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杨
内蒙古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盟委、行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目前,兴安盟经济林包括科尔沁右翼前旗沙果、突泉县文冠果、科尔沁右翼中旗欧李和扎赉特旗榛子,全盟经济林面积达65 万亩,其中盛果期面积10 万亩,年产鲜果2 亿公斤,产值达3.2亿元。为发挥生态优势,做大做强林果产业,兴安盟行署于2018年初印发《兴安盟实施林果业产能递增三年行动计划指导意见(2018—2020年)》,制定了《兴安盟林果业补贴办法》,全盟累计新栽植果树面积25.5 万亩、新增育苗面积0.8 万亩、新建保鲜库面积4.3 万平方米,林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兴安盟盟委、行署高度重视林果产业发展,将其列为全盟20 条重点产业链之一。为进一步加强对林果产业的组织领导,由盟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李国宏任组长,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为牵头单位,成立了由盟委统战部、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局、金融办、工商联以及各旗县(市)有关领导组成的工作专班,下设基地建设、院企合作、集约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专项工作推进组。2022年4月,组长李国宏带队赴北京林业大学对接林果产业工作,双方达成共识,北京林业大学将派出工作组到兴安盟指导林果种植加工,并对未来发展制定详细的可行性规划,为兴安盟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2022年,全盟新栽植经济林面积2.95 万亩,其中,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投入资金3050 万元,建设经济林1.75 万亩,包括新栽植经济林1.32 万亩和嫁接改造提升0.43 万亩。随着进入盛果期果树面积的逐年增加,林果产量也持续增加,但加工销售占比较低。科尔沁右翼前旗是兴安盟沙果栽植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也是主产区,种植面积15 万亩,占全盟沙果种植总面积的69.2%,2021年沙果产量达6250 万公斤,但落地果多达2000 万公斤,占总产量的1/4 左右。其中有沙果本身挂果期短、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但主要是受市场销售的制约。因此,要以提质增效为重点,选择能力强或者有意愿的主体,通过建设高标准果园,更换为龙丰苹果、鸡心果等适宜兴安盟自然条件并且耐储存的品种,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
目前,兴安盟主要有科尔沁右翼前旗恒佳和金口味、突泉县宝润、乌兰浩特市可为等几家果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品包括果干、果酱两大类,产品占据了全盟大部分市场份额。但这些企业受沙果生长周期、市场销售周期等影响,普遍以订单确定加工量,生产周期大多为3 ~4 个月,主要集中在每年的9 ~12月份,未将产能全部释放。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加工技术和设备不够先进,例如制作果干只能选无伤痕的手摘果,无法处理其他类别果品,不仅给企业自身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要切实提升果品加工能力,应重点突破加工转化环节的技术壁垒,一方面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支持和对接科研院所等方式,提高本土企业加工转化能力;另一方面要继续招商引资,引入具有实力的果品加工企业,通过更高水平的加工转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市场销售额,带动更多农牧民投身到林果产业中来,壮大产业规模。
2022年,科尔沁右翼前旗金口味食品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37 万元,增加巴氏灭菌机、沙果米线机、锅巴机以及其他果品加工设备;科尔沁右翼前旗恒佳果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30 万元,建设300 平方米厂房、300 平方米沙果果酱净化车间,购置沙果气泡清洗机、果酱连续自动灌装机等设备;乌兰浩特市可为食品有限公司“减糖型沙果果糕新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科尔沁右翼前旗兴盛农机具制造有限公司“振动式沙果自动采摘收获机研发”项目成功申报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乡村振兴项目;科尔沁右翼中旗投入京蒙帮扶资金500 万元,在义和塔拉林场建设保鲜库和加工厂,工程正在建设中。
为破解零散化分布和粗放式管理的难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采取“合作社+干部+农户”的模式,通过扶持当地龙头企业和新建合作社,将零散种植户组织起来,社员以基地入股方式加入,将分散经营的果园统一管理,对苗木统一更新换代,对果品统一销售,实现集约抱团发展,取得种植销售的收益最大化。科尔沁右翼前旗恒佳果业有限公司以加工果干、果脯类产品为主,为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农民走上致富之路,成立了佳恒果业专业合作社。为了畅通群众的“送果路”,公司出资20 多万元,连续4年修建出村的道路,运输道路修通了,吸引了更多农户发展林果产业。
