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加强大学生使命担当教育探究

2022-09-27 09:27杨康贤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思政时代

杨康贤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3)

0 引 言

2020年12月,中宣部、教育部共同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角度对思政课进行了综合的安排,不仅规定了所有学校思政课的总体课程目标,而且具体阐释了大中小学阶段的课程目标体系。就大学阶段而言,“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重点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可见,“重在增强学生使命担当”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方向和重要内容,它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的问题。

1 新时代使命担当的内涵

历史使命,古代指使者奉命出行,后逐步引申为一个人肩负的重大任务和责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这句话说明,不同的理论、思想和历史任务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寻求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历史使命。从1840—1949年109年的时间里,无数革命先烈以无畏的勇气、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完成,人们开始为建设一个富强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随着时空场域的深刻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而当代大学生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每一代人也有每一代人的担当。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立足中国,就是要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放眼世界,还应具有国际视野、人类情怀,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1.1 担当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统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一个又一个梦想在时代潮流中涌现。中国青年一代始终走在寻梦、筑梦和圆梦的时代前列,并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和阐释自己对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理解,并将自己的家国情怀融入到寻梦、筑梦的历程中。1919年7月14日,青年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他以天下、国家和社会为己任言志,展示了那一代青年人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以青年人为首的杰出代表。当时代接力棒传到当代大学生的手中,担当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就成为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代大学生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当下的中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种创新创造日新月异,当代大学生只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结合,主动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必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大有可为,成就自己出彩的人生。

1.2 担当为世界谋和平与发展的神圣职责

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贡献”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中国人民为世界谋求和平与发展。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始终为全球治理贡献着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参与国际事务,对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的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因此,新时代的大学生,既要立足中国,又要放眼世界,具备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在学好知识、练就过硬本领的基础上,关注世界形势和人类发展走向,主动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在国际比较中认清中国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全局观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秉持“以和为贵”的民族精神,主动融入世界的交往和交融,吸收和借鉴外来的优秀成果,坚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来应对人类共同发展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任,积极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2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使命担当教育的价值意蕴

新时代,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教育,让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并主动承担责任,对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1 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教育就是基于“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2]背景提出来的,是应对新时代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科学审视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和时代特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我们思考问题和谋划发展的重要时代背景。一方面,“大变局”意味着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大国之间的斗争和博弈日趋剧烈,特别是2018年以后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国关系的调整印证了这个判断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其次,“大变局”意味着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大国关系的调整,而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当前,西方国家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因为措施不力出现了种种危机;与西方国家失序的经济、政治局势相比,中国一枝独秀。中国不仅率先控制住疫情、实现了经济的正增长,而且国内复工复产井然有序。这样的成绩令世界瞩目的同时却也引发许多西方国家的不适应。梁启超先生曾指出:“过去500年,是西方国家横霸天下的500年。”习惯了颐指气使的“山巅之国”们,不甘心也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败,必然会用各种方式和手段阻挠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平演变、指责中国的人权问题、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甩锅”和“污名化”都是西方政客惯用的伎俩,能否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好挑战和机遇,找准目标、趁势而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取决于新时代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思政课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科学理性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始终以增强学生使命担当为职责和目标。只有教育当代大学生牢记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引导他们形成担当的精神品质,才能帮助他们在复杂国际形势中形成自己正确的判断、从而从容应对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而不迷失,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漫漫征途中坚毅前行,砥砺奋斗。高校思政教育要引导学生自觉担当为世界谋和平与发展的使命,树立参与全球治理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培养世界视野,不仅要思考自己民族国家的问题,还要理性思考世界的发展及发展中的问题,积极应对全球挑战,建设人类美好家园;在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2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事业的现实需要

近代以来,全体中华儿女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梦想。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必须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当前,我们国家既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的风险与矛盾依然突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出口减少,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就业压力明显增大;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社会矛盾和问题长时间未能解决;人民对民主、法治和良好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此外,伴随中国崛起和复兴的并不全是鲜花和掌声,相反是来自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等等方面的围堵。现实生活中,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也呈现出日趋激烈的态势,思想文化领域一些消极的、不良的社会思潮以各种名义,依托媒体、网络等社会媒介,散布和传播不利于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言论,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进而颠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如“普世价值”推销“民主、自由、人权和平等”的价值理念;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恶搞的方式来否定和抹黑中国领袖和英雄人物,歪曲中国革命史和共和国史,借以否定党的领导的合法性;文化虚无主义则彻底否定传统,拔高西方文化的地位,以此弱化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进而动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在此背景下,全体中华儿女需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意识和本领。而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大学生必然是中华民族圆梦路上当之无愧的主力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这两个论断告诉我们,“时代新人”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就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就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本领和强烈的担当精神[4]。因此,从培养时代新人高度出发,高校思政课就应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的理性自觉作为一贯坚持的目标和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批又一批才华出众、饱含深情的杰出人才。

