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继光
中北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社会体育专业”)自1993年开设至今已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国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其中普通本科院校占绝大多数,成为了专业办学的中坚力量。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式,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在此有利政策的支持下,市场对专业人才产生巨大需求,普通本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本应该具有广阔前景,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专业办学规模的持续扩大与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同时存在,成为摆在普通本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就业情况从侧面显示了一个专业的发展现状,同时也反映出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与社会认可度之间的差距,就业率偏低究其原因还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为之间供需关系不对口导致。目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实践能力的强弱是影响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能否快速就业的决定因素。从实际情况来看,普通本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仍存在着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无法满足社会相应岗位的要求。普通本科院校办学的综合性与体育类专业院校的专业性有所差别,导致普通本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在定位与发展目标上存在多样性,专业特色不突出,课程设置内容不合理等问题都成为了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尽如人意的原因。
破解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困境,除了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外,优化课程体系也是重要的内容。课程作为教学的要素之一,对于落实教学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关键性。近些年,研究者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关注度逐渐提高,但对于实践课程环节的研究还比较少。社会体育专业实践课程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理论课程门类的增加,使得实践课程课时越来越少。在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内部也存在着目标错位、内容脱节、评价滞后等一系列不合理的因素,使得实践课程体系无法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中发挥有效作用,导致了一系列后续问题的产生。实践课程的设立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拉近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距离,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的过程。其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目前实际情况的不匹配现状,引发了笔者对普通本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课程优化的思考。我们必须重视专业实践课程对于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以及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作用,针对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理论来推进实践课程改革创新,优化课程目标、结构、实施过程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市场认可度。
培养目标决定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以及学生未来的就业领域,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课程目标作为培养目标的延伸,是将培养目标细化到课程中,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阶段性目标或者是分解目标,实践课程目标则更加细化了在特定课程中培养学生所要达到的结果。2012年社会体育专业更名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这一名称的改变更加明确了专业内涵与发展方向,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指导与管理”五个字的加入体现了教育部门对于专业的定位进行了重新考量与设计。指导和管理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再一次的强调了社会体育专业需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基本能够做到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使培养目标尽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的关系。这就造成了专业实践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错位的现象。
社会体育专业的专业实践课程一般由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以及其它实践课程组成。目前在制定专业实践课程目标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专业实践课程目标脱离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表现在各门课程在制定课程大纲时各自为政,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对该课程的理解独自完成课程大纲的编撰,较少考虑到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价值和作用、课程目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支撑,以及该课程与关联课程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二是制定的专业实践课程目标缺乏“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陈旧,缺乏难度,忽视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三是专业实践课程目标的描述不够准确具体。表现在对课程目标的表述模糊,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量化和测量,不利于评价。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导致实践课程实施及课程衔接上缺乏科学性和关联性,通过课程学习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当课程目标主要源于当代社会生活需求时,当代社会的生活经验便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正是由于专业实践课程目标的错位,导致“当代社会的生活经验”无法成为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在“健康中国”的政策背景下,以及“全民健身”的热潮中,群众性体育活动已经不能满足于通过简单的肢体运动来锻炼身体。更科学的健身方式、精细化的身体锻炼,以及通过运动保健和康复的方式来促进身体健康已经成为大众健身的潮流。随着群众健身意识的增强,对市场提供的健身服务产生了新的需求,同时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与此形成反差的却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难以胜任新增的就业岗位。这无疑是由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于健身市场的快速发展。究其原因,除了人才培养目标没有顺应社会对人才需求,还有课程内容的设置与社会需求产生脱节的因素。当前,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实践课程内容的设置,除了受制于办学思路,受到培养目标的影响因素以外,更多情况是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导致课程内容只能“因陋就简”。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因为部分高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缺乏科学论证、合理安排,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最明显的问题便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实践课程安排与体育教育专业高度同质化,将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安排到中小学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其实践课程内容完全与社会体育需求脱节,导致实践效果大打折扣。其次,由于部分高校实践教学师资水平所限,不能把市场最新鲜的咨询和健身行业最前沿的内容带入课堂。专业教师对快速发展的健身行业缺乏准确的把握,对最新的健身理论和方法不能及时的掌握,导致实践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健身市场的发展。第三,部分高校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对实践教学提供充分的保障。受制于实践教学基地规模与实力,并非所有的基地都能拥有高端的健身器械或是先进的健身手段,对于实践教学的效果将会产生影响。
