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上海高校老校区更新改造困境及策略浅析

2022-08-31 02:07俞颖慧
中国工程咨询 2022年8期
关键词:校区承载力办学

文/俞颖慧

一、高等教育普及化给上海高校老校区带来巨大办学压力

“十五”期间(2001~2005年),上海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8.8%提升至57%,率先实现了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跨越[1]。因学生规模较“九五”期间(1996~2000年)激增1.2倍,各大高校纷纷前往市郊开辟新校区,以缓解办学压力。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上海市研究生持续大幅扩招(如图1所示),各类资源需求猛增,对高校办学再度形成重压。与新校区相对充裕的建设条件相比,历经数十年办学的老校区已老旧落后,更新改造也面临各种困境。在此背景下,上海高校老校区该如何保持自身活力、实现持续发展已成为重要课题。

图1 上海市研究生招生数量(2016-2020)

二、上海高校老校区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一)内部发展困境

1.老校区的优势地位已发生转变

在上海高校办学历程中,常采用按学历层次分配校区的模式。老校区因区位优势,一直承担研究生等高学历层次的教学任务,并拥有大量高水平科研团队。然而由于土地、空间及配套设施资源有限,加之《上海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仍将“适当扩大研究生规模”,其办学压力将进一步增大,按学历分配校区的模式不可持续。而市郊新城的飞速发展使得新校区区位优势得到显著增强,过去以老校区为中心地位的办学体系已发生转变。

2.高校办学理念已发生转变

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中强调“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交叉、融合、创新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各大高校深化综合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并深刻影响教学空间的物理空间布局和功能需求。

如在近年新建的实验楼中,已相对弱化传统的“一院一楼”(即一个学院一幢楼)概念,出现强调学科融合的组合形式。适应多种教学模式的智慧教室、师生交流空间、成果展示空间等功能需求大量涌现,已取代过去以教学功能为主的单一使用需求。对建筑结构层高、荷载及水电配套的要求,也随教学设备的大型化、仿真化、精密化而提升。更有通用实验室无法覆盖的、因学科交叉产生的新型空间需求,如类脑实验室(人工智能+医学)、仿生材料实验室(生物+材料)等。而老校区教学空间仍多为“一院一楼”布局,内部空间仍以本学院教学实验为主,结构形式落后(多为砖混结构),且水电配套容量较小,难以匹配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办学理念。

3.老校区的基础设施承载力已超负荷

老校区多按数十年前的学生规模及设计标准进行建造,现如今学生规模飞涨,各类规范标准提升频繁,校区长期存在学生床位紧缺,配套设施普遍滞后等问题,承载力严重不足。

在高校规划建设中,生活用房是除教学用房之外占用空间资源最大的一项办学功能。按上海市《市属高校建筑规划面积标准》(DG/TJ08-2243-2017, 下 称《市属指标》),学生宿舍占到生活用房的83%,对校区承载力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四二一”的住宿标准(本科生4人一间、硕士生2人一间、博士生1人一间),但老校区中超负荷的情况仍比比皆是;且在内外空间资源已无增量可挖的情况下,研究生的扩招又进一步加剧了住宿紧张,迫使部分学校只得在招生之时就声明不提供住宿,外地生源不得不考虑就读成本,导致报考意愿降低,对学校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老校区因建成时间较早,水、电、停车位等配套设施服务能级普遍偏小,已出现因供电量不足无法增设教学生活设备,甚至需要错峰用电的情况;与此同时,停车需求不断增长和地下空间开发的不足,导致停车位极度紧缺,又侵占大量公共活动空间和绿地,对学校发展十分不利。而配套设施的改造将牵涉外部市政管网接入条件、内部道路绿化及地下空间,这对布局已经成型、建筑密度较高的老校区而言,在教学生活秩序方面的影响巨大。

(二)外部条件限制

老校区在城市发展变迁过程中渐渐被居民区、商业区等其他用地所包围,形成了交杂融合的态势,加之土地价格高企,校区向外拓展新增用地的难度很高,而利用存量用地进行建设也面临着建筑用途、高度、增量、退界、风貌等各项外部规划条件限制。

