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英
(广西民族大学 预科教育学院,南宁 530006)
众所周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下简称《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大力对外宣传和译介的重磅中央政治文献。《习》包含大量用典,其中英文版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英文版广受海外读者追捧。《习》对外翻译的成功,正逐步成为国内译界研究的热点。笔者2020年11月19日在中国知网(CNKI)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为“主题条件”检索出:自《习》第一卷出版以来,研究《习》英译的论文总数159篇,研究视角主要从文化翻译观、生态翻译学、功能目的论等展开,研究内容既有宏观层面的启示经验谈[1]、翻译策略研究[2],也有微观层面的隐喻研究[3],标题、注释等副文本翻译研究[4],典故、文化负载词等中国特色话语翻译研究[5-6]。其中,《习》用典英译相关研究文章仅11 篇(含硕士学位论文5篇),占《习》英译研究论文总数的6.9%,而研究《习》用典英译对国家形象构建和传播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仅3篇)。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借用许氏“三化”论,对《习》用典英译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对外构建和传播中国国家形象之成因和手段做一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我国对外宣传(翻译)如何消除西方舆论偏见,在国际上构建良好中国形象,一直以来都是国内译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是近来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关于国家形象的核心概念,我们发现学界已达成以下三点共识:一是国家形象包括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前者即自我形象,后者即他者形象。二是国家形象具有多维性,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等多方面。因此,中国国家形象可划分为中国政府形象、中国政党形象、中国领导人形象、中国文化形象、中国人形象等[7]70。三是国家形象的塑造分为自塑和他塑。自塑是指一国政府、机构和民众塑造的国家形象,他塑是指国外政府、机构和民众塑造的国家形象[7]71。
2020年9月15日,《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2019》)在北京发布。这是党的十九大(新时代)以来,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实施的第二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是其开展的第七次中国形象全球调查。本次调查在全球22个国家同步展开,受访者达11000人,新增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主张、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国家形象评价等热点话题,更加立体、全面地呈现出国际社会对2019年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8]。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有:中国整体形象好感度继续上升、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各领域表现认可度均获提升、中国“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形象备受期待、共建“一带一路”获得更多海外认知与了解[8],等等。
然而,该调查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比如:海外受访者对中国的整体形象分数为6.3(满分为10),刚达到“及格水平”,且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整体印象仅5.3,低于前三年的5.6、5.4,呈下降趋势(如图1所示);海外受访者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三个方面是中餐(53%)、中医药(47%)和武术(43%),而对孔子、儒家思想、文化典籍等中国文化精髓了解甚少;在中国执政党形象方面,海外受访者中仅有38%选择“全面从严治党”、28%选择“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且对“反腐败成效显著”“学习和创新能力强”等方面缺乏认知。由此可见,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和传播之路任重而道远,特别是中国文化形象、中国政党形象等对外传播亟待加强,文化软实力尚有很大提升空间。构建肩负和传播国家形象重要使命的政治文献对外翻译,已经有所作为,也将大有可为,必将为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做出更大贡献。
图1 中国整体形象得分[9]
本文所提“用典”意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10],且以引号为标志的典故引用。据我们自建语料库数据统计,《习》包含大量用典,共计347次、321条(重复引用的同一条典故计为1条),其中第一卷用典145次、第二卷120次、第三卷82次。因此,做好习近平用典的翻译,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构建和传播一个积极、健康、进步的中国形象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发现,习近平用典主要分为八大类,即治国治党类、天下情怀类、修身立德类、励志劝学类、信念笃行类、创新任贤类、人民至上类、生态辩证类。
