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 萧炜亮, 刘 琼, 柏晨辉, 郭 友
下腔静脉滤器倾斜和回收钩贴壁嵌顿常导致滤器回收取出困难。 Günther Tulip 等伞形滤器更易出现滤器倾斜或贴壁,关于该滤器回收方法多有文献报道[1-10], 但很多方法不能有效分离回收钩与血管壁间粘连。 本文报道采用改良导丝成襻法取出回收钩贴壁下腔静脉滤器的经验。
2017 年1 月至2020 年9 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回收取出Günther Tulip 下腔静脉滤器229 枚。 有31 例患者按常规方法回收失败,旋转DSA 下腔静脉造影诊断为滤器回收钩贴壁。31 例患者中男12 例,女19 例,年龄19~78 岁,滤器在体内留置时间21~90 d。 根据《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取出术规范的专家共识(第2 版)》[11]回收下腔静脉滤器:①临时性滤器或可回收滤器;②滤器置入术后时间未超过说明书规定期限;③造影证实腘、股、髂静脉及下腔静脉内无游离漂浮血栓和新鲜血栓, 或经治疗后上述血管内血栓消失;④预防性置入滤器,经过其他治疗已不需要滤器保护。
患者仰卧位于Artis Zee Ⅲ型DSA 机(德国Siemens 公司)手术台上,常规消毒右侧颈部皮肤,铺无菌孔巾,局部浸润麻醉穿刺部位;右颈内静脉穿刺,送入11 F 长鞘至下腔静脉下段行下腔静脉旋转DSA 造影(对比剂流速10 mL/s, 总量70 mL,压力700 psi),了解滤器所处位置、形态及滤器内情况,判断回收钩贴壁方向,旋转球管切线位显示贴壁侧滤器与血管壁间最小间隙; 将5 F Cobra 导管或猪尾导管(头端裁剪成3/4 圆或半圆)及260 cm 超滑软泥鳅导丝送至滤器近心段,导管导丝配合,导丝穿过贴壁侧滤器与血管壁间间隙而非滤器支撑腿间间隙,调整导丝返折成襻,用圈套器套住导丝头端, 形成闭合襻状结构,固定导丝两端,旋转导丝襻使其与回收钩互相垂直,缓慢上拉导丝襻可能挂住滤器回收钩而回收滤器,或固定导丝襻缓慢推送回收鞘将滤器回收钩纳入鞘管内,在鞘管内用圈套器抓捕回收钩取出滤器,或导丝襻分离回收钩与血管壁间粘连,再用常规套取法回收滤器;滤器取出后再次经导管鞘行下腔静脉造影,观察血管管壁是否光整及管腔通畅情况,有无对比剂外渗或滞留,观察取出滤器是否完整,有无变形、断裂,其内有无血栓及其他组织;拔除血管鞘,颈内静脉穿刺点压迫止血。 改良导丝成襻法取出滤器示意图和影像见图1。
图1 改良导丝成襻法取出回收钩贴壁下腔静脉滤器
旋转DSA 下滤器回收钩贴壁诊断标准:滤器长轴倾斜角度>15°, 多角度显像见滤器回收钩紧贴下腔静脉管壁。 记录取出滤器时间、滤器体内留置时间,计算回收成功率。术后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腔静脉情况。 随访1~6 个月,记录并发症情况。
旋转DSA 造影结果显示,2 例回收钩头端被血栓或增生组织包裹完全包埋,29 例回收钩贴壁未完全包埋(回收钩开口偏向血管腔13 例,偏向血管壁16 例)。 13 例回收钩开口偏向血管腔患者中7 例旋转DSA 造影球管切线位显示回收钩开口,再次采用常规套取法回收滤器成功,6 例常规套取法回收滤器失败,改用改良导丝成襻法成功回收。 16 例回收钩开口偏向血管壁及2 例回收钩完全包埋患者中1 例经改良导丝成襻法回收失败, 导管导丝未能穿过贴壁侧滤器与血管壁间间隙, 采用常规成襻法、球囊扩张法均未能成功。 改良导丝成襻法回收成功率为95.8%(23/24)。 平均手术时间为65 min(45~120 min),X 线曝光时间为20~55 min。 术后下腔静脉造影无对比剂外渗或滞留。 随访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下腔静脉无明显狭窄,未见附壁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滤器回收取出困难最常见情形是回收钩贴壁或嵌顿,针对回收钩贴壁的下腔静脉滤器回收方法有多种[1-10]。 有研究报道采用一次性活检钳联合可调弯鞘取出下腔静脉滤器,抓取回收钩平均时间为358 s[12-13]。然而很多医院并不能常规备用可调弯鞘和活检钳。 常规导丝成襻法可校正滤器倾斜[14-15],但回收钩往往难以收纳入滤器回收鞘,需要更换更大直径回收鞘,且需定制[16]。 如果回收钩完全被包埋,上述两种方法未必奏效。
改良导丝成襻法有两个技术核心,一是下腔静脉旋转DSA 造影明确回收钩贴壁方向及贴壁侧滤器与血管壁间最小间隙,而不是行常规正侧位下腔静脉造影; 二是成襻导丝穿过贴壁侧滤器与血管壁间间隙, 而不是穿过滤器支撑腿间间隙[17]。 旋转DSA 一次造影即可判断下腔静脉滤器回收钩与血管壁间关系[18-19]。 旋转球管切线位显示贴壁侧滤器与下腔静脉壁间最小间隙,导引导管或导丝穿过该间隙, 可避免在粗大下腔静脉管腔内盲目探查。术前下腔静脉CT 静脉造影(CTV)可判断滤器贴壁和穿孔情况[20],但会明显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和对比剂应用剂量。
对于滤器倾斜、回收钩贴壁而回收钩开口偏向血管腔、回收钩开口未完全包埋患者,旋转DSA 造影明确回收钩开口方向,旋转球管切线位显示回收钩开口, 调整圈套器方向可套取回收钩将滤器取出。 对于回收钩贴壁且回收钩开口偏向血管壁患者, 如果贴壁侧滤器与下腔静脉壁间存在间隙,旋转DSA 血管造影球管切线位显示其最小间隙,可导引导管或导丝穿过该间隙,导丝成襻、回拉导丝襻至回收钩开口水平可旋转导丝襻使其套住回收钩,按照常规圈套器原理取出滤器。本组中1 例回收失败,可能是内膜增生广泛,使得贴壁侧滤器与下腔静脉壁间间隙很小, 导管导丝未能穿过该间隙。
如果增生内膜完全包埋回收钩,导丝襻未能套住回收钩,可将导丝襻套住增生内膜,向下反复推送回收鞘以钝性分离回收钩和增生内膜,然后再用圈套器抓捕回收钩取出滤器。 对于回收钩完全被包埋患者,活检钳或异物钳抓取有一定的血管损伤风险。 由于下腔静脉壁软且活动度大,即使多根加硬导丝支撑或鞘管撬拨, 也难以撬开被包埋的回收钩。 球囊辅助有助于分离滤器与血管壁间粘连,前提条件是球囊必须位于滤器贴壁侧与血管壁之间,且球囊直径足够大。 因此,改良导丝成襻法可有效分离回收钩与血管间粘连,且无需增加耗材,无需增加静脉穿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