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辉
自全军面向社会招考文职人员开始,文职人员能不能在各个岗位胜任就成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经过几年的检验,文职人员不仅在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更是为军队发展增添了活力,已逐步成为强军征程中至关重要的新生力量。其中,体育文职教员作为承担军事体育课程的主体,肩负着提高学员体能与技能、夯实战斗力根基的重任。分析体育文职教员的胜任素质,才能把握教员培养的方向,不断提升体育文职教员的胜任力,才能促进军事体育教学训练的开展,为增强部队战斗力服务。
从2018年军队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开始,招收体育文职人员的岗位数和人数逐年上升,到2020年达到峰值,近2年开始下降(表1),随着各单位现有人员已能满足日常教学训练的开展、编制逐渐满额,可以想见,未来几年招收的体育文职人员将逐渐减少,但是体育文职人员规模不断扩大是可见的事实,在体育教学训练岗位的比重也将不断提高,甚至在某些军队院校体育教研室中已是全文职人员的结构,所以体育文职人员在军事体育训练中的作用毋庸置疑。
表1 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体育岗位文职人员数量
目前军队体育文职人员主要在三类单位进行工作,第一类是在军队院校,担任助教、讲师或副教授,进行军事体育教学工作,对学员进行实践课程或理论课程的授课。第二类是在基层部队,担任助教或助理讲师,进行军事体育训练工作,对部队官兵进行体能训练。第三类是在疗养中心、医院等,从事医技、实验等,进行康复治疗、按摩推拿、训练指导等工作。其中教员占两类,并且每年招收的体育文职教员人数占体育岗位文职人员总人数的比例至少为84.3%,加之体育文职教员的培养对象为直接参与作战的部队官兵或将来要走上战斗岗位的学员,故本研究的对象选定为军队体育文职教员。
军队体育文职教员是经过全国笔试、面试选拔出来的人才,并通过了体检、政审等环节,至少为本科学历,较多为研究生学历,学历层次较高,综合素质较优秀。
思维方面,文职教员相比现役军官或是士官教员,接触新兴事物较多,思想较活跃,有想法爱创新,可将新理念新方法带入到军事体育教学或训练的改革中。
身体素质方面,近些年入职的体育文职教员多为应届毕业生或毕业不久的社会人才,年轻有活力,身体素质较强,学习速度较快,所以对于未曾接触过的军事体育项目也能有身体条件和领悟能力去掌握。
科研方面,体育文职教员虽经过了学生阶段专门对于科学研究方法、论文写作方面的训练,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是限于军队这一大环境,加之在高等院校学习阶段的研究方向与军事并无关联,所以能否在军事体育领域施展才华还是未知。
军队体育文职教员最明显的不足就是军味缺乏,军队教学过程中的教姿教态、口令下达、队形变化等有专门且严格的要求,体育文职教员想短时间达到教学规范标准并非易事。
即使有些文职教员有过部队服役经历,军人素养较高,但教学经验欠缺是一大普遍问题。教学,不仅要有科学的教学过程,更要有让学员体能技能明显提升的教学效果,如果没有多年的沉淀则难以实现。
对于教学内容的陌生是文职教员另一大缺点。虽然文职教员基本都毕业于体育院校或综合性院校的体育学院,但接触的多是跑、跳、掷等田径类或是足球、篮球、羽毛球等球类的群众体育项目,对400米障碍、徒手组合练习、救护组合练习等军事体育项目几乎闻所未闻,所以接触新的教学内容,从练会到练熟,再到练精并能够非常标准地做示范,这需要时间的磨炼。
另外,教学对象区别于地方大学的学生,不管是军校培养的学员还是部队培养的士兵,他们未来从事的工作内容较为明确,所以教员如果没有了解过教学对象的未来工作内容,没有感受过教学对象的未来工作环境,那么对于教学过程来说,教学目的性就不强,教学内容也可能与实战所需脱节。
综上,体育文职教员有优点但想充分施展并不容易,缺点不少但通过提升可以改变,所以,如何在已有能力的基础上再进行提升,发挥优点,弥补缺点,是体育文职教员能否胜任岗位、能否做出更大贡献的关键。
“胜任力”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David C.McClelland)提出,主要指能区分工作者是否优秀的个人特质。他为了更好地描述这一概念,构建出冰山模型,“冰山以上”是可见部分,包括知识和技能,“冰山以下”是潜在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能够较清楚地自下而上地展示工作者从内到外的素质。而后,美国学者博亚特兹(Richard Boyatzis)在冰山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洋葱模型,将胜任素质从内核到外层依次排列,更加形象且具有层次关系。
本研究针对“教师胜任力”进行分析探讨,国内外学者比较认同教师胜任力应包括与教学相关的技能与知识,但在其他能力的归纳上存在争议。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式也有多种,本质上,胜任力模型是一种人才标准,是行为化的描述。构建出文职教员的胜任力模型,对应面向社会公开招考阶段,其能够解决招聘文职教员时的人才选拔问题;对应入职后的工作期,其又能解决文职教员岗位能力在哪些方面需提升的问题。
本研究主要参考博亚特兹的素质洋葱模型,构建出体育文职教员胜任力洋葱模型(图1),可以看出,深层是特质和动机,难以提升、不易发展;中层包括形象和素养,可以培养和提升,但有难度;表层包括技能和知识,易提升、易改变。