治国治党类,是指通过用典来阐发治国原则、思想和智慧,表达从严治党的决心和魄力,如“治大国若烹小鲜”“法者,治之端也”。此类用典79条,占用典总数的25%。天下情怀类,旨在表现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情怀和崇高目标,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修身立德类,指通过用典阐明修身立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无论党员干部还是公民百姓,都必须修养心性、树立德业,如“德者,本也”“与人为善”。天下情怀类和修身立德类各占约15%。励志劝学类,即通过用典激励人心,振奋精神,规劝广大青年特别是党员干部勤学、好学、乐学。此类用典40条,约占12%,如“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信念笃行类用典,表现的是“四个自信”,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信念源于笃行,踏实苦干是信念的有力支撑。此类用典33条,约占10%,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创新任贤类用典,体现了创新驱动、人才为要的发展战略,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民至上类用典,既表达了习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挂在心头、念在心头的人民情怀,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的执政观,如“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生态辩证类,指通过用典表达人与自然相和相谐的生态观、科学全面地看待事物和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创新任贤类约占8%,人民至上类和生态辩证类各占约7%。
由此可见,《习》用典丰富,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从治国治党、天下情怀、修身立德、人民至上等八方面展示了一个全面、积极、进步的中国形象。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要“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那么,作为国际传播重要渠道的新时代政治文献对外翻译,如何提高传播能力、推动中国形象对外的有效传播?创新理念是关键。
长期以来,政治文献翻译坚持“以原文为中心”的翻译观,必须“紧扣原文,不得随意增删”[11]。这样的翻译观,历来成为政治翻译界的共识。不可否认,在此翻译观指导下,老一辈政治文献翻译家们成功翻译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重要政治文献,为政治文献翻译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新时代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长,中国正日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尤其在当下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中,中国的一举一动更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其政治文献的受众群体较之过去也已明显不同。“一二十年前我们翻译成外文的中国图书,是给少数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学者看的”[12]78,供他们作“档案文献”查阅[13]。因此,一直以来,在“政治正确”和“紧扣原文”的传统下译出的文献再生硬,这些读者也能接受。但现在的情况与以前不同了,最大的区别是“读者、受众变了”,“我们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对世界的影响与日俱增,我们的受众迅速地增加,我们的译文面对的不再是少数外国专家,而是57亿外国人”[12]78。尤其近来随着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与日俱增,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惠及更多国家的人民,越来越多的国家政要希望学习中国的治国方略,越来越多的海外大众希望了解中国的国情。鉴于此,作为国家翻译实践的新时代政治文献翻译,有必要抛弃“紧扣原文”的陈旧观念,创新翻译理念,在坚持“政治正确”的前提下,以通俗易懂、大众“想读”“爱读”的译文,“帮助不懂中文、却又渴望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外国读者读懂中国、了解中国”[14]。
这一点,恰巧与许氏“三化”论不谋而合。从《习》用典诸多成功的翻译实例来看,时时可见许氏“三化”论的影子。许渊冲先生在继承和发展钱锺书“化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化”翻译方法论,将“化境”具体细化为“等化”、“浅化”和“深化”。“等化”即译文与原文信息对等,不增不减,实现手段包括正词反译、反说正译等,使人“好之”;“浅化”即译文信息弱于原文,即把原文形象、具体语言和意象化为一般性语言,实现手段包括减词、合译、一般化等,使人“知之”;“深化”即译文信息高于原文,译文与原文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意象上都与原文保持基本一致,略高一筹,实现手段包括加词、分译、转译、具体化等方法,使人“乐之”[15]94。许氏认为,“三化”的目的是实现“三之”,“三之”中的“之”指译文读者。可见,许氏“三化”论体现的是读者关照,这与新时代政治文献翻译的目标不谋而合:“时代不一样了,语言在变,受众在变,过去就是为了翻译而翻译,现在不一样了,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讲好的中国故事,而是把这件事说得圆满,说得动听,让人听进去。现在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就不能那么机械地翻译了”。[12]78“等化”可将中国故事“说得圆满”,“浅化”能使中国故事“让人听进去”,“深化”可将中国故事“说得动听”。当然,许氏“三化”论并非只重视读者关照,而置原作者于不顾,相反,他认为:“好的翻译注重两种文化的统一,达到译语优势和忠实原作的辩证统一。”[15]97“三化”就是在忠实原文内容精神的前提下,发挥译语优势,既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内涵,又让译文读者“好之”“知之”“乐之”。这与新时代政治文献翻译应在坚持“政治正确”的前提下,以大众“能读”、“能懂”甚至“爱读”的译文满足读者需求,构建并传播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这一翻译理念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在当下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情境下,我国的政治文献对外翻译,要讲好中国故事,有效构建积极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采用许氏“三化”策略不失为有效助推手段之一。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使中国形象“走出去”,可用“等化”使人“好之”;使中国形象“走进去”,可用“浅化”使人“知之”;使中国形象“走深入心”,可用“深化”使人“乐之”。
