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安词在西语世界的接受与传播

2022-09-06 09:50:46萍,李
学术交流 2022年6期
关键词:西语易安李清照

代 萍 萍,李 静

(吉林大学 a.外国语学院;b.文学院,长春 130012)

中国古典诗歌的西班牙语译介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虽以李白、杜甫的诗作居多,然李清照《漱玉词》亦以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引得西语学者、汉学家、读者的广泛关注。而西班牙语作为世界第三大语言,是全球20多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使用人数近6亿。因此,易安词的域外研究,尤其是在西语世界的接受与传播研究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 曾在《翻译与消遣》(Versiones y diversiones) 一书中评价道:“李清照的诗歌中有双重轨迹可寻:生活经历的坎坷以及中国诗歌传统的延承。她的语言充满激情,却绝非流俗的多愁善感,而是将直抒胸臆与委婉含蓄完美的融合其中。”[1]

一、渐趋繁盛的传播历程:易安词的西班牙语译介

中国与西语世界的文化交流始于16世纪,由西班牙传教士开启。而易安词在西语世界的译介与接受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中期的发轫期、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的发展期、21世纪伊始至今的繁荣期。随着中国与西语国家之间不断密切和深入的政治、文化交流,易安词的域外接受与传播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易安词在西语世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不仅译本数量增加,翻译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一)蓓蕾初绽:易安词西语译介的发轫期

为易安词开启西语世界之旅的是法国女作家朱迪特·戈蒂耶(Judith Gautier)。她翻译的中国诗歌法译选集《白玉诗书》(Le livre de jade) 于1867年出版,其中包含李清照的词6首。而正是这6首法译易安词为西语世界的文人学者初识李清照打开了一扇窗。1920年以散文形式译成法文的中国诗歌选集《玉笛》(La flte de jade) 同样也吸引了诸多西语翻译家的目光,并成为他们译作的重要参考。1929年,哥伦比亚现代派诗人吉列尔莫·巴伦西亚(Guillermo Valencia) 出版的西语版《神州集——东方诗歌》(Catay—Poemas Orientales) 就是以《玉笛》为蓝本。此外,墨西哥和阿根廷分别在1945年和1951年出版了《玉笛》的西语全译本。

20世纪中期,西语世界陆续出版了多部中国诗歌选集,其中均有易安词的身影。如1945年在巴塞罗那出版的《瓷楼:中国诗歌》(El pabellón de porcelana: poesías chinas),由曼努埃尔·古铁雷斯·马林(Manuel Gutiérrez Martín) 转译成西班牙语;1958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出版的《中国诗人》(Poetas chinos),是阿根廷诗人阿尔瓦罗·云克(lvaro Yunque) 从法文转译,其中有易安词《武陵春·春晚》;1960年阿根廷出版的《中国诗歌》(Poesía china) 是由英文和法文转译而来,译者是西班牙享誉文坛的“二七年一代”重要诗人拉斐尔·阿尔贝蒂(Rafael Alberti) 和其妻子玛丽亚·特蕾莎·莱昂(María Teresa León)。该诗集在西语世界广泛传播,不仅在1972年于阿根廷再版,而且在2003年又由西班牙Visor出版社再版发行。在新版本中共有易安词4首,分别是《声声慢·寻寻觅觅》《武陵春·春晚》《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和《丑奴儿·晚来一阵风兼雨》。(1)文中列举的诗词均系笔者根据西班牙语译本的翻译名称和内容进行查找、筛选、比对得来。由于拼写、音译方式不同,且在译者转译过程中原文内容有讹误或流失,故笔者在总结时难免有错误和遗漏,诚请方家斧正。

