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圣”刘洪及珠算民族文化的传承研究
——兼论高等会计教育视角的珠算文化传承

2022-09-09 02:21张月玲教授博士唐正生华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90
商业会计 2022年16期
关键词:珠算思政课程

张月玲 (教授/博士) 唐正 生华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

一、引言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算盘作为传统的计算工具,曾经长期与会计工作紧密相连。但是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等现代计算工具的发展,算盘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对珠算教育也逐渐弱化。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传承珠算民族文化,会计人应担当有为。从高等会计教育视角研究珠算民族文化传承,是一个重要的思路。

二、“算圣”刘洪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算

(一)“算圣”刘洪

刘洪是东汉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是汉光武帝刘秀的侄子刘兴的后代,现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后汉书》记载:洪善算,当世无偶。他创造了我国第一部历法《乾象历》,著有《九章算术》。公元190年成功地发明了“正负数珠算”,被后人尊为“珠算的早期奠基人”“珠算之父”“算圣”。珠算的发明,使当时人们的计算能力实现了一次飞跃。刘洪以算盘为工具,将加减乘除内化于算珠中,以此形成的珠算运算体系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珠算已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12月,我国的珠算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将每年的8月8日确定为“世界珠算日”。

(三)传承珠算文化,刻不容缓

珠算被称为古代的计算机,是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文化明珠,曾与会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之前,会打算盘是会计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珠算等级鉴定,达到要求的水平才能具备毕业的资格。然而,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珠算与会计学专业距离越来越远,仅少有的几所高校会计学专业还保留着珠算课程。曾经列入小学教学计划的珠算课程,也早已从教学计划中消失。珠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世界的普遍认可。“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国家是不可想象的”。珠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宣传并引领恰当地使用,积极传承珠算文化。

三、世界珠算的发展及研究回顾

(一)“算圣”刘洪的研究

为了宣传珠算文化,以刘洪为主人翁的电视连续剧《算圣》1994年首映。中国珠算协会名誉会长田一农在首映式中提到了珠算对经济、文化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即使在电子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珠算仍有可用之地,比如开发珠算的教育功能、启迪少年儿童智力等。王为桐和张昌军(1997)研究认为刘洪一生从事天文、数学等方面的研究,有许多突出贡献,而珠算更是刘洪许多贡献里非常重要的一项。王为桐和王建军(2001)主要根据史料据实编写了刘洪的出生、生平和贡献等事迹,来纪念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阐释了刘洪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

(二)珠算教育与文化传承研究

关于珠算教育的文献,多是强调其历史意义、启智功能等。张嘉惠(2006)分析了珠算技术在我国推广普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有组织、有计划发展珠算事业,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有推动作用。王建信(2006)认为珠算的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学习珠心算,能启迪智力,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朱虹、朱道义(2009)认为即使财会工作实行了电算化,也不能忽视珠算的作用和功能。杜闽军(2010)提出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珠算教学,以提高珠算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田宝茹(2010)认为珠心算既有利于小学生大脑功能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发展。张福汉(2011)认为我国珠算在世界计算工具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科学技术的载体,要挖掘珠算的精神内涵,为开发人类的智力做出积极贡献。陈国忠、王海明(2012)认为珠算在我国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珠算文化是科技文化的重要方面,是商业文化的重要内容,珠算文化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生活。

关于珠算文化传承的研究,国内文献更多阐述传承的必要性。文志芳(2013)认为珠算申遗成功表明国际社会对历史的认同与尊重,既有自豪感与荣耀感,又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夏永立(2014)认为传承与发展珠算文化要做实际工作,将珠算课程回归小学教学大纲,具有启智功能,能提高学习效率。张全良(2015)提出要从政府、行业、全民三个角度对珠算文化进行保护,通过多种形式传承珠算文化。高志霞、冯志明(2016)认为珠算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建立我国珠算文化同世界文化的交流平台,构筑“全覆盖”的珠算文化传承和终身教育创新模式。曾海帆等(2017)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揭示了珠算文化的现状,提出要通过加强珠心算教学的普及和推广、教学改革等传承与发展珠算文化。

(三)国外珠算的发展及研究文献

国际上重视对珠算的文化教育、应用与研究。2002年我国和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尼、委内瑞拉等成立了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1998年马来西亚将珠算推广到全国中学,负责全国基层组织管理的协会也在推动珠算的推广;2005年马来西亚珠算心算总会与中国珠算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办学,共同促进珠算事业的发展;2010年,马来西亚将珠算课纳入小学五年级的课程,之前很早已列入小学四年级课程。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确定每年的8月8日为“世界珠算日”,美国东西两岸等地从事中文教育的义工团队均对珠心算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认同与支持。20世纪70年代美国兴起“珠算热”,当时美国人把珠算当作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加州大学的教育系成立了“美国珠算教育中心”,以促进珠算教育的逐步推广与扩大。加州曾经有超过80%的小学开设了珠算课。巴西早在1958年就举行过“巴西珠算比赛大会”,目前正在中学、小学中普及珠算教育;圣保罗州有21所高等商业、财经、农业等大专院校将珠算列入必修课,很多企业、银行的办公室也有算盘的应用。太平洋上的岛国汤加,珠算也很普及。

