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寿高 王鸣骏 李佳静 冯 韬
南京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传授——接受”武术教学模式,大多数学生是被动学习,导致学生自主练习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即使是刚学的内容也很难掌握,已不能适应教学改革发展需要。分组合作学练法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交流过程。本文根据武术项目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提出基于实现高校武术课堂教学目标,学生以学院专业为主,按照自愿原则,以6-8人为一组,并推举协调性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进行分组练习或轮流教练的一种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开始出现合作学习的研究与试验。近几年来,分组合作学练法已成为一种高校武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合作学练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取长补短,集集体智慧,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以共同发散性思维去锻炼身体,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学会“教”能力和优势。学生根据武术课堂教学目标要求,在组内开展互学互帮互教,采用多种形式,可以是组长或者动作学的好的组员示范领做, 也可以先各自练习然后进行交流改进。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教师分组巡查,及时纠正各小组中出现的错误动作。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改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有利于学生对武术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在教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 学生对于小组的贡献以及“融合”程度, 极大影响到个人及小组的最终成绩。在学练过程中,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听取别人的意见, 实现自我价值,具备自我锻炼的能力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最根本的指标, 也是影响学生终身体育养成的重要因素。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运用分组合作学练法,能够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运动技能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
图1 分组合作学练法教学设计
2.2.1 网络学习内容与环境
教师在课前,运用多媒体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视频,构建课程学习平台。学生通过学习平台对新授课或已学内容进行自主或合作学练,初步建立动作概念或巩固已学内容。此外,学生还可以用微信等沟通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针对自身遇到的问题进行咨询,由教师进行解答。教师也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记录,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
2.2.2 课堂教学内容与环境
2.2.2.1 教学分组
考虑到同一学院或专业的作息时间、课程的安排上相对统一,更有利于学生的课后交流与练习,在教学分组上以学院、专业为组建原则,每组6-8名学生。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要求责任心强,理解能力强,并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担任,负责该组课堂练习以及课后组织的练习,并汇总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
2.2.2.2 已学内容
在每堂课的基本部分,利用10-15分钟时间对已学内容进行小组展示,教师根据各组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做好记录,以此作为形成性评价重要依据,并对展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各组,使各组成员能够明确各自掌握的情况以及努力方向。
2.2.2.3 新授课内容
根据多年的高校武术教学实践将武术教学过程分为二个阶段:集中教学阶段、分组合作练习阶段。(1)集中教学阶段。这一阶段以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为主,让学生初步掌握所学武术动作要领。教师是主导,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语言精简明了,要点与重难点清晰,以易于学生掌握为原则。学生在模仿练习过程中,注重对武术动作要领的识记与掌握,对所学内容建立初步的概念。(2)分组合作练习阶段。在集中教学后,各组在组长带领下进行练习。先小组集体练习,再分层练习:对已经掌握动作的成员,可以自己练习,也可以帮助成员练习;对未掌握的,组长或已掌握成员负责“教”;遇到全体成员都有困难或者都不会的情况,及时请教教师。教师分组进行指导,教师先将在各组巡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析,提出练习时应避免出现的错误。这一部分重点是统一学生练习的速度、节奏和动作规格。这一阶段加强了师生、成员间交往,在教师的分组指导下,组员之间互相反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互帮互助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的武术技术和技能得到提高,主体意识得到加强。
2.2.2.4 成绩考核
传统考核方式存在一刀切的片面性,不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采用分组合作学练法,把每堂课的小组检测成绩作为形成性评价标准,体现出小组的整体学习情况,把个人的考核成绩作为总结性评价标准。
表1 成绩考核权重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采用分组合作学练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的不仅仅学会了动作,也培养了学生“教”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中运用传统“传授--接受”教学模式时,经常会发现:在个人练习时,有部分学生始终站着看,或即使跟着别人练,在没人带时又不会,还有部分学生直接说不会,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对学习是比较消极的。分组合作学练法强调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并且带有极大的热情, 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 人人尽其所能, 学练效率明显得到提高。通过实践教学观察发现,分组后,即使是身体素质相对较弱、协调性差的学生,在组长和组员帮助下,练习次数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数倍,极大地克服了动作难度大、复杂的困难,学习积极性明显得到提高。
采用分组合作学练法,组长是教师与组员之间沟通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凡是组长动作准确规范的小组,其全体组员的动作也掌握的比较准确规范。教师可以对各组组长对武术动作进行统一要求,达到准确规范,进一步提高组长技术水平。再进行小组练习时,可以使组员对武术动作有一个正确的表象,加深对武术动作技术的理解,准确把握动作要领。
分组合作学练法可以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在小组中,学生既是“教”的主体,又是“学”得主体。学生“会”了并不代表他会“教”。学生会“教”并纠正组员错误动作的前提是自身必须对武术动作的技术有一个清晰认识,即“会”。学生“教”时,已是对自身的组织能力也是一种锻炼。组员之间通过交流自己掌握的技术,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趋于理性化。
分组合作学练既是学生之间互学互帮的交流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的情感沟通过程。强调学生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鼓励学生从小组角度去考虑问题,把小组对武术技术掌握的好坏放在首要位置,避免部分学生担心自己素质差,怕影响到其他同学而产生消极负面的心理。通过彼此之间的互相鼓励,可以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升信心;通过关怀和帮助他人、评价他人,学会虚心向他人请教。将小组作为整体,个人与集体相结合,极大提高学生集体观念,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小组练习过程中,多少会遇到些困难,这时需要发挥组员的集体智慧,相互进行探讨交流,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再请教教师。每个人都在小组中进行展示,不仅提高了自身动作技术水平,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自身潜能。
分组合作学练法由学生“个体竞争”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师生之间单向交流变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课外练习也能得以继续。在课余时间,我们也经常能见到学生在个人或者集体练习武术的情形。
综上所述,分组合作学练法明显优于传统武术教学法,更适合当前高校武术教学要求。在高校武术教学中采用分组合作学练法,不仅可以改变以往学生“依样画葫芦”的被动学习状态,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发挥学生创新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武术课堂的组织和引导者,实现了角色互换。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实现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参与的转变,课堂练习密度有所增加,学生团结协作和交往的能力到加强,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有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对武术套路动作技术要领的正确掌握和巩固。高校武术教学应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模式,探索更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使学生自愿选择武术为其终身体育锻炼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