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鸿鹤,张 浩,王润楠,娄大伟
(吉林化工学院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处理污染水资源时,絮凝过程至关重要[1-2].普通的絮凝工艺利用重力沉降法将产生的絮凝体与水分离,分离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停留时间,停留时会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同时,去除重力沉降法产生的污泥需要一定的处理成本.本研究制备的磁性聚硅酸铝锌-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基于其絮凝体仍具有磁性,采用磁分离法实现絮凝体与水的固-液分离[3].这一方法避免了水资源的二次污染,并使磁性絮凝体的回收再利用成为可能[4].
磁性聚硅酸铝锌-壳聚糖是一种由无机-有机聚合物紧密包覆磁性纳米粒子的复合絮凝剂.其中,聚硅酸铝锌是一种絮凝效果好且无残留铝的复合絮凝剂[5-7];壳聚糖[8]是无二次污染、资源丰富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Fe3O4纳米粒子是一种可以增强絮凝剂吸附-桥接能力[9]的铁磁材料.三者的复合综合了高吸附架桥与电中和能力强的优势.本研究利用FeCl2·4H2O和FeCl3·6H2O采用共沉淀法[10-11]制备了磁性纳米粒子.然后将聚硅酸铝锌-壳聚糖(PSAZn-CTS)复合絮凝剂对Fe3O4进行包覆制得新型Fe3O4-PSAZn-CTS复合絮凝剂.将其应用于实验室模拟水样及吉林段松花江原水样,都得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试剂:HCl(AR)、NaOH(0.1 mol/L,AR)、FeCl3·6H2O(AR)、ZnSO4·7H2O(AR)、氨水(25%,AR)、还原铁粉(AR)、无水乙醇(AR)购买于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有限公司,FeCl2·4H2O(AR)购买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H2SO4(98%,GR)购买于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H3COOH(98%,GR)购买于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Al2(SO4)3·18H2O(AR)、Na2SiO3·9H2O(AR)购买于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壳聚糖(CTS,AR)购买于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超细高岭土(AR)购买于阿拉丁试剂公司.
仪器:MY3000-6M 型六联搅拌器,MZT-3A 型浊度仪,PB-10 型酸度计(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F-101S 型水浴锅(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公司),DF-101S 型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上海力辰邦西仪器科技有限公司),200-X 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天津拓普仪器有限公司),D8型X射线衍射仪(德国 Bruker 公司),TG209F1型热重分析仪(德国耐驰有限公司),QUANTA-FEG-45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美国FEI公司).
1.2.1 Fe3O4-PSAZn-CTS絮凝剂的制备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12-13].将11.6 g FeCl3·6H2O和3.6 g FeCl2·4H2O分别溶解于150 mL 4%的盐酸溶液中.向FeCl2·4H2O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后,将两份溶液快速混合,混合的同时快速加入25%的氨水.将混合液搅拌2 h,静置并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3遍,得到粒径分布在8~20 nm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在50 ℃下烘干研磨,备用.
取适量Fe3O4粉末溶于50 mL去离子水,制备浓度为1.45 g·L-1的Fe3O4溶液.溶液中加入2.004 g硅酸钠粉末并用30%浓硫酸及0.1 mol·L-1氢氧化钠调节混合溶液pH值为1.0,40 ℃水浴搅拌2 h,静置熟化2 h,制得磁性聚硅酸溶液.按n(Al+Zn)/n(Si)=0.8、n(Al)/n(Zn)=8/2、m(Al+Zn)/m(CTS)=8/2的比例分别加入0.427 mol·L-1的Al2(SO4)3·18H2O溶液、0.854 mol·L-1的ZnSO4·7H2O溶液和0.5%的CTS溶液(需用1%的冰乙酸溶液进行预处理),40 ℃水浴搅拌2 h,静置熟化24 h,制得Fe3O4-PSAZn-CTS复合絮凝剂.
1.2.2 模拟水样和实际水样
称取0.1 g超细高岭土,溶于7.5 L水中,混匀,得到与实际水样浊度相似的模拟水样,测其浊度为17.16 NTU.实际水样取于吉林段松花江,测其浊度为17.05 NTU.
1.2.3 絮凝实验
将1 L模拟水样加入大烧杯中,随后将大烧杯置于六联搅拌器下,调节水样pH=8.0,最后加入1.5 mL Fe3O4-PSAZn-CTS絮凝剂进行絮凝实验.设置絮凝程序为200 r·min-1的转速搅拌2 min,100 r·min-1的转速搅拌15 min,60 r·min-1的转速搅拌5 min,最后静置沉淀20 min.吸取絮凝后液面以下2~3 cm 处上清液,测其浊度,根据公式计算浊度去除率,公式如下:
浊度去除率(%)=(1-N/N0)×100%,
(1)
式中:N0为絮凝前模拟水样的浊度;N为絮凝沉淀后水样上清液的浊度.
