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精细玉溪味记云南玉溪特色小吃

2022-09-05 08:39窗某人图片来源网络
餐饮世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蜜饯鳝鱼玉溪

文/窗某人 图片来源/网络

玉溪烹调技艺誉满全滇,此地的特色小吃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在昆明风行。

“玉溪风味”的内涵包括一系列独具风味的菜肴和名特小吃等烹饪食品,它的创立和形成,不知包含了多少前辈的艰辛和智慧。其菜肴的最大特点,在于刀工精细,注重火候,主配料讲究鲜、活、滋、嫩,调味则以鲜为主,重辣轻麻,酸甜适中,不论炒、烧、煮、卤、烩、焖、炖等,色、香、味、形均属上乘。其在玉溪,又因地方的物产不同,形成各自的特色。

近百年来,玉溪小吃不断发展,吸收川味、苏味之长,麻辣鲜香兼备。著名经济学家朱应庚教授,对“玉溪风味”的形成和特点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民国初年建成的玉溪街,是昆明当时唯一的一条饮食街,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正义路、晓东街、南屏街。窄窄的街面两边摆满了饮食摊点,从早到晚人来人往,趋之若骛。人们以到此一饱玉溪风味的口福而为快事。这一盛况一直持续到50年代。说明玉溪风味在云南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腌酸鱼

腌酸鱼是摩梭人、纳西人家待客及送来友的一种传统佳肴。腌酸鱼虽十里不同风,各家有各家的风味,但都共同遵循一个古训:用沪沽湖里特产的半斤左右的活裂腹鱼腌制。

人们在湖中捕鱼时,凡捞到半斤重的裂腹鱼,便小心地放进一个装有水的木盆里养着。鲜鱼一进家,主妇就立即制作。腌鱼时,先用清水将鱼洗净、去鳞,清除内脏和鱼头,大的切断。然后用熟米饭、辣椒粉及盐巴和鱼拌匀,半分钟后装入有清香气息的新鲜竹筒里,并用手按实。竹筒口用芭蕉叶包好封严。腌半个月发酵后取出,随吃随拿。

腌酸鱼生吃、熟吃,无不酸鲜可口,大振食欲,一年四季,无不相宜。

石板粑粑

贡山县独龙族、怒族有一道美味的特色食品,其历史可以远溯至新石器时代。先民交通不便,就地取材,以当地特产的一种青黑色页岩石板为锅,把野生甜荞粉搅成面糊,烤制出一道香甜适口、风味独具的烤饼,这便是当地人所说的“石板粑粑”。

烤饼的“石板”产自贡山县丙中洛乡青拉筒,山民选背阴背风山崖上的石块,制成的石板火烧不坏,水浇不裂。把它当作锅,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烙粑粑吃,不用放油,粑粑也不会粘在石锅上,烙出来的粑粑特别蓬松酥软,味道也特别香。

青松烧鸭

烧鸭在玉溪菜谱中向居首位,驰名全省,清代著名诗人杨竹溪有《棋阳竹枝词》赞玉溪烧鸭。其诗云:“鸭卵能教谷抱成,百千万亿广资生。红泥炉内包燔熟,大嚼何辞饮巨觥。”

玉溪烧鸭近似北方烤鸭,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多选用四十至六十天、重量在一公斤左右的子鸭加工烤制而成,皮脆香、肉滋嫩,加入花椒盐,更是香味浓郁。

玉溪烧鸭因为是以青松针叶晒干扭成的“草团”为燃料烧制而成的,又叫做“青松烧鸭”。青松“草团”纯净而有清香味,其炭火力较强而耐烧,用它烧成的烧鸭,熟透度适中,颜色金黄美观,味道清香可口。

烧饵块

烧饵块是云南当地的一种民俗小吃,以煮熟的大米饭压成圆形薄饼状,在炭火上面烤制,再涂上酱料和菜馅。

烧饵块做法与糍粑相同,但糍粑的原料是糯米,饵块的原料是大米。据古籍记载,麦类制作的食品古时统称为“饼”,米类制作的为“饵”。云南水稻栽种历史悠久,民间到了农历岁末,家家户户都要挑选最好的大米,洗净、浸泡后蒸熟、舂细,以蜂蜡将其表面抹匀封好,再搓揉为长方、椭圆、扁圆等形状,用作馈赠的食品,此其谓“饵馈”。有一种说法,饵块即是所谓“饵馈”的谐音。

鳝鱼米线

鳝鱼米线是玉溪风味小吃的当家品种。鳝鱼米线以鲜鳝鱼为主料,配以各种辅料及调料。

制作鳝鱼米线时,先将大蒜粒投入热锅热油炸至金黄色,随即放入适量的面酱炒香,再放入适量的辣椒面,将三厘米段的净鳝鱼投入锅内炒至变色时,加盐、味精、花椒面、酱油等调味。随后注入冷水淹没鳝鱼,待汤沸片刻用漏勺捞取。最后再将油炸的水发猪肉皮投入汤内汆煮入味,与鳝鱼段、鳝鱼汤一道盛作浇头。