1.建设限制

若老校区拟建项目周边有居民区等对噪声、扬尘、日照等要求较高的单位,则项目的用途及建筑高度将会受到限制。

2.规划控制线限制

城乡规划中各类控制线常因城市发展需求发生变化。以道路红线、河道蓝线为例,老校区校舍建成之时已按控制线要求退界,而经数十年发展,控制线因城市建设需求向外拓宽,已建成的校舍就会出现压线问题。若按调整后的控制线进一步退界,则会出现退无可退的情况,导致临街临河校舍的改扩建十分困难。

3.规模增量限制

校区可建建筑规模由容积率、建筑密度规划指标控制,通常可通过拆除重建老旧建筑、上调指标获得增量。因上海市城市更新实践已从“拆改留”转向“留改拆”并举,防止大拆大建,保留历史文脉,在旧城改造中严格执行建筑拆除标准并严控建筑密度及增量[2]。老校区校舍若非被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则拆除重建可能性很低。《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建标191-2018)规定一般院校容积率为0.6左右,上海高校校区已普遍高于此指标,通过规划指标调整提升建筑增量的空间十分有限,且会使校区舒适度受到影响。

4.历史风貌保护限制

上海高校内有不少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如位于上海理工大学的沪江大学历史建筑群,与兼具历史、滨河风貌的华东政法大学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等。根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历史建筑的修缮改造按等级限制建筑元素的改变,管理非常严格。而校内其他建筑有可能位于其核心控制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亦受到法规管控,对各种建设活动及建筑风貌有严格限制,空间拓展难度较大。

三、老校区更新策略浅析

(一)更新策略的目标与方向

1.调整办学定位,发挥老校区优势

合理调整办学定位,扬长避短,是老校区更新改造的重要前提。校区承载着学校发展,学校发展又由学科建设推动,因此学科建设需求应成为调整办学定位的主要依据。

以建筑要求较高、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的“重”学院(如理工类)为例,可整建制设于新校区内,这样有利于学科纵深发展,减少在两地分设研究生院、本科生院而产生的重复实验工艺投资,规避老校区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相应地,对空间要求相对不高,自由度较大的“轻”学院(如人文艺术、信息技术类),可充分利用老校区历史风貌、高绿地率的优势,打造符合学科发展的空间,由此大大提升老校区的吸引力。

2.合理确定承载力,实现设施与规模的平衡

在新校区建设中,是以学生规模决定建筑、设施规模,而在老校区中,则由建筑、设施规模决定承载力。其中,校区“可用学生床位数”(包括校内学生宿舍及周边可长期租赁房源)是衡量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在保证合理居住密度的前提下,以“可用学生床位数”确定学生规模,再按《市属指标》相应生均指标测算与之匹配的校区规模。若测算规模大于现有规模,则说明校区承载力仍处于超负荷状态,必须进一步调整办学定位,在扩充可用床位的同时加快新校区建设;若规模与校区现有规模基本持平,则说明校区承载力处于紧平衡状态,仍需积极关注学生规模变化,随时进行疏导。

3.活用更新手法,提升空间利用效率

保存历史文脉、转换低效空间、开放公共设施、融入周边社区是城市更新的常用手法,这些手法同样适用于老校区的更新改造。

除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外,老校区的布局肌理、空间尺度、景观环境、河湖水系、文化生态等也必须在更新改造中予以充分考虑,统筹所有构成校区历史环境的物质与非物质要素。

对已不适用于办学的闲置空间,可采用转换、复合的手法,重新释放其活力。如将校办工厂转换为教学实训空间、出版社转换为高校书店及访客服务空间;食堂复合学生活动中心、健身空间,学生宿舍叠加自习、阅览空间等。

对于无法在校内解决的功能,学校可向周边社区寻求共享并开放自有设施,实现资源互利,降低后勤服务压力。如在周边社区寻求停车位租赁及长期稳定的公营住房,同时开放集中绿地、图书馆、体育馆等空间,实现校区—社区双向发展。另外,学校也可主动申请融入成片区域更新项目(如“一江一河”滨水空间贯通、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等),以争取规划指标的优化与补偿。

