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运飞,梁春华
(凯里学院理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
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白色的两性氧化物,一般可以分为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性质稳定,光催化活性高,故而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在环境保护(如废水处理、空气净化等)方面得到了大量研究[1]。但是二氧化钛半导体的禁带宽度较宽,只能吸收不足5%的太阳光谱能量且波长小于387 nm 的紫外光,从而使其光催化效率不高。因此,大量文献报道采用稀土和过渡金属元素掺杂[2]、贵金属沉积[3]、非金属元素掺杂[4]、敏化等[5]方法改性,可以提高TiO2对自然光的利用率,进而改善光催化效率。由于稀土元素的原子具有特殊的4f 电子结构,使其具有一些特殊的光电特性,稀土掺杂改性二氧化钛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然而,有关钕离子掺杂TiO2的光催化活性研究报道比较少。本实验采用简单且成熟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三价钕掺杂的TiO2,以甲基橙作为目标物,研究了钕掺杂TiO2的吸附特性以及光催化性能。
钛酸丁酯(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湖南汇虹试剂有限公司),硝酸钕[Nd(NO3)3]·H2O(分析纯,Sigma-Aldrich 公司),冰醋酸(分析纯,武汉亚泰化工试剂厂)。
D/MAX-ⅢA 型X 射线衍射分析仪(日本理学公司),XPA 光化学反应装置(南京胥江机电厂),UV-2550紫外-可见光光谱仪(日本岛津公司)。
常温下,在分液漏斗中配制A 溶液(钛酸丁酯34 mL、无水乙醇40 mL 混合均匀);在烧杯中配制B 溶液{将0.1 mol/L 硝酸钕[Nd(NO3)3]·H2O 溶液10 mL、冰醋酸10 mL、95%乙醇40 mL 混合,充分搅拌}。将A溶液滴入B 溶液,搅拌至形成Nd3+/TiO2溶胶,常温放置形成凝胶。将凝胶置于烘箱110 ℃烘干后碾成粉末;将碾细的粉末放于马弗炉600 ℃煅烧2 h 即得1.0%Nd3+掺杂的Nd3+-TiO2光催化剂,记为1.0%Nd3+-TiO2。采用同样的方法制备1.5%Nd3+-TiO2、2.0%Nd3+-TiO2和纯TiO2。
1.4.1 XRD
采用X 射线衍射分析仪进行表征。
1.4.2 光谱变化
采用紫外-可见光光谱仪进行分析。
1.4.3 光催化性能
用主波长为365 nm 的紫外灯和发射波长为400~800 nm 的高压钠灯作为光源进行测试。在反应器中加入一定体积已知浓度的甲基橙溶液和固定质量的Nd3+-TiO2构成悬浮体系。光源用石英管与反应液隔开置于反应管中央,外通冷凝水恒温。开启搅拌器,鼓入空气,搅拌20 min 达到吸附-解吸平衡。接通光源,隔一段时间取样一次,离心后,取上清液在λmax=463 nm 处测试吸光度。
1.4.4 吸附性能
配制不同质量浓度的甲基橙溶液,分别移取10 mL于离心管,实验前将离心管先用锡箔纸包好,防止自然光影响,加入0.1 g Nd3+-TiO2粉末于离心管,放入气流振荡器,在常温下振荡24 h,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测试吸光度。
2.1.1 XRD
由图1 可以看出,TiO2掺杂后没有发现新的峰出现,但是随着掺杂钕离子量的增加,TiO2的101 主特征峰强度减弱而且变宽泛。与标准谱图库对照,纯TiO2和Nd3+-TiO2以锐钛矿型存在,2θ=25.30°、37.80°、48.00°、62.75°、68.84°处的峰分别为锐钛矿型TiO2的(101)(004)(200)(204)(116)晶面衍射峰[6]。
