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C在提高急诊PCI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

2022-08-31 02:21刘艳丽
智慧健康 2022年18期
关键词:知晓率品管圈护理人员

刘艳丽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600

0 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地位有所提升,品管圈属于全员参与式护理,通过品管圈管理方法,进而加强改善护理人员工作场所,促使护理质量服务水平得到提升[1],经过采用各种不同管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各项管理活动,使院内整体护理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加快医疗服务行业发展[2-3]。笔者取66例行PCI术治疗患者为案例,研究QCC在提高急诊PCI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进行治疗的患者(PCI术后66例)作为研究对象,医务人员每组10人,均为女性,入选标准:全部患者无任何沟通障碍,且知晓本次实验的内容,均自愿参与,家属签订同意书,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剔除标准:精神类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全者、中途退出者。依据电脑随机分组方法,设立观察组、对照组,各组均33例。观察组男15例,女18例,平均年龄(62.18±3.26)岁;医务人员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1名、护士4名。对照组男16例,女17例,平均年龄(62.23±3.67)岁;医务人员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护士3名。与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数据展开对比,显示差异无任何意义(P>0.05)。

1.2 方法

纳入对照组的33例患者,需要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将品管圈管理实施于观察组。主题选择: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由院方的规定实施迫切、可行性方案并确定主题;现状了解:根据医院自制检查表,对于医院患者进行健康问卷调查;设定目标:根据品管圈改善重点及圈能力设定目标值,将健康教育知晓率提升,分析原因:根据原因分析,从人、事、物、环境、地点进行分析。制定对策:①护理人员健康宣教: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术后情况,合理制定健康知识宣教流程,同时制定规范的排班模式,固定好健康宣教工作人员,保证教导人员能够亲自教,责任护士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指导,通过视频宣传图以及个体讲解的方式,保证健康教育效果,将反馈机制不断完善,定时举行院内会议,改变医院的教育方式。②增强培训:科室PCI手术认知一直较低,需要定期对于科室内的护士及医生实施心脏PCI知识培训,邀请专业带教老师,详细为护理人员讲解知识,促使护理人员日常工作沟通能力得到提高,对于心理学及人文学知识进行培训,护理人员不断探索,定期在科室内举行疑问解答缓解,并实施考核。③改善宣教形式及内容:每周需要定期为患者进行知识讲解,并制备影像、图片资料,采用多种不同宣传方式,例如图片、短视频、宣传手册等,依据患者自身状况展开指导工作,加强完善和改进健康宣教资料,利用图册及宣传手册为患者进行知识宣传,改善患者依从性,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实施有效的教育,同时考虑患者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及年龄,为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避免盲目为患者灌输知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PCI治疗的意义、目的讲解,全面实现