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河湖流域排污口调查及污染溯源分析

2022-09-22 12:48易少雄邹兰兰陈建华雷曼琴
山西化工 2022年5期
关键词:入湖排污口河湖

易少雄,陈 春,邹兰兰,张 冉,陈建华,雷曼琴

(1.孝感市生态环境局应城市分局,湖北 孝感 432400)2.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205)

引言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持续做好“十四五”重点湖泊入湖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工作,推进湖泊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促进水质改善。同时为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提供支撑,加大湖泊流域范围内污染治理力度,切实提高治污控污水平,减少入湖污染排放量,进而逐步改善提升湖泊水质。本文以某典型河湖流域为例,通过对入湖排污口的调查,基本查明了该湖入湖排口数量、类型,摸清了该湖水污染物来源及占比,为该河湖流域水环境的后期综合整治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1 流域概况

如图1,调研对象某典型河湖位于华南某地市,自然湖体围垦后成为一个受人工控制的独立水体,属岗间水库型湖泊。流域面积约200 km2,湖泊水面面积约为30 km2,其中:甲市21 km2,乙市9 km2,分别占水面面积的70%、30%。湖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湖底高程为约20 m,正常水位25 m,水面面积为30 km2,设计洪水位27.00 m。蓄水量约0.5 亿m3。入湖河流2条,分别是长河A 和细河B。湖水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滞洪经人工河C 闸泄至下游干流。近年来,该湖水体水质受到生活、农业、工业污染源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区域水质达不至相应功能区水质应有标准。

图1 调研河湖流域概况图

2 研究方法

2.1 排污口排查方法

本次排查采用的方法有:资料整合分析、实地踏勘、人员访谈、无人机航拍、乘船巡查。

资料整合分析:根据东西汊湖“一湖一策”、“主要水体水污染防治规划”及网站信息等,对各类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初步了解调查河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确定排查范围和重点排查对象。

实地踏勘:针对排查区域,对典型岸线与地形、干支流起止点、重点排查区、环境敏感区等开展现场踏勘,验证技术与装备可行性,形成排查思路。

人员访谈:分为两级,第一级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工信、水利、住建、交通、农业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及属地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访谈,了解历史环境问题、取用水状况、产业布局及排污状况、历史入湖排口、地方入湖排口管理以及流(海)域区域环境治理工作等情况。第二级与沿线村委会工作人员、村民及渔业公司工作人员访谈,就生产生活现状、排口信息、政策落实情况等进行进一步了解。

无人机航拍:通过对调研河湖流域沿线进行航拍,以不同视角进一步了解排口及周边情况,同时对步行无法到达的区域进行排查,确保无遗漏。

2.2 溯源方法

入河排污口溯源采取资料溯源、人工排查、技术溯源“三步法”[1]。

资料溯源:充分利用入河排污口排查结果与收集的资料,通过资料查阅对入河排污口进行溯源预判,在本阶段可结束溯源。

人工排查:针对通过资料溯源无法完成溯源的入河排污口,借助人工调查、仪器探查、水质监测、烟雾试验、染色试验、泵站运行配合等方法,探查排放来源。

技术溯源:针对第一步、第二步均无法完成溯源,污染来源不明确、溯源难度大的排污口,利用管道检测、无人机补充航测、同位素解析法等科技手段进行溯源调查攻坚。

2.3 采样点布设方法

布点基本原则:有口、有水必采。采样点布设在支流汇入口、入湖排口、入支流排口、泵站,因部分入湖排口当前无排水,无法采样监测。另外,沿湖有大量鱼塘,按照村组进行分散布点,选择了部分鱼塘进行监测。

布点方法:通过前期资料收集及调查走访,确定采样点位,利用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专业环境监测调查软件“地图数据加工平台”布设采样点位,终端采样APP 实时上传点位信息及水样现场检测信息到“水环境质量信息化管理平台”。

采样点位:本次排口排查涉及采样点位共计178 个,其中,湖区61 个,长河A25 个,细河B23 个,人工河D11 个,人工河E10 个,泵站16 个,沿湖排口12 个,鱼塘20 个。河湖流域采样点位图如图2 所示。

