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喜, 沈莉, 张静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血透中心,湖北 武汉,430030)
肾衰竭患者因代谢废物于体内不断积聚,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尿量减少、恶心、水肿、食欲减退、贫血及乏力等,对于其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2]。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当前治疗肾衰竭的主要方式之一,但长期治疗使患者面临巨大的经济负担,承受严重的心理及生理压力,导致其出现不良情绪[3]。因此,对肾衰竭患者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其中健康宣教对于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个案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够起到加快病情恢复的效果[4]。为此,本研究展开回顾性分析,在肾衰竭患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应用健康宣教联合个案护理,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研究满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制定的相关规则,并经同意后开展,对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95例肾衰竭患者基线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纳入标准:① 符合肾衰竭的诊断标准[5],且经肾功能、尿常规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检查确诊;② 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③ 可与他人正常沟通。排除标准:① 有肾脏移植史或血液透析治疗史;② 长期采取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类药物治疗;③ 伴有肛肠疾病或肠道感染。将所选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划分入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观察组的原发性疾病等基线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2组患者均持续透析8次,每次间隔3 d。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干预至8次透析结束。① 健康指导:在患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其饮食及生活方面的个性化健康指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嘱其加强有氧运动锻炼。此外,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肾衰竭相关知识,明确告知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操作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② 饮食护理: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饮食爱好及疾病特点为依据为其制订合理的膳食计划,以鱼类、牛肉等高钙、低磷类食物为主,减少热量、增加膳食纤维及维生素的摄入量,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加以调整。叮嘱患者戒烟、戒酒,改掉不良生活习惯。③ 专科护理:向患者详细介绍透析室的环境及透析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引导其合理安排血液透析时间,并准时完成8次透析。
观察组患者应用个案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干预至8次透析结束。① 健康宣教:于治疗期间,定期组织患者学习,采取视频播放、健康宣传手册发放等措施促使患者充分认识到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叮嘱其遵医嘱进行治疗,保持健康的作息习惯。② 病情监测:护理人员每周为患者测量体重,密切关注其排尿量、生命体征、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等,了解其是否出现心力衰竭、感染和肾性贫血等并发症,明确其是否有出血征象。护理人员每隔2周评估患者的皮肤状态,了解受压位置是否出现红肿、发红或水疱等症状,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情况。③ 心理疏导: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依照疾病信息为其建立个人档案,并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全面讲解治疗方式及疾病知识,并且主动与患者沟通,促使其保持乐观的态度并积极配合。④ 动静脉内瘘护理:护理人员定期观察患者的内瘘情况,避免于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出现挤压、堵塞等相关不良现象,触摸其内瘘静脉端是否出现震颤等情况,一旦发生异常状况,须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⑤ 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变化情况,避免其出现心力衰竭、发热、低血压等并发症。⑥ 院后随访:组建微信病友群,并邀请患者加入,患者对于居家康复期间遇到的问题或困扰可及时在微信群内询问。患者出院后,与其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其院外护理需求和面临的护理问题,依照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解决问题方案,并与家属协助患者解决。
3岁以上儿童,若睡眠中不自主排尿,多发生于夜间,轻者数夜1次,重者一夜多次,被称作遗尿。而3岁以内儿童或大脑发育不全、脑炎后遗症、尿路畸形等所发生的遗尿,不属本证范围。
对照组、观察组在护理前的健康认知水平各项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8次透析结束后,2组的病情程度掌握、病情禁忌等健康认知水平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同时观察组的健康认知水平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3。
肾衰竭是由多种因素而诱发的肾实质性损害,导致人体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现象,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诱发肾脏萎缩,导致患者丧失正常功能[6]。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及治疗方案的不断完善,肾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逐渐延长,但因血液透析持续时间较长,患者的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均受到影响[7]。因此,辅以科学的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对于提升肾衰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作用[8]。
观察组心力衰竭、透析失衡综合征等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护理前,对比分析2组的各项肾功能指标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8次透析结束后,2组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较护理前有所升高,且观察组的上述肾功能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优,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4。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① 统计患者透析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低血压、发热、心力衰竭和透析失衡综合征。② 于患者护理前、8次透析结束后应用自拟的调查问卷评估其健康认知水平,问卷包含病情程度掌握、病情禁忌、病症知识、使用药物禁忌4项健康认知情况,单项评分范围0~100分,所得分值与健康认知水平正相关。③ 于患者护理前、8次透析结束后评估肾功能水平,包含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
表3 2组健康认知水平比较分)
综上所述,编纂书目索引、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都是以文献工作为起点,对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利用,形成系统性的揭示与研究。这既是图书馆文献整理与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从事学术研究最基础的工作,并使青年编纂群体的工作与治学呈现出相互融合与促进的特点。
表4 2组肾功能水平比较
本研究评估个案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应用于肾衰竭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效果,结果表示,观察组心力衰竭、透析失衡综合征等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分析原因分析为,个案护理全程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全方位、个体化及细致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确切效果[9]。同时在个案护理期间,向患者强调行为控制的重要性,根据其护理需求制定健康促进策略,引导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通过个性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等措施,促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本研究结果证实,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均<0.05),提示个案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可提高肾衰竭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其对自身疾病及治疗方案的了解程度,能引导其正确看待疾病,充分了解血液透析治疗的方法及重要性,从而提高其健康认知水平[10]。此外,健康宣教通过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促使其形成较高的自我意识,充分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本研究结果证实,持续透析8次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肾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护理前和对照组明显更优(P均<0.05)。这提示个案护理与健康宣传教育联合应用有助于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恢复。分析原因在于,个案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引导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行为改变,改掉不良的行为方式,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这对控制病情发展及促使肾功能恢复均具有积极意义。
(2) 由轴箱弹簧引起的偏差ΔB1与ΔB2。根据弹簧串联定律可知,将一个刚度为K、原长为L1的弹簧与一个刚度无穷大、原长为L2的弹簧串联,串联后的弹簧刚度为K,原长为L1+L2。因此,在轴箱弹簧处加设垫片,等效于改变轴箱弹簧的原长。因此,这部分偏差可通过在轴箱弹簧处加设垫片来减小。
第一,企业应该不断弘扬工匠精神。对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而言,企业是其实施的主体,很大程度上做到了招生即招工,很多学生在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是在企业中度过的。所以,企业应该加大对自身文化的宣传,以保证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比如:企业可播放一些视频以及纪录片等,加大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保证学生能够将工匠精神的含义合理运用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保证在提升自身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为企业创造很大的利益。[2]
综上所述,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对肾衰竭患者应用个案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于提高其认知水平、减少并发症均有确切效果,且有助于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