课程评价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评价标准对课程体系运作的科学性及课程产生的效果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价可以了解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掌握专业实践的效果,便于及时改进课程设置和实施办法,甚至调整课程目标,使专业实践课程充分的支撑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尽管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引起普遍的重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专业实践的课程评价流于形式,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总结评价,而且评价的手段与方式也非常单一。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不能提高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会使学生认为专业实践不重要,在实践过程中敷衍了事或是对专业实践出现抵触情绪。导致部分学生要求自主实习或者是不参加毕业实习,为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也带来诸多困难。
现阶段社会体育专业实践课程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主体单一。在专业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参与者包括指导教师、学生、实习基地负责人、学生在实习过程的服务对象,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实际的情况是在评价过程中往往只有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样很不合理,不能客观准确、立体的对整个专业实践教学过程给予科学的评价。二是专业实践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仅仅是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单一的评价方式既缺少具体的评价指标,也没有形成评价体系。其实,对于专业实践课程的评价是一项复杂的事项,不仅包括对学生实践结果的评价,也包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还包括对实践教学基地及指导教师的评价等。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才可能客观准确。
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对人才培养方向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课程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关键取决于课程目标的制订,因为课程目标起到了定位和指向的作用。制订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是保障课程顺利实施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对于课程目标的制订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课程目标的设置应充分支撑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规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规格,对人才培养的结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课程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分解与细化,因此课程目标必须应充分的考虑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201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了“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健身运动指导,大众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以及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能力,能胜任社会体育方面的工作。”各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基本是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根据自身办学情况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社会体育健身指导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社区、体育管理部门和各类体育组织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社区体育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那么,专业实践课程的目标设置就要紧扣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设置课程内容。第二,建立以成果导向的课程目标体系。成果导向教育理论是以结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的概括,核心理论是要求教育者以学生毕业所需要的能力为导向来设计安排有效的方法来使他们获取所需的一切,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能力产出”上,其最终的考核标准是以能力达到预期效果为考量标准。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言,学生能力的提升应该作为专业实践课程的主要目标。在制定实践课程目标时主动融入成果导向理念,通过围绕学生最终需要获得的能力来反向思考课程目标设置,将目标明确的定位在学生所要获得的结果上,突出能力本位课程思路。同时,在制定课程目标时需要全方位的考虑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课程目标的表述尽可能的细化和可量化,使目标便于检验,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做好“供给侧改革”。
课程内容是构成课程内在结构的核心要素,对课程的实施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从某种程度来说,课程的问题主要就是内容的问题,尽管选择和决定课程内容的依据是课程目标,但是所有的课程设计都是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课程评价是判断课程内容产生的结果,而课程实施也是课程内容的逐步实现。可见,优化专业实践课程内容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具有直接的意义。随着对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课程内容的认识不再直接视为教学内容,而是倾向于把课程内容看作是“静态”与“动态”知识体系相结合的知识系统,即“认为课程内容是对相对静态的各门科学知识加以动态的处理、选择和建构的结果”。这就决定了社会体育专业实践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就是要将社会体育专业的“静态”知识加以“动态”的处理和建构。第一,树立能力本位的课程建设思路,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选择和确定专业实践课程内容。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以及“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提出,社会体育工作将发展重大的变化,对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实践课程内容的选择在紧密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目标设置的同时要突出能力本位的目标导向,要充分思考在“健康中国”“体医融合”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要与要求,课程内容切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在课程中充分考虑体能训练、运动康复以及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等内容的设置,并且逐渐提高所占课程内容的比例。第二,因地制宜,结合办学条件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优化专业实践课程内容。普通本科院校还要根据地区发展现状,做到灵活多变、因地适宜对课程内容不断优化,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有针对性的建设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以拓展实践内容,使得社会体育专业实践课程内容质量不断提升。综合院校可利用学科交叉的优势,选择本校优质教学资源与社会体育专业实践课程相结合,如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良好的补充,聘请经管专业教师在学生进行健身俱乐部实践时对学生进行企业经营类项目的教学指导,提高教学水平及课程内容的价值。
