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留置针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2-09-07 08:16刘赛珠苏芳
关键词:满意率输液监护人

刘赛珠, 苏芳

(厦门市海沧医院 儿科,福建 厦门,361026)

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方便、套管柔软不易刺破血管等特点,且能够减少针头穿刺次数和有效保护血管,但长期留置可能会出现静脉炎、堵管和外渗等不良事件[1]。封管技术是静脉留置针留置成功的关键所在,临床常用的封管方法以稀释肝素钠液或0.9%氯化钠溶液缓慢静脉注射为主,但肝素帽的反复穿刺可能导致输入液体污染,引发静脉炎[2]。因此,有学者[3]提出无针密闭输液接头思路,旨在通过穿刺通道和输液通道的分离,达到预防血液回流、降低血源性污染风险的目的。本研究将密闭式防针刺伤型改良留置针应用于行静脉输液的患儿,并就改良留置针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20年9~12月厦门市海沧医院收治的934例拟行静脉输液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且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 ① 年龄2个月~14岁;② 因腹泻、呼吸道感染等,需接受静脉输液治疗;③ 符合静脉输液治疗及留置针留置适应证;④ 患儿监护人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 ① 合并先天性疾病;② 合并严重凝血功能异常或出血倾向;③ 短期或单次给药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④ 因血管畸形无法应用留置针。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各467例。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经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组间资料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留置针 对照组患儿行常规留置针穿刺输液。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选择手背、足背等粗直、弹性好且易于固定的静脉,并避开关节和静脉瓣;若选择头皮静脉穿刺,则需将拟穿刺部位周围的毛发剔除。完善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8 cm且需超出无菌敷料覆盖的范围。将留置针包装打开,输液器上头皮钢针插入留置针肝素帽内,并以胶布固定,排气。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将针芯撤出,固定留置针。每次输液前后,以脉冲式方法冲管。输液完毕后,关闭输液器调节器,以3 mL预冲式冲管注射器与头皮钢针相连,以脉冲式方法冲管,在注射的同时退针,并确保注射速度超过退针速度。待注射器内封管液剩余0.5~1.0 mL时关闭封管夹,并将头皮钢针拔除。静脉输液前消毒留置针肝素帽,评估并明确导管通畅后,开始下一次输液。

1.2.2 改良留置针 观察组患儿行改良留置针穿刺输液,即采用密闭式防针刺伤型静脉留置针联合无针密闭输液接头输液。常规消毒处理后,使用密闭式防针刺伤静脉留置针联合无针密闭输液接头,检查包装完好后,将输液器头皮针卸下,将排好气的输液器螺口端与阴极鲁尔接头连接,旋转拧紧,排气。打开留置针包装,卸下肝素帽,与阳极鲁尔接头连接,旋转拧紧,排气。留置针穿刺成功后撤出针芯,固定留置针,开始静脉输液,输液结束后封管。输液完毕分离输液器与无针密闭输液接头,用3 mL预冲式冲管注射器连接无针密闭输液接头,采用脉冲式方法冲管,注射至注射器内剩余0.5~1.0 mL封管液时旋下预冲式冲管注射器,随即关闭封管夹(尽量靠近针座端)。下一次输液时,对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和阴极鲁尔接头进行消毒,评估导管通畅后,同上述方法连接输液器进行输液。若输液接头内有残留物,或明确被污染、完整性受损,则须立即更换;若应用于血制品、血液和脂肪乳输注,则须每隔24 h更换1次。留置针留置期间嘱患儿监护人强化看管,避免穿刺部位过度活动或患儿自行将留置针拔除。保持患儿穿刺部位干燥、清洁,避免污染、浸水所致感染;及时发现并处理穿刺局部不良事件。

1.3 观察指标

① 记录2组患儿建立静脉通路操作耗时、冲封管时间和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拔管原因包括疗程完成后自然拔管,以及因不良事件所致拔管。② 统计2组 患儿在静脉输液期间发生回血、弯针、堵管和静脉炎等不良事件的情况。③ 分别于穿刺前、穿刺时,以及穿刺后5 min、 30 min、 1 h和12 h评估2组患儿的疼痛感。3岁以下患儿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法[4],3岁以上患儿使用面部表情量表评分法[5],2个量表评分范围均为0~10分,评分越高提示疼痛感越严重。④ 患儿出院时,向其监护人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该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5分),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5个选项。护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儿建立静脉通路操作耗时、冲封管和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建立静脉通路操作耗时和冲封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静脉通路操作耗时、冲封管和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

2.2 2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弯针、针刺伤和输液器脱出等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例(%)]

2.3 2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

2组患儿在穿刺前、穿刺时,以及穿刺后5 min、 30 min和12 h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表4 2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分)

2.4 2组患儿监护人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中,非常满意321例、满意115例、一般20例、 不满意11例,护理满意率为93.36%(436/467);对照组中,非常满意290例、满意120例、一般32例、不满意22例、非常不满意3例,护理总满意率为87.79%(410/467)。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监护人的护理总满意率更高(χ2=8.481,P=0.004)。

3 讨论

静脉输液是儿科常见的辅助治疗方式。鉴于年龄限制,儿童对于疾病治疗的认知程度偏低,且由于好动等天性,行静脉输液穿刺的难度通常较大。加之患儿的血管普遍较细、脆弱,在输液过程中极易出现脱针等问题[6]。若反复穿刺,也极易引发血管感染等不良事件。随着治疗方式的不断改进,安全留置针的应用日渐成熟,放置留置针后可以避免在后续治疗过程中反复穿刺,只需要连接输液头即可[7]。而改良留置针采用无针密闭输液接头技术,从根本上避免了针刺伤的发生,在保护患儿人身安全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治疗效果[8]。

为明确改良留置针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价值,本研究选取了934例患儿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建立静脉通路操作耗时、冲封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其原因在于,改良静脉留置针联合无针输液接头的护理方式能够减少护理人员在穿刺时的操作失误和动作变形,且改良留置针前后端的螺口设计,不仅能与输液器实现有效配合,还可有效避免固定不牢、针口脱落,缩短穿刺耗时[9]。同时,改良留置针对肝素帽的调整能够减少头皮针排气、固定操作耗时,故有助于冲封管时间的进一步缩短。此外,无针输液接头是表面光滑的曲面设计,为冲洗、消毒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助于减少接头血液、药液残留;无针设计在避免反复穿刺所致微小损伤、降低血源性疾病传播风险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10]。得益于上述优势,本研究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且以弯针、针刺伤、输液器脱出最为明显,一方面印证了上述结论,另一方面也说明脉冲式冲管针具有更为理想的药液冲洗效果,独特的安全设计也能有效预防血液回流,故有助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有效控制[11]。本研究中,观察组的留置针留置时间更长、患儿监护人护理满意率更高(P均<0.05),与庞海燕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改良留置针不仅能够保证输液安全,还可提高患儿监护人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及配合,有助于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的稳步开展。此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说明应用改良型留置针并不会增加患儿的疼痛感,故留置针长期留置的舒适度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在患儿静脉输液时应用改良留置针可提高置管效率,缩短冲封管时间,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并提升患儿监护人的护理满意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满意率输液监护人
选择意定监护人,为养老未雨绸缪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颈枕输液袋
输液
School Admission择校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