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县:“梯田经济”助力山区乡村振兴

2022-09-14 13:01兰跃生史慧芳
老区建设 2022年16期
关键词:兴国县中医院梯田

□ 兰跃生 本刊记者 史慧芳

在兴国县方太乡有一个边远的山区分水村,这里平均海拔为600米,群山环绕,风景优美:山巅风力发电机,高耸入云气势恢宏;山垇梯田依山而建,层层铺开蜿蜒远行;四周山高林密,山涧流水潺潺;座落在半山腰的栋栋农舍,白墙黛瓦纯然古朴,行走其间,炊烟缈缈鸡犬相闻……每到秋天,在那层层的梯田上,呈现出一弯弯、一浪浪温柔的金色,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分水村“两委”班子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在原挂点单位江西省中医院的帮助下,在县乡村振兴局、方太乡党政的支持下,充分挖掘梯田资源,围绕梯田概念向宽向远纵伸,做强产业发展文章,分别在梯田观光、梯田香米、高山油茶、“太秋”甜柿、艾草及中医热敏灸等产业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成绩,深受当地群众称颂。

梯田稻香,梯田鎏金

▲分水村梯田夏天的景象

▲分水村梯田秋天的景致

分水村全村共有近1500多亩梯田,这些梯田是当地人先祖们的智慧结晶,他们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成阶梯式农田,可以蓄水保土,这里昼夜温差大,水分充足,特别适合种植一季香稻,而且这里的香稻米质柔软清香深受市场青睐,分水村两委班子为了发展当地农村经济,便充分发掘梯田优势,引进兴国县博苑农业公司承包管理600亩梯田香稻基地,由当地农民种植,博苑农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实施有机种植并将分水香稻进行了有机认证,经了解,2021年兴国县博苑农业向种植户收购梯田香稻共16万斤,收购单价为300元每百斤(大大高于常规水稻收购价),这极大地增加了当地农户的种植收入。

▲分水村梯田式山坡上种植的“太秋”甜柿

承包田块之外的农户也参照博苑农业的管理方式和标准经营自己的梯田,梯田香米售价远远高于普通大米价格(部分梯田有机香米售价达30元每斤),这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种植梯田有机香稻的积极性。

到目前,分水村共经营了1300多亩梯田有机香稻,每年香稻收获季节,一层层金色的梯田,吸引着县内外一批批的游客前来拍摄观光,分水村两委班子因势利导抓住商机,动员村民大力养殖土鸡、鸭,进行山地种植高山蔬菜……

“自从有了众多游客后,我们大家的土鸡、土鸭、土鸡蛋、山茶油等等农副土产品就不用愁销路了!”一位当地杨姓大伯发出由衷的感叹。

为了让分水村的梯田经济走得更远,村支书杨金魁计划着,要用好、用活原挂点单位江西中医院建好的民宿式住房,做好分水村的梯田民宿经济。分水梯田有机香稻香飘县内外,梯田的金色风光为分水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和财富。

种植油茶,引进甜柿

分水村山地多,总面积约达1.6万亩,为了让山地发生效益,在脱贫攻坚期间,在挂点单位江西省中医院的帮扶下,每年投资10万元连续4年共进行了新植和油茶林低改面积达200多亩,如今,在乡村振兴阶段,分水村积极争取了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资金,继续加大了油茶林的新植和改造工作,实现了户户均有3亩以上优质油茶林的目标。

近年,最令人欣慰的还是在省委办公厅、省中医院的帮扶下引进种植的新品种“太秋”甜柿。

2017年,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掌握的最新信息,组织科技专家前往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现场调研,并在江西省委办公厅挂点帮扶的兴国县方太乡分水村引种300株两年生太秋甜柿苗。

2018年10月经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李江南总工和龚榜初研究员的现场论证,分水村海拔高度、气候及梯田式山坡非常适宜种植与发展“太秋”甜柿,“太秋”甜柿在兴国县分水村的树势生长及果品质量均超预期,同年,分水村在挂点单位江西省中医院的帮扶下种植了120亩“太秋”甜柿。

如今,已快进入盛果期,分水“太秋”甜柿基地成为江西“太秋”甜柿主要示范基地。目前在市场上“太秋”甜柿的售价达到20元至30元一斤,而进入盛果期的太秋甜柿,亩产可达3000斤以上,经济效益明显,市场前景好。

种艾行灸,爱心远播

说起种艾草推广热敏灸,还是原挂点单位省中医院留下的功绩,在2018年,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响应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挂点帮扶分水村并派出了驻村工作组,他们调研发现,分水村67户贫困户中,近一半家庭是因病致贫。不解决村民的健康问题,贫困户脱贫就无从谈起,于是,江西省中医院发挥自身优势,在分水村大力实施健康帮扶。

而说起热敏灸,它是由江西中医药大学原创的一种悬灸热敏态穴位的新疗法,相关技术的研究曾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而分水村以老年人较多,老年人多属于阳虚体质,热敏灸大有用武之地。加上艾灸本身具有简单易学、操作方便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当地具有很好的推广基础。

2018年12月29日,江西省中医院分水村热敏灸工作室揭牌并向村民免费开放,为全乡群众提供艾条灸具。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已经有不少群众受益热敏灸,缓解了病情,减少了医疗支出。

结合村里当时的发展状况,驻村工作队瞄准了热敏灸的原材料——艾草,引种了50亩,每年可采收三茬,可以实现一次种植多年收割的良好效益。

为了进一步抓好热敏灸的运用和推广,江西省中医院赞助资金50万元建起了全省首个村级热敏灸馆,除了免费为分水村的村民提供热敏灸诊疗服务外,还打造了方太乡热敏灸技术人才培训和热敏灸文化展示的主要基地。

在分水村,通过热敏灸改善健康,甚至治愈疾病的例子不胜枚举。根据方太乡卫生院的数据统计,近年来,分水村村民常见疾病就诊次数减少15.9%,人均门诊费用支出由187元减少到152元,健康扶贫成效凸显,已经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一些大病、慢性病患者也将热敏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也能得到调理。

脱贫攻坚已经圆满完成,省中医院的工作队也已撤离,但他们留下的精神、热敏灸技术还在发扬光大,艾草面积还在增加,远处各地慕名前来体验热敏灸的人员络绎不绝……

“分水村现在有2张响当当的名片,1张是美丽的分水梯田,另外1张是省中医院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资产‘热敏灸馆’,2张名片相得影彰,我们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用好用活这2张名片推动山区的乡村振兴工作。”分水村杨金魁书记信心满满地说道,同时也代表着分水村两委宏伟奋斗目标。

猜你喜欢
兴国县中医院梯田
甘肃梯田
水天一色梯田美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龙脊梯田
浅析中医院财务预算管理
兴国县精准扶贫中金融支持路径探究
晚粳品种对比试验
兴国县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探讨
汝州市中医院好护士拾金不昧
兴国县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