在此阶段,真正促进易安词在西语世界传播进程的是西班牙汉学家、翻译家黄玛赛(Marcela de Juan)。1948年,她在颇具影响力的《西方杂志》上发表《中国诗歌简集》(Breve antología de la poesía china)。这是西班牙出版的第一部中国诗集,选译古诗词89首,其中易安词5首。1962年,《中国诗歌续集》(Segunda antología de la poesía china) 由同一杂志出版,增幅至192首,其中有易安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已深》等共7首。《中国诗歌续集》一经面世,不仅在西班牙大受欢迎,并且飘洋过海传播至西语美洲,成为西译中国文学作品无法超越的经典。2007年西班牙Alianza出版社将其结集再版,并加入西班牙前驻华大使安东尼奥·塞古拉·莫利斯(Antonio Segura Morís) 题为 “黄玛赛回忆赞颂录” 的介绍。此后1973年出版的第三个译本《中国诗歌:公元前22世纪至“文化大革命”》(Poesía china: del siglo XXII a.c. a las canciones de la Revolución Cultural),内容上基本还是《中国诗歌续集》的延续,主要增加了毛泽东的12首诗词。在该版本的序文中,黄玛赛对中、西诗歌进行了对比,并阐明了自己的翻译标准:“在忠于原文的前提下,尽量顾及一点韵味和节奏。”[2]2017年,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翻译学院和巴塞罗那孔子学院还联合成立了“黄玛赛中国文学翻译奖”,足见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纽带作用。

(二)初显繁华:易安词西语译介的发展期

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随着中国与西班牙及西语美洲各国正式外交关系的建立,中国与西语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西语学者和读者领略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译介活动呈现出增长态势。不仅如此,诸多蜚声国际的西语文坛大家也对中国古典诗歌推崇备至,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克塔维奥·帕斯。他对诗歌翻译不仅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将理论付诸实践,1973年出版了译诗集《翻译与消遣》(Versiones y diversiones)。此后该书一直在校正、增订和再版。在2014年最新版本中,共选译中国古典诗歌作品54首,其中有易安词《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武陵春·春晚》《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点绛唇·蹴罢秋千》等共6首。不仅如此,书中还有帕斯本人对李清照生平及易安词艺术价值的介绍。在帕斯看来,“翻译与创作是孪生的活动。一方面,正如波德莱尔(Baudelaire) 和庞德(Pound) 的情况所表明的那样,翻译往往与创作没有区别。另一方面,两者之间存在一种不断的交集,一种持续的、相互的孕育”[3]。帕斯的翻译既不是“硬译”,“它在语言教学中有用”,亦不是“文学翻译”,“原作按忠实而不是硬译的原则被改造”[4],而是“模仿”,“在模仿中,出发点和文学翻译一样:原诗。但其归宿不同:另一首诗。”[4]

1970年,“垮掉派教父”美国诗人肯尼斯·雷克斯罗斯(Kenneth Rexroth) 出版了《爱与流年:中国诗歌百首续编》(LoveandtheTurningYear:OneHundredMorePoemsfromtheChinese),以其为蓝本,哥伦比亚作家、诗人吉列莫·马尔内斯·贡萨雷斯(Guillermo Martínez González) 于 1988年出版了《竹林:中国诗歌》(El bosque de los bambúes: poemas de China),转译了中国古典诗歌45首,易安词也位列其中。此外,在1981年墨西哥大都会自治大学出版的《15首唐宋词》(15 poemas ci de las dinastías Tang y Song) 和1992年哥伦比亚作家、诗人、翻译家哈罗德·阿尔瓦拉多(Harold Alvarado Tenorio) 的译作《中国爱情诗》(Poemas chinos de amor) 中,均有易安词。

(三)硕果累累:易安词西语译介的繁荣期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在中西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古典诗歌的西译作品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度增长,而且在翻译质量上也有了进一步改善,中西直译作品取代英、法转译,成为翻译主流。

在此期间,易安词的转译作品都出自西班牙著名翻译家卡洛斯·曼萨诺(Carlos Manzano)之手。他于2001年至2007年间,陆续翻译了肯尼斯·雷克斯罗斯的《中国诗歌一百首》(One Hundred Poems from the Chinese)、《爱与流年:中国诗歌百首续编》(Love and the Turning Year:One Hundred More Poems from the Chinese)以及雷克斯罗斯与中国学者钟玲合译的《兰舟:中国女诗人诗选》(Orchid Boat:Women Psets of China)。借由这些作品,卡洛斯·曼萨诺将《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武陵春·春晚》《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永遇乐·落日熔金》等多首易安词由英语翻译成西班牙语。