用典以独特的语言形式传递丰富的价值精神,代表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翻译过程中必须挖掘中国话语内涵,使译文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求同存异”,达到情感共通和心灵共鸣。同时,政治文献中的用典是为用典人表达思想观点“服务”的,与纯粹的典籍翻译不同,译者在翻译政治文献用典过程中,须时刻牢记原文的用典目的,在上下文语境中对用典作出适切性翻译。若翻译处理不当,译文读者就无法“读懂中国”“了解中国”,中国形象就无法“走出去”,甚至有可能引起译文读者的误解,损害中国国家形象。
众所周知,许渊冲一生翻译出版了120余部中华典籍译著,从一开始就将“为何译”定位为:“把中国文化引进世界”,让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最终实现建设世界优秀文化的梦想[16]。从国家形象构建和传播层面而言,许渊冲就是要通过翻译向世界传播良好的中国文化形象,让中国在全球话语体系中赢得话语权。这是许氏翻译思想的根基和出发点。
我们研究发现,《习》译者在中西文化之间“求同”的基础上,成功传译了用典的“中国话语内涵”,使译文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通和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成功构建和传播了一个积极、进步的中国形象,不但使中国形象“走出去”,而且使中国形象“走进去”“走深入心”,这一点,可由许氏“三化”论加以论证(见表1)。
表1 《习》用典翻译方法统计
上表(表1)表明,《习》用典之翻译,恰当运用了许氏“三化”法,其各种不同的细节处理,都可从许氏“三化”论中得到诠释,不妨看几则实例。
例1:“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17]96
译文:“One should be mindful of possible danger in times of peace, downfall in times of survival, and chaos in times of stability.”[18]120
例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9]
译文:“The sharpness of a sword results from repeatedgrinding,while the fragrance of plum blossoms comes from frigid weather.”[20]
这是“等化”使“好之”。例1、例2译文几乎一字不漏,将原文内容和盘托出。例1用三个in times of再现了原文的“重复”修辞,既增强了译文的感染力,又在总体上实现了译文与原文信息的全额对等。例2不仅内容与原文对应,且前后分句采用相同的“S-V-O”句式结构,sharpness和sword、from与fragrance、frigid押头韵,再现了原文古诗句的“形美”,增添了“音美”。
《习》中大部分用典所涉文化价值观是中西相通的,因此译者运用“等化”译法,在力求尽量保留原文形式特点的基础上,全额翻译原文内容,确保把“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讲圆满,满足译语读者期待,助推中国形象“走出去”。《习》译者采用“等化”法翻译用典高达194次,约占总数的56%,体现了译者在国家形象自塑方面所作的不懈努力(见表1)。
例3:“天地之大,黎元为本。”[21]79
译文: “In a country, the people are the most important.”[22]83
例4:“莫用三爷,废职亡家。”[21]165
译文: “Give close kin official posts and lose your job and ruin your family.”[22]181
这是“浅化”使“知之”。上述两例中,译者经“浅化”手法,将“天地之大、黎元为本”缩减为“国以民为本”,而“莫用三爷,废职亡家”则将“三爷”淡化为close kin(至亲),隐去文化空缺项,使译文读者“知之”。为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国形象“走进去”,《习》译者采用“浅化”译法,即通过减词和一般化手段把原文形象、具体的语言和意象,化为一般性语言,用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实现跨文化交际。在《习》共347次用典中,译者采用“浅化”法翻译的有71次,约占总数的20%(见表1)。
例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7]125
译文:“In the face of all blows, not bending low, it still stands fast.Whether from east, west, south or north the wind doth blast.”[18]150
例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1]317
译文: “The rich wine and dine, the poor starve and die.”[18]346
这是“深化”使“乐之”。例5通过“深化”手法,将原典译成两句,增加了原文形式所无、实则内容所有的not bending low(不弯腰、不低头),使译文更加形象生动,具有“意美”;再者,炼词用字精妙,blows与low押/ʊ/韵、blows与bending、still与stands押头韵,fast与blast押尾韵,具有“音美”,可以说毫不逊色于原文,足以使译文读者“乐之”。
例6以“动”译“静”(wine and dine/大吃大喝,starve and die/挨饿致死),发挥译语优势,充分传达了原文的“意美”;原文两个五字句,译文亦如此,精准再现了原文的“形美”;原文不押韵,译文wine and dine押尾韵/ain/,且与die押/ai/韵,具有“音美”。因此,译文读起来比原文更生动,不仅使译文读者“好之”“知之”,更能使其“乐之”了。
许渊冲认为,发挥译语优势的“深化”法,可以使译文比原文更深刻、更生动,达到“乐之”的效果。《习》译者在翻译用典过程中,所追求的不仅是让译文读者“好之”“知之”,还适当采用“深化”手法,使其“乐之”,努力使中国形象“走深入心”。《习》译者共采用“深化”法75次,约占总数的22%(见表1),足以体现译者团队充分发挥译语优势,为塑造立体、全面、积极的中国形象做出了孜孜努力。
图2为《习》用典翻译中“三化”用法对比图。
图2 《习》用典翻译方法对比图
面对国际话语体系“西强东弱”的局面,译者团队深知《习》对外翻译作为国家翻译实践的重要使命,“有着强烈的中国话语自信与话语自觉意识”[5]86,在充分理解用典原本含义和当下内涵的基础上,采用以“等化”为主、“浅化”和“深化”为辅的翻译方法,既注重用典所反映中国形象的自我构建,又重视“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既使译文读者“好之”,又力求使其“知之”“乐之”,为提升中国形象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新时代对外翻译如何助力中国形象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走深入心”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