2.3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题中之意

《方案》明确指出了新时代学校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方案》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就使命担当教育而言,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让学生知道使命担当是什么,大学阶段重在从理论上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做。高等教育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在学生进行使命担当教育过程中,在案例的选择上,在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基础上实现深化和升华,不应是对知识点简单地重复或者单纯记忆,而应是在中小学阶段“知其然”的基础上加强“知其所以然”的教育。《方案》明确指出要根据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的特殊身心特点、成长需求、接受规律等为参照和依据来开展使命担当教育,小学阶段重点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初中和高中阶段着重进行思想基础和政治素养的提升,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尊重了教学主体的差异性,关注了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契合了思政课教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基本要求。

3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加强大学生使命担当教育的实践要求

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的理性自觉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任务。实践中,高校思政课应从“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切实推动使命担当教育全方位融入高校思政课,使之内化为学生思想、理论和行为自觉,从而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础。

3.1 透彻学理分析:新时代加强大学生使命担当教育的前提

从“知”的维度来看,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增进大学生对使命担当的认知认同是新时代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理性自觉的前提。在价值观多元化、网络信息复杂化的当下,各种社会思潮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思政课作为教会学生明辨各种社会思潮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和思想引领。因此,在教学中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5]。马克思也曾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鉴于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使命担当教育时,不能单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利用好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讲深讲透讲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讲清楚新时代大学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为什么要承担这样的历史使命,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的原因是什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何等内容,增强大学生对使命担当的认知认同。当然,教师应结合本专科学校不同的特点和不同学生的层次,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课程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和角度,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等多向度讲清楚使命担当内涵、由来、重大意义和如何践行等等问题,通过不断的启发与引导,“引导学生得出水到渠成的答案”。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案例,使命担当教育应该是贯穿思政课所有课程始终的指导思想。

3.2 厚植家国情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使命担当教育的主题

从“情”的维度看,“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6],厚植家国情怀是新时代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理性自觉的主题。教育和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对家国的情感眷念和家国一体的深刻感悟,形成自觉的责任意识并在实践当中积极践行,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就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当中的一种深厚情感,为家尽孝、为国尽忠成为家国同构社会的道德要求。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正是因为怀揣对故土家园、骨肉同胞和民族文化深厚的感情和眷念,无数人产生了保家卫国、建设国家的价值自觉并付诸实践,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的中华民族正走向强起来的时代。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7]。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当代大学生必是勇立时代潮头的弄潮儿。高校思政课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正是顺应了新时代对当代大学生要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要求。没有经过革命洗礼的当代大学生,无法真切感受革命先辈们在国家危难面前体现的赤子情怀。因此,要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感悟革命先烈的爱国豪情和使命担当,唯有先让他们了解世界历史,唯有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

3.3 树立强国之志:新时代加强大学生使命担当教育的关键

从“意”的维度看,树立强国之志是新时代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理性自觉的关键。理想信念作为人类独有的精神现象,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的精神状态,并不同程度地引导着人的行为。一个人一旦树立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便会自觉地调整行动,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切挫折和困难并产生出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心理状态。作为新时代青年,唯有坚定理想信念,才可勇担时代使命。使命担当是建立在人们对个人和祖国依存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把握基础之上的。青年人只有当深刻理解“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倾巢无完卵”的含义,深刻把握自身与祖国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时,才会自觉地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幸福努力奋斗,才会自觉承担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青年要立志,并且立大志。新时代的大学生,志存高远就是要将个人理想信念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将“小我”融入“大我”。纵观人类历史,很多有识之士在青少年时期就立下鸿鹄之志并且身体力行,最终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同时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也得到实现。因此,使命担当教育绝不单纯是一种对祖国赤诚之心的情感激发,更是一种为祖国繁荣富强牺牲一切的坚强意志和经过现实生活长久磨炼而形成的坚定理想信念。

3.4 实践报国之行:新时代加强大学生使命担当教育的根本

从“行”的维度看,将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转化为报国之行是新时代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理性自觉的根本。高校思政课是关注社会实际、观照现实的一门课程。高校思政课所讲授的理论知识,需要在实践当中得到检验、升华和落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的理性自觉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和落实,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6]。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应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采取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体悟和感悟,增强“四个自信”,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上,既可以通过精心安排的实践教学活动来实现,也可以在课堂中精心设计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牢牢记住自己身上的使命和责任,并将其外化为实际行动。

4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希望广大青年“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是开展高校使命担当教育的总体要求[8]。使命担当教育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责任重大,思政课教师使命光荣。高校思政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将课程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将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作为目标追求,贯穿于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始终,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己任。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思政时代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