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贲香 张贵福
(1.五莲县第一中学,山东 五莲 262300;2.五莲县教体局教学研究室,山东 五莲 262300)
随着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纲领性文件相继颁布实施,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鼓励“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1]新课程改革、新高考改革的相关省市分批次进入教改行列之中,我国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正在进行着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评”一体化变革。
山东省是第二批进入课改的省份,省市县教育教研主管部门对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新课程研训活动,保证新课程理念、要求在全省各地高中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落地实施。为贯彻新课程理念要求,更好地开展高中英语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笔者结合2021年山东省高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中的一堂名著阅读课进行分析,提出在高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中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设计,即“导、读、赏、思、言、写”三层面六环节英语名著阅读教学实施路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正式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品质不断提升、文化意识不断增强、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2]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明确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活动观的提出为整合课程内容、实施深度教学、落实课程总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英语教与学的效果提供了可操作的途径。教师应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2]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宏观的学习路径,而不是中小学外语教学的具体活动形式。”[3]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提升核心素养为目标,从识记、复述知识走向更深层次的思考,学会解释、思辨、推理、验证和应用;引导学生去理解世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促进健全人格和精神成长。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进一步构建“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活动为途径、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素养为目的”的整合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理解文化内涵、应用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分析和审视事物和人物的真、善、美,评判不同的价值观,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深层理解,充分体现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融合,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课标》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部分优秀英语文学作品,如戏剧、诗歌、小说等,从作品的意蕴美中获得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启示;能够理解和欣赏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等,感悟其精神内涵,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长。”[2]
英语名著教学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也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单篇阅读而言,名著阅读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开展英语名著教学是《课标》对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理解、思考、评价与鉴赏能力和发展学生阅读思维的需要,也是顺应新课程改革、新高考改革的需求,是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开展高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学生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深化学生的体验感悟,增强学生的篇章整体意识和全局意识,提高学生对篇章结构的认识能力,促进学生对文章整体脉络的把握;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启迪学生对上下文之间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习惯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高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设计应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围绕主题语境,通过基于文本、深入文本和超越文本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同时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能,阐释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评析语篇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情感态度,进而尝试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实现深度学习,促进语言能力向学科素养的转化。
2018年以来,在山东省教科院高中英语教研员陈元宝老师的倡导引领下,全省各地高中英语学科陆续开展了“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实践探究”课题研究活动,先后阅读了《了不起的盖茨比》(TheGreatGatsby)、《老人与海》(TheOldManandtheSea)、《野性的呼唤》(TheCalloftheWild)、《鲁滨孙漂流记》(TheAdventuresofTomSawyer)等英语名著作品,引领学生进入了名著阅读的世界。英语名著阅读活动为学生创建了积极有效的英语学习环境,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英语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语言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思辨力。
2021年4月26日—29日,山东省教科院在德州一中组织举行了为期4天的“山东省高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优秀课例展示”活动。此次活动从山东省各地市高中英语教师中遴选出30余位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教师,通过现场课例展示形式,分享各地参与名著阅读实验活动所取得的最新教改成果,省教科院申培轩院长、省教科院高中英语教研员陈元宝老师及来自各地市的教育专家,对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与指导。我县有一名教师作为日照市的代表参加了本次展示活动,在我们接到省市布置的讲课展示任务后,笔者全程参与了确定讲课人选、选择讲课内容、构思教学设计、备课试讲、听课评课、磨课完善等环节的准备工作。本节课选取的英语名著片段,展示了一节基于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的“导、读、赏、思、言、写”名著阅读教学课,课后点评交流环节受到了山东省教研员陈元宝老师及与会专家的肯定和褒奖,也得到了广大与会教师的认可和赞扬。
(1)教材分析
[主题语境]人与自然
[语篇类型]记叙文
