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嘉兴市聚焦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企业新产品、新技术迭代升级。全市共3152个项目获今年首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立项,立项数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居全省首位,实现三连冠。
一是聚焦重点产业,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核心技术和产品“卡脖子”较为突出的新材料领域,全市共立项新产品项目1584项,占立项总数的50%以上。二是聚焦“揭榜挂帅”,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今年以来,在先进制造、前沿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共发布“揭榜挂帅”企业关键技术攻关344项,已实现揭榜141项。三是聚焦协同创新,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打造“政府部门引导+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参与+社会组织赋能”的“四位一体”创新联合体建设运作机制,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联合攻关。
(袁伟)
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大力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全方位助推“双创”工作与科技创新发展。当前,鄞州拥有各级各类备案“双创”平台49家,其中国家级平台13家,居全市第一;孵化企业年产值超100亿元,数量与质量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据了解,鄞州已三年两次作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获国办督查激励。为保障“双创”服务,鄞州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咨询、辅导培训、人才招聘、科技金融、市场推广、公共技术、创业导师等孵育服务体系,降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此外,逐步构建起“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孵化产业链条,并打通孵化器、加速器与产业园的对接渠道,形成稳定的“孵化加速+生产基地”联动机制,为鄞州引育和留住优质孵化企业。
(吴芝宇)
今年以来,金华市婺城区直面全区高新产业基础薄弱的短板以及疫情对全区经济带来的冲击,坚持以产业创新为指引,重点围绕打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备案入库“肠梗阻”,梳理出以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工作任务、责任、政策、流程为核心内容的“三张清单一张图”,让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工作“有章可循”。
一是紧盯指标,以任务清单“兜住”考核底线。上半年全区高新技术投资额4.87亿元,同比增幅达22.4%。二是打破壁垒,以责任清单“校准”部门分工,加强协同作战。三是应出尽出,以政策清单“激发”主体动能,推动科技政策应知尽知、直达快享。四是提升效能,根据项目属性以图表形式列出项目从谋划引进到入库入统的各项流程,以流程图表“串起”工作环节。
(祝晓圆)
近日,南湖路空协同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成立暨专题报告会在嘉兴市南湖区举行。此次活动以“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树未来交通创新范式”为主题,活动现场举行了南湖路空协同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等16家科研院所联盟签约仪式,南湖区人民政府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签订了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南湖路空协同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将建成综合立体交通领域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依托研究院自身掌握的核心技术,利用北斗卫星、5G等先进通信技术,通过大数据运算中心实现无人化、智慧化驾驶等新兴交通运输技术与传统交通网络的融合,构建推动立体交通相关产业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在南湖倾力打造亚太路科创带,建设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未来交通小镇。
(浦梦媛)
近日,2022宁波市江北区校地合作揭牌仪式在浙江创新中心北岸中心成功举行。活动现场,宁波图盛激光成形技术及装备研发中心揭牌。该中心由宁波图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与宁波大学合作共建,将汇聚多所高校的研发人才,整合国内激光领域优质技术资源,为宁波激光产业升级提供支持。
近年来,江北区科技局不断深化校地合作,搭建政校企资源互通平台,加强企业与本土高校院所合作,实现科技资源和创新资源的共建共享。今年以来,已推动宁波工程学院与浙江乐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促进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多项产学研成果落地转化,获批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暨“揭榜挂帅”项目6项。下一步,江北区将继续主动对接、积极作为,为区域加快引育高层次人才团队,助推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刘静)
为破解“区位劣势”和“供给瓶颈”等难题,文成县积极探索“科创飞地”新模式,持续推进校地合作。目前,“文成(杭州)紫金科创飞地”已正式揭牌,预计招引入驻科创企业、研发机构等30家以上,组织开展科技攻关项目10项以上。
一是政策先行,做优服务。入驻“科创飞地”的企业(团队)按照创新度、贡献度享受包括租金减免、科技和招商扶持政策及人才优惠政策等系列帮扶政策。二是校地合作,盘活资源。由浙大技术转移中心负责“飞地”运营管理,借助浙大高层次人才与科技智力资源,搭建文成对接长三角科技、经济资源和对外宣传、招商的重要阵地。三是双向考核,精准管理。明确进驻“飞地”的科创企业、研发机构、人才团队的分类考核指标,实行文成和浙大双向考核,考核结果与优惠政策、租金减免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