2001年,西籍华人陈国坚选译的《中国古典诗歌》(Poesía clásica china) 由西班牙Cátedra出版社出版并收录于 “世界文学丛书”。该系列丛书被西语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列为藏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2013年译者对诗集进行了校正和增订,再版更名为《中国诗歌》(Poesía china) 并于2015年发行修订版、 2017年再次印刷发行。增订后的诗集共选译诗词408首,其中有易安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武陵春·春晚》《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等11首。此外,译者陈国坚还将易安词纳入其西译诗歌选集《中国爱情诗歌精华》(Lo mejor de la poesía amorosa china)和《中国诗词必读》(Poesía china elemental)中,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在西班牙出版。陈国坚的译著不仅受到西班牙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使得多位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院士和文学批评家先后为他的书撰写书评和推荐,更是多次登上西班牙畅销书排行榜,受到媒体的关注和读者的青睐。

2003年,第一部西译李清照个人作品集《李清照选集》(Li Qingzhao: Poemas escogidos)在西班牙出版。全书共122页,是汉西双语版本,有易安词27首,均由汉语直译而来,译者是西班牙著名汉学家、马德里自治大学教授、女诗人皮拉尔·贡萨雷斯·西班牙(Pilar González Espaa),中文名宫碧蓝。2010年,她还出版了西译版《李清照词全集》(Li Qingzhao: Poesía completa 〈60 poemas ci para cantar〉),这是易安词全集首次用西班牙语出版。该书除了包含60首由中文直译而来的易安词之外,作者还对李清照的生平、词这种文学体裁、此译本的翻译原则等进行了简短介绍。2011年,她选译的《李清照:梅花》(Li Qingzhao: La flor del ciruelo) 由西班牙Torremozas出版社出版。该版本共选译易安词27首,可以说是2003年版《李清照选集》的再版。译者自述,在新版翻译中,主要参考了孙崇恩选注的《李清照诗词选》、1963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漱玉集注》以及1987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宋词鉴赏辞典》。

由汉语直译而来的易安词西语译本还有:2002年马德里Hiperión出版社出版的《爱与缺失的歌:中世纪中国词选》(Cantos de amor y de ausencia: cantos “Ci”de la China medieval),由中国书法家、画家徐宗辉和西班牙诗人恩里克·格拉西亚·福斯特(Enrique Gracia Fuster) 合作完成;2003年在马德里出版的《中国诗歌选集》(Antología de Poesía china),有易安词5首,译者是西班牙国家翻译奖得主、著名汉学家伊纳基·普雷西亚多·伊多埃塔 (Iaki Preciado Idoeta),中文名毕隐崖;2008年在马德里出版的《唐宋诗词选》(Antología poética de las dinastías Tang y Song),由阿尔弗雷多·戈麦斯·希尔(Alfredo Gómez Gil)、陈光孚、王怀祖合作完成,其中选译了《夏日绝句》和易安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声声慢·寻寻觅觅》《武陵春·春晚》;2014年西班牙Hiperión出版社出版的《李清照:漱玉》(Li Qingzhao: Jade puro),由郭蔡嘉(Kuo Tsai Chia音译) 和米格尔·萨拉斯·迪亚兹(Miguel Salas Díaz) 合作完成。该诗集是汉西双语版本,共翻译易安词62首。2021年,智利Simplemente Editores出版社最新出版了李清照的《漱玉词》,书名为Agua de manantial salpicando en piedras (泉流漱石),该诗集为汉西双语版本,共翻译易安词60首,译者王世申曾任中国驻秘鲁使馆文化参赞。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西班牙出版业厚积薄发,中国古典诗歌的西译版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伊比利亚半岛,并由此传播至美洲大陆。与此同时,中国出版业也不甘示弱,加快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2005年、2007年外文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吴守琳用西班牙语编写的《中国古典文学简史》(Historia de la Literatura Clásica China) 上下卷,其中选译易安词《点绛唇·蹴罢秋千》《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等8首。2011年,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了皮拉尔·贡萨雷斯·西班牙的《精选宋诗与宋画》(Poesía y pintura de la dinastía Song — Antología selecta),其中有易安词3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项目支持,2019年该书再次出版,并被列入“中华之美丛书”,名为《宋词与宋画》(Poesía y pintura de la dinastía Song)。2013年,王怀祖翻译的外教社中国文化汉外对照丛书《西译宋代诗词三百首》(Antología de 300 poemas de la dinastía Song) 在上海出版,其中包含李清照的诗《乌江》《题八咏楼》2首以及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声声慢·寻寻觅觅》《武陵春·春晚》《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6首。这几首西译易安词还被收录在2017年出版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大中华文库”《宋词选(上、下卷)汉西对照》之中。在下卷中,共有易安词8首,译者王怀祖又加入了《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点绛唇·蹴罢秋千》2首。