2.1.1 FTIR分析
Wavenumbers/cm-1
2.1.2 XRD分析
如图2所示,为Fe3O4-PSAZn-CTS与PSAZn-CTS的XRD谱图.从图上看,Fe3O4复合前后的絮凝剂结构并无明显差别,PSAZn-CTS絮凝剂的结构未被破坏.
2θ/°
2.1.3 TGA分析
对比了Fe3O4-PSAZn-CTS与PSAZn-CTS的TGA曲线,如图3所示.在150~650 ℃范围内Fe3O4-PSAZn-CTS失重率始终高于PSAZn-CTS,这表明带有Fe3O4核结构的絮凝剂表面可以负载更多壳聚糖,发挥更强的吸附网捕作用,达到更高的絮凝效果.
温度/℃
2.1.4 SEM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观察PSAZn-CTS与Fe3O4-PSAZn-CTS的形貌变化与结构区别,对其进行了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如图4(a)~(b)所示.从图4(a)的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PSAZn-CTS表面具有交错的孔道,呈较平整、松散的块状结构.与图4(b)相比,结合了Fe3O4的絮凝剂表面沟壑较深,呈现更加明显的孔道特征,块状结构更为紧密.说明复合了Fe3O4的絮凝剂改变了PSAZn-CTS的形貌,结合XRD谱图、TGA谱图、SEM谱图,证明Fe3O4成功引入PSAZn-CTS,Fe3O4-PSAZn-CTS的形貌特征更有利于絮凝剂对水中胶粒的吸附网捕作用,提高絮凝效果.
(a)
2.2.1 pH值的影响
制备絮凝剂的pH值是影响絮凝剂絮凝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应严格控制制备絮凝剂时的pH值.本实验分别考察了制备磁性聚硅酸与Fe3O4-PSAZn-CTS时pH值的影响.如图5所示,当两者pH值均为1.0时,絮凝剂效果最好;当pH>1.0时,浊度去除率随pH值的增加而增大.因为随着H+的减少,抑制了磁性聚硅酸的形成,导致后续有效的磁性聚硅酸与金属盐溶液的结合变少,形成的有效絮凝剂减少,絮凝效果减弱.
磁性聚硅酸pH值
同时,在酸性条件下,可能会使壳聚糖中羟基与金属离子更好地络合,令电中和作用增强,絮凝效果增强.因此,确定了制备磁性聚硅酸和Fe3O4-PSAZn-CTS的pH值均为1.0.
2.2.2 金属离子的影响
金属离子的含量对絮凝剂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如图6(a)所示,n(Al+Zn)/n(Si)等于0.8时,Fe3O4-PSAZn-CTS絮凝剂的浊度去除率最高,絮凝效果最好.因为,当n(Al+Zn)/n(Si)<0.8时,随金属离子比例的增加,电中和作用增强.当n(Al+Zn)/n(Si)>0.8时,过量的金属离子吸附于胶体粒子表面,导致其与絮凝剂本身产生排斥作用,影响絮凝体的形成[5,16].仅改变n(Al)/n(Zn)的值考察n(Al)/n(Zn)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如图6(b)所示,当絮凝剂中不含有锌离子,即n(Al)/n(Zn)等于10/0时,絮凝剂对水样的浊度去除率仅为93%以上.因为,铝离子过多会使水样中胶体粒子带正电,与带正电的阳离子絮凝剂产生排斥.同时,过少的锌离子不利于絮凝剂链网状结构的形成,进而影响Fe3O4-PSAZn-CTS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与网捕卷扫作用.随锌离子的增多,铝离子的减少,絮凝剂对水样的浊度去除率逐渐增加,当n(Al)/n(Zn)为8/2时,絮凝效果最好.当加入过多锌离子时,浊度去除率反而减小.因为过少的铝离子会影响絮凝剂的电荷中和作用,不利于絮凝体的形成,影响絮凝效果.因此,确定n(Al+Zn)与n(Si)的最佳摩尔比为0.8,n(Al)与n(Zn)的最佳摩尔比为8/2.
n(Al+Zn)/n(Si)
2.2.3m(Al+Zn)/m(CTS)的影响
考察m(Al+Zn)/m(CTS)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如图7所示.
m(Al+Zn)/m(CTS)
随壳聚糖质量的增加,聚硅酸铝锌与壳聚糖发挥协同作用,令絮凝剂性能增强.当m(Al+Zn)/m(CTS)=8/2时,浊度去除率最高,絮凝效果最好.继续增加壳聚糖质量,絮凝效果随壳聚糖质量的增加变差.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质子化壳聚糖量变大,絮凝剂带正电荷过多,使絮凝剂对胶体粒子的吸附架桥作用减弱.因此,确定m(Al+Zn)与m(CTS)的最佳质量比为8/2.