图1 体育文职教员胜任力洋葱模型
剖析并对照洋葱模型的3个层级,本研究将体育文职教员胜任力理论模型分为个人特质、形象素养、知识技能3个维度,共设计了15个三级指标,具体见表2。
表2 体育文职教员胜任力理论模型
首先,个人特质方面,对照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有积极向上态度、良好职业道德、独特人格魅力的教员会更加受到学员喜爱和尊崇。此外,教员在工作时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面对压力时的调节能力也是必备条件。
其次,形象素养方面,由于体育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所以不管是教员外在形象直接的驱动,还是内在形象对学员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显现出形象的重要性。能否运用好言语沟通技巧和肢体沟通方法,也是能否向学员展现出良好形象、气质、素养的要点。
最后,知识技能方面,无论是教学能力、组训能力、教育能力、教研能力、教改能力,都指向了提升教学效果上,如何把各种能力灵活熟练地运用于教学中才是关键。
体育文职教员刚入职的几年,是由新手型朝胜任型转变的教员社会化时期,决定着教员生涯的成败。结合军队体育文职教员胜任力模型,针对中层与表层较易提升的部分进行分析研究,并从个人、单位、国家等角度提出提升对策。
洋葱模型的中层主要是包含自我形象和军人素养的个人素质能力,虽然提升不易,但是重要且必需提升。如果说个人特质相当于树木的根,那么个人素质就是树木的主干,作为基础构成的主干立得正、长得壮,整棵树才能枝繁叶茂。
4.1.1 自我形象:外在与内在的融合
教员的自我形象是外形、语言、品德、价值观、精神力等众多元素构成的集合体,包含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
教员第一次接触学员,学员第一眼首先会关注到教员的外表。静态上看,如果体育文职教员拥有健硕的身材,那么对学员积极训练会有无形的推动力和吸引力。动态上看,教员通过身体动作示范,做出一套飘逸潇洒的器械体操动作,可以展现出体育的人体美、力量美、健康美。因此,教员应保持良好的锻炼习惯,积极强身健体,塑造强壮体魄。
《北齐书·王昕书》有云:“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可见,教员的自我形象更多体现于内在,对学员影响更深的也是内在,包括道德形象、文化形象和人格形象。道德形象从慈爱威重的“权威者”向关爱尊重学员的“良师益友”转变,文化形象从知识技能的“传递者”向教研教改的“创新者”转变,人格形象从燃烧自己的“无私奉献者”向不断自我发展的“价值实现者”转变,奉献精神虽依然需要,但优秀体育文职教员的形象应朝更全面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当然,内在的自我形象需要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才能传达到学员,这就是沟通能力。教学沟通能力由沟通技巧、沟通效力、沟通意识等构成,沟通意识在深层,沟通技巧则在表面,学生反馈和课堂氛围构成的沟通效力形成评价,共同决定沟通能力的强弱。体育文职教员尤其要注重讲解与示范的配合,以达到最好的沟通效力。
4.1.2 军人素养:行为与思想的统一
体育文职教员因其职业特殊性,区别于高校教师之处,就在于文职教员需具备军人素养。从文职教员入职后的岗前培训内容中可看出,军人素养的培育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行为,二是思想。
行为上,体育文职教员需在课堂中保持正规的教姿教态、严格地下达口令、准确地调动队形,虽然在文职教员刚入职时有队列训练这项内容,但仅靠45天的集训不足够,在正式授课前未必能达到军人规范,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具有生理定型和心理定势后慢慢固定自动化的过程。因此,个人要多模仿、勤练习,单位也可月度性地组织队列训练,年度性地组织队列会操,以加强文职教员的军人素养。
思想上,文职教员要主动了解部队、筑牢军魂意识、构建身份认同,从个人出发,多看书、多学习,从党史、军史、新中国史中多去感悟,借助各种媒介多去涉猎军事知识;从单位出发,通过讲座、教育大会、竞赛、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综合来看,作为军队的组成部分,文职教员要完成从地方青年到军队人员的转变,想快速获得官兵那种通过日复一日训练养成的军人素养几乎不可能,唯有经过思维确认、反复强化和时间积累,并通过教育培训、任务锤炼、激励引导等方式,才可解决好思想入伍、作风入列问题。
洋葱模型表层易提升的一大模块是重要的技能能力,对于体育文职教员,技能就是“吃饭”的家伙,除了自身素质要过硬,具备讲解示范能力外,还包括教学能力、组织训练能力和教育能力。按照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体育文职教员要能教好学员、能训好官兵,并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教育、对心理进行调节。
4.2.1 教学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教学能力涵盖的元素丰富,分类的方法多种,本研究根据教学过程把教学能力分为教学前准备、教学中实施、教学后评价三大部分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教学前准备,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文件的制作、教学内容的熟悉、教学试讲试教等方面。