二、李清照的异域知音:西语世界对易安词的接受与阐释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之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易安词温婉秀丽中透出刚健洒脱,更因其语言清新素雅、意境清婉秀逸、格调凄婉悲怆而誉满文坛。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巾帼词人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5]”她以女性敏锐细致的视角,丰富生动地书写生命历程和情感世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西班牙语世界,易安词同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吸引力。拉斐尔·阿尔贝蒂、黄玛赛、奥克塔维奥·帕斯、皮拉尔·贡萨雷斯·西班牙等西语诗人、汉学家都对易安词及李清照本人有着很高的评价。在拉斐尔·阿尔贝蒂眼中,李清照有着“动人的柔情”[6],而在黄玛赛看来,词人则“用非常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7]。正如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李清照在西语世界同样是立体而丰富的形象。

奥克塔维奥·帕斯在《翻译与消遣》中曾言:“李清照的诗歌与中国诗歌传统大相径庭:其诗歌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她本人,并不是刻板印象中被不忠的丈夫抛弃的被动受害者,而是一个有自主意志的女人。”[1]559李清照与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遵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女性截然不同,她独立勇敢,清醒主动,有着不让须眉的胸襟与气概。帕斯在此书中用千余字对易安词及李清照本人进行了专门介绍,所用篇幅甚至比介绍李白、杜甫、苏轼等人的还要更长。“李清照是一位伟大的爱情诗人:聚散离合、悲欢起落、细腻情思、离愁别绪、感自然之美、叹时光荏苒。爱的愿景与死亡的愿景、相聚的喜悦与离别的不幸都是密不可分。……离别,纵使短暂,亦能勾起相思之情和时光一逝不复返的感伤,两个她诗歌中不变的音符。”[8]从帕斯不吝笔墨的赞许中不难看出他对李清照的欣赏和对易安词的倾心。

与帕斯的倾心相比,皮拉尔·贡萨雷斯对易安词的感情可谓是热爱。除了翻译三本诗集以外,她还著有《李清照的人生与诗歌》(Vida y poesía en Li Qingzhao),收录在2001年西班牙Trotta 出版社出版的《光之女》(Mujeres de luz) 一书中。2020年她又发表了文章《李清照〈打马赋〉诗文及语境》(Texto y contexto del poema Fu sobre el juego Captura de Caballos, de Li Qingzhao),首次将《打马赋》全文翻译成西班牙语。在她选译的《李清照:梅花》一书的序文中,贡萨雷斯赫然写道:“李清照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女诗人。她已成为历代中国女性诗歌的象征。”[9]在她眼中,李清照是“映射在道家自然视野中的超凡脱俗的镜子,她用中亚细亚韵律严谨的词创新了中国抒情诗歌。”[10]在采访中贡萨雷斯也毫不掩饰对李清照的崇拜,称其为自己的伟大导师。“诗歌与它的两个极端,美好与痛苦,幸福与悲伤,将我与十一世纪的诗人联结在一起,将世界和人类的本质,李清照生活的突变和宋朝联结起来。”[11]同为女性诗人,贡萨雷斯对李清照寄托在诗词中的情感世界有着更加深刻的感触,她甚至还曾追随李清照的脚步,游历了诗人出生和生活过的地方,在济南、章丘、青州、金华等地寻找诗人留下的踪迹。“李清照的核心主题和生活重心是爱,一种随着她的生活轨迹和心灵旅程而延续和转变的爱。”[12]而对于易安词,贡萨雷斯更愿将其比作梅花,“李清照的诗歌亦具有花的奥秘。它在严冬出现,在恶劣的环境下,像最完美的东西一样,隐藏在时间夹缝的最深处。它就像梅花树,在天寒地冻中开花,却预示着盼望已久的春天。”[9]7最令贡萨雷斯感到钦佩的是,在李清照瘦弱的身体里,竟蕴藏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澎湃着超乎想象的活力。