[语篇研读]文本选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文学名著《老人与海》(TheOldManandtheSea),讲述的是一位古巴老年渔夫——圣地亚哥,连续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最后他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与一条大马林鱼搏斗的故事。尽管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但他身上却有着“超人”的品质,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些“硬汉”形象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这部分内容描写生动、语言简洁有力、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充分展露出海明威的写作风格。海明威本人对这部小说的评价是:“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2)学情分析
本次山东省高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优秀课例展示活动是在德州一中高二年级借班上课展示的。德州一中是参与名著阅读实验的地市级高中,学生英语水平相对县区高中的学生英语水平明显会高一些。高二学生通过高中一年的学习,具有较高的英语语言能力基础,养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基本形成了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有利于顺利开展名著阅读活动。通过课前温馨的师生问候及教师具有亲和力的自我介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很快相互熟悉起来,学生的精神面貌很好,阳光自信,兴趣盎然,这为下一步课堂教学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3)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能使名著阅读课更加有的放矢与高效,因此,在上课前三分钟,教师通过PPT在大屏幕上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不仅要读懂名著《老人与海》这篇小说,了解小说的背景、作家海明威的生平经历及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而且要能品读小说的语言意境,挖掘人物性格与小说主题;进而学会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写作手法进行内化语言后的迁移创新,最终达成名著阅读教学活动的预设效果。
名著阅读课重在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使学生在亲近文本过程中,构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的理解不仅靠教师的导读,而且更需要学生自主阅读。教师运用“导—读—赏—思—言—写”三层面六环节名著阅读模式,“导”入主题,了解作者作品,激活背景知识;基于文本,品“读”字里行间,掌握情节和角色;深入文本,“赏”析文本特色,体会言外之意;推理归纳,“思”辨人物成败,感悟价值导向;超越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言”论象征意义;迁移创新,续“写”故事情节,升华文本主题。整个教学过程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域出发,在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以及迁移创新类活动三个层面六个活动中展开名著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1)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Read in the Lines)。教师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补充铺垫必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开展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检索等学习活动,引出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鼓励学生从语篇中获得新知,通过梳理、概括、整合信息,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感知并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语篇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取向,从而能够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较为清晰的信息链。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这是语言知识建构形成的过程。
一是围绕主题,情景导入,激发阅读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所选名著“老人与大马林鱼搏斗”的精彩片段视频,导入名著标题,向学生介绍作者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及故事背景知识等,进入课堂活动Activity 1,讨论回答问题。学生预测名著阅读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欲望,为下一步名著阅读作好铺垫。
Activity 1:Enjoy a video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is happening in this video? And what is the video about?
Who can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author and the background?
[设计说明]导入环节开门见山,从观赏名著视频片段入手,让学生预测名著语篇标题、内容及框架,导入主题。通过介绍谈论小说作者,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激活他们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而且把他们带入故事情境,拉近他们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是研读文本,梳理概括,整合信息结构。学生根据标题预测内容,快速阅读文本,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预测段落内容,获取语篇主干知识,明确主旨大意,通过排序练习完成对故事情节的梳理,把握文章整体脉络;学生认真研读语篇,品读字里行间,概括主题意义。小组合作完成Activity 2,同时,梳理出主人公——圣地亚哥的生活态度,使信息结构化。从而触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感受文本语言中产生对主题意义的思考。
Activity 2:Read the passage and finish the following tasks.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underline the sentences about the fish to figure out how the writer described the fish.
Take notes to complete the mind map about Santiago.
图1 The Mind Map about Santiago
[设计说明]在主题意义引领下,学生速读、细读文本,提纲挈领,把握语篇的宏观、微观组织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建构文本意义、增强对小说故事情节的熟悉度。通过填写完成故事人物信息思维结构图的方式,培养概括、梳理和整合能力,同时构建事实信息结构图,深化对主题语境(人与自然)的理解与认识。
(2)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Read between the Lines)。在学习理解类活动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意义,深入研读语篇,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判断等交流学习活动,逐步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巩固新的知识结构,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助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这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一是描述阐释,模仿表达,赏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学生根据梳理、概括、提炼出来的结构化知识,运用在语篇中学习的动词短语、固定搭配及相关数据,采用Pairwork的方式,用英语描述Santiago惊涛骇浪里与大马林鱼搏斗的主要场景,学生基于归纳、整理的信息,分析、判断老人的性格特征。学生分析文本语言形式对故事氛围的创设作用,赏析作者写作技巧,体会言外之意。
二是分析判断,内化运用,提升思维品质。深入阅读文本,内化所学语言知识,整合语言信息,以便能更准确、得体地运用已学语言知识和文化。启发学生思考多次重复feeling himself go和I will try it more等语句的目的及效果,分析其功能,推断作者意图,概括主旨要义,学生分析、判断老人当时的体力疲惫状态及坚强不屈的内心,勾勒主人公的“硬汉”形象。
Activity 3: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finish the following tasks.
