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艺萌
幼儿教育工作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幼儿需要一个怎样的课堂形式,以使得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地成长?幼儿又应当如何在学龄前阶段初步具备社会性?这些都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愚以为,幼儿教师应当充分把握教学资源,提炼自身课程“五力”之“活动指导能力”,因势利导地对幼儿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广泛的参与兴趣,并在做中学,学中乐,让育儿工作回归教育本真。
何谓幼儿教师的课程“五力”?简单来说,就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应当具备的五种基本素质和能力,它们分别为:观察分析能力、课程规划能力、活动指导能力、诊断评价能力和反思优化能力。当幼儿教师在实施育儿工作的过程中开始逐渐具备和提升此项“五力”,其教学活动的质量也会相应得到提升,幼儿的课堂活动参与兴趣也会增强。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兴趣的带动下,幼儿的学习效率会更好,进而向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主张的“五大领域”健康发展。
在制定课程内容、要求和计划前,幼儿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幼儿教师要采用科学、有效的办法去收集有关幼儿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将其记录下来,每有闲暇或者召开幼教会议时,都可以拿出来自主反思或者供同仁探讨,以商定出更好的幼儿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方法,为教研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这是幼儿教师统筹、规划、评断等综合能力的整合,需要幼儿教师围绕幼儿的兴趣点、身心发展需要,对每日的活动内容、学习环境以及课程资源等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安排。比如,如果以“爱国教育”为课程的主题,那么,就需要思考有哪些元素可以代表国家的含义,这些元素之间如何搭配,以及怎样将这些事物拿到课堂上对幼儿实施爱国教育的启发,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些都是集中体现幼儿教师课程规划能力的内容。
儿童的天性就是玩,因此,幼儿园在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多半是需要依赖趣味活动、游戏来进行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幼儿教师在整个活动的起始、发展和结束过程中,都将起到重要的引导、指导和启蒙作用。所以,要重视对教师活动指导能力的提升和强化。
这是一种教师观望幼儿预期可以取得的学习成绩、成果的能力。比如,有一名幼儿平时擅长组织和领导其他孩子,本身具备一定的开朗性格,喜欢积极主动地去和同伴沟通。那么,通过组织基于绘本的角色扮演活动,我们就可以预测和诊断出这位幼儿的发展空间,如他将会收获到更多的新朋友,或者他的语言交际能力将更高一筹,又或者是他的表演天赋将被充分挖掘出来等。这些都可以是幼儿教师根据对幼儿现有的水平、兴趣等而预测、推断出的发展内容。
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古人尚且认识到反思、反省的重要意义,并且自律保持这项能力。作为当代的幼儿教师,更应当具备良好的反思优化能力。在反思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以自己以及自己的教育活动为对象,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活动干预行为,并在不断地查漏补缺、自主反思过程中实现综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与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那么,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我们不如来探讨一下与兴趣密切相关的其他概念。
好奇心是一切问题的源泉。曾几何时,有一套经典的儿童读物系列,名为《十万个为什么》,就是源自幼儿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此,可以借助一些“活体”道具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比如,带领幼儿捕捉甲虫、蚯蚓这些小型生物,然后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有目的性地对幼儿实施提问,比如,“为什么有的甲虫当你伸手去摸它的时候,它就会装死不动呢?”“为什么蚯蚓它没有脚却还能走路呢?”以及“为什么有的花是红色,有的花朵是白色的呢?”……有时候,我们认为“脏”的东西,往往是幼儿的兴趣点,越不让他们触碰,他们就会愈发好奇。而通过这样的灵活教育指导方法,将幼儿带到自然、山水之间,让他们近距离感受自感,与自然打招呼,则可以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也让他们在增长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懂得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命的顽强、脆弱的矛盾性和统一性,这样幼儿也会对生命有了多一分的理解和感悟。