同样,在2014年版《李清照:漱玉》(Li Qingzhao: Jade puro) 的序文中,米格尔·萨拉斯·迪亚兹也一再提到了生命力与活力: “李清照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即使是在她生命中最糟糕的时刻。她的诗歌总是独立的,并没有反映当时伟大的哲学和宗教传统。……她所歌颂的大自然是一面镜子,她的情感投映在其中,而她的个性却从未消失于其中。”[13]28与帕斯笔下的“有自主意志”不谋而合,米格尔·萨拉斯也将关注重点放在了“独立”上。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李清照与大多数藏于深闺的女子不同,她敢于打破束缚、挑战权威、冒天下之大不韪,大胆追求爱情、展现个性、抒发情感。无论是她的才情还是胆识,都是远超时代的存在。“她的一生饱经沧桑,既有阳光亦有阴霾,她秉持豁达、慷慨、勇敢的心面对这一切。她终将幸福和痛苦转化为深沉的诗意语言,乃至现在,当她的声音跨越了几个世纪,跨越了文化差异,传到我们耳边时,听起来仍是现实的,当下的,充满活力的。”[13]22该序文分两部分对李清照的生平和作品作出了整体的评价,不仅对李清照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其个人的成长、教育经历以及婚姻生活都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而且还对李清照的诗学观和诗词创作风格进行了探讨。“正如所见,在她的每一首诗歌中,除了有高超的技巧,还有深刻的敏感性,非凡的洞察力和对诗歌意象细腻的审美,既铿锵有力,又清新素雅,不可忽视的还有对生活深切而真挚的热爱。”[13]28最后,译者还对易安词的风格进行了总结:“清亮、深沉、精妙,时而充溢着幽默,即使在绝望中也饱含激情,承载着香气、滋味、色彩和光芒,总之,充满了生命力。”[13]29

爱、独立、生命力与活力,是西语世界文人、学者在评价易安词时最爱使用的高频词,虽然它们无法诉尽李清照一生的坎坷曲折和才华卓绝,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西语世界对李清照的接受与阐释,构建出她的域外文学形象。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审美期待谛视下,易安词绽放着历久弥新的魅力,这也正是易安词被称为经典的原因。

三、易安词西班牙语翻译的得与失——以《声声慢》为例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译介与传播,易安词在西语世界的接受日益活跃,影响亦日益深广。从零星选译到专著全集,从法语、英语转译到汉语直译,无论是形式体裁,还是内容美感,都有了大幅度改善。然而,由于异质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易安词在西语世界的译介过程中既有所得,也有所失。在诸多易安词中,被赞为“情景婉绝,真是绝唱”的《声声慢》是众多西语译者的首选,先后有不下十个译本。在西语诗人、汉学家、翻译家等不同译者群体中,本文仅以拉斐尔·阿尔贝蒂、皮拉尔·贡萨雷斯、陈国坚为代表,探究其翻译作品在译介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而勾勒易安词在西语世界所展现的独特面貌。

