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莉,吴昔钧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发热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临床症状之一,约90%的小儿发热由病毒感染所致[1]。临床治疗小儿发热以物理退热为主,当患儿肛温大于39.0℃时可采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进行对症退热,但使用不规范可引发体温不升、粒细胞下降、虚脱等不良反应[2]。小儿推拿疗法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法,退热效果显著。李易真等[3]研究并分析9部明清时期推拿专著发现,清天河水、水底捞月、退六腑、推脊4种手法均可应用于小儿发热。临床上,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以清天河水手法为主[4],应用推脊手法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重推脊柱手法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无锡市中医医院小儿推拿门诊收治的病毒感染性发热患儿65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2.99±1.57)岁,平均病程(2.48±1.12)d。观察组男22例,女11例,平均年龄(2.14±1.15)岁,平均病程(2.39±1.08)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要求。
1.2 诊断标准 参照《诊断学基础》中的病毒感染性发热及《小儿推拿学》中小儿外感发热的诊断标准制定:年龄0~7岁;体温37.5~41.0℃;中性粒细胞≤40%,淋巴细胞≥40%,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偏高;全身伴随症状:鼻塞流涕,头身疼痛,咳嗽,口干咽痛,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5-6]。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儿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细菌感染性发热者;合并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者;已接受药物退热治疗者。
2.1 基础治疗 两组患儿取仰卧位,医生先实施开天门(用双手拇指交替从眉心向上推至前发际线)、推坎宫(用双手拇指从眉头向眉梢直推)及揉太阳(用中指按揉太阳穴)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各12次为1组,共操作3组;再实施清肺经(握住患儿无名指,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手法300次。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两组患儿均不使用药物退热。
2.2 对照组 给予清天河水手法治疗。患儿取仰卧位,以凉水为介质,医生用食、中指螺纹面着力,从患儿腕横纹中点推向肘横纹中点,连续推300次左右。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2.3 观察组 给予重推脊柱手法治疗。患儿取俯卧位,以凉水为介质,医生将食、中、无名指并拢,用螺纹面着力,沿脊柱自上而下直推,力量以患儿能忍受为度,推至皮肤潮红。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3.1 观察指标 ①腋下体温。分别于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30 min测量两组患儿腋下体温。②中医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7]。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儿各项中医症状进行评分,主症为发热,次症包括恶寒、鼻塞流涕、咳嗽、纳差,根据各症状严重程度分为正常、轻、中、重4个级别,主症分别计0、2、4、6分,次症分别计0、1、2、3分,总积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7]。痊愈: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4 h;显效:24 h<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48 h;有效:48 h<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72 h;无效: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72 h。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0%(30/33),高于对照组的84.38%(2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毒感染性发热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2)腋下体温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腋下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30 min后,两组患儿腋下体温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毒感染性发热患儿治疗前及首次治疗30 min后腋下体温比较(℃,±s)
表2 两组病毒感染性发热患儿治疗前及首次治疗30 min后腋下体温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体温 首次治疗30 min后体温观察组 33 38.48±0.50 38.14±0.52△对照组 32 38.55±0.46 38.20±0.47△
(3)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儿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毒感染性发热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病毒感染性发热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积分 治疗1个疗程后积分观察组 33 10.57±2.97 6.69±2.87△对照组 32 10.25±3.52 7.22±2.83△
发热是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的体温调节性升高的一种机体反应[8]。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之一,可分为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鼻病毒是较为常见的外源性致热原。由于小儿免疫功能不完善,易受病菌入侵,进而导致发热。目前,临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病毒性感染发热,以对症治疗为主。
中医认为小儿发热主要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小儿病毒性感染发热可归属于中医“外感发热”范畴。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易出现发热症状,加之小儿形气不足,机体稚嫩,易受外邪侵袭,风邪自口鼻、皮毛而入,客于肺卫,易致卫外之阳郁闭,正邪交争而发热[9]。临床治疗以疏风解表、发散外邪为主,正胜邪退则热解。小儿推拿可通过手法作用于特定穴位,调动患儿自身抵抗力,扶正祛邪,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天河水位于前臂掌侧正中,从腕横纹到肘横纹呈一直线,具有解表清热之功,是小儿推拿常用的退热穴[10]。然而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重推脊柱的退热效果亦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高于对照组(P<0.05);首次治疗30 min后,两组患儿腋下体温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儿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重推脊柱手法与清天河水手法对小儿病毒感染性发热的即时退热效果及症状改善效果相当,且重推脊柱手法对小儿病毒感染性发热的完全退热时间更短。
对于重推脊柱的退热作用机制,笔者从取穴和手法操作两方面分析:脊柱穴位于背部正中,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属督脉。督脉统领一身阳气,调节阳经经气,循于体表可卫外御邪,通达于内可温经通脉,故脊柱穴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的功效[6]。推脊柱可调动全身阳气,奋起抵御外邪侵袭,正胜邪退则体温恢复正常。在推脊柱的过程采用重刺激手法直推,方向自上而下,从大椎推至长强,以皮肤潮红、微汗为度。根据迎随补泻理论,自上而下逆督脉经气循行方向而推脊,是为泻法[3]。姚笑[11]通过研究不同方向推脊对家兔体温的影响后发现,自上而下推脊有降温作用,而自下而上推脊有升温作用,与传统理论相印证。此外,手法刺激量也可能是影响退热疗效的因素之一。相关研究表明,重、急、短、快且有间断的刺激对中枢神经系统为兴奋性刺激,对周围神经系统则为抑制性刺激[12]。与清天河水相比,重推脊柱的手法刺激量较大,以小儿皮肤潮红、微汗为度,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刮痧,因小儿皮肤娇嫩,为防止皮肤出血损伤,故以指代替刮痧板。刮痧可以通过刺激体表经络、穴位,将与之相关联的内脏邪气呈现于表、通达于外,从而达到祛除邪气、调动卫气的作用[13]。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刮痧疗法可以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调控白细胞介素及白细胞等,提高机体抗病毒及其他免疫功能[14]。
综上所述,重推脊柱手法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发热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儿症状,与清天河水手法的即时退热效果相当,且完全退热时间更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虽然小儿推拿疗法的退热效果显著,但缺乏作用机制研究。此外,不同推拿流派对于手法操作的认识不同,尚未形成规范化的诊疗方案。今后应开展更加科学、严谨的研究,使小儿推拿疗法更好地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