2.2.4 Fe3O4纳米粒子的影响
根据图8所示结果,随着Fe3O4纳米粒子浓度的增大,絮凝效果逐渐增强.当Fe3O4浓度达到1.45 g·L-1时,Fe3O4与PSAZn-CTS的协同作用发挥最好,综合了PSAZn-CTS吸附架桥、网捕卷扫的作用和Fe3O4增强絮团聚集及沉降的作用.继续增大Fe3O4纳米粒子的浓度,过量的Fe3O4不能被PSAZn-CTS全部包覆,絮凝时,未被包覆的Fe3O4分散在水样中,成为浊度去除率的影响因素,絮凝效果减弱.因此,确定Fe3O4纳米粒子的最佳浓度为1.45 g·L-1.
Fe3O4的浓度/(g·L-1)
2.3.1 模拟水样pH的影响
以最佳制备条件制备Fe3O4-PSAZn-CTS絮凝剂,并投加到不同pH值的水样中,考察水样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如图9所示,絮凝剂在pH为6~11的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絮凝性能,pH为8时,絮凝效果最好.这是因为,在酸性条件下,水样中电荷负电性变小,Fe3O4-PSAZn-CTS中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不能有效中和带负电荷的胶体粒子,使絮凝效果较差.随pH值升高,Fe3O4-PSAZn-CTS絮凝剂中金属离子的水解能力提高,增加分子链长度,增强絮凝剂吸附架桥及网捕卷扫作用.水样pH值过高,絮凝剂金属离子水解速度过快,影响其与电负性胶体粒子的中和,絮凝效果变差[17].
水样pH值
2.3.2 Fe3O4-PSAZn-CTS投加量的影响
将制备的Fe3O4-PSAZn-CTS絮凝剂以不同投加量加入实际水样中进行絮凝实验,考察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如图10所示,当Fe3O4-PSAZn-CTS加入量为1.5 mL·L-1时,絮凝效果最好.随着絮凝剂加入量的增多,絮凝效果变差.这是因为所制备的絮凝剂呈弱酸性,当加入过多弱酸性絮凝剂,会改变水样pH,影响絮凝效果.因此,确定Fe3O4-PSAZn-CTS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为1.5 mL·L-1.
絮凝剂投加量/mL
2.3.3 絮凝后沉降时间的影响
进行絮凝实验时,在不同静置时间下测量对实际水样絮凝后上清液的浊度,并计算其浊度去除率[18].如图11所示,随静置时间的延长,浊度去除率逐渐增加,当达到20 min时,浊度去除率最高,并在20 min以后,浊度去除率值不随时间的延长发生改变.因此,确定Fe3O4-PSAZn-CTS絮凝后的最佳沉降时间为20 min.
沉降时间/min
2.3.4 絮凝体的重复循环使用
每次絮凝实验后,将磁性絮凝体全部分离并烘干.在下一次絮凝实验时,按比例(烘干后的磁性絮凝体与絮凝剂最佳投加量的比)向实际水样中加入90%絮凝体与10% Fe3O4-PSAZn-CTS、70%磁性絮凝体与30% Fe3O4-PSAZn-CTS、50%磁性絮凝体与50% Fe3O4-PSAZn-CTS,对絮凝体进行循环使用测试[19].如图12所示,加入90%絮凝体与10% Fe3O4-PSAZn-CTS的浊度去除率在第2次循环使用时已经降到85%左右,并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絮凝效果逐渐达到饱和,浊度去除率随之下降.
循环次数
加入70%絮凝体与30% Fe3O4-PSAZn-CTS的浊度去除率在第4次循环使用时,仍可达到90%以上.加入50%絮凝体与50% Fe3O4-PSAZn-CTS的浊度去除率不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改变,基本保持在95%以上.这不仅提高了絮凝剂经济效益,也降低了絮凝剂的使用成本.在以往的研究中,很难实现絮凝体的重复使用.因此,本研究在絮凝体重复使用方面将具有重要意义.
(1)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确定了Fe3O4-PSAZn-CTS絮凝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磁性聚硅酸与Fe3O4-PSAZn-CTS的pH=1.0、n(Al+Zn)/n(Si)=0.8、n(Al)/n(Zn)=8/2、m(Al+Zn)/m(CTS)=8/2、Fe3O4的浓度为1.45 g·L-1.
(2)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表征手段对Fe3O4-PSAZn-CTS絮凝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e3O4-PSAZn-CTS是一种表面更加粗糙,可以发挥更强的吸附网捕作用的新型磁性复合聚合物.
(3)通过采用单一变量法优化了其絮凝条件,结果表明,当模拟水样pH=8.0,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5 mL·L-1,絮凝后沉降时间为20 min时,可以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对其产生的絮凝物分离并进行重复使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投加50%磁性絮凝体(上一次絮凝实验产生的全部絮凝物的50%)与50%最佳投加量的絮凝剂处理实际水样时,其浊度去除率仍可达95%以上.和传统絮凝剂相比,本研究所制备的絮凝剂可实现其絮凝物的重复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