教学目标应遵从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等顶层设计,按照院校体育训练周期的四个阶段,分阶段设定切实而又不易达的目标。对于年轻的体育文职教员,设置教学目标切忌脱钩于顶层设计。
教学对象的分析,又称学情分析,要提升文职教员学情分析的能力,就要做到三个层级要求:第一层级是在开课前要获取班级的花名册,分析年龄层次、男女比例,对教学对象有初步了解;第二层级是知晓学员的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知道他们已经掌握了什么、还要学习什么;第三层级是了解学员在毕业后将从事的工作内容,虽可书上或从他人口中略知一二,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更优方法是亲身经历,空军教员就要到轰炸机、侦察机、运输机等军用飞机上去,海军教员就要到航空母舰、潜艇里去,海警教员就要到海警船上去。并不需长时间地停留于驻地,但底线是要了解学员将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以制定合理的教学文件,这才符合当今实战背景下为战而练的理念。
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计划、教案、讲课稿等,个人应对照上级文件,结合教材,进行课堂设计,制作富有特色的教案,并做好标注和修改。单位在每学期开学前须进行教学文件检查,定期开展教案评比,以促进教学文件的优化。
熟悉教学内容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对于体育文职教员,包括体育技能的熟练掌握、动作要领的熟背、考核标准的熟记等方面。
试讲试教是开课前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此环节检验新教员是否具备教学能力。在“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而后解决问题,依此循环不断提升。
第二部分教学中实施,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体现教学能力的主要部分。体育教学具有实践性与双边性两大特点,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也需教与学的交互作用,偏重学的效果。对于体育文职教员,尤其是刚入职的新教员,在初期需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教学中好的习惯、好的范式,通过“教”的行为自然形成“教”的经验,作用于“教”的理论与“教”的意识。必须指出,教学经验固然重要,但经验化的教学行为不可取,应该因材施教、与时俱进。针对教学实施能力的提升,单位可安排现役老教员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对新教员作出指导。也可采用教学比武的形式督促教员磨课,邀请校外专家进行评审更佳,这样可区别于日常的课堂督导。
第三部分教学后评价,是提升教学能力的一项重要活动,包括教员对学员、学员对教员、同事或督导对教员、教员对自己等评价关系,其中教员评价、同事或督导评价是外部的评价,具有教学观念和个人喜好的偏差,在评价过程中,应避免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结果不客观、评价内容华而不实等问题。而教员作为授课主体,还应对自身的教学过程及效果进行反思性评价,在“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能力提升”中摸索与总结,在批判自我与肯定自我中自我驱动。
4.2.2 组训能力:切实贯彻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思想
从2014年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意见》开始,到2018年发布各级各单位《军事体育训练大纲》,再到2022年习主席在开训动员令中提出的“大力推进战训耦合”,军事训练实战化理念逐步深入。随着军事变革,作战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长距离徒步的有氧耐力需求减少,短距离快速移动的无氧耐力需求增多,类似的作战方式变化,引发军事体育训练任务的变更,为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服务,正所谓实战需要什么就要练什么,实战中什么最管用就把什么练精。组训能力,即组织训练的能力。这一点针对在基层部队工作的体育文职教员,他们的训练对象是直接参与作战的官兵,主要在练而非教。
首先,需要严格按照部队军事体育训练周期的四个阶段制定好训练计划,宏观的规划或年计划应明确指导思想及目标,微观的周计划、日计划、课时计划应具体到内容、要求、方法、时间、地点、器材等要素。
其次,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提高训练方法的科学性,科学训练能有效增强官兵体质、有效预防训练伤病发生,训练科学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教员得先研究通透各种训练方法,加以国家战略、经济基础、科技手段的支撑。二是要注重训练内容的选择,个人应在脑海中建立训练动作库,需要增强官兵哪项身体素质,就可从库中选取对应的训练内容,这就要求知识能力的提升。三是要注重训练管理的组织性,如何让一群老同志们按部就班地训练,考验着年轻体育文职教员的威信,另一问题是在训练过程中如何把握训练纪律性和训练有效性的平衡统一,既不能浮于形式,也不能放松要求。