(二)更新策略的制定流程

老校区更新策略的制定流程过程包括识别整合更新元素、选择更新手法、评价组合更新策略、制定实施时序,为最终制定校区更新计划提供支撑。

1.识别整合老校区更新元素

将构成校园环境的所有建筑、设施、空间识别为待更新元素,对其更新需求进行梳理后,可发现以下三类最为突出:因不符合现行设计规范,存在安全隐患,需进行整修;因校区建设定位调整需进行功能转换及提升;经长期使用后出现老化问题需进行整修。考虑到更新周期及经济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旧对策已不可取。而上述三类更新需求往往同时出现,相互交杂,故宜首选三者结合的复合型更新。

2.选择老校区更新方式

结合目前上海市相关政策及资金申请渠道可知,校区更新项目可采用的方式主要为维修工程(由教育部门负责审批)和改扩建工程(由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审批)。

其中,维修工程具有立项流程、实施周期相对较短等优点。根据《上海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管理实施办法》,可分为一般类装修及特殊类装修。其中,特殊装修工程可以同时实现功能布局调整、抗震加固、立面改动、消防改造及室内外整修等多项改造。若项目无需增加建筑面积,首选维修工程能快速实现相对理想的效果。

若更新项目涉及建筑面积增加,则可采用改扩建工程。该方式立项流程(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审批市级财力项目流程一般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两阶段)、实施周期相对较长,但可在校区定位、建筑空间发生较大调整时发挥较大功用,再配合容积率等规划指标的调整,将能有效缓解空间资源紧张的问题(见表1)。不过,该方法须在确定校区承载力后方可采用,不能将其作为进一步扩张校区规模的手段。

表1 老校区更新方式对比表

3.评价、组合老校区更新项目

在老校区更新实践中,一部分项目可使房屋设施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空间使用率得到提高,经济效益显著;而有些项目的成本过高,改造效果欠佳。因此,必须对更新项目进行评价和组合,形成可行的项目储备库。

项目评价因素主要包括立项前置政策条件、资源占用情况、实施周期及管理难度等维度,着重考虑短板效应。如地表空间资源是老校区最稀缺的,占用后无法再生,必须考虑加固、节能改造项目对其带来的空间损耗;又如在施工期间,房屋设施将不能提供原有功能,教学行政、生活配套等周转安排也在评价范畴。

类似项目组合后可大大提升更新效率,方式主要包括按建筑单体合并和按使用功能合并。如在维修项目中,因市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维修工程间隔周期较长,且按三年滚动储备库分批出库,故按建筑单体合并各项改造,或一次合并申报同类项目后分期实施(如学生宿舍维修)均为常见组合方式。

4.制定老校区更新项目实施时序

更新项目在评价、组合后可形成初步排序清单。然而,并非条件限制少、实施周期短、管理难度低、可以批量申报立项的项目就是校区更新的首选,项目实施时序仍需按影响校区稳定运转的“轻重缓急”安排。

其中,校园综合管网是校区稳定运营的基础,其更新涉及诸多方面:输入端容量决定水电供应能否满足校区中长期需求;输配网络种类涉及多专业,遍布校内主要道路,更新改造影响范围大,管理难度高。故综合管网改造工程是老校区更新之“重”之“急”,而校舍质量的安全、可靠也是校园运营的重中之重,老旧校舍中消防安全、结构抗震、功能分区不符合规范要求等改造需求,同样应先于其他更新项目给予重视。相对地,建筑装饰装修翻新、景观绿化改造等则为相对较“轻”较“缓”的项目。

在制定具体实施时序上,可采取“轻重结合、缓急结合”的方式。“轻重结合”如综合管网改造时,可结合校园道路、景观绿化修缮项目一起实施;“缓急结合”如抗震加固工程、消防改造工程可结合空间功能转换、外立面建筑风貌改造等项目合并实施。

老校区更新有场地资源欠缺、管理难度大、单位资金耗费高等特征,追求“一步到位”并不实际。建议采用“规划先行、项目储备、择机实施”,以微更新的方式持续性地改善校园空间品质,维护校园秩序与形象。

四、结束语

高等教育普及化给上海高校老校区办学带来重压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转型机遇。老校区在积极实施更新改造,突破发展困境的过程中,并不存在最优解。应以“去重就轻、历史传承、开放融合”为建设指南,以校区合理承载力为基础,采取“轻重结合、缓急结合”更新规划,渐进地、持续地改善校区空间质量、纾解功能困境。

猜你喜欢
校区承载力办学
高邮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水生态承载力评估 引领流域结构减排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