从研究文献来看,Takeshi等(1989)认为,大量的珠算练习有助于提高右脑对数字的处理能力,通过珠算训练建立起一种以图像为基础的心算方法,从而大大提高对数字记忆的能力和准确性。W.W.A.Zuurmond等(2005)认为:在测试患有长期性疾病患者的痛苦程度和生活质量时,通常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算盘在其中大有作为。有超过1 000例患者使用了算盘进行测试,参与的患者与医护人员都认可了它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综上所述,世界珠算文化传播,多是在中小学开设珠算课程,但鲜有文献从高等会计教育视角研究珠算文化传承。因此,积极响应党和国家传承民族文化的号召,充分利用珠算与会计的渊源联系,弘扬“算圣”刘洪的创新精神,站在传承民族文化的高度学习、应用、研究珠算,从高等会计学专业教育入手研究如何传承珠算文化非常必要。

四、从高等教育与创新视角传承珠算文化

(一)课程思政是传承珠算文化的有效途径

1.课程思政的要求与发展。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作为一项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全国各高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国际级、省级、校级等课程思政、各种研讨会等。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并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2.高等会计专业课程融入珠算文化元素。既然会计曾与珠算紧密相连,那么讲授会计学专业课程就很自然地联系到珠算。但是,在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再像过去那样将珠算作为主要的计算工具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是不现实的。但是,将珠算作为一种民族文化,通过课程思政的途径进行传承无疑是必要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1)珠算融入高等会计教育课程思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忘初心。珠算与会计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珠算曾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工具,是会计人员的工作利器,长期与会计工作紧密相连。不应该忘记珠算曾经的历史贡献,并且珠算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也得到了世界的高度认可。(2)珠算的计算准确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灵魂不谋而合:牢记使命。有关的实践已经验证,在加减法运算方面珠算的运算速度可以超过计算机的速度,并且准确率很高。可靠性是会计信息首要的质量要求,这也很容易使会计人员想到牢记会计工作讲诚信、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使命”。(3)国家重视课程思政的大环境有助于将珠算融入高等会计教育。从课程思政的基本界定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服务于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把珠算与会计的历史渊源讲明白、讲到位、讲生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珠算这一民族文化所凝结的智慧与创新,从而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客观评价珠算的计算功能与文化传承的功能,并从中汲取会计创新的精神与动力,这符合国家创新发展的要求。

(二)从高等会计教育的视角传承珠算民族文化

曾经珠算与会计工作紧密相连,会计人员都视“算盘”为亲密的工作伙伴。对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珠算课程也曾经是必修课备受重视。尽管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其应用场景受到了制约,但弘扬传统文化不能以计算功能强大作为取舍标准,而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了解、学习、应用珠算。

1.珠算课程回归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曾经于2014年调研山东高校会计学专业珠算课程开设情况,结果令人遗憾,开设课程的学校寥寥无几。甚至有的专业教师、领导片面认为开设珠算课程是落后的表现。山东科技大学会计学专业一直重视珠算课程的学习,尽管经历了多次培养方案修订,但都保留了珠算课程,目的是在高等会计教育这一阵地传承珠算文化。

2.加强珠算师资培养。现在仅有的开设珠算课程的高校,师资极为匮乏,胜任或愿意从事珠算教学的教师很少,这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也不能进行教师彼此之间的教学交流。为此,必须加强珠算师资培养。可以通过自学和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培养师资。建议有关珠算学术组织可以积极开展珠算师资培训项目,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等三家国家会计学院也可设置相应的珠算培训课程。

3.建立会计学专业珠算等级鉴定考核机制。建议会计学专业开设珠算课程等级考核机制,以确保教学效果。这实质上是恢复20世纪80年代的做法。因为珠算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需要实打实地操作,准确、快速是关键。类似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设计合格、优秀等不同等级。成绩不合格者,给予补考机会。应该明确,这样做重要的是以此为纽带学习传承珠算文化,毕业生将来走向社会,都具有珠算计算的技能,使传播珠算技术成为可能。

4.建设珠算博物馆。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兴建博物馆是国内外共同的经验。高校可以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和企业捐资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建设珠算博物馆。在世界范围内收集有关珠算文化的物品、事件等,宣传、传承珠算文化。

(三)将“算圣”刘洪的创新精神融入新时代创新精神加以传承

刘洪发明珠算,本身就是创新精神的典范。“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魏人徐岳所著的《数术记遗》一书。书中记载:“刘会稽,博学多闻,偏于数学……隶首注术,仍有多种,其一珠算。”刘会稽就是“算圣”刘洪。刘洪自幼“笃信好学,观乎六艺群书”“探遗索隐,钩深致远”“专心锐思于天文、数术”,成为当时“当世无偶”的天文历算学家和杰出的数学家,他知识渊博、勇于创新。现代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创新是一个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在倡导创新、实施创新战略中,将“算圣”刘洪的事迹及贡献融入其中,将古人的创新精神融入新时代,能够有效宣传和传承珠算文化。

五、结论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世世代代的光荣使命。“算圣”刘洪发明的珠算体现了创新发展精神。高等会计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可以将珠算文化元素融入课程思政,让珠算回归会计高等教育,多措并举传承珠算民族文化。在这期间,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作为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珠算的存在已经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计算功能,而是作为世界非遗应该从保护优秀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并进行传承。珠算文化的传承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珠算思政课程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日本掀起珠算热:古老工具迎来新热潮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中国珠算传承之随想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