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
邹城市人民医院肝胆胃肠外科,山东邹城 273500
穿孔性阑尾炎属于较为严重的阑尾炎类型,患者阑尾组织缺血坏死或化脓,导致阑尾壁穿孔,出现腹痛、发热、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出现弥慢性腹膜炎,对其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2]。临床上多通过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其能够直接切除患者病变阑尾,清除感染根源,但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手术并发症较多[3]。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高效、安全、创伤小等特点,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该手术方式在近年间逐渐得到广泛应用[4]。本研究选取2020年8月—2021年9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对手术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应激反应指标、炎症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收治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18例、19例;年龄18~62岁,平均(43.15±6.27)岁;病程6~23 h,平均(12.36±1.18)h;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7~28 kg/m2,平均(23.65±1.91)kg/m2;合并高血脂3例,合并高血糖6例,合并高血压11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19例、18例;年龄19~65,平均(43.18±6.25)岁;病程7~23 h,平均(12.39±1.23)h;BMI 18~27 kg/m2,平均(23.62±1.95)kg/m2;合并高血脂3例,合并高血糖7例,合并高血压9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实验室检查、腹部CT扫描、腹部超声等确诊为穿孔性阑尾炎者;②在本院接受阑尾切除手术者;③病程≤24 h,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者;④近1年内无腹部手术史者;⑤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对本研究无异议。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单纯性阑尾炎等其他阑尾炎类型者;④合并精神疾病、休克、认知功能障碍者;⑤对本研究所用麻醉药物过敏或存在手术禁忌证者。
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全身麻醉后消毒铺巾,找出阑尾炎麦氏点(肚脐和右侧髂前上棘中外1/3处)并做好标记,以麦氏点为中心,逐层切开患者腹部组织,作长约5 cm的切口,游离阑尾系膜,结扎阑尾根部并将其切断,使用荷包缝合法包埋阑尾残端,取就近阑尾系膜组织对其进行覆盖,逐层关闭腹腔,给予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
观察组采取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具体内容如下:①使患者取平卧位,将其右侧肢体抬高约15~30°,气管插管后行全身麻醉,消毒铺巾。②在患者肚脐上缘作弧形切口,切口长约1 cm,作为观察孔使用。③插入气腹针,向患者腹腔内充入CO2气体,直至人工气腹压力维持在12~15 mmHg。④向观察孔插入型号为10 mm的套管针,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情况;在患者左下腹作长约10 mm的切口,插入10 mm套管针,作为主操作孔使用;在患者麦氏点附近作长约5 mm的切口,插入5 mm套管针,作为副操作孔使用。⑤在腹腔镜直视下清理患者腹腔积液、脓液,找出阑尾并分离周围组织,充分暴露阑尾动脉,用钛夹夹闭,游离阑尾并使用电凝钳将其切除,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观察无出血现象后释放气腹、拔除套管针,关闭手术切口,给予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
①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术后疼痛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估,总分0(无痛)~10(难以忍受的剧痛)分,得分与疼痛程度呈正比。②白细胞计数: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将血液样本置于抗凝试管内,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取上层清液,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水平。③应激反应指标:患者晨起后抽取其空腹静脉血9 mL,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④炎症指标: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9 mL,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免疫发光测定法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术前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WBC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WB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白细胞计数比较[(±s),×109/L]
表2 两组白细胞计数比较[(±s),×109/L]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n=37)对照组(n=37)t值P值术前17.95±3.82 17.97±3.85 0.022 0.982术后(11.06±2.59)a(14.12±3.21)a 4.513<0.001
两组术前Cor、SOD、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or、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且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Cor、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两组术前CRP、IL-6、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RP、IL-6、PCT水平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CRP、IL-6、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穿孔性阑尾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约占急性阑尾炎总病例的12%~32%,该病多发于儿童及老年群体,起病较急且病情发展快,当患者阑尾壁出现穿孔时,易导致大量细菌进入腹腔内,需尽早清除病灶,避免弥散性感染[5-6]。
