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娟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云南 昆明 650221)
在2018 年 9 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我们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明确了“九个坚持”论点,并提出目前我国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教育部在2020年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2]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学校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协同推进专业与思想政治两类课程的同向并力[3]。所以,我们要统一好课程的显性教育和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充分挖掘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坚持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高校学生是接收新思想、新理念的第一人群,是祖国的未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接班人,是高校教育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和必须完成的任务,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就是我们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政育人无声地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为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语文课程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做好课程思政的整体布局和组织实施[3]: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确定课程思政目标,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致力于课程的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显性教育,将思政内容作为隐性教育,用好隐含的思政元素,打造多元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科学设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实现课程思政的化盐入水,融通协同,同向同行,构建一套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体系(图1),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图1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设计体系Fig.1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sign system of College Chinese Curriculum
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必修课程,使用的都是国家规划教材,以高职院校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大学语文》(蒋雪艳主编)为例,教材包括阅读欣赏、口语表达、写作技能三大模块。其中阅读模块按照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学体裁选择了43个文学篇目,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民族价值的作用。口语表达模块以朗读、态势语、演讲与辩论、解说与介绍、说服与拒绝5个内容为主,突出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凸显学生职业志向。写作技能模块分为通知、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的写作讲解,旨在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教学目标主要是增强学生文学常识、培养其理解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美的感受与欣赏能力,提高学生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在原有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本论文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基于“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在大学语文课程的各个模块中加入课程思政元素(表1),明确思政学习目标,通过对各模块内容的理解感知和实践认知习得,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促进大学生形成价值认同和民族共同审美素养,完成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打造新时代青年雄健的精神体魄[4]。
表1 大学语文各个模块的思政目标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人文素质必修课,在充分发挥语文课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从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来看,大学语文本身就包含着大量的思政素材和案例。课程一方面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积累文化常识,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人文素质,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历代经典文学作品承载的文化内涵及文化意义的品味,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审美趣味,实现文学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在“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之下,结合大思政和课程思政的要求,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增强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1)坚定理想信念。教师要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挖掘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内容,对学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坚定“四个自信”。教师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学生,积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增强学生对党的各项理论方针政策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促进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把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4)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优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国数千年思想文学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弘扬和传承中华文脉,打造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的新时代大学生。
续 表
5)培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师要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与特点,紧扣学生职业规划和职业愿景,积极引导学生遵守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的自觉意识,增强学生职业责任感,强化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使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优良职业品格和良好行为习惯。
本文从大学语文教材蕴含的思政内核入手,根据课程特点及学生的专业背景、职业需求,从思想引领、价值观培育、情感导向等方面来遴选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知识点,将单个思政点切入与课程思政元素的知识点串连成一条课程思政线,深度挖掘大学语文思政素材,并不断提炼和整合(表2)。
表2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元素和思政切入点挖掘提炼
1)树立课程思政的意识。教师应主动发掘课程的思政资源,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意识,从价值观角度切入,把课程思政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推动育人与育才相结合,发挥协同育人效应:在讲授课程时,做到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国内国外局势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课程的专业知识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框架下讲深讲透,切实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
2)找准课程思政的育人角度。教师应从人才培养角度寻找课程与育人的结合点,根据高校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从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语文课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的作用,实现课程思政目标与内容的融通并行,教学内容的点面结合,教学方法的适用有效,把学生培养成技能过硬、道德品质好、综合素质高的综合性人才[5]。
3)抓好教学实施,及时反思课程思政目标达成。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构思、设计、实施、反思等环节入手,在教学全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准确掌握课程思政的重点、要点、难点、切入点,从课程思政的方法途径、效果评价、改进措施等方面及时进行反思总结,确保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
1)强化整体构思,做好顶层设计。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在课程建设目标定位、课程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改进等环节中贯穿课程思政内容,并具体落实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案设计、教学评价中;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长规律,整体设计思政教育的教学路径,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体现课程思政,紧扣大学语文内容特点,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融入思政元素,实现思政价值塑造。