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设计问题,引发幼儿回答的方式,来逐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这是开发幼儿智力水平的关键。另外,通过对幼儿以往的观察和分析不难发现,幼儿其实都比较喜欢听故事,生动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往往令幼儿心之向往,因此,借助故事,启发幼儿思考,开发幼儿想象、判断和联想力,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以一个很老的故事举例,“狼来了”的故事,相信流传了几代人,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过这个故事,也能复述出来,这个故事主要告诉人们一个“不能撒谎”的道理,警示幼儿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幼儿教师可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想想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欺骗过别人?或者有没有被别人欺骗过?②如果你是第一次上山发现自己被骗的人,你的心理会有怎样的感受?③生活中也有一些欺骗,但不会造成恶意的后果,反而会让生活更加美好,比如爸爸对你说“我不喜欢吃鱼”,妈妈陪你逛了一天的动物园,虽然气喘吁吁,但依旧对你说“我不累”,这些“谎言”你有感受到吗?如此,通过这样的问题启发方式,引发幼儿的思考,在锻炼幼儿的思考能力同时,更让幼儿懂得来自父母、家庭的关爱。
幼儿有些想法、言辞,成人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多有“童言无忌”的说法。对他们表达的内容,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多给予鼓励和保护,即便要纠偏,也应该多采取提问、引导、倾听等方式,要让幼儿认为不论年龄大小,其实大家都是平等的,因而会有被尊重的感觉,也就更愿意跟大人交流。比如,有的孩子就十分好奇,“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个问题,于是随口就对父母提问:“爸爸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很多父母或者幼儿教师对这个问题因为涉及“性”的关系,所以多半选择避讳不谈,或者直接对幼儿说谎“你是爸爸妈妈捡来的”或者是“你从其他星球来的”等。但随着幼儿在同伴中的交流、沟通之后,他们会很快发现这样的答案是成年人给出的错误答案。愚以为,对幼儿的这一好奇点,无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幼儿父母都应当予以尊重,如果无法准确地对幼儿做出说明,我们可以暂且对幼儿说“等你稍微大一些你就会知道了”或者是引导幼儿观看一些自然界其他哺乳类动物繁衍后代的视频资料,如鸟类、爬行类、两栖类等,这些视频虽然不能直接告诉幼儿人类是如何出生的,但是,却可以给幼儿一些思考的启示和引导,从而达到尊重、呵护幼儿好奇心的教育目的。
幼儿对事物认知是浅显的,因而在探索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破坏行为”,对类似行为,也不要一味地打压,更不能归结为这是“恶”的。一些玩具的设计原理,必须得让幼儿“拆毁”才能掌握。比如,女孩一般爱玩洋娃娃,这些洋娃娃会唱歌,会和幼儿进行对话,那么,有的幼儿就会好奇“为什么她能唱歌呢?”“为什么她会和我说话呢?”于是索性将洋娃娃拆开,里面的棉花洒落一地,于是她们知道了原来洋娃娃可以说话是因为“肚子”里有一个圆圆的东西,把它拿走,洋娃娃就再也无法说话了。但很多家长并不去关心幼儿发现了问题的本质,而只在乎她们给自己制造了一地的“麻烦”。同理,对很多喜爱玩赛车玩具的男孩子来说,他们也会产生一些疑问“为什么赛车会跑呢?”“为什么家里的桌子不会跑呢?”,在这样的好奇心驱使下,他们会将父母给自己买的电动玩具拆解开来,在发现了由电机、电池和各种齿轮组成的内部结构之后,他们知晓了让赛车跑起来的原理。而同样,在多数父母的眼中,幼儿的这一行为也是“恶意”的。其实,他们只是想要弄懂一些自己好奇而不懂的问题,这种心情需要得到成年人的尊重。
兴趣之所以需要被保护,是因为它是有价值的,它可以在幼儿成长经历中,经过漫长的学习,进而转化为技能、经验、智慧。养成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幼儿就能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形成记忆,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也只有经过转化,实现价值的早期兴趣,才真正值得幼儿教师保护并好生培养。通过兴趣转化为技能、经验、智慧的过程,每一个幼儿都会成为未来某一领域的栋梁之材。
对幼儿实施活动兴趣的引导,可以充分体现出幼儿教师“五力”之“活动指导能力”的强弱。因此,幼儿教师要合理利用周边的各类教育资源,科学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调动幼儿课堂的学习力,提升其学习专注度,进而优化育儿工作的综合质量。对幼儿兴趣的引导,其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把握和捕捉教育契机,在言行情绪中掌控情感需求,在日常生活中渗透主题活动,在专设任务中实现多维推进。这是对幼儿教育课堂创造力的要求。其实,说得直白一些,就是考查教师课堂“抓亮点”,以及引导幼儿自己“抓亮点”的过程。这里面综合考查幼儿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总结能力以及模仿能力。