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切口较大,易使患者身体出现强烈应激反应,还可导致术后疼痛、出血、感染等并发症[7]。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多选用三孔法,能够有效缩短切口长度,在保障美观的同时减轻机体所受刺激,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8-9]。腹腔镜的使用可为医师提供清晰、直观的手术视野,使其能够精准地寻找并切除病灶,避免因清除不净而导致的疾病复发[10]。该手术方式还可有效降低操作难度,医师在清晰的视野下,能够更快地游离阑尾,减少对周围组织造成的损伤,同时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患者腹腔长时间与外界环境及手术器械接触,以此降低感染风险[11-12]。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能够彻底冲洗腹腔积液及脓液,预防因残余脓肿引发的炎症,手术时经切口插入套管针,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离效果,避免手术切口与腹腔内脓液接触[13]。
李永权[14]的研究表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患者[(5.42±1.12)d vs(7.23±1.94)d],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32.61±9.83)mL vs(64.52±12.44)mL]。从本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为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操作简便、切口小,能够缩短手术用时,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更快恢复。WBC可参与机体防卫反应、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体内存在感染及炎症,会导致WBC水平升高。本研究中,术后观察组WB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1.06±2.59)×109/L vs(14.12±3.21)×109/L],究其原因为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能够在清晰视野下精准清除病变阑尾,减轻病灶对患者机体产生的不利刺激,以此降低WBC水平。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n=37)对照组(n=37)t值P值手术时间(min)43.68±5.46 62.13±9.37 10.349<0.001术中出血量(mL)23.67±6.73 47.25±10.55 11.462<0.001切口长度(cm)2.52±0.36 5.57±0.41 34.003<0.001术后排气时间(h)21.35±6.78 33.76±7.19 7.638<0.001术后疼痛(分)2.01±0.57 3.64±0.82 9.928<0.001
表3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n=37)对照组(n=37)t值P值Cor(nmol/L)术前6.55±1.23 6.47±1.21 0.282 0.779术后(10.36±2.08)a(14.75±2.96)a 7.382<0.001 SOD(nmol/mL)术前96.79±6.15 96.54±6.21 0.174 0.862术后(89.13±7.26)a(72.44±6.89)a 10.143<0.001 MDA(U/mL)术前4.35±0.57 4.32±0.63 0.215 0.831术后(5.43±0.39)a(7.61±0.54)a 19.907<0.001
表4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n=37)对照组(n=37)t值P值CRP(mg/L)术前46.51±9.32 46.55±9.34 0.018 0.985术后(59.27±13.65)a(87.21±15.38)a 8.265<0.001 IL-6(ng/mL)术前8.79±1.63 8.75±1.67 0.104 0.917术后(32.11±5.32)a(63.20±6.71)a 22.085<0.001 PCT(μg/L)术前6.64±0.79 6.63±0.75 0.056 0.956术后(9.86±1.55)a(14.23±2.34)a 9.470<0.001
Cor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能够调节人体物质代谢、器官功能、免疫功能等生理活动;SOD属于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能够阻止氧自由基破坏细胞,同时修复受损细胞;MDA属于脂质过氧化产物,是氧化应激标志物的一种,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阑尾切除术会对患者机体造成强烈刺激,导致丘脑下部-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进而分泌大量Cor,手术还可导致机体大量释放氧化代谢产物,造成SOD水平下降、MDA水平上升的现象[15]。李晓欢等[16]研究发现,术后血浆SOD水平低于术前,MDA水平高于术前,但腹腔镜组SOD降低程度、MDA升高 程 度 均 小 于 开 腹 组[(89.46±8.16)nmol/mL vs(72.13±6.54)nmol/mL]、[(5.22±0.53)U/mL vs(7.68±0.73)U/mL],提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氧化应激指标造成的影响更小。从本研究的结果可知,观察组Cor、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0.36±2.08)nmol/L vs(14.75±2.96)nmol/L],[(5.43±0.39)U/mL vs(7.61±0.54)U/mL],观 察 组SOD水 平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89.13±7.26)nmol/mL vs(72.44±6.89)nmol/mL],究其原因为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范畴,对患者身体造成创伤相对较小,能够减轻机体应激反应,调节相关指标水平。
CRP、IL-6、PCT均可反映机体感染及炎症反应水平,在阑尾切除术过程中,患者腹腔会与外界环境产生接触,且腹部切口可能沾染到病灶脓液,造成机体感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CRP、IL-6、PCT水平升高[17-18]。本研究中,观察组CRP、IL-6、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为腔镜阑尾切除术耗时较短、切口小,能够减少腹腔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降低感染风险,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套管针,可避免切口沾染脓液。
综上所述,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用于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对手术相关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能够调节患者白细胞水平,减轻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