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林鸿,袁菊苹,杨秀光,刁 建,杨守伟,龙志文,刘 洲
(黔南州中医医院,贵州 都匀 558000)
胆囊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国胆囊结石发生率在2.5%~7.5%,主要并发症是急性轻症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是临床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具安全、有效、减少复发等优点。本文对急性胆源性轻症胰腺炎84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时机行LC的临床疗效,为患者个性化手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轻症胰腺炎84例患者,数码随机抽样分为两组。研究组44例,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22~65岁,平均(46.32±9.86)岁;病程7~58 h,平均(36.25±12.98)h。对照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3~66岁,平均(44.94±11.05)岁;病程8~61 h,平均(35.54±13.02)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全部病例均符合胆囊结石合并胆源性轻症胰腺炎的诊断标准[1]。患者或家属均签定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学组急性轻症胰腺炎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心脏疾患,肝、肾严重不全,妊娠哺乳期患者,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入院后动态监测生命体症和腹痛、发热等体征。两组患者禁食禁水,补液,胃肠减压及合理抗感染治疗。研究组2 d内行LC,对照组患者病情稳定行LC治疗。手术方法采用全身麻醉,三孔法,构建人工气腹,三孔胆囊切除法。仔细查看胆囊和胆总管、肝脏、胰腺之间解剖关系,有无粘连、渗血。然后游离出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分别用生物夹夹闭,然后在腹腔镜直视下切除胆囊,需要用生理盐水将腹腔冲洗干净,术后做好抗感染措施。
1.3 观察指标 (1)术后1 d及出院前,测定血清淀粉酶和血常规检查;(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46%(42/4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血液检查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1 d、5 d的血清淀粉酶、中性粒细胞比率和WBC计数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检测指标对比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复发率比较(n,%)
文献报道[1-3],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轻症胰腺炎早期和延期LC均有较高的安全性,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较低,并不受手术时机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5 d血清淀粉酶、中性粒细胞比率和WBC计数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研究结果相吻合[1]。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疗指南2021》中对胆源性胰腺炎胆囊切除的时机,原则上轻症胰腺炎可以尽早手术,是预防胆源性胰腺炎复发的主要手段,时机可在住院期间完成,但对于中重症急性胰腺炎及重症急性胰腺炎存在器官功能不全情况下,不推荐早期手术,有加重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的可能,并发症及病死率高。LC手术在出院后1~3个月完成[4-5]。近年来,急性胰腺炎在诊治理念、方式、策略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革,对推动急性胰腺炎诊疗规范化,提高患者救治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LC治疗急性胆源性轻症胰腺炎具有高效性、安全性和手术成功率高等特点。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胆源性轻症胰腺炎发病机制和病理发展过程是胰管堵塞,胰黏膜屏障受损,胰液外溢,胰腺组织自我消化,临床上易引起消化系统腹痛、发热、恶心、呕吐,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由于胆道疾病诱发的轻症胰腺炎以结石最为多见,胆囊结石是诱发胆源性轻症胰腺炎的主要原因,因此LC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保守治疗虽能控制症状,但不能去除病因,存在多次复发的危险。因此,临床上对此类病人,在病人身体条件允许时应行LC。对轻症,应向病人讲清道理,争取患者配合,尽早早期手术防止复发。(2)临床上符合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3项特征中的2项,即可做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3)镇痛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会影响患者预后和病情的发展走向,临床医生应根据病情选择镇痛药物和给药方式。(4)临床上观察到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发展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预防急性胰腺炎复发最好是针对病因治疗,特别是胆源性轻症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应在住院期间早期进行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