2)围绕学生专业特点,合理确定课程思政目标。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研究不同专业的目标侧重与思政培养目标,深度提炼大学语文蕴含的政治、社会、历史、自然等各方面的思政元素,运用好中国优秀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合理拓展思政元素的广度、深度、温度和尺度;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因素,比如呈现案例或构建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感化与熏陶,在获取语文知识、提升文学文化素养的同时让思政元素入耳、入脑、入心。
3)紧扣人才培养目标,做到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主次分明。教师要坚持大学语文主体地位,教学中善于发掘课程思政元素,同时注重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吸引力和黏合度,避免把语文课等同于思政课,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深度思考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和学习效果,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心与使命。
4)立足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特色和学生思想特点,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传承与创新理念。高职院校要围绕自身办学特色开展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尊重高职院校办学实际,多渠道全方位挖掘课程资源,凸显高职人才培养特色和育人导向。教师要立足高职学生实用技能型人才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在课程中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制定评价标准,让课程建设和思政课程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
5)教学方法既要守正,更要坚持创新。为顺利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应尽量多元化,根据课程内容灵活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课程思政专题活动式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以目的和目标达成为核心,综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6)提倡实用案例教学法,打造系列典型案例。教师应集中突出重点内容,有意识地打造一批课程思政案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例如在对唐诗宋词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家国”为线索,以“唐诗”“宋词”为内容载体,打造系列案例:一是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和经典文学作品承载的文化内涵及文化意义的品味与解读,唤起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古代优秀作家和古典诗歌的强烈关注,激发他们对于古代社会和古代文化的学习兴趣,从而深入地了解并热爱祖国、民族、历史和文化遗产,建立强大的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二是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组织诵读经典活动,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重要理论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采取诵读经典诗词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类内容的价值认同,使大学语文成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创新美丽中国时代心声的重要载体;三是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角度,以杜甫、白居易及边塞诗派的诗人及作品为主要载体,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课程始终,从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以人民为中心等层面,潜移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四是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和宋词中写景的经典词作为例,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与授课内容有机融合,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切实增强学生投身生态文明和美丽家园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五是从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角度,以李白、杜甫、王昌龄、文天祥、辛弃疾、岳飞、苏轼等唐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及其作品为例,直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弱化问题,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大学生理想抱负,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1)以生为本,强化学生学习的参与感与体验感。教师应在课程思政的开展中,提高其设置具有活动性、项目化的学习项目,强调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直观体验感和情感变化(图2),在参与体验中植入思政教育,化盐入水一般地融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课堂设计时,注重对学生的组织引导,通过实践项目开展,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经历和感动中感受情感变化;然后根据课程内容,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任务,通过预习、完成课前任务,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做社会实践、调研、问卷调查等,要求学生通过制作课件、微视频、演讲、演说、编剧扮演等方式展示成果;并适时进行指导、引导和评价,增强学生自主体验,形成情感变化升华,进而影响学生日常行为自我完善,实现思想道德价值塑造。
图2 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化Fig.2 Changes in students' emotional experience
2)创设课程思政情景,组织主题活动,融通“课内课外”2个课堂。课程思政不仅可以设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课程开设情况和学生课程安排情况,整合校内外资源,因地制宜地拓宽思政教育空间,延长思政教育时间,把课程特色和思政特色融合,把握课程与思政元素的契合度,打造“课内课外”2个课堂;创设思政情景,以课后布置作业任务的形式,用主题实践活动丰富课程思政内容。例如对闻一多《死水》、李大钊等《革命烈士诗抄》等篇目的背景学习时,可以“重返历史现场、传承红色事业”为主题,组织学生到西南联大旧址、一二一大街、先生坡等地进行实地参观采写,撰写新闻稿件、感想文章,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先烈们艰苦卓绝的精神意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相互配合、师生的相互交流、主题实践活动的推进开展,实现思政育人在课堂内外无缝对接,增强课程思政的亲和力,使课程思政从“平面”走向“立体”,以多样化的形式打开课程思政育人新局面。
课程思政评价是衡量思政成效的关键环节,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但可以检验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结果又能推动下一步课程思政的改进,指导课程思政教育既定目标的实现,激发师生的内生动力。
高职院校应积极制定思政考核评价制度,做好统筹推进和保障支持,从顶层设计上规范课程思政评价建设;高校及二级教学部门要依据教育部门的政策,严格建立符合本校校情的思政考核评定机制,坚持以公开、公正的原则确立课程思政考核评价细则,考查教师的德育素养和思政育人状况,鼓舞教师从事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同时,构建多元化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全面考查学生思政学习情况, 将学生考勤情况、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内外实践实习表现等日常行为纳入德育考核,并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得到体现。
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部门应在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前提下,将课程思政内容纳入大学语文课程目标评价体系,不仅注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等三维目标的达成,更要把课程思政目标达成也作为评价指标,一并检查,一并评价,一并考核;在选择教材、培训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考虑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运用,将课程思政具体落实到课程目标的设计、教学大纲的修订、教材编审的选用、教案课件的制作等方面,体现在教师备课、课堂授课、教学研讨改革、学生作业的全过程,形成覆盖广、类型多、层次鲜明的课程思政体系;极力打造一批典型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案例,进行重点挖掘打造,多方面测评典型案例在学生中的反应和取得的课程思政效果,形成经典案例,以点带面,普遍推广,形成辐射带动效应,达到示范辐射效果。
高职院校应将课程思政的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推动他们不断改进和完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质量和效果。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高职院校实现课程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是单一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德育观塑造的有力途径。高职院校开设的每门课程都应该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服从和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尽管大学语文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着其他科目不具备的一些优势,但高职院校依然要直面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立足大学语文这一本位,从课程思政建设体系设计出发,不断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禁锢,主动融入和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载体,拓展教学内容,为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1+1>2”的育人效果贡献力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