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联合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传染病学带教中的应用

2022-09-17 06:50张振华夏国美邹桂舟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传染病知识点

金 蕾 叶 珺 张振华 夏国美 邹桂舟

传染病实习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传染病疾病谱在不断发生变迁,其发病有季节性,这就导致了学生实习的过程中能够碰到的病例有随机性,往往只能依赖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很多学生害怕传染病,对传染病学的临床实习主动参与性不够,所以该学科仅用传统模式教学已不能满足医学教育需要,需要应用新型教学模式来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1]。本医院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积极将“微课”“翻转课堂”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应用于传染病学实习教学中,提升了教学效率和质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安徽医科大学2016级五+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以及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共70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37人,年龄21~25岁,平均年龄(22.94±0.7)岁。根据教学模式的不同,将70名学生随机分为混合式教学组39人和传统教学组31人。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以及是否曾接受微课教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教学方法 两组均采用杨绍基主编的《传染病学》第8版作为教材进行实习带教,教学时间为每周6个课时,共12个课时。课程内容共分为 “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疟疾”4个单元。

1.2.1 传统教学组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是由带教老师结合典型病例进行集中理论知识讲解,以老师讲授为主,突出讲解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约2个课时。第2部分内容是分小组进行示范性教学查房,约1个课时,主要是对所讲病种的临床表现、体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进行依次讲解,最后进行总结。如没有合适的患者(病情不允许或患者不同意),则由学生来扮演标准化患者角色。

1.2.2 混合式教学组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①准备阶段:教师在临床实习前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为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以重点、难点为切入点展开微课设计。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以及每个单元的实习清单、模拟试题、课程相关PPT、网络资源以及单元作业等内容,发布在本医院实习QQ群中,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行观看微课,与同学讨论单元作业,交流疑难问题,再结合发布的网络资源,寻求答案。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线上学习表现进行观察,了解微课的教学效果并设计相应翻转课堂授课模式。②讨论阶段:约1个课时,课堂上,教师从典型病例入手(若无典型患者,由学生扮演标准化患者),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让学生基于之前学习的微课内容进行答题,从而发现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总结。③查房阶段:约1个课时,分小组进行查房,首先由1名学生进行病史采集,其余同学听其讲述后进行二次补充。由另1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其余同学对查体内容、顺序及手法进行补充。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派代表对病例进行总结,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并列出下一步的诊疗计划。④总结评价阶段:约1个课时,回到课堂教师分析每位学生在课前自学、课堂中讨论、查房中的答题表现,从而进行考核和点评,详细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解析正确答案。

1.3 教学效果评价 ①出科考核:出科考核主要是对两组学生在四个单元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进行考核。包括五部分,分别为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判读、回答问题、书写病历。每部分20分,共100分。②满意度调查:在4个单元授课结束后,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让两组学生分别从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方面对不同教学模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喜欢该教学模式,能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是否能加深课堂理解6个方面。调查问卷以不记名形式在课堂填写后回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在病史询问以及书写病历方面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混合教学模式组学生在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判读以及回答问题三个方面的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比较(±s,分)

考核项目 混合教学组传统教学组 t P病史询问 15.10±0.94 14.65±1.17 1.814 0.074体格检查 17.64±0.74 15.84±0.69 10.415<0.001辅助检查的判读17.54±0.68 15.58±0.76 11.302<0.001回答问题 15.74±0.68 14.23±1.38 5.598<0.001书写病历 15.23±0.99 15.16±0.90 0.305 0.762

2.2 两组学生满意度比较 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70份,回收率100%。结果显示,混合教学组满意度高,76.9%的学生认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71.8%以上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其自学能力;69.2%以上的学生认为可以提升其综合分析能力,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6项综合性评价比较 例(%)

3 讨 论

传染病学是一门重要学科,不仅疾病谱在发生不断变化,而且实习时间不能与常见传染病流行时间同步,导致学生不能亲眼见证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致于主动参与性不强,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常的传染病实习教学中改革教学模式。教师根据翻转课堂特点及微课设计原则制作微课视频资料,学生自主学习,在组内QQ群讨论,独立完成课前考核。课中自由探究后教师对各小组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点评,重点分析,对疑难点一一解答。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对该节课内容回顾总结。课后,利用小测试及问卷方式,评价学习效果。以期短时间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传染病学基础知识。

“翻转课堂”和“微课”是服务于课堂的一个环节或者几个教学活动的集合[2]。“微课”是课程系统中教师施教活动的数字化载体[3]。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4],这样学生能够在课前通过自行观摩微视频去了解知识点,不仅可以对重、难点反复推敲,还可以通过自行查找相关网络资源来加深知识点理解记忆,从而节约了课堂讲授的时间,使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在临床一线学习[5-6]。有了微课的铺垫,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当面互动交流的场所,在课堂上教师重点对学生提出的前期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点进行剖析讲解。从课前的独立探索,到课堂上集体讨论,通过这种有效的引导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联合翻转课堂这种学习方式使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临床医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灵活,在师生交流与答疑等活动中完成“知识内化”[7]。

本研究表明,微课联合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虽然在病史询问与病历书写两组未见明显差异,但混合式教学组学生三项考核成绩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判读、回答问题方面。笔者认为三个方面考核成绩有所提升,正体现了学生因为有了课前独立主动思考探索,课间集体讨论的过程,深入理解掌握了课本知识点,因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临床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而病史询问与病历书写主要体现带教老师的示范性教学和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因此混合教学法的优越之处未得到充分体现。

调查问卷显示,混合式教学学生获得的满意度更高,主要体现在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加深课堂理解等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前授课教师通过QQ群发布课程相关资源,学生讨论氛围活跃,通过讨论病例、查阅课程相关网络资源,小组讨论等教学过程,学生对课程的融入感更强,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肯定了混合式教学的优越性。在课堂中教师可对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单的整体情况进行点评,并针对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精心设计教学模块,调整课堂进度,实现师生的实时互动。

微课与翻转课堂作为新兴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带教老师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课间集体讨论时的引导方式及对新兴的信息化技术掌握不熟练,因此执行新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适应能力不足,部分学生习惯于传统教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课前准备的积极性、对课程内容的参与程度不足,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目前仍然不能舍弃传统教学模式。

总之,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传染病学实习教学中虽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新的教学模式确实能够以学生为本,使传染病学实习教学更接地气,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学生教学满意度更高。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结合学科的类型和教学条件,有计划地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传染病知识点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