鳝鱼米线咸鲜适口,味道堪称一绝。

油卤腐

玉溪油卤腐相传始制于明清之际,当时境内家家户户腌制,作为家用咸菜,或作馈赠外地亲友的礼品,后来发展为小商品生产。

油卤腐的腌制,以黄豆制成的臭豆腐为主料。臭豆腐要求质地细腻,块状均匀,厚薄一致。将臭豆腐以阳光充分照晒,排去外层水分,分别浓淡不同的口味,配以适量的粮食白酒浸裹。而后以白糖、精盐、辣椒、优质八角、花椒粉等卷在皮层,再将炼熟的上好菜油渗入其中细细腌制,享誉天下的油卤腐便制成了。

玉溪油卤腐以其色、香、味的佳美深受省内外群众的欢迎。

木瓜凉水

“木瓜”非南方木瓜树上结的那种牛奶头似的吊瓜,而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的果实。

取其籽捣烂,做成水晶一样透明的胶状物,撒入星星点点的芝麻粒,冷却后可得“木瓜冻”。其状犹如果冻,却软溜溜地近乎无形。将“木瓜冻”打成小块,加冰块、红糖水,以及少许玫瑰糖,即制成木瓜凉水。

喝这种木瓜水,趣味不在于大口豪饮,而是手捏一根细细的饮料管子,将那“庞然大物”吸进去,再从另一头溜入嘴里,咕噜噜下咽,柔滑凉甜诸般感觉一时间齐涌心头,既饱了肚子,又降了火气。

冬瓜蜜饯

冬瓜蜜饯是云南玉溪的著名小吃之一。具有清凉甜脆、透明无渣的特点。其分为红蜜饯和白蜜饯两种,两种蜜饯均呈透明状,且色泽鲜艳。其色洁白晶莹,通明透亮,入口即化,满口蜜汁,十分爽口,被誉为“水晶蜜饯”。红蜜饯用红糖加工,呈琥珀色,红润透明,肉质脆嫩,味道芳香,清凉适口,有养肝润肺、化痰解暑的功能,被誉为“琥珀蜜饯”。

玉溪冬瓜蜜饯,虽然称蜜饯,却并非以蜜制作,而是选用上等红、白糖精工制成。制作各种蜜饯,首先选用水分适中的冬瓜,削皮成净片,而后将冬瓜净片切成块状,用石灰水浸泡、漂洗一星期,待冬瓜净片呈丰满的透明状态时,先用糖浸一日,然后反复煮、清三次。成品后,按干装和水装两种藏于阴凉干燥处,较长时期不会变质。

相传玉溪制作冬瓜蜜饯始于明代后期,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民国初年玉溪凤香斋糕点铺名师唐家荣,增创“水晶蜜饯”,使玉溪蜜饯声名大震。

通海豆末糖

豆末糖是云南通海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品,以“香、甜、酥、脆,入口无渣”著称。其选用优质黄豆作为主要原料,另加白糖、饴糖等精工制成。层薄如纸,色白如乳,食用起来,甜而不腻,松酥、香脆,十分爽口。

相传豆末糖为蒙古铁骑所创,是古人在行军途中得到启发后,经过几代人的加工改良而成的。骁勇彪悍的蒙古铁骑在长期征战、远程奔袭中,不能携带更多的食物,只好将青稞、大豆捣成面与潮湿的红糖共同存放在干粮袋内。颠簸中,炒面将红糖一层一层裹起来形成块状,此即豆末糖之雏形也。

公元1252年,元世祖忽必烈率部南征,屯兵曲陀关统辖南疆,此糖遂流入通海,制作工艺由当代名师代代相传改进提高。蒙古族大军入云南后,他们同样喜欢用它作零食。在他们的驻地,这一做法简单的零食,逐渐为其他民族所效法,大家也乐意用它作为上山下海劳作后充饥的干粮。就这样,在辗转相传中,人们不断加工改进,美食终成,被人们冠以“豆末糖”之名。

清中期,豆末糖在九龙(原河西县九龙镇)批量生产,一时闻名遐迩。时至今日,已逾七百五十余载,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猜你喜欢
蜜饯鳝鱼玉溪
趣说鳝鱼
玉溪 滇中的清流如玉
我家秘方
夏季药膳佳品说鳝鱼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36卷)总目录
蜜饯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蜜饯中7种合成着色剂
从《玉溪文征》看滇中传统休闲文化
雕花蜜饯
鳝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