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点穴结合温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实践意义

2022-09-18 10:25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7期
关键词:点穴腰椎间盘腰椎

黄 莺

(邳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江苏 徐州, 2213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而且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上升,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腰腿痛表现,部分患者正常睡眠、生活均会受到影响,需要进行积极治疗,否则症状加重会有致残风险。此类重症患者常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手术常会造成一定创伤,且具有一定风险;轻症患者多通过保守治疗,症状可得到有效改善。近年来,中医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中医治疗该病的方法主要采用外治法,尤其是温针灸及手法点穴等方法,通过中医外治,能够通过点按、推拿、针刺等方式帮助患者疏通经络、加速血液循环。坚持中医外治能够矫正变形的脊柱,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疾病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本文为深入分析手法点穴结合温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以手法点穴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分析手法点穴结合温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实践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46.75±4.13)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6.35±2.10)年;经络分型:胆经型10例,膀胱经型8例,胃经型15例,合并经型13例;疼痛程度:轻度20例,中度20例,重度6例。学历:初中15例,高中20例,高中以上1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45.81±4.26)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6.41±2.25)年;经络分型:胆经型12例,膀胱经型10例,胃经型15例,合并经型9例;疼痛程度:轻度20例,中度21例,重度5例。学历:初中16例,高中19例,高中以上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邳州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纳入患者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压痛放射痛等症状,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与体征,配合X线片、CT或MRI、肌电图、脊髓造影所见作出诊断,确诊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

排除标准:同时患有其他病症,肝脏功能严重受损者;妊娠、哺乳期妇女;无法保证完成6个月治疗期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手法点穴治疗。运用揉、按、推手法对相应穴位、疼痛敏感点重点治疗,病变经络及穴区中,采取有序性手法。患者可取伏卧或站立位,伏卧时若医生指力功夫差或患者体壮体胖,可改用肘压,站立时只采用拇指压。用右手拇指,对患侧的风池穴按揉,注意力度适中,对疼痛点小幅度点揉。1 min后,患者会有腰腿部疼痛显著缓解的表现,再以左手于右风池穴区同样施术,患者腰骶部、脊柱区可能感到发凉,告知不要紧张。1次/d,15 min/次,连续治疗10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首先令患者在床上取侧卧位置,患侧在上,患肢微微屈髋、屈膝。按照患者诊断结果,对病变部位进行确定,然后向患侧旁开2.5 cm为针刺点,先用酒精对此处消毒,用直径0.3 mm的华佗牌毫针向外10°刺入,针顺椎板外侧边缘,向横突间韧带慢慢刺入,若出现落空感,则将进针过程停止。此时已进至椎间孔部位,患侧有放散麻感,此时不可捻转,不可提插,剪取3 cm长艾条插至针柄上点燃。另外,在坐骨神经走行路线之上,选取承山、委中、承扶、环中、秩边、环跳、殷方、昆仑等穴,采用0.3 mm华佗牌毫针,向内直刺,深度为40~70 mm,取3 cm长艾条将之放在针柄上,点燃,温针灸治疗时长30 min,中间不可间断。1次/d,连续治疗10 d。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痊愈为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经医者随访无复发;显效为症状基本消失,经医者随访为轻度复发;有效为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无效为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②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估患者腰椎功能,按照0~50分评估标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采取患者治疗前后的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后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

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按照0~10分评估标准,分数越低则疼痛程度越低。

④统计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相关指标变化,包括血浆神经生长因子(NGF)、P物质(SP)水平。NGF、SP采集:治疗前后分别取患者2 mL静脉血,高速离心后分离血清,置于-30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NGF和SP水平。

⑤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活动度,使用量角器进行测量,分为前屈、后伸角度,角度越大提示患者腰椎功能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ODI和TNF-α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ODI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两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ODI和TNF-α两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的血浆NGF、S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NGF、S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GF水平上升,SP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的腰椎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腰部前屈、后伸角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前屈、后伸角度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症状为腰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目前对该病主要应用西医进行治疗,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但效果并不理想。中医在此类疾病治疗中积累了较多经验,近年来逐渐受到医师与患者的重视。中医学对腰突患者的研究较多,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患者信赖中医治疗方案。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正气虚亏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又因外力损伤、过度劳累、风寒湿邪、肾阳虚弱所导致的瘀血内阻、经络不通、气机郁闭等,这类症状在中医范畴内属“痹证”。《素问·痹论》重点分析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经脉气血闭阻不通,不通则痛”,即风寒、湿气入侵人体,导致经络瘀堵,久之手脚麻痹,长此以往,瘀堵会导致肢体疼痛,腰膝酸痛。正如《素问·痹论》所说,“治疗此症须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本研究中,两组临床疗效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可见点穴手法结合温针灸能提升临床效果,快速改善患者疼痛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机体存在炎症反应,炎症因子指标往往有明显升高。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ODI和TNF-α两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这是因为温针灸有镇痛、消炎之功,手法点穴能疏通经络,两者并用,促使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分析取得上述良好效果的原因:点穴治疗手法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通过推运弹拨相关穴位,以疏通经络为治疗原则,但此方法疗效单一,治疗结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针刺结合灸法,对疏通腰部瘀堵有双重作用,针刺具有镇痛、解痉、消炎等作用,可深入至病变的神经根周围。艾绒经燃烧可借助针传到热力,热能从针刺部位迅速扩散到周围组织,加速周围组织血液循环及代谢,组织水肿及炎症反应快速消除,活血化瘀效果显著,同时起到疏通经络及止痛效果。这种方法相较传统的复位手法,减轻了患者不必要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这与何锦等在研究中,将手法点血和温针灸联合应用的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NGF、S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NGF水平上升,SP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腰椎活动度前屈、后伸角度方面,治疗前两组两个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前屈、后伸角度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可见点穴、温针灸相互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提高腰椎前屈和后伸角度。分析取得这一良好效果的原因:NGF因子能够营养神经,对神经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能够促进神经生长。方煌等采用化学发光技术证实,NGF因子在神经受损后,能经运动神经元受伤的轴突逆行转运到胞体,经过环腺苷酸、酪氨酸蛋白激酶等的二次转导,靶向调控某些组织结构或功能蛋白基因,从而刺激神经网络的重建,因此NGF水平的提升代表腰突患者神经功能的提高。而SP作为炎症前体,与腰椎间盘突出具有重要联系。研究表明,P物质在神经源性神经肽介导的炎症反应中,参与疼痛过程、导致血浆渗出,血管扩张,组胺被肥大细胞诱导释放。通过治疗,患者SP水平下降,神经功能则得以保护。此外,点穴联合温针灸治疗,能够缓解患者腰部疼痛感,改善神经根与脊髓的压迫症状,同时有效舒缓腰椎间隙压力,加快突出髓核组织的回缩。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点穴、温针灸相互结合,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感、ODI评分、TNF-α水平,提升临床疗效,同时有效缓解疼痛感,改善功能障碍,同时改善患者血浆水平和腰椎活动角度,建议应用。

猜你喜欢
点穴腰椎间盘腰椎
老年人腰椎滑脱怎么办?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腰椎间盘的“害怕清单”
葵花点穴手
看清“点穴减肥”的真相
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
“葵花点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