下一步,兴安盟将安排干部和技术人员分区分片包联,在技术、金融、保险等方面集中服务,提升林果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对已建成的林果业基地,特别是未明确经营主体的,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引进相关企业,采取承包、合作经营等方式,充分发挥现有林果业基地的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增加农牧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按照“四季行动”安排和林草科技培训计划,先后组织8 期全盟林果技术培训班。采取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全国著名苹果栽培专家和盟林业科学研究所专家授课,培训各旗县(市)产业相关负责人、果农、有意愿栽植果树的农户1200 余人(次)。理论培训主要围绕经济林品种选择、栽植管护、经营管理等方面,对不同品种、树形、林龄果树的整形修剪、抚育管理、嫁接优化等实用技术进行“菜单式”培训。通过培训,培养了一批具有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科技人才和乡土专家。由盟林业科学研究所牵头,与优势科研单位进行多渠道、深层次、全方位合作,并与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从果树品种引种选育、寒地果树抗寒抗旱新技术推广、土壤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果品加工脱毒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按照食用林产品安全监测有关要求,深入各旗县(市)组织统一培训,确保各地在采样、封装、送检等环节符合要求。自治区开展食用林产品安全监测以来,兴安盟每年监测100 批次,全部合格。同时,按照盟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求,积极参加全盟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系列活动,编印技术资料,同时在局机关微信公众号中推送相关内容,重点推荐生物防治,施用低浓度、低害农药,严禁使用国家限制农药,从源头上保障食用林产品“舌尖安全”。2022年,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下达兴安盟食用林产品监测任务50 批次,兴安盟自行监测50批次,共计100 批次,计划于下半年开展相关工作。
目前,兴安盟建设果品加工企业6 家,其中葡萄酒加工企业2 家、果品果汁加工企业4 家,年加工鲜果21300 吨、加工转化率10.6%,总产值1.6 亿元,形成了以“怡语、靓怡、真好喝、恒佳、蒙果、日加满、北国传奇、可为”等为主的优质林果品牌。科尔沁右翼前旗金口味食品有限公司投资2500 万元,建设碳酸饮料、果肉果汁饮料、纯净水三条生产线,年加工果汁7000 吨,产值达2800 万元。
2021年8月,按照兴安盟盟委关于申请“兴安太平果”商标的指示要求,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与第三方代理机构及林草产业行业协会密切沟通配合,利用3个月时间完成全部申报工作。另外,“兴安沙果”申报材料已经齐全,待报农业农村部评审。
2021年,全盟鲜果年产量2 亿公斤,产值3.2亿元。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俄体镇齐心村、大石寨镇三星村等林果规模化发展地区,比其他没有林果产业地区增收效益明显。以平安村果农王洪广为例,2018年引进新苹4 号、龙丰苹果、鸡心果等10 余个新品种2000 余株,采用宽行密植、行间自然生草、高光效整形修剪模式,安装滴灌及防雹网设施,建设20 亩高标准现代化果园示范基地。2021年,新苹4 号、新帅等4年生中大型苹果平均产量为每株5 公斤,龙丰苹果、鸡心果等4年生小苹果平均产量为每株10 公斤,按照采摘价每公斤20元(采摘量占总产量的1/4)、批发价每公斤6 ~8元计算,2021年产值为14.25 万~16.5 万元,平均每亩7125 ~8250 元。三星村种植户孙显富从1993年开始,自种果树70 亩,亩产1500 公斤,年产量10 万公斤,产值达20 万元,自建保鲜库210 平方米,可保存鲜果10.5 万公斤,反季节销售每斤2.2 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022年,兴安盟将整合产品资源,广泛联系大窑嘉宾等同类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行代加工,实现共同策划、共同营销,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同时积极联系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型城市保供企业和行业协会组织,通过政府搭建对接平台,建立长期稳定供销关系。
如今,在林果产业的带动下,兴安盟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漫山遍野的生态经济林成为当地农牧民的“绿色银行”,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吃上了“生态饭”。未来,兴安盟将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多渠道增收,把资源、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大力推动特色林果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努力将特色林果产业打造成为富民兴村的新亮点。
沙果
欧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