(一)音韵声律和谐优美,女性视角委婉细腻

清代陆蓥评《声声慢》云:“二阕共十余个叠字,而气机流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谓词家叠字之法。”[14]诗词中使用叠字并不是易事,而李易安此作不仅音律和谐,齿音、舌音更是交加重叠、徘徊低迷,将凄清孤寂、忧愁怅惘渲染到极致,余韵无穷。《声声慢》首句的十四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阿尔贝蒂译作:“Busco y busco, sola, siempre sola, triste, siempre triste.”[6]167意谓:“我找寻又找寻,孤独,总是孤独,悲伤,总是悲伤。”阿尔贝蒂是西班牙“二七年一代” 著名诗人。他虽然不懂中文,译作是由英文和法文转译而来的,但是他能用诗人特有的语言,以诗译诗,从而达到原文的审美再现。尤其是这一句,译者通过词语叠用的方式来替换原文的叠字,节奏感鲜明,实现了译文的修辞美和音韵美。而下阙的“点点滴滴”,被译为副词短语gota a gota,滴滴答答地,一滴又一滴地,不仅对叠字进行了对应,体现了细雨的连密不断,开口音/ta/更模仿了细雨的滴答声,惟妙惟肖。贡萨雷斯则译作“Busco, busco y busco. Pero sólo frío y soledad. Sólo frío, tristeza y aflicción. ”[15]意思是:“我找寻,找寻又找寻。但只有清冷和孤独。只有清冷、悲伤和痛苦。”贡萨雷斯是精通汉语的西班牙汉学家。Sólo frío的重复出现,不仅强调突出冷冷清清,更构成了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从清冷和孤独,到清冷、悲伤和痛苦,涵义层层递进,让凄冷悲戚的氛围逐步蔓延开来,巧妙地实现了译文的意美,同时也体现了译者对词汇色彩和情感程度的极强把握。而下阙的“点点滴滴”,同样被译为gota a gota,完美地体现了西班牙语母语译者对语言的掌控能力。陈国坚译作:“Buscando y buscando, sin saber lo que quiero. Sola, muy sola. Triste, tristísima.”[16]意思是:“找寻又找寻着,不知我所求。孤独,非常孤独。悲伤,悲伤至极。” 陈国坚原是国内高校的西班牙语教师,后来移民西班牙,长期从事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工作,为中国文化的域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译本加入了一些字面背后的释义,既找寻着却又不知我要找的是什么,这与许渊冲先生的英文译本颇为相似:“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译者通过翻译的再创作,着重突出寻寻觅觅的迷茫怅惘、空虚失落。同时,几个相同尾音/o/和/a/朗朗上口,虽然没有达到西语诗歌的半韵或全韵,但是在韵律上也得到了加强,从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诗词的音韵美。

李清照的暮年正值宋室南渡之际,国破、夫亡,她饱经颠沛流离的生活,痛苦绝望。这首词“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径独辟之笔”[17]。词人明明愁绪繁多,下笔却如此简单直白,只因她有种种难以言传的哀愁,非笔墨所能形容。没有号啕之泪,而无声之咽更让人感到莫大的悲凉。词人使用浅近的文字、凝练的家常口语,看似平平淡淡,明白如话,却处处流露出真挚细腻的情思,深切表达了孤寂难熬的心境,使人顿感愁怨铺天盖地般袭来。“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18]一个“愁”字饱含词人的身世之感,沦落之悲。与泛泛的闺怨闲愁不同,这首《声声慢》不仅是词人个人苦闷的抒写,更代表着多少女性在封建社会背景里的凄凉孤苦,在家国之痛中的彷徨无依,满纸呜咽,憾人心弦,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