图2 调研河湖流域采样点位图

2.4 评价及分析方法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2],分析项目选用该标准表1 中24 个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分析方法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表4 要求。常规物理五参数现场完成并通过终端采样APP 实时上传,其他水质指标由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的LFLIM—2015 全自动多通道水质分析仪或其他自动检测水质分析仪检测并上传至“水环境质量信息化管理平台”。采用单因子评价法[3](最差的项目赋全权,又称一票否决法)。

3 水环境质量现状

3.1 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

调研河湖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化学需氧量。长河A 沿线以农田为主。细河B 沿线有工业企业排口、支流汇入。人工河D 沿线工业企业较多,存在大量污水直排入渠。人工河E 沿线,主要以农村、农业面源及养殖点源为主。流域内泵站较多,主要为周边农田灌溉,农田、鱼塘排水。流入B 湖的流域内排口主要集中。细河B、人工河D 和人工河E。湖区周边鱼塘较多,目前部分鱼塘未养殖,水质较好。另外,其他在使用中的鱼塘,水质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鱼塘水质差别较大。调研河湖流域水质监测结果水质类别占比见表1,水质最差的为人工河E,全部为Ⅴ类及劣Ⅴ类,三层渠81.80%为Ⅴ类及劣Ⅴ类;水质相对最好的为长河A,但是Ⅲ类水占比也仅为24.00%。

表1 2021 年调研河湖流域各水质类别占比

3.2 水生态环境现状及成因分析

3.2.1 入湖干流不达标

根据调研河湖水质渲染情况分析(下页图3)可以看出,2 条主要入湖干流:长河A、细河B 水质情况均不达标,部分河段甚至达到了劣Ⅴ类水质。

图3 调研河湖流域水质渲染情况

3.2.2 雨污分流不彻底,部分企业污水直排入河

城镇雨污分流体制尚不健全,有部分生活污水未进出东马坊生活污水处理厂,直排进入人工河E。

畜禽养殖不规范,粪便污水不经处理直排入湖。

畜禽养殖排污是除各处排洪沟及污水口以外,最严重的超Ⅴ类地表水标准污水来源,也是调研河湖流域沿岸大量水草蔓延、“黑臭水体”的主要成因之一[4]。尽管沿线近年来已经关停了禁养区内养殖(场)户,但各畜禽养殖场(户)残存的粪污水污染物仍会对主湖水体造成严重污染问题。现场查勘中发现,主湖2 条主要入湖支流沿线仍然有散户家禽养殖,直接养殖在河道里面,数量约上百只不等,因家禽养殖导致关联水体发黑、发绿,随时可能因暴雨冲刷流入主湖湖体,应及时予以取缔。

3.2.3 岸坡垃圾、水面漂浮物存隐患

现场调查发现,调研河湖流域内河岸垃圾、水面漂浮物成安全隐患,沿湖、渠道主要漂浮物是浮萍、水葫芦及其他水草等。

3.2.4 农业种植、鱼塘面源污染严重

尽管农业部门在加强流域内农业生产垃圾监管,但沿线仍存在农户将化肥、农药包装袋等随意弃置入湖渠道内的情形。一直以来,由于农村地区环保法制不健全,农民面源污染防治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科学引导和激励措施,以及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长期投入不足,使得农业面源污染一直以来得不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不及时、效果不明显,是沿湖渠道(沟)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5]。

3.2.5 渠道、入湖口淤积,内源污染较为严重

调研河流域部分泵站渠道因长期水量较小,河道沼泽化严重,底泥淤积。渠道内有大量水葫芦、杂草、浮萍等漂浮物覆盖全部河道表面,水气交换受阻,水体溶解氧量下降,自净能力降低,引发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3.2.6 沿湖湖岸线不明显

