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睡眠调控技术干预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

2022-09-08 08:32汪卫东唐常荣
世界中医药 2022年15期
关键词:顽固性总分调控

闫 雪 汪卫东 洪 兰 唐常荣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慢性顽固性失眠是指失眠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一般病程大于6个月,经不同种类(2种以上)的药物系统治疗仍未改善者[1-3]。与一般失眠比较,慢性顽固性失眠的发病机制更不明确,治疗难度更大。

中医睡眠调控技术是一个针对所有心理生理性失眠的治疗系统,将中医情志疏导、放松功、诱导催眠和现代医学心理学系统动力学矫正内隐认知等干预方法等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心理治疗技术,用于治疗睡眠障碍及相关情志疾病[4-5]。中医睡眠调控技术融合了中国导引、气功疗法与西方的暗示、催眠疗法等,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实现了中医心理治疗睡眠障碍的进展。本研究采用中医睡眠调控技术治疗慢性失眠,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慢性顽固性失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30~64岁,平均年龄(52.47±11.48)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8.17±8.97)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26.67%),高中11例(36.67%),大学及以上11例(36.67%)。观察组中男8例,女22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51.63±11.95)岁,病程0.5~40年,平均病程(7.97±10.46)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20%),高中8例(26.67%),大学及以上16例(53.33%)。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广安门医院伦理研究委员会审核通过(伦理审批号:2016-055-KY)。

1.2 诊断标准 本研究采用CCMD-3及ICD-10失眠症的症状学诊断标准[6-7]。

1.3 纳入标准 1)年龄20~65岁间;2)符合ICD-10和CCMD-3失眠症的诊断;3)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7;5)既往经过不同类型(2种以上)的药物治疗,仍存在症状者[8]。

1.4 排除标准 1)言语交流障碍;2)合并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患者;3)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等严重躯体疾病者患者;4)无法连续8次参加研究干预者。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1)因各种原因疗程未结束退出试验、失访的病例;2)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和特殊生理变化,不宜继续接受实验者;3)受试者依从性差或资料不全,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者。

1.6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唑仑(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3047)药物治疗,1 mg/次,1次/d,每晚睡前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睡眠调控技术干预,90 min/次,2次/周,并要求患者在家中入睡前自行练习1次,共进行4周,完成全部(为期4周,共8次)中医睡眠调控技术干预。其中,中医睡眠调控技术的主要方法包括如下3个步骤。1)睡眠刺激适应技术,主要操作要点:a.使用常用的“睡眠刺激适应诱导语”,如“你已经进入了气功入静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外面的声音刺激慢慢地离你越来越远,你感到越来越放松,越来越安静,周围的各种干扰慢慢地离你飘然而去”等;b.“刺激—惊醒—安静—再入睡”诱导过程。2)情绪—睡眠剥离技术:失眠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情绪—睡眠剥离技术既可以作为认知疗法通过对话的形式进行,在气功入静状态下进行导入性治疗效果更好。3)睡眠信心增强技术:当患者被诱导进入入静状态以后,进行诱导,如“其实你的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完全正常的,你看,现在一诱导你很快进入了放松、安静和宁静的状态,说明你完全有能力排除一切烦恼的事物,安心睡眠的”。

1.7 观察指标

1.7.1 PSQI 该量表评定受试者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PSQI评分范围为0~2l,包括7个成分,由18个条目组成。分值越高,睡眠质量则越差。该量表是目前评估失眠症疗效的最主要的有效量表。

1.7.2 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OL)-74 GQOL-74由李凌江、杨德森于1998年完成编制,是生命质量的综合性问卷[9]。填写该量表用于评估慢性顽固性失眠生命质量的改善。

1.7.3 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 PSG用于客观监测和评估受试者夜间睡眠状态,其脑电生理指标包括: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入睡时间、醒觉时间、慢波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快速眼动睡眠周期数等[10]。

1.8 疗效判定标准 以PSQI总分的减分率对失眠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8]。PSQI减分率=(治疗前PSQI总分-治疗后PSQI总分)/治疗前PSQI总分×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PSQI评分各项指标评分和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各项指标评分和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GQOL-74评分比较 治疗4周后,对照组GQOL-74各因子评分和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GQOL-74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GQOL-74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G评分比较 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记录PSG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对照组PSG评分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PSG评分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心理干预对慢性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18-21]。中医学者治病一向善于用心理治疗,失眠与情志有一定的关系[22-24]。因情志所致的失眠因素主要是恼怒、惊恐、思虑。中医心理疗法有情志疏导法、以情胜情法、移情易性法、释疑解惑法、顺情从欲法、习以平惊法、入静诱导法、阴阳调适法、精神内守法等[25-26]。《景岳全书·不寐》指出:“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中医睡眠调控技术将中医情志疏导、放松功、诱导催眠和现代医学心理学系统动力学矫正内隐认知等干预方法等结合起来,是一个针对所有心理生理性失眠的治疗系统,针对不同症状、不同认知、不同情绪、不同体验的个体催眠诱导技术(6项):1)放松诱导技术;2)睡眠—环境适应技术;3)睡眠信心适应技术;4)睡眠情绪剥离技术;5)对症认知技术:6)睡眠再体验技术。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G评分比较分)

失眠症发病原因复杂,涉及情志与身体、内因和外因多个方面,复发率高,不仅单一的西药,中药、针灸都难以获得持久的疗效。因此,如果仅仅关注解决当前症状,不改变患者自身的睡眠适应能力,则很难取得长期疗效。中医睡眠调控技术认为,在复杂的心理病理条件下,失眠患者的各种情绪反应使其对外界的刺激如声音、光线、温度等适应力降低,敏感性增加。因此,该技术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增强患者对睡眠环境的适应能力。此法来源于中医“习以平惊法”。中医睡眠调控技术的主要操作程序包括:1)通过言语诱导、呼吸放松或三线放松法等方式帮助患者进入气功入静状态;2)对患者进行“刺激—惊醒—安静—再入睡”的心理诱导模式:在气功入静状态中,给予一个较重的声音刺激,帮助患者适应这个声音刺激,诱导其想象在声音干扰后再入睡的过程。这个操作可以反复进行,慢慢增加患者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性,降低其敏感性。之后进一步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下所引起的失眠进行外归因剥离:1)睡眠与情绪剥离技术;2)睡眠与人格剥离技术;3)睡眠与事件剥离技术;4)睡眠与其他剥离技术。最后,在低阻抗状态下施加各种能够增强睡眠信心的诱导语,帮助患者降低对睡眠条件的主观要求,适应睡眠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刺激,增强其适应能力,从而达到改善失眠症状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医睡眠调控技术可以为慢性顽固性失眠患者提供新的选择可能,提高其治疗水平,降低部分患者对西药的依赖性和不良反应,减少慢性顽固性失眠日间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复发,应用前景广阔,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顽固性总分调控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