4.2.3 教育能力:立德树人、为战育人
从国家、民族和社会角度,体育可振奋民族精神;从个人角度,体育是成功的基础;从教育角度,体育是教育的基石。可见,体育文职教员的作用不仅在于教授体育理论、传授体育技能、组织体能训练,还需解决高等教育的根本所在——立德树人,因为姓“军”更是多了一大使命——为战育人。教育能力主要包含正思想、调心理、促发展三个方面。
课程思政是现阶段教育的热点,思想政治教育从专门的政治课延伸到各门课程,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也成为教员的基本,除了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道。院校体育文职教员的教学对象,是即将踏出校门走入社会的青年们,高校是接受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从此将献身国防,因此,这个阶段的思想政治引领就显得格外重要。习主席曾指出“军校培养的人在政治方面不能有半点偏差”,所以体育文职教员是教育者,更是通过体育课堂向学员传递马克思主义理念的思想建筑师。在体育课程“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过程中,向官兵传递正确积极的思想观念,培养学员吃苦耐劳、奋勇拼搏的战斗精神,尤其是在娇生惯养的当代显得尤其必要。教员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在教学设计环节,努力挖掘思政素材,增加思政元素,在平时工作生活中,积极学习上级文件,阅读时政新闻,提升思想觉悟。
调节学员心理,促进学员身心脑协同健康发展也是对体育文职教员的一大要求。军队人员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存在,军事训练、体能考核作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会导致躯体化、抑郁、焦虑等问题。体育文职教员需要在教学训练中合理运用教学技巧,让学员放松愉悦地进行锻炼。另外,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既让学员能够在体能训练释放压力,又不至于训练过量产生抵触心理,关键就在于这个训练量的度,尤其要对刚入学的新学员和刚入伍的新兵进行教学训练过程中的实时关注。
在更高层次上,要有意识地指导学员发展的能力,培养官兵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毕竟在这个学习化的社会和这个战局瞬息万变的世界中,需要发挥人类潜能去获取所需的全部知识、技能、价值、理解,并去运用它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能让学员成为机械的练习者,而应把学员朝领导者、教育者、组训者、竞赛组织者、裁判员的方向去培养。
洋葱模型表层可改变的另一大模块即知识能力,体育文职教员要具有广博且专业的知识储备,除了体育理论、训练方法、竞赛组织、裁判方法、器材使用等专业门类,还要学习其他相关学科,如军事学、教育学、心理学、营养学等等。并且,学习的内容不仅要广还要精,针对某一部分要深究,如学员最常询问的伤病问题,教员需要掌握好伤病预防、突发伤病处理、伤病康复训练、卫生保健等多类别深层次的知识及技能,单就膝伤一个问题,就可分为髌骨水肿或骨折、半月板损伤、髌腱损伤、股四头肌肌腱损伤、滑膜炎等,因此,体育文职教员要能够达到分析原因、推荐治疗方法的水平。在拥有知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训练实践,才能在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等方面有更高的提升。
4.3.1 教学研究能力:为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实战化添砖加瓦
体育文职教员不能只是练家子,也要成为体育领域的研究者,这是体育教员处于最佳研究位置的身份定位,也是知识技能者转变为教育实践者的时代需要。教员在承担课题、参与课题、阅读文献、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能够对研究的领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所有与教学训练相关的论文,应是针对教学训练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去搞研究,使研究的结果运用于教学训练中,并且形成“教学训练实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指导教学训练”这一良性循环的教研链路,这才符合“以练促研、以研促教”的理念。
虽然在科研过程中会遇到课程多课余时间少、研究内容涉密多、实践水平高于理论水平等问题,但是克服困难正是体育人应该具备的精神。提升理论水平,多阅读书籍、文献,掌握新理论、新方法;提升文字功底,多记多练笔;提升实践经验,多在教学训练中发现问题,多与官兵交流了解需求;提升思想高度,多听专家学者的讲座,促发思维的碰撞。