比如,幼儿的名字可能就是一个亮点。名字中有“晨”字的小朋友,可能是早晨生的,也可能父母希望他像清晨复苏的万物,永远朝气蓬勃。另外,也可以从小朋友的穿着中找亮点,比如,有的小朋友穿了一件碎花裙子,很好看,有的穿了一身牛仔服,很新潮,这些都可以成为幼儿眼中的亮点。幼儿教师通过结合部分幼儿的名字,或者幼儿身上的某个服饰装扮要素,设计有趣的启蒙过程,可以有效地调动幼儿的课堂学习注意力。此外,幼儿教师有时还可以借助园区墙面的壁画、墙纸等来塑造艺术气息,或者将空白的墙面交给幼儿来参与布置。如摆放风车、水箱等装饰,悬挂名画,种植紫藤萝、芍药花,或者养一些鱼来陶冶情操。此外,就是多带领幼儿参与户外活动,让他们时刻保持好的心情,从而才有可能萌发新的想法。
互联网自媒体的时代,新媒体技术与应用早已渗透各个领域,幼儿教育也不例外。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就成了新的课题。
新媒体本身代表了最先进的传播形式,首先会极大地引起幼儿的兴趣,刺激他们的感官。幼儿阶段是思维发展的敏感时期,主要以具体形象为主,新媒体能够充分地发挥其优势,利用图、文、声、像、影的特点,为幼儿呈现具体形象的图文资料,来丰富和提升幼儿的形象思维。
但尤为要注意的是,预防幼儿在新媒体教学过程中沉迷这一形式,形成早期近视,以及对短视频、电子游戏产生了过度的兴趣,沉迷其中,不能自控,这样反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幼儿教师要牢牢掌控新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
不管是从当今新时代幼儿群体本身的营养摄入和大脑发育来说,还是他们所接触到的新媒体产品或平台来说,都足够现代化,且依旧持续保持着飞速发展。新媒体新技术能够提高教学过程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也能极大地丰富幼儿学习的趣味性和知识的丰富性。
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掌握了海量的信息资源,在幼儿教学工作中,这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演示,能把传统教学中无法呈现出来的抽象事物和现象变得具象、直观,便于幼儿能够有效地掌握和理解,还可以鼓励和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
比如,最近在短视频平台流行一种幼儿快乐教育新方法——快乐的贪吃蛇,简单来说,就是幼儿教师做“蛇头”,其他的幼儿分布在幼儿园广场的不同区域,教师分别穿越不同的障碍物来到不同区域的幼儿身边,通过击掌的方式,成功吃下“一颗豆子”,于是这名幼儿就成为蛇的新身体的一部分。幼儿教师可以登录短视频平台,在线浏览这一幼儿园教育游戏活动全程视频,在参考其中的游戏教育优势同时,结合自身幼儿园的教育实情,对游戏做出适当的改编,生成符合本园的新贪吃蛇游戏,带领幼儿一起玩,一起享受户外体育游戏的乐趣。教师也可以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获取教育资源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幼儿教育整体水平。
现代新媒体网络技术,为实现教师自身活动指导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强大契机。幼儿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利用现代新媒体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可以从自媒体平台观看其他省市示范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是如何引导和干预的,或者是在线请教名师,又或者浏览其他幼儿教师所撰写的幼教论文等。这些都会对幼儿教师自身活动指导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与此同时,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的途径,在线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听取家长朋友的意见和建议,以对幼儿园的各类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做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充分体现出幼儿教育“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以及一切为了孩子”的基本原则。可以说,新媒体网络平台是很好的宣传工具,我们不但要在机构内部办好课堂,寓教于乐,也要搭上新媒体的快船分享更多对幼儿、对幼教工作有用的内容,这样我们的学前教育明天将会变得更好。
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希望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回归校园,回归课堂,回归本来的样子。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抓好教师团队质量的建设。对此,文章从课程“五力”出发,对当代幼儿教师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即“观察分析能力”“课程规划能力”“活动指导能力”“诊断评价能力”以及“反思优化能力”。并且也在结合笔者自身的幼儿教育工作经验基础上,就如何实施科学、灵活而有效的活动指导,畅谈了自身的观点和看法,希望可以更好地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激发幼儿的活动参与兴趣,让幼儿可以通过听、看、玩、做等活动,实现语言、健康、艺术等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