调研河湖的沿湖湖岸线不明显,湖区警戒线以内仍存在大量人工养殖用的鱼塘,存在水污染风险,沿湖因长期水量较小,沼泽化严重,底泥淤积。

4 调研河湖流域综合整治建议

4.1 优化水资源合理配置

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优化用水结构,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加强灌区骨干渠系节水改造、末级渠系建设、田间工程配套和农业用水管理,实现输水、用水全过程节水,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优化用水结构[6]。积极推广使用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技术,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积极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加强灌区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精准灌溉[7]。加强农业水费计量征收,强化用水激励与约束机制,实行总量控制,推广农业和城乡生活节水技术,推广节水设施器具应用,遏制用水浪费,开展用水工艺流程节水改造升级,根据湖区沿岸取水口动态信息,优化取水口取用水量时间,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控制用水总量等,保证每年用水总量分别控制在目标范围以内。根据片区农田、鱼塘分布情况,建设统一排水渠道,调节剩余水量,充分利用管理排水规范,发挥排水应用能力。编制该河湖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把分配水量落实到村级行政区和重点取水用户。建立预警体系,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机制。

4.2 强化环境监测与监管执法加强水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根据调研河湖排口、泵站、渠道规范建设情况,加快推进水环境在线监测和农业用水计量;建立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水质水量清单;加强重点用水排水单位监督管理,开展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在调研河湖流域选取合适点位建设水质水量遥测设施,及时掌握湖泊水质水量变化和年度来水总量。全面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入湖排污总量,做好河湖水质常规监测工作,保障水质和水量安全。同时,要建立健全湖区保护法规制度,建立湖区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建立智能化的环境执法监督平台,充分锻炼应急处置、移动执法、现场勘查等能力,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8]。

4.3 深入推进流域陆域污染整治

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是本次被调研河湖流域水质污染劣化的主要原因,解决陆域上的污染,降低面源带入湖体是改善流域环境质量的关键措施。

首先,严把环境准入关。在排污总量控制的实施过程中,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执法,强化监督责任,有效控制污染。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及新建项目环境准入制度,流域内经济发展、城乡建设、资源开发等各类项目建设必须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经科学论证对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的项目,要坚决拒之。二是要强化排污许可证、排污申报的管理。对已投入正常生产的项目,要严格排污申报,全面实现排污许可制度,符合要求的发放排污许可证,加强现有工业污染源的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其次,加强水产养殖污染治理。调研河湖流域当前精养鱼塘、围网养殖正在逐年减少,但仍然是湖泊重要的污染源。考虑到规划年调研河湖流域功能为生态、农业用水,规划拆除养殖围网,并改变渔业养殖模式,停止投放化肥、饵料,实现传统渔业向生态渔业的转变,集约化养殖向天然养殖的转变。

第三,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建垃圾回收站,垃圾分类回收、定期处理。以建设省级生态乡镇、省级生态村为示范,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进清洁乡村建设,要坚持“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全面提升农村环境的生态质量和景观面貌。

第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技术、化肥深施、缓释肥及长效尿素等新型肥料,减少化肥的用量,防治化学肥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第五,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继续推进落实禁养区内养殖场的关闭搬迁行动,2022 年完成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关闭;在适度养殖区内,所有畜禽养殖场应实施雨污分流、粪污资源化利用措施,加快推进现有规模化养殖场的标准化改造。

4.4 强化水域岸线监管工作,加强村民自治和岸线保护宣传力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湖区日常巡查管理制度,加强湖区管理动态监控,由镇河长办联合各社区(村)基层河长开展巡湖工作,对湖区保护范围内违规倾倒生活、建筑垃圾、破坏植被、建房等行为进行制止,对岸线乱占滥用、多占不用、占而不用等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清理整治,并记录在巡查日志上,形成“一事一记”制度,及时上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基层河长巡查工作作为基层河长履职尽责考核的主要内容,纳入干部实绩考核。通过全市“周末大清湖”活动,督促市、乡镇、村三级河长履职尽责,集中清理湖区保护范围内面源垃圾和乱搭乱建行为,做好湖区日常保洁工作,提高河湖库水域岸线管护力度,营造全社会知晓、重视、关心、支持、投身和监督管护工作的舆论氛围,通过系列宣传教育,让河长制家喻户晓,深入民心。

猜你喜欢
入湖排污口河湖
浅谈广西入河排污口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太湖流域上游降水量对入湖总氮和总磷的影响
环洱海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特征及入湖污染负荷估算
我国典型湖泊及其入湖河流氮磷水质协同控制探讨*
阳澄湖环湖河道总磷通量变化分析
新形势下开展入海排污口监测工作的思考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河湖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