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疗联合中药外敷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恢复情况及对BGP、IGF-Ⅰ水平的影响

2022-09-27 01:14于振华邰东旭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热疗活动度研究组

于振华,邰东旭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1)

上肢骨关节损伤属于临床骨科常见疾病,患者在治疗中常出现质疏松、关节畸形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针对该病,目前临床有多种方式的疗法[2]。随着中医的进步,中药外敷的治疗方式已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可促进患处血肿部位快速吸收,改善局部微循环[3]。大黄、郁金、黄连等诸药联合可起到通经活络、舒经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4]。热、电疗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的方式提升治疗效果[5]。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10 月~2021 年10 月期间收治的90 名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热疗联合中药外敷对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20 年10 月~2021 年10 月期间收治的90名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45 例,男25 例,女20 例,年龄35~60 岁,平均(41.39±3.28)岁,病程3 周~6 个月,平均病程(2.39±1.52)个月,BMⅠ指数21~27kg/m2,平均(24.18±1.09)kg/m2;其中尺骨骨折15 例,肱骨髁上骨折12 例,尺桡骨双骨折9 例,肱骨干骨折6例,肘关节脱位3例;研究组中,男22人,女23人,年龄31~60岁,平均(40.59±3.31)岁,病程3周~6个月,平均病程(2.41±1.48)个月,BMⅠ指数21~28kg/m2,平均(24.66±1.13)kg/m2;其中尺骨骨折14 例,肱骨髁上骨折13 例,尺桡骨双骨折8 例,肱骨干骨折6例,肘关节脱位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单纯上肢骨关节损伤;②经造影检查提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③患者本人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开放性骨折;②肝脏功能不全或合并心脏病的患者;③患者依从性差。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药金黄散外敷的方式进行治疗,组方:大黄、郁金、黄连、黄柏、黄芩、黄芪各30 g,龙脑、甘草各1.5g,所有中药研磨均匀后用蜂蜜调和,然后将药物均匀涂抹在纱布上,并覆盖于患者患处固定。前3 天每天换药1 次,3 天后每两天换药1 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热疗法,给予采用敷蜡或浸蜡等手段对患肢进行治疗,30 min/次,每日1~2次。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度变化情况。用量角器测量功能障碍关节的主动关节活动度,包括肩关节外展及屈曲、腕关节背伸和掌屈以及肘关节屈曲等关节活动度。

1.3.2 采集治疗前后患者患侧关节关节液3 mL,置于-80℃低温冰箱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骨钙素(BG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ⅠGF-Ⅰ)水平,严格遵守试剂盒说明书步骤进行。

1.3.3 采用功能独立性量表(FⅠM)[6]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我照顾下的进食、梳洗、洗澡、穿衣、如厕等功能独立性,总分42分,分数越高,患者功能独立性越优;采用日本上肢功能评定量表(SHEF)[7]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越优。

1.3.4 评价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显效:关节活动度明显提升,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疼痛消失;有效:关节活动度提升,肢体运动功能轻微改善,有较小的疼痛感;无效:关节活动度和肢体运动功能未改善,甚至更加严重,患者仍有剧烈的疼痛感。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表示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腕关节、肩关节及肘关节各项活动度均有增加,且研究组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对比(,°)

注:①与治疗前相比,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GP、ⅠGF-Ⅰ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GP、ⅠGF-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BGP、ⅠGF-Ⅰ水平均较治疗前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组间对比,研究组的BGP、ⅠGF-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GP、ⅠGF-Ⅰ水平对比(,n=4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GP、ⅠGF-Ⅰ水平对比(,n=45)

注:①与治疗前相比,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HEF 及FⅠM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SHEF 及FⅠM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SHEF 及FⅠM 评分有不同幅度的升高,研究组升高更明显,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HEF及FⅠM评分对比(,n=4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HEF及FⅠM评分对比(,n=45)

注:①与治疗前相比,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上肢骨关节损伤是一种有外力所致,出现的关节过度旋转,韧带、血管、肌肉等损伤的骨科常见疾病[8],患者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石膏固定、抗感染等常规疗法治疗周期长,恢复慢[9]。因此,寻找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病情,促进康复有着重要意义[10]。研究显示[11],大黄、郁金、黄连等中药外敷可促进患处血液循环,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对促进关节损伤患者的病情康复有积极作用。另外,电疗、热疗也在治疗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中取得了广泛应用,且效果较为理想[12]。本次研究通过二者联合的方式,探讨其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热疗联合中药外敷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无明显的差异(P>0.05),而经不同方式康复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提升(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活动度差异发现,研究组肩关节、腕关节以及肘关节等各项关节活动度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分析数据认为,热疗联合中药外敷在改善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方面的效果优于仅采取中药外敷,原因在于热疗改善了患者患肢的局部血流动力学,促进了血液循环,在增加患者关节活动范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本次研究分析了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BGP、ⅠGF-Ⅰ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GP、ⅠGF-Ⅰ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患者的BGP、ⅠGF-Ⅰ水平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两项免疫细胞因子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组间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BGP、ⅠGF-Ⅰ水平较对照组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数据认为,上肢骨关节损伤可引起患者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使体内的BGP、ⅠGF-Ⅰ等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可进一步导致关节软骨损伤,因此及早的降低BGP、ⅠGF-Ⅰ水平对提升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次研究提供的两种方法对降低患者的免疫细胞因子水平效果不一,明显热疗联合中药外敷的方式治疗效果更为理想。除此之外,本次研究还显示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功能独立性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治疗前患者的SHEF 及FⅠM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SHEF 及FⅠM 评分均有升高,表明两种方法对提升患者的功能独立性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积极影响,但组间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分析认为,热疗可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进而提升进食、梳洗、洗澡、等独立生活能力。最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1,P=0.012<0.05),表明热疗在提升治疗效果方面具有促进作用,经这种方式治疗的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采取热疗联合中药外敷的方式可明显促进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病情恢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改善更明显,且功能独立性及上肢功能有明显的提升,免疫细胞因子也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值得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热疗活动度研究组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热疗减肥获科学认证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热疗不等于骨关节炎“救星”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活动度与镇痛效果分析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加胸部电容场深部热疗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应用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下肢体位对患肢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