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媛,段登海,周再华,尹 平,王 婧,许晓东,革康成,郭兴韬,谭 方,陈琰东
(云南省保山市中医医院,云南 保山 678000)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1]。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致死率有所降低,但患者常发展为肢体痉挛性偏瘫。相关研究表明,80%~90%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痉挛[2]。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以抗痉挛药物、手术、神经封闭及康复锻炼等方法为主,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患者偏瘫状态,但存在疗程长、见效慢、成本高等不足[3]。本研究旨在探讨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保山市中医医院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6~85岁,平均(57.81±5.30)岁;病程25~76 d,平均(44.16±13.38)d。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5~85岁,平均(58.16±5.37)岁;病程25~75 d,平均(43.53±12.34)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要求。
1.2 诊断标准 ①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急性发病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少数可为全面性神经功能缺失;头颅CT/MRI证实脑部有相应梗死灶,或症状、体征持续24 h以上[4]。②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突发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或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头颅CT/MRI显示脑内出血病灶;排除其他病因导致的继发性或外伤性脑出血[5]。③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诊断标准。偏侧肢体瘫痪,呈痉挛性,关节僵硬或屈曲困难,肌张力升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引出或未引出[6]。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35~85岁;患者意识清醒,无认知障碍,生命体征稳定,治疗依从性良好;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严重神经、运动系统疾病,影响运动功能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存在针灸禁忌证,或不能接受针灸治疗者;合并严重精神疾病者;同时接受其他治疗者。
2.1 基础治疗 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后常规治疗,包括调控血压、血脂、血糖及抗凝治疗等。
2.2 对照组 给予体针治疗。体针选穴:头面部取百会、四神聪、水沟、颈夹脊,上肢取患侧肩髎、臂臑、曲池、手三里、尺泽、合谷透后溪,下肢取患侧秩边、血海、伏兔、梁丘、足三里、阳陵泉、悬钟、丰隆、丘墟透照海,躯干部取胸、腰夹脊穴。操作方法:选用0.30 mm×45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穴区常规消毒后直刺进针,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15 min捻转行针1次,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2.3 观察组 给予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头针选穴:患侧(偏瘫肢体对侧)头部的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2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操作方法:选用0.30 mm×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穴区常规消毒后平刺进针20~25 mm,快速刺入帽状腱膜下层,针刺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30 min,15 min捻转行针1次,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3.1 观察指标 ①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FMA评分项目包括有无反射活动、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等,总计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越轻。②Barthel指数(BI)评分。BI评分项目包括如厕、进食、修饰、平地行走等,总计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7]。痊愈: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运动自如;显效:偏瘫肢体功能显著改善,运动功能趋近正常;有效:偏瘫肢体功能有所改善,运动功能部分恢复;无效: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FMA、B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MA、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 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 30 治疗前 66.70±17.41 60.30±10.36治疗后 88.86±7.48△▲ 86.45±8.36△▲对照组 30 治疗前 66.64±17.53 60.10±11.43治疗后 80.53±7.15△ 78.63±7.21△
痉挛性偏瘫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尤其是支配运动的神经中枢受损,导致低位中枢控制下的异常运动模式被激活,肢体肌群协调失衡,肌张力异常升高,出现的运动功能障碍。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是通过不同方式刺激患者大脑皮层对感觉的应答,促进大脑的功能重建及对侧皮层的功能代偿,促进和活化神经发育,抑制和调控下运动神经元的活动,诱发分离运动,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从而促进正常运动模式建立,重塑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对肢体的支配能力及神经再发育而发挥残余功能[8]。西医治疗本病以抗痉挛药物、手术、神经封闭及康复锻炼等方法为主,并辅以物理治疗、音乐疗法等,但整体疗效不甚满意[9]。近年来,康复医学界普遍认可针灸疗法在脑卒中后遗症治疗中的作用,并将其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10]。对于脑部疾患,针刺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灌注,增加脑氧含量,促进受损脑细胞恢复,重塑运动神经支配功能,解除患肢痉挛偏瘫[11]。相关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疗效确切[12]。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属中医“筋病”“痉证”范畴,以筋肉拘急、肢体挛缩、屈伸活动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3]。中医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中风后气血阴阳失调,脑络闭阻,经气逆乱,气虚血瘀,筋脉弛张,血不荣筋,气不养络,发为本病[14]。因此,体针治疗首选手足阳明经穴,阳明经多气多血,针刺阳明经穴可化气生血,使气血运行于周身,补脑充髓。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与夹脊穴经气相通,针刺夹脊穴可激发阳气,平衡阴阳。百会、四神聪位于颠顶,通督脉入络脑,醒脑开窍,止痉宁神。筋会阳陵泉,总揽诸筋,针刺该穴可解痉止痉。
头针治疗主要选取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在头部的体表投影区,包括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中线、顶旁1线及顶旁2线。相关研究表明,头针治疗能增强大脑皮层特定区域血流量,改善大脑皮层缺血缺氧状态,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促进受损神经细胞修复及神经突触再生,恢复运动神经功能,重新支配肢体运动功能,改善肢体痉挛性偏瘫状态[15]。慎宰莹[16]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头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头针刺激后,支配运动功能网络的各区域出现功能连接增强现象,表明头针对重建运动功能网络、重塑大脑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疗效确切,通过对头部及偏瘫患肢产生双重刺激,激发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快速启动中枢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肢体运动功能,解除肢体偏瘫状态,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小,观察指标单一等不足,今后研究需要扩大样本量,完善观察指标,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