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花, 周永娣, 徐晶晶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启东医院 手术室,江苏 南通,226200)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等男性疾病常用的一种手术方法[1]。术中大量灌洗液的使用是导致患者体温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麻醉药物的使用也会导致患者体温下降。因此,选择更好的体温干预方法能够有效稳定患者术中及术后的生命体征[2]。老年患者的基础代谢率下降,容易出现机体循环紊乱,而常规保温干预的整体保暖效果并不明显[3]。术中体温干预是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均对患者采取加强保温措施,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减少术中热量的丢失,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4]。基于此,本研究对行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40例老年患者实施术中体温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本研究已取得南通大学附属启东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 具有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指征[5];② 年龄60~75岁;③ 术前体温正常;④ 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其他脏器存在功能不全或损伤;② 合并恶性肿瘤。将所纳入的80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将2组的患病时间和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1 常规保温护理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保温护理,护理至手术结束。①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4℃左右。② 在手术床上放置保温垫以稳定患者手术期间的体温。③ 将术中所用的液体放入恒温箱中加热至37℃,确保所输入的液体温度与人体正常的血液温度接近。④ 术后在患床上铺手术单,为患者盖棉被,并将其安全转运至监护室。
1.2.2 术中体温干预 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保温护理接受术中体温干预,干预至手术结束。① 将患者安置于铺有电热毯的手术床上,并在电热毯上层铺设一层橡皮布和一次性床单,预防电热毯漏电。② 通过恒温加热设备提前将静脉输注液、灌洗液和血液制品等加温至37℃并保温,减少因这些液体的输入导致热量丢失。③ 术中根据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调节手术室温度(21~25℃)。术中使用纯棉线毯盖在患者脐部以上躯体,以减少非手术部位的暴露。在患者取截石位时在其腿部套上脚套,并在肩部盖上肩垫。④ 在手术结束时为患者使用充气式保温毯,并将温度设置在37℃左右,以提高患者暴露部位的温度,减少体内热量的丢失。
1.3.1 体温 使用体温计测量2组患者在术前、术中15 min、 30 min及50 min、术后1 h的体温。
1.3.2 心率和血压 记录2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
1.3.3 凝血指标 抽取患者5 mL的静脉血,选择全自动凝血仪检测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1.3.4 术中不良事件 记录2组在手术期间出现低体温(<36℃)、寒战、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例数。
术中15 min,观察组的体温略低于术前,但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30 min、 50 min及术后1 h,观察组的体温均低于术前(P均<0.05);术中15 min、 30 min及50 min、术后1 h,对照组的体温均低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体温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体温比较
2组在术后1 h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术前(P均<0.05);观察组在术后1 h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心率和血压比较
2组在术后1 h的PT、 APTT均长于术前(P均<0.05);观察组在术后1 h的PT、 APTT均长于对照组(P均<0.05);2组在术后1 h的FIB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在术后1 h的FIB高于对照组,但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4。
表4 2组凝血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术中不良事件(低体温、寒战、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5。
表5 2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例(%)]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男性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老年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逐渐退化,术中灌注大量低于机体温度的冲洗液会导致其体温下降,出现寒战等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6]。因此,在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时,科学的体温干预措施也同样重要。临床通常采取提高手术室温度,加盖棉被等保温措施,但老年人术中心率及血压易发生较大的波动,上述这些常规保温护理应用效果有限[7]。术中体温干预是通过采用复合保温措施,减少液体交换时丢失的热量,使患者获得更佳的护理体验[8]。
体温稳定可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调节产热、散热能力,从而使得身体的各项机能正常运转。赵玉芳[9]等指出,在麻醉及手术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加温护理,能够降低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老年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术中15 min、 30 min及50 min、术后1 h,观察组的体温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术后1 h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说明术中体温干预能够有效使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老年患者的体温及生命体征稳定。可能的原因是:① 通过在患者身下铺电热毯、对术中所需的静脉输注液、灌洗液和血液制品等加温,减轻了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使其在术中的生命体征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10]。② 术中根据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调节手术室温度,避免了患者因身体与环境温差过大而丢失热量;通过使用纯棉线毯、脚套和肩垫等保温工具,可减少手术暴露部位的热量丢失,进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稳定其生命体征[11]。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在术后1 h的PT、 APTT均长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术中不良事件(低体温、寒战、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说明术中体温干预能够改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老年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能的原因是,术中对患者加强保温护理,可使其体表部分热量向体内转移,有效维持患者的核心体温,进而稳定其心率,使得外周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并改善凝血功能。此外,对于麻醉及手术状态下的老年患者而言,手术室属于低温环境,几层手术单在术中起不到较好的保温作用,在术中实时控制手术室的温度,可降低寒战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术中体温干预可有效稳定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善其凝血功能,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