4.3.2 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为体能训练的发展增加动力
虽然高校的教学改革是一种政策性表达,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调整等环节顺序相接,有权威性和严肃性,但体育文职教员恰是执行和评估的主体,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问题、反馈意见、层层提报,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学改革路线中发挥重要作用。
现代战争变幻莫测,军事体育教学与训练也要紧跟时代步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器材、教学评价等都要贴近实战。
教学内容的更新方面,在不离开顶层框架的前提下,适当创设各军兵种的特色课目,还要把握新时代联合作战的趋势,既保持特色,又要训练在海陆空不同空间的运动技能,同时变更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要摆脱传统的体育教员指令性强迫学员练习的方式,应通过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让学员构建起“该动作练习什么部位、增强什么能力、对日后工作有什么帮助”的思维体系,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接触众多新鲜事物的年轻文职教员们贡献才智,将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理论运用于训练效果的提升中,将运动人体科学的相关知识运用于训练伤病预防与恢复中,将网络流行的一些健身方法增添到训练方法库中。教学器材的研发方面,可针对教学训练中易碰、撞、磕造成伤病的器械,增加保护装置;也可依据教学对象日后的工作环境,研发便携型健身器材。教学评价的变更方面,要紧跟新时代教学评价理念,及时变更评价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各项教学改革的方面,绝不是对过往教学行为的全盘否定,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按照新时代要求提出更加科学化的合理举措。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使得人才培养模式与军队人才需求相适应。
4.3.3 自我发展能力:为更好地履职尽责添保障
事物发展的内外因关系决定了教员发展要落到自我发展,以上所有论述的胜任素质的提升首先也基于个体内在动力的增强。根据萨柏(Donald E.Super)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5个阶段,除去成长阶段和退出阶段,可将文职教员的职业生涯大致划分为探索适应期(入职5年内)、建立发展期(入职6年~15年)、成就创造期(入职16年~退休)。依据这几个阶段,文职教员应设定好自我发展的目标,把这份工作看成一项事业,履职尽责、忠诚奉献、崇尚荣誉、不断进取,除了个人要调整观念意识之外,从体育教研室层面,可根据每名体育文职教员的个性、特长、学术背景等,区分擅长的教学课目类别,定位教学型或是研究型,以提供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从单位层面,要有各项保障措施,也要有各种奖惩办法,以激励文职教员进步;从国家层面,应规划文职教员发展制度的顶层设计。
在自我发展中,知识的更新与拓展必不可少。体育文职教员虽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但知识内容需完成军事化转变,推陈出新,在宽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拓展,如果教员知识更新不足,将背离新时代培养人才的新要求。教员应根据学员课上经常提出的问题进行专门性的知识探索,以满足学员的求知欲。单位可安排教员在军队院校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到地方院校获取先进知识理念,或是到部队进行调查研究。
继续教育也是体育文职教员的一大关注点,无论是学历的提升,还是对知识理论的更新,或是对其他专业领域的探索,都有相当大的需求量。在军事职业教育方面,线上与线下学习的各项举措助推效果明显,但在文职教员能否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问题上,还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撑,所以上级部门要健全内在动力机制与外在激励机制,制定继续教育政策制度,打通人才培养链路。
军队体育文职教员所具备的能力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胜任力。体育文职教员承担着大量且重要的军事体育课程,培育着一批批要为国防事业奋斗终身的人才,在这个军事体育训练实战化的新时代,提升胜任力就显得尤其必要。外部可从岗前培训入手,加强在岗工作的指导,力推院校与基层部队的学习交流,但关键还在个人,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锤炼过硬的军人素养,努力提升技能能力与知识能力。内外协同发展,是文职教员胜任力提升之路,相信随着相关配套政策的不断完善,文职教员队伍也将不断壮大,在岗位上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