2.1.2 吸收光谱
由图2 可以看出,在紫外光部分掺杂的材料和未掺杂的材料吸收光谱没有明显区别,而在可见光部分,未掺杂的TiO2无吸收峰出现,但是掺杂Nd3+的TiO2具有强且多的吸收峰(527、586、683、762、809、880 nm),说明通过掺杂拓展了TiO2的光吸收能力[7]。Nd3+-TiO2在可见光区强的光吸收能力与Nd 原子的电子结构有关。Nd 属于f 区元素,价层电子构型为4f46s2,可见光区强的光吸收能力由f 电子的跃迁引起。因此,Nd3+的掺杂将有望TiO2在自然光中进行光催化处理污染物。
图2 TiO2和Nd3+-TiO2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
由图3 可以看出,TiO2通过Nd3+掺杂后对甲基橙的吸附效果比未掺杂二氧化钛明显增强,而且掺杂的量越多,吸附越明显。因为稀土钕离子的掺杂可以抑制二氧化钛晶体的生长,从而使二氧化钛晶体变小而比表面积增大,所以吸附性能增强。2.0%Nd3+-TiO2对甲基橙的饱和吸附量达到20.79×10-6mol/g,而TiO2对甲基橙的饱和吸附量为10.89×10-6mol/g。采用Langmuir 吸附模型(ρe/Qe=ρe/Qmax+1/KaQmax[8])对甲基橙在不同Nd3+-TiO2上吸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以ρe/Qe对ρe作图,得直线的斜率为1/Qmax,截距为1/KaQmax,从而得到Ka、Qmax及R2(相关系数)见表1。表1 中数据说明Nd3+-TiO2的吸附能力比纯TiO2强,相关系数R2都在0.9 以上,说明甲基橙在催化剂上吸附的实验数据可以用Langmuir吸附模型拟合。
图3 甲基橙在TiO2和Nd3+-TiO2催化剂上的吸附等温线
表1 甲基橙在Nd3+-TiO2催化剂上的吸附常数及相关系数
2.3.1 光催化活性
由图4 可以看出,TiO2通过Nd3+掺杂后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随着Nd3+掺杂量的增加,光催化活性增强,但是当Nd3+掺杂量达到1.5%时,光催化活性较强。之后,Nd3+掺杂量继续增加,光催化活性反而不佳。因此,Nd3+的最佳掺杂量为1.5%。同时可以发现,TiO2通过Nd3+掺杂后在可见光下也有较好的活性,这与表征结果(紫外-可见漫反射的吸收光谱)相吻合,Nd3+-TiO2在可见光区存在明显的吸收峰,原因是Nd3+掺杂拓宽了TiO2的光响应范围至可见光区。
图4 TiO2和Nd3+-TiO2的光催化活性
2.3.2 光催化动力学
当Kac0远小于1时,吸附较弱,描述光催化反应动力学均采用假一级动力学模型[9]。本实验的Kac0为0.78~1.02,吸附较强,因此采用兰格谬尔-欣伍德整体模型进行描述[10],方程如下:
式中:-dc/dt表示甲基橙的降解速率;c表示甲基橙的浓度;Ka表示吸附速率常数;kr表示光反应速率常数;t表示反应时间。
因Kac远大于1,所以可以简化为:
积分变形为:
通过吸附实验得到Ka,通过ln(c0/c)+Ka(c0-c)对t作图,直线的斜率为krKa,因此可以求出kr。由图5 可以看出,随着Nd3+离子掺杂量的增加,反应速率常数kr增大;当掺杂量达到1.5%时,反应速率常数kr达到最大;之后,随着Nd3+离子掺杂量的增加,反应速率常数反而减小。
图5 Nd3+-TiO2的kr与掺杂量的关系
(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d3+-TiO2为锐钛矿型,Nd3+的掺杂提高了晶体的热稳定性,扩展了其光谱响应范围。
(2)Nd3+掺杂提高了甲基橙在TiO2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效果。
(3)Nd3+掺杂提高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优化掺杂量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