Find out the sentences repeated more than 3 times in the passage and analyze and infer the writer’s purpose.
Read the whole passage again and give a subtitle to this excerpt.
[设计说明]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梳理体现老人身体状态的句子。在创设语境中,老人体力透支、几乎支撑不住的形象跃然纸上。因此,学生能够借助上下文理解句子在特定语境中的内涵,推测出老人身体极度疲惫的状态。教师引导学生整合文本信息,把零散的信息串联起来,凸显出隐含的关系——老人身体疲惫和精神顽强的对比,感悟语篇主人公“硬汉”形象。学生借助整合文本信息,能够给本次名著节选片段加上一个副标题——A Close Fighting(一场势均力敌的搏斗)。在运用中进一步掌握语用知识,提升语言能力,做到思维、表达和文化的融合。
(3)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Read beyond the Lines)。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或作者态度进行推理与论证,赏析语篇的文体特征与修辞手法,探讨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批判、评价作者的观点等,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进而使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基于新的知识结构,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运用语言技能,进行多元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陌生情境中的问题,理性表达观点、情感和态度,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深度学习,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像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这是名著阅读中最高层次的活动,也是能力生成素养的过程。
一是推论评判,言论表达,提炼主题意义。学生经过对语篇的速读、细读、研读及赏析,对文章的主题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语言生成也更加丰富。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简介和小说创作背景,思考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写作意图;启发学生将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情感与文本主题相结合,讨论主题象征意义,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深层探究与提炼。
Activity 4:Discussion in groups.
Please explore the deep meanings behind the old man,the fish and the sea.Then draw a picture to show their relationship.
[设计说明]这是一个思辨性问题,即探讨the old man,the fish及 the sea的深层含义,旨在让学生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层挖掘,并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深化对作者写作意图和文本主题的理解。鼓励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可以说是读者与文本、作者、同伴的对话。在多维对话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情感得以升华,人生价值观得以渗透。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语言生成会是多样多彩的。例如,在推理老人、大鱼和大海的象征意义这个环节里,有些学生会认为the old man象征着人类(human)或是每一个人(individual),有些学生可能认为象征着永不屈服的精神(spirit);有些学生会认为the fish象征着动物(animal),有些学生可能认为the fish象征着挑战(challenge) 或困难(difficulty);有些学生会认为the sea象征着自然(nature),有些学生可能认为the sea象征着生活(life) 或社会(society)。老人虽然生存疾苦,仍然表现出乐观主义的斗争精神,那么我们面对人生困境时,应该乐观地接受挑战、尊重挑战,最终方能成功。该活动旨在结合生活实际,拓展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深层探究与提炼,同时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品格的塑造产生积极影响。
二是想象创造,拓展写作,升华主题意义。教师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再次回归标题,解读标题所蕴含的主题意义,鼓励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认识。此环节要求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写一篇关于民族英雄的报道,帮助学生内化本节课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联系自我理性表达观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拓展升华主题意义,实现立德育人。
Activity 5:Write and share.
Write a post on what you can learn from the old man fortheSchoolEnglishNewspaper.
Write a report for the Broadcasting Station at your school to introduce a tough person,such as Ren Zhengfei,Langping,Tu Youyou,Zhong Nanshan and so on.
[设计说明]写作活动是检查学生迁移创新能力环节。要求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写一篇读后感悟和描写一个你崇拜的坚强不屈的英雄人物。读后感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从老人身上学习面对困境和挑战时的坚强自信、勇于拼搏、永不屈服的精神,战胜困难,继续前行。第二个写作任务是写一篇关于像任正非、郎平、屠呦呦或钟南山等英模人物的报道,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语言知识、修辞手法及篇章布局等,描写一个你崇拜的坚强不屈的英雄人物及他们身上折射出的精神力量,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英语写作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崇拜英雄、敬畏英雄、学做英雄的意识。
分层课后作业:教师合理设计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作业,自助式完成任务,巩固课堂学习成果。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和继续,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活用课堂所学知识,还能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升华主题意义。
Optional assignment.
