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类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2022-08-31 05:11邓杨保肖卫初邓曙光胡赛纯谭跃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17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

邓杨保 肖卫初 邓曙光 胡赛纯 谭跃

摘要:工程教育认证对促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立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文章首先介绍了基于OBE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流程,然后探索了工程实践类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最后阐述了湖南城市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工程实践类课程体系优化方面的举措,旨在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其他工科专业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工程实践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17-0172-03

2005年,中国开始建设工程教育认证体系,逐步在工科专业开展认证工作,并把实现国际互认作为重要目标。2016年,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1],工程教育认证在各大高校积极推进。目前,中国227所高校的1170个工科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9个。因此,开展工程教育认证是当前中国高等学校改革发展中继本科教学评估和质量工程之后的一个焦点工作。随着高校转型发展,绝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开始转变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虽然,中国许多高校已经开展了工程教育认证,但是当前中国工程教育下工科人才实践能力不足,具备企业经验的工科教师比较缺乏,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还比较落后。而在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指出,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关键,课程体系和毕业要求之间有明确的映射结构关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科专业,中国绝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该专业。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宗旨就是加强学生的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在电子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构建势在必行。

目前,针对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国内一些高校进行了相关研究与探索。例如:潘杨等人[2]依据工程认证标准要求,分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明确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体系、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提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李月华等人[3]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重点阐述了南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和相应的改革举措;于雷等人[4]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工科专业课程内容、结构、模式以及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赵亚妮等人[5]阐述了西藏民族大学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准则,在电子信息专业进行了课程体系构建与改革;蒋敏兰等人[6]根据自身参与工程教育认证经验和实践,介绍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改革举措;李飞等人[7]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了我国高校电气类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尽管目前国内各大高校都在加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培养,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大多数人认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就是培养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学生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忽视了表达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等一般性的实践能力。(2) 由于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改进方向,注重学习的过程性考核,所以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毕业生培养的关键。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陈旧,与产业结构不适应,导致学生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够理想。(3) 由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身特点,对学生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也与其他专业存在差异,学生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与专业挂钩,不能套用其他专业培养模式。(4) 虽然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重点本科院校都是培养具有工程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需要加强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重点本科院校的学校定位存在差异,它们主要是培养工程师而不是科学家,故对其开展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学生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必须结合学校自身定位。(5) 中国高等本科院校的工程教育与工业界普遍出现脱节现象,工程实践环节弱化。

2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OBE理念构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OBE理念和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毕业生培养的关键,那么如何构建与培养目标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呢?我校的办学定位与目标是立足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新型城镇化建设主战场,以城市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厚基础、重应用、强特色、高素质”的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因此,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电子、通信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由此可见,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立足区域经济,面向电子信息产业,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發,通过学生就业行业及岗位分析、行企业调研等方式来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为了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首先对区域经济社会需求进行分析。电子信息产业是国家“新基建”“智慧城市”及“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先导和重要支柱。目前,“湖南智造”驶入发展快车道,形成一批千亿产业集群,涌现出长沙高新区、衡阳白沙工业园、益阳东部新区等多个电子信息百亿园区,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具备独有特色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基地。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湖南要着力打造“三个高地”,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可见,未来五年电子信息新业态新技术领域和跨界应用型人才相对缺乏将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所以湖南地区急需大量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然后,根据行业和企业调研结果来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修订思路:(1)本专业相关教师召开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会议;(2)邀请省内外兄弟院校、行企业专家和本专业毕业5年左右校友召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座谈会;(3)向本专业毕业5年左右校友的用人单位进行就业情况调查。最后,根据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建好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矩阵。

3 工程实践类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原理分析、研究和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主要载体,而实践类课程体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学生解决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它是工程实践教育的重要支撑。

根据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实践类课程体系的构成分为工程基础类实践课程、专业类实践课程、校企合作实战类实践课程和课外各项创新性科技竞赛四个教学模块组成,如图2所示。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工程基础类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电工电子实习、金工实习等;专业类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电子综合设计、智能电子系统研制、嵌入式系统设计等;校企合作实战类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课外各项创新性科技竞赛主要包括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等。

为了实现工程实践类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有效支撑,促进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之间的达成,本专业先后邀请了校友、省内外相关兄弟学校、用人单位等人通过座谈,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意见,优化相应的课程体系。特别是2015年10月31日,我校承办《湖南省电子信息技术研究会学术年会》,来自省内28所高校的100余名老师和相关企业代表与会,利用此次机会邀请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等相关兄弟院校把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2015级及以后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重点改革了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课程体系,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制订新的课程教学大纲。例如:为了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能力,《智能电子系统设计》改为《电子综合设计》(主要讲解经典硬件电路设计与制作)和《智能电子系统软件设计》(主要讲解针对电子系统的程序设计与编写)两门课程,课时由纯理论64课时改为理论32+24课时、实验32+16课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2019级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双百”工程,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每3个学生1组在大学四年内研制100个单元功能电路、编写100个外设控制程序,通过双导师制(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形式全面实施,如表1所示。

4 結束语

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深化学生对工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基于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补充要求,本文探讨了工程实践类课程体系构建,促进课程教学与预定培养目标之间的达成度。

参考文献:

[1] 郑育英, 方岩雄, 叶飞.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浅谈[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19):188-189.

[2] 潘杨, 朱磊, 张晓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J]. 教学研究, 2017(10):85-86.

[3] 李月华, 郭玮, 杨斌, 等.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体系构建探讨——以南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18(14):107-111.

[4] 于雷, 安玲玲. 地方高校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J]. 科技视界, 2019, 35(11):184-186.

[5] 赵亚妮, 闫刚印, 张春玉. 面向工程教育的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课程达成度评价方法设计[J].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19, 9(3):163-167.

[6] 蒋敏兰, 张长江, 黄志亮, 等.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 高教学刊, 2020(31):83-86.

[7] 李飞, 钱进, 赵强, 等.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高校电气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1(39):68-70.

收稿日期:2021-09-01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编号:湘教通〔2020〕232号序号798,HNJG-2020-0780);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工科平台建设(编号:教高司函〔2020〕6号,201902120012)

作者简介:邓杨保(1983—),男,湖南祁阳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光通信与光信息技术;肖卫初(1974—),男,湖南益阳人,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技术;邓曙光(1972—),男,湖南桃江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通信技术;胡赛纯(1969—),女,湖南桃江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技术;谭跃(1974—),男,湖南安化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认证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机械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学生能力达成度评价体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