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诗雨,邓颖
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南昌 330029
食管癌根治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式,可有效切除病灶区域,延长患者生存期[1]。但老年食管癌患者因年龄大,身体营养状况差,术后切口疼痛、咳嗽无力等会对呼吸肌运动产生影响,导致痰液等分泌物阻塞肺泡与气道,增加肺不张、气胸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延长患者术后康复时间[2-3]。围术期综合性呼吸功能训练是集合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多种呼吸训练方式,以促进肺功能恢复。振动排痰机则借助现代高科技物理技术帮助患者将痰液排出气道、支气管等,保持呼吸道畅通,达到预防呼吸相关并发症的效果[4]。本研究就振动排痰机联合综合性呼吸功能训练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7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6.92±2.07)岁;病程8个月~5年,平均病程(3.42±0.68)年;身体质量指数(BMI)17~20 kg/m2,平均BMI(18.82±0.34)kg/m2;肿瘤部位:上段4例,中段29例,下段13例。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7.02±2.11)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64±0.53)年;BMI 17~21 kg/m2,平均BMI(18.90±0.48)kg/m2;肿瘤部位:上段5例,中段27例,下段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1)经临床症状、病理检查等确诊为食管癌。(2)年龄≥60岁。(3)均择期行手术治疗。(4)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癌细胞转移。(2)呼吸系统疾病。(3)认知交流障碍。(4)合并消化道出血。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术前检查、营养支持、健康指导等基础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呼吸准备,包括深呼吸、有效咳痰等。配合术后人工叩背排痰,协助患者排出体内痰液。观察组实施振动排痰机联合综合性呼吸功能训练。(1)综合性呼吸功能训练。①术前缩唇呼吸。吸气用鼻,鼓起上腹部,屏住呼吸3 s后,嘴巴做出吹口哨状,缓慢呼出气体,将呼气时间控制5 s。每组5次,每日4组。②术前腹式深呼吸。患者取坐位,自然放松身体后将双手分别放置胸前、上腹部,用鼻深吸气,同时保持腹肌松弛,腹部缓慢膨隆,吸气至最大耐受程度后屏住呼吸3 s,腹肌收紧,缩唇呼出气体,使得放在腹部的手出现下降感觉。每组5次,每日4次。③术前吹气球训练。取直径为10 cm气球1个,患者深吸气用力吹气球,重复放气吹气,练习10 min,每日4组。④术后肺功能锻炼。术后1~3 d指导患者继续进行缩唇、腹式、吹气球等呼吸训练,方式、强度等与术前相同。术后4 d依据患者身体状况增加锻炼频率与强度。(2)振动排痰机。使用大连同创君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TC-818型振动排痰仪帮助患者排痰,患者平卧,选择合适叩击头后启动自动模式,护理人员双手分别手持叩击头,扶住患者,在其背侧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从脊柱至胸骨缓慢叩击,每次20 min,每日4次。术后第7 d观察患者康复情况。
(1)肺功能情况。干预前、术后第7 d比较两组患者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通气量(MVV)。(2)血气分析指标。干预前、术后第7 d用血氧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3)康复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日均排痰量(排痰7 d内,每日8:00专人记录前24 h广口痰杯中痰液量,记7 d均值)。(4)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气胸、肺不张、肺部感染。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 d,观察组FVC、FEV1、MVV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术后第7 d肺功能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术后第7 d肺功能情况(±s)
组别观察组(n=46)对照组(n=46)FVC(L)t值P值干预前3.50±0.73 3.62±0.63 0.840 0.401术后第7 d 3.26±0.45 2.67±0.55 5.631 0 FEV1(L)干预前2.92±0.66 2.88±0.73 0.276 0.783术后第7 d 2.62±0.35 2.19±0.48 5.252 0 MVV(L/Min)干预前87.37±9.44 86.09±9.27 0.656 0.513术后第7 d 82.56±8.12 74.45±8.33 4.728 0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 d,观察组SaO2、PaO2指标高于对照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术后第7 d血气分析指标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术后第7 d血气分析指标情况(±s)
组别观察组(n=46)对照组(n=46)t值P值SaO2(%)干预前87.79±2.45 88.06±2.82 0.490 0.625术后第7 d 95.39±1.10 93.11±1.36 8.841 0 PaO2(mmHg)干预前60.08±3.55 61.18±3.78 1.439 0.150术后第7 d 73.30±3.16 68.14±3.62 7.283 0 PaCO2(mmHg)干预前63.66±4.79 62.42±3.75 1.383 0.170术后第7 d 45.55±3.81 50.29±3.70 6.053 0
两组患者康复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日均排痰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术后第7 d康复指标情况(±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术后第7 d康复指标情况(±s)
组别观察组(n=46)对照组(n=46)t值P值肛门排气时间(h)13.82±2.04 17.15±2.34 5.587 0胸管留置时间(d)3.73±0.81 5.22±1.42 6.182 0住院时间(d)10.68±2.33 13.94±1.47 8.026 0日均排痰量(mL/d)19.63±2.07 15.02±2.34 10.008 0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例(%)
食管癌根治术属于创伤性治疗,其会损伤患者胸廓完整性,引起术后肺功能减弱,诱发气胸等并发症,延缓术后恢复[5-6]。患者在术中麻醉气管插管,挤压肺叶,术后膈肌损伤等作用下,其术后呼吸功能,肺功能下降,从而影响咳嗽与排痰能力,致使痰液淤积气道,缩小气体交换面积,进一步降低肺功能[7-8]。呼吸功能锻炼通过改变患者呼吸模式,促进肺部气体交换,从而改善肺部功能,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9-10]。综合性呼吸功能锻炼中的缩唇呼吸与腹式深呼吸能够充分调动呼气肌、吸气肌主动参与收缩,增强其收缩及舒张功能,提高气道纤毛的清除功能和防御能力,促进肺部残留气体排出,确保肺部有效通气,减少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配合吹气球练习,进一步增强肺部功能,避免术后肺泡塌陷,促使肺内气体交换,增强肺通气与换气功能,从而促进术后呼吸功能与肺功能恢复,利于缩短胸管留置时间,加快术后康复。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FVC、FEV1、MVV指标高于对照组,SaO2、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胸管留置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振动排痰机联合综合性呼吸功能训练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有利于改善肺功能与血气分析指标,预防并发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受手术创伤、卧床、呼吸储备功能差等因素影响,导致术后排痰困难。传统人工叩背排痰叩击力量与频率难以控制,且叩击力度仅可触及患者身体表面,无法发挥理想的排痰效果。振动排痰机以物理定向叩击为设计原理,具有频率、力度恒定均匀等优势,能够同时提供与身体表面垂直、平行两种力量,可有效排除、移动分泌物,发挥良好排痰效果[11]。与身体表面垂直力作用于患者背部时,可松动、液化支气管表面黏液;与身体表面平行作用力促使液化、松动过的痰液沿固定方向排出。振动排痰机作用力还可深达细小气管深部,彻底清除痰液及分泌物,有效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维持患者呼吸道畅通,改善呼吸情况及肺功能,促进患者康复[12]。
综上所述,振动排痰机联合综合性呼吸功能训练,有利于降低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