Underline the positive words used to describe the fish in Paragraph 1 and think why the fisherman used such positive words to describe the fish?
Share your “Fish Tag” in English Sal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 the writer • the novel • the lines
• your understanding • your experience • your suggestion
[设计说明]本节课布置的课后作业有两个,一是要求学生再读名著文本第一段,找出描述大马林鱼的词句,思考为什么用了那么多溢美之词描述大马林鱼,进一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化主题意义;二是要求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际,举行一次“英语沙龙”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好沙龙活动,思考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提出可行的应对方案,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敬畏自然、保护自然、适应自然、战胜自然的意识及坚韧自信、拼搏奋进、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精神。
观察和审视英语名著阅读活动课堂,我们看到了一线教师在新《课标》理念引领下,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勇敢探索,课例展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导、读、赏、思、言、写”名著阅读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从作者视角过渡到读者视角,激发学生品读名著的热情,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名著的魅力与力量,并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设计上,开展基于文本、深入文本和超越文本的三个层次的阅读活动,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研读赏析名著精彩语篇,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及创新性思维;在主题升华上,不仅将老人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明确人生奋斗方向。
毋庸置疑,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名著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改变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模式化、碎片化学习样态,也有助于改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贴标签”的问题,给课堂注入了新的理念与活力。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课程内容和目标素养化的落实路径,更是一种相对宏观的学习途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观念。只有当教师对某一教学理念有真切的感受和根本的认同时,这种理念才真正在教育者心中生根,一个共同的信仰才可能由此建立起来,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践行这种理念,才能使这种理念在整个教育全程中落地生根、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名著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用探索,不断创新完善。开展好英语名著阅读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英语文学修养,努力开发出适切的高中英语名著阅读课程;其次,要做好高中三年的阅读规划,要有明确的高一、高二和高三阅读名著细目表,所选书目应符合学生当前的语言水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第三,阅读材料应题材广泛、情节内容扣人心弦、富有教育意义。只有这样的名著阅读教材才能激活学生的语言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广泛思考。教师在经典名著阅读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设计覆盖语言知识、阅读策略的阅读任务,还要设计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阅读任务及关于人物命运或文本主题意义探究的任务,激活学生思维,从而更敏锐地感悟人生、更直观地洞悉世界。
在英语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强化主题语境及语篇意识,提高把握篇章关键信息、语言特点及语篇结构的能力。“要坚持课上精读与课下泛读相结合,限时阅读与非限时阅读相结合,以读写训练为主线,坚持每天阅读千字以上的名著章节,关注语篇的主题意义理解升华,拓展语言学习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做好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养成读后写心得体会、文章概要,读后仿写、改写、续写等动笔习惯,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及规范书面表达的效度,努力促使学生在英语名著阅读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逐渐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4]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省级公开课看似是讲课老师在台上个人综合素质的展示,实际上,它是学校教研组教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学校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的体现,也是区域教研新课改创新成果的展示。在备课过程中,市、县教研员和学校教研组教师们协同合作,通过不断地磨课,经历了设计思路、备课、试讲、评课、修改、完善的过程,最终才成就了精彩的课堂展示。英语名著阅读活动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在学生能力提升的同时,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学积淀也需要不断提升,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提升,促进高中教育教学方式转变,助推高中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的高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活动,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基于语篇学习理解、深入语篇应用实践、超越语篇迁移创新的学习活动,由低阶向高阶迈进的阶梯式学习,从碎片化学习走向整合化、情景化和结构化学习,将知识、文化、思维有机融合,从学科知识走向学科育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面对围绕主题语境的新情境,形成新认知,发展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程、新高考改革实质上是新时代国家引领的一场教育革命,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有胆略与气魄,积极投入课程改革的洪流,去实践、行动和奋斗。开展英语名著阅读活动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需要广大师生长期坚持,持之以恒,方能收获累累硕果。作为高中英语教师,要有教育者的理想与情怀,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觉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理论水平,积极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去,将《课标》倡导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整合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英语名著作品的优势,让高中英语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高考改革要有利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首要问题,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