(二)愁思满怀难以言喻,文化意象难以等效

《声声慢》全词借景抒情,运景入情:急风淡酒、孤雁残菊、梧桐细雨。透过看似简单的意象,着意渲染幽怨孤寂的心境,如泣如诉。而种种意象不断叠加、深化、相互钩连,构成了全词凄冷寒凉、沉郁哀婉的意境。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词人客居他乡,饱尝家破人亡的悲苦,见北雁南飞,思乡的惆怅油然而生。大雁,不仅寄托着游子的思乡之情,也是忠贞不渝爱情的象征。阿尔贝蒂将大雁译为las ocas salvajes。在西班牙语中,Oca多指家养的大鹅,即使用形容词“salvaje野生的”来加以限定,也无法与大雁的形象相吻合。贡萨雷斯译为los gansos salvajes。Ganso既可以指家养的大鹅也可以指野生的灰雁,形象更为相近。陈国坚也将大雁译为las ocas,虽然又补充了mensajeras de amor爱情的信使,但对于西语读者来说,很难将二者联系在一起。笔者更倾向于将大雁译为ánsar cisnal。在西语介绍中,ánsar大雁,灰雁,一生通常只有一个伴侣,在长途迁徙中常以V字形排列飞行。从其习性可以看出,它更符合中国文化中的大雁形象。此外,形容词cisnal是从名词“cisne天鹅”派生而来。在西方人眼中,天鹅才是忠贞不渝爱情的象征,因此用ánsar cisnal更容易让西语读者产生共鸣。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19]秋菊遍地,残败不堪,词人以花喻人,用菊花的枯萎凋零自比,暗指自己的憔悴瘦损、形槁心灰。黄花,此处是李清照凄苦孤寂的现实写照,隐含国破家亡、生命将逝的哀叹。阿尔贝蒂将黄花译为los crisantemos deshojados凋零的菊花,贡萨雷斯译为los crisantemos tristes悲伤的菊花,陈国坚译为Pétalos de crisantemo, mustios凋落的菊花瓣。由于在西语世界菊花亦多用于悼念逝者,此意象受文化语境差异的影响较小,因此,无论是阿尔贝蒂和陈国坚的直译,还是贡萨雷斯将花拟人化的意译,都可以将词人的情感渗透到语篇层面中去,意象的文化内涵基本没有缺失。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独守至黄昏,听窗外雨打梧桐,词人将苦闷诉诸听觉,更添愁思。在中国文人笔下,梧桐这一意象不仅是坚贞爱情的象征,也是孤独寂寞、离恨别愁的代表。白居易的“秋雨梧桐叶落时”、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尤其是雨滴梧桐,景象更为凄清悲凉,蕴含独特的中国味道。阿尔贝蒂将梧桐译为el plátano法国梧桐,贡萨雷斯和陈国坚都译为los árboles树。且不论所谓法国梧桐实则并非梧桐科梧桐属植物,只是悬铃木中的一种,只看 el plátano一词,在西班牙语国家中,不仅指法国梧桐,更多的是指香蕉树、香蕉,这与中国梧桐的意象毫不相关,与“雨打梧桐”清婉秀逸的意境更是相差甚远。而在翻译中国特有植物上使用减译法,简单翻译成los árboles树,也不失为一种变通的诗性处理,毕竟诗歌在翻译过程中其文化内涵很难有效地还原和阐释,有所流失也在所难免。

结语

受到不同身份背景的译者和读者的青睐,易安词在西语世界的接受与传播过程中,各译本或忠实原文,追求诗歌翻译的意美、音美、形美;或以诗译诗,通过译者的再创造,让不懂中文的人也能从中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意蕴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尽管在文化差异的影响下,会产生误译、漏译、文化内涵不对等的现象,但这并不影响易安词在西语世界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不同文化底蕴的译者们,从“他者”视角出发,创造性地解读中国古典文学,有助于促进异质文化间的对话与互动,拓展中国文学的研究领域。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中西学者通力合作,让易安词的西班牙语有了质的飞跃,为中国文化的域外传播和世界文明的共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
西语易安李清照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北方音乐(2020年12期)2020-07-09 03:16:26
2019年拉美西语国家热带花卉园林景观研修班结业
殡葬展
环球时报(2019-05-24)2019-05-24 06:17:13
《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平“语”近人》(西语版)全球上线
中国广播(2019年1期)2019-05-16 10:59:08
喝醉的李清照
小布老虎(2017年1期)2017-07-18 10:57:26
An Examination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Heart of Darkness With Freud’s Theory
李清照改嫁辨证
加班摔倒引发脑出血算工伤吗
劳动保护(2016年12期)2017-01-10 21:29:12
第三把钥匙,穿过谁的身体打开风情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