在传统课程研究中,研究者们普遍将关注点放在课程的设计环节上,对于课程实施过程的关注度并不高。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发现即使是看来设计很完美的课程但结果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通过调查发现,课程实施的完整度与实施者对于课程设计执行的强度都会导致结果出现偏差。因此在社会体育专业实践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全面考虑影响课程实施的各个因素,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监控与管理,设置相应的措施保障课程实施的严谨规范。第一,加强专业实践课程的内部管理,对指导教师和学生分别提出要求。指导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关键人物,对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专业实践课程的特殊性又要求指导教师要具有很强的实践经验,因此培养“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完善指导教师定期培训,聘请社会相关行业资深专家等措施有助于课程实施过程的质量保障。学生作为课程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应该真正承担起主体责任,主动反馈学习感受,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建立长效反馈机制,促进高质量的完成实践任务,高水平的实现课程目标。第二,重视外部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加强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指导。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实践课程实施的必要场所,高校在选择时要有所考量,对其资质条件进行全面考察,在课程实施时要有监督机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实践基地以理论帮助,使得校企合作模式产生最优的成果。首先,对实习单位的遴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实习单位应具有正规资质,具有一定规模和行业影响力,热心公益具有教育情怀,能够与校方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政策实施方面达成共识,并且能够为实习学生提供安全及基本生活保障,全程参与实习指导工作。其次,对实习单位进行年度考核,实施动态调整。在实习期间,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全程监控实习学生,不定时考查实习单位;在实习结束后及时进行实习总结,由学生做实习工作总结汇报,同时对实习单位进行评价;邀请实习单位负责人来校座谈,交流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总结经验、落实整改。对于不合格的实习单位进行动态调整。此外,还应该邀请实习基地负责人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实习课程方案的设计,要求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全程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实习基地对人才培养的全程参与,有效提升实习基地对实习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升实习基地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课程评价体系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保障,又是其持续科学发展的不竭来源,保障课程评价体系的完整性与有效性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对课程评价对象考量时要综合全面评估各要素。在课程评价的取向选择时也要遵循目标取向、过程取向及能力取向三者相统一的原则,多角度深层次的对专业实践课程进行评价。课程评价是课程的终点,但也是课程的起点,制定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对于整个课程体系而言,可以使在评价环节中发现不合理的内容,通过随后的修正使得专业实践课程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最终让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发挥着监督的作用,成为促进专业实践课程不断优化改良的动力。第一,注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近年来各高校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大幅度增加了专业实践课程实习周数,有学校多达40周的实践学时数。学时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实践效果的提升,时间越长带来的管理难度越大,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实习动态,及时的作出动态管理和方案修订。这样只有结果评价显然是不够,增加必要的过程评价是积极有效提升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过程评价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是必须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往只是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忽视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主体的感受和能动性。由于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开放性的,学生具有更强的主体责任和意识。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价更具有实践意义与反馈价值。同时,专业实践课程依托于实践教学基地展开。基地是责无旁贷的评价主体之一。学校指导教师必须与基地负责人保持稳定联系,随时接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相关管理。此外,评价的对象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也应该包括指导教师、实习基地、专业实践课程等诸多方面。第二,注意围绕专业实践课程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专业实践课程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为达到评价的目的,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搜集评价信息,对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编写专业实践课程评价标准,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有利于教师把握实践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还有利于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专业实践课程评价的核心任务是找出能准确反映实践能力变化的要素,根据其对实践教学质量的影响程度加强控制和管理,最终达到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目标。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体系旨在通过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系统评价,全面反映实践教学质量的实际水平状态,掌握实践教学环节的隐藏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专业实践课程评价标准的设置应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要求,使用具体、可测量的指标术语较为完整地表述所需评价的内容,合理分配各项指标的分值权重;评价内容要指向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果质量、成果分享及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