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文军 张 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3 页。
1.提问: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估一估1 米、1 厘米分别有多长。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引出毫米。
(1)出示图片,尝试读取毛毛虫的长度。学生得出“2 厘米多、3厘米不到”结果后,组织讨论:要想知道这条毛毛虫准确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
(2)小结: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会用到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mm)。
(板书:毫米)
【设计意图:从复习米和厘米入手,唤醒学生的知识记忆。一条毛毛虫的长度,创设了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引出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通过引导,学生产生了引入更小长度单位的需求,感悟到每个不同的“单位量”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及存在的价值。】
1.认识1 毫米。
学生借助尺子介绍毫米,指出直尺上的毫米刻度线把1 厘米又细分成了许多小格,就有了毫米。组织学生在尺子的不同位置找到1 毫米,并指给同桌看。
(1)画一画1 毫米。
借助尺子在纸上画一条1 毫米的线段,提问:画完有什么感觉?结合学生发言小结:1 毫米很短,“毫”字有细小的意思,所以叫“毫米”。
(2)找一找1 毫米。
在尺上任意找一段1 厘米,数一数有几个1 毫米。验证并小结:1 厘米里有10 个1 毫米,所以1 厘米=10 毫米。
教师提问:直尺上有1 毫米,我们的身边有1 毫米吗?学生反馈:1 分硬币、银行卡、尺子等物品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
(3)比一比1 毫米。
引导学生操作:拿出一枚1分硬币,一只手轻轻捏住,另一只手慢慢抽出来。两根手指间留下的空隙大约是1 毫米,闭上眼睛,想一想。睁开眼睛,用手势比划一下,再把硬币塞回去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找一找、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认识1 毫米的实际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这样的体验操作,物化了学生头脑中的1毫米,尺子上1 小格的长度转化成了可以触摸到、比划出的硬币的厚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单位量感”。】
2.感知几毫米。
(1)教师演示:把一分硬币一个一个地叠到5 毫米。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把这个长度记到脑海里,再闭上眼睛想一想。
(2)验证:回忆5 毫米的长度,睁开眼睛看一看,和你想的长度一样吗?
(3)画5 毫米:不用尺,在《学习单》上凭记忆画一条5 毫米的线段。
3.生活中的毫米。
(1)估一估,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多少毫米?量一量,毛毛虫的长度究竟是多少毫米?
小结:测量薄薄的、小小的物体的长度,一般会用“毫米”作单位。
(2)出示下面材料并提问:像汽车这么大的物体为什么也用毫米作单位?
小结:需要测量精密的设备时,也会用到“毫米”作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1 分硬币的叠加,借助“单位量”的参照价值,逐渐发展5 毫米的“量感”,提升学生的估测能力,实现数学教学的价值。再通过生活中各种物体的测量,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让学生体会到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1.构建联系,引出分米。
提问: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毫米,像这样10 个1 毫米就换成一个新的单位,这跟我们数数时候哪个环节很相似?
学生反馈:满十进一。
追问:如果把1 厘米也一个一个往上叠,10 个1 厘米是多少?
小结:从而又产生了一个新的单位———分米(dm)。
(板书:分米)
2.自主研究分米。
回顾总结学习毫米的方法:尝试画了1 毫米,用手势比划了1毫米,并找了身边的1 毫米。
运用学习毫米的方法,打开课本第23 页,对照《自习清单》,自学1 分米的相关知识。
3.交流反馈。
(1)认识1 分米。
提问:通过自学,知道了哪些关于1 分米的知识?
交流:快速比划1 分米的长度,找一找生活中的1 分米。
(2)认识5 分米。
任意选一种方法比划出5 分米的长度。(学生操作)
提问: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5分米?学生举例并验证。
讨论:2 个5 分米是多长?指出,10 分米就是1 米。
(3)沟通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形成板书。
提问:根据板书,“分米”应写在哪个位置比较合适?(“厘米”和“米”之间)
组织讨论:我们已经学习了4个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根据学生发言小结:1 厘米=10 毫米,1 分米=10 厘米,1 米=10分米,1 米=100 厘米。
形成板书:
【设计意图:在研究毫米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放手让学生自学“分米”的相关知识,发挥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功能。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将“毫米”“分米”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打通“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学生的长度观念和估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1.练习巩固。
先自己轻轻读一读,再和同桌交流想法。
小结:在挑选单位的时候可以找合适的参照物,联系生活实际就能帮助我们准确找出目标。
2.总结全课。
【设计意图:三道练习设计短小精悍,具有层次性、趣味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便于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让学生体会挑选单位时找合适参照物的必要性,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最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梳理和交流,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反思能力。】
在“毫米和分米”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量知识,更要通过多维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量感”,提升学生的估测能力,实现数学教学的价值。这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教学计量单位时,除了要把握学生的整体知识储备,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起点来设计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课的开始,教师带领学生简单地回顾“米”“厘米”的长度单位后,渐渐使学生感悟到“毛毛虫”的长度无法用整厘米表示,从而引出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产生了引入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需求,并且由此也初步感悟到了连续量的本质所在:无限分割。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不同的形式,调动不同的感官,在实践中体验“量”,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例如,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体验1 毫米的环节”:拿出一枚1分硬币,一只手轻轻捏住硬币,另一只手慢慢地把它抽出来。现在两根手指之间留下的空隙宽度大约是1 毫米。闭上眼睛,你的脑海中能浮现出1 毫米的画面吗?睁开眼睛,再用手势比划一下。通过这样的体验操作,尺子上1 小格的长度转化成了可以触摸到的硬币的厚度。学生常见的物品参照更能促进学生对毫米单位表象的建立,他们头脑中的参照物越丰富,估测的手段就越多,估测的能力也就越强,对毫米的理解也就越到位。
我们知道无论哪方面的度量教学,度量的核心要素都是度量单位和度量值。因此,度量教学的关键是:建立“一个长度单位的观念”,“数”出度量单位的个数,培养学生的“量感”。例如在本课教学中,在学生建立起1 毫米的单位表象后,通过1 分硬币的叠加,引导学生体会“单位迭代”,之后建立了5 毫米的量感。接着让学生继续叠加,从而引出了“分米”。这种“不断累加”的思想更多的是靠推理、想象来理解,这些活动都为学生进一步认识“量”积累了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