困顿乏味。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生生之间的友爱互助、亦或师师之间和而不同、彼此思想交流碰撞火花都会给共同体增添生机,共同体成员乐观勤奋、自由互勉,彼此在看见中共学、协同互助中成长,能更有效激发共同体进步力量。
2.3.1 理论指导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学生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中,还需在一定情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讨论等活动而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意义构建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基于此,以首要教学原理为指导,以围绕解决问题为中心,借助于云平台及各类通讯媒介等,以做学导一体化方式,引导共同体成员在共生与互学、实践与理论交融中学习,最终实现提升自我、共同进步。
首要教学原理是著名教育技术及教学设计理论家M·David·Merrill 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优质高效的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围绕“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融会贯通”来开展[6]。首要教学原理与辩证唯物认识论在共同体中的应用关系如图2 所示。其中,实践认知:在激活旧知基础上,明确新任务目标是什么、做什么,以及做成什么样;相关理论:涉及哪些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点?翻阅寻找方向在哪儿?亲身实践“实践模仿”:找到技术资料中模仿典型案例尝试着去实践做;亲身实践“实践学习”:根据新任务要求,解决当下问题,以达融会贯通学习目标。
图2 首要教学原理与辩证唯物认识论在共同体中的应用关系
2.3.2 策略及方法
智造背景下机电类赛题较为复杂,教师成员作为组织者、引导者,需把赛题项目拆分成若干任务,一个任务再分解成若干子任务,子任务以成果导向式为主,采用做学导一体化模式,引导成员通过自身实践、共同钻研逐一攻关,能融会贯通解决完当下问题后,再进行下一个任务学习,由此在螺旋上升过程中实现有效学习成长。例如,金砖YL-335G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赛题分解,如图3 所示。
图3 输送站任务分解
以其中一个项目——输送站为例,又可分解为编程控制、机械拆装、电气及气动,以及系统联调等任务,而编程控制又可划分为6 个子任务,以第1 个子任务为例,直接抛出问题:如何实现输送站回原点?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翻阅相关技术资料,包括电气接线、参数设置、运动轴组态等,成员通过自身实践探索、相互之间交流,在做中学、学中做,做学交融过程中逐步掌握PLC 控制伺服驱动电机方法。当遇到困难瓶颈时,教师辅以方向引导,必要时教师、学生、企业技术员三方互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共同体成员共同进步成长。
教师可以把相关技术资料、视频动画、网络相应链接等上传云平台,方便学生通过手机端APP随查随学;另一方面,所有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手段资源,能引尽引地全部推给成员。对于能认真学习、遇到问题能静下心思考,经过外界引导、相互讨论,能不断取得进步的成员,要不吝表扬,及时给以肯定。“00 后”的大学生追逐个性、渴望被认可,欣赏进步即是对学生莫大鼓舞。即便不顺利,也要宽容,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有试错机会,并引导其分析错误原因,以便更好地继续下一步任务。以此策略及方法,笔者带领团队在2015 年、2017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赛项中两次斩获一等奖。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知识呈爆炸式增长,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观念要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引领”转变,在助力学生成长和发展、为学生成才成人服务的过程中,与学生共生互学、协同走向深度进步,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更好地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共同收获可持续的成功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