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燕,涂师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5)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实施以及现代社会对临床医生要求的日益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以强化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深化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1]。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深化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不断提高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这两个文件都提出要强化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正是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推进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后来才开始在我国逐渐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是指给本科生配备导师,对学生学习、思想、心理、能力等不同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科研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自2015年开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式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现将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本科生导师制情况报告如下。
选择福建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76名,其中五年制学生126名,男生67名,女生59名;“5+3”一体化学生50名,男生29名,女生21名。
(1)根据《福建医科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暂行办法》,从自愿申请以及教研室推荐的教师中,遴选符合条件的本科生导师。本科生导师的基本要求:①具有正确的、坚定的政治思想,思想觉悟高,热爱教学工作,责任心强。②专业知识丰富,业务素质过硬,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③教学水平较高,治学严谨;熟悉教学规律,教学效果好。④熟悉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了解专业发展前沿动态;熟悉相关教学和学生管理规定及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⑤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至少承担一项本科生授课任务(含实验、见习、实习教学)。
(2)按照“师生自愿、学院统筹、动态管理”原则,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导师的研究方向自主选择。为保证指导质量及效果,原则上1名导师配备2~6名学生,不得超过8人。每名学生只能选1名导师,教学办动态管理。导师和匹配的学生初步确认指导关系,予以公告,在公告期内导师和学生均可提出意见,学院教学办负责统筹调整,最终确定指导关系。
(3)导师根据指导文件从第七学期正式开始指导活动。导师应与学生保持接触,每四周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活动,活动形式不限,导师可以通过座谈讨论、专题讲座、学术报告、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不同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导师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本学年的指导计划,而且导师和学生均需对每次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分别填写临床医学部本科生导师制活动登记表。此外,导师还必须对每次活动学生参与情况、效果是否达到预期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等及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开展活动。每学期结束应及时做好工作总结,每学年应将登记表提交给学院教学办。指导期限原则上为两年,即学生从大学四年级开始一直跟随导师进行为期两年的指导活动,直至本科毕业。
(4)导师考核:由学院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主要从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态度、指导活动次数、学生对导师的评价分数、记录本填写完整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结果报教务处备案。担任本科生导师且考核合格是教师评聘副教授、教授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
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共发放176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0份,其中五年制学生112份,“5+3”一体化学生48份,有效回收率为90.91%。
进行数据录入,运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处理。
表2 学生在本科生导师制培养中的收获(n=160)
表1显示,85.63%的医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持肯定态度,认为效果较好,与董毅等的研究认为学生接受并认可本科生导师制的结论类似[2]。
从表2数据来看,84.38%的医学生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自己了解医院科室的运作方式、相关制度及医护人员工作情况。本科生导师制是由导师和数个学生组成的小团体,学生跟随导师查房、与导师交流,通过所见、所闻、所感了解科室的规章制度、医护人员如何开展医疗活动以及各科室运作方式等,为临床见习、实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86.88%的学生认为导师有对自己的课程学习或临床见习、实习活动提出指导或帮助,80.63%的学生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自己更好地参与临床实践活动。我院接受本科生导师制培养的学生刚好处于临床见习或实习阶段,很多人对自己见习或实习医师的角色还不适应,有的学生不明白如何有效进行见习、实习,有的学生尚处于恐慌状态等。导师作为过来人能够感同身受,能理解、宽慰、引导学生,以自身经验和感悟来指点、帮助学生。而且导师在指导过程中也有意识地加入病房查房、病例讨论、经验分享等,指导学生采集病史、完成体格检查和临床基本操作、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等。导师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技能,提高临床实践能力。这与黄正接等研究中发现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能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适应高校生活能力的结论类似[3]。张海松等的研究也得出临床导师制能有效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结论[4]。本科生导师制贯穿学生见习、实习全程,导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开展临床实践[5-7]。
71.25%的学生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科研能力的初步培养。导师结合学生特点开讲座,教会学生如何查阅文献、如何参与课题讨论和实施、如何规范写作论文等。学生积极参与到导师的科研课题研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导师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初步提升科研素养,培养文献和信息检索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为日后更好地从事科研活动奠定基础[8-9]。这与赵庆华等在实践中得出的本科生导师制带教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临床创新能力的结论类似[10]。
表2数据还显示,85.00%的学生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沟通、关爱患者等人文素养的初步培养。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学生经常与导师交流,而导师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自然而然成为学生信赖的好老师,学生有问题、有困难也愿意第一时间向导师倾诉,寻求导师的帮助。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还拉进了学生与导师的距离,导师无形中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救死扶伤的良好医德正向激励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变,立志成为像导师那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人[5,11]。本科生导师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文精神培养,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孙凌等研究发现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有利于增加儿科临床实践机会,提高学生操作技能[12]。李作洪的研究也表明本科生导师制对处于实习阶段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具有正向作用[13]。
91.25%的学生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有正向引导作用,82.50%的学生认为有助于自己了解本专业现状、面临的挑战和行业前景。导师自身思想素质高,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注重因材施教,对学生生活、学习、思想上予以个性化指导。特别是学生处于见习、实习阶段,面临着实习、考研、就业的抉择,很多学生内心彷徨不安。导师可以适时帮助学生梳理问题症结,认清现状,调整心态,就考研、就业等问题予以指导。比如,导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考研知识点,结合典型病例分析讲解,有利于学生备考;对于打算就业的学生,导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为学生提供建议和帮助[14]。这与柏振江等研究得出的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有利于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结论类似[15]。王雄调查发现,本科生导师制在学生就业、感情、学习、生活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指导作用,对于本科生导师制带来的帮助,84.04%的学生认为体现在学习方面,57.45%的认为体现在就业指导方面,37.23%的认为体现在生活方面,20.21%的认为体现在感情方面[16]。苏宁等的研究发现85.7%的学生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对自身学业和未来发展有所帮助[17]。
研究表明,本科生导师制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值得肯定。学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跟导师交流讨论,导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自身治学和做人方面的良好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重在育人。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因材施教,帮助本科生转变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不足。比如,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制度不健全、配套措施不完善;导师面临着医、教、研繁重任务,精力有限,导致部分活动流于形式;部分导师自身角色定位模糊,参与热情不高;少数学生态度敷衍,甚至不接受导师布置的任务等[18-21]。针对这些不足,我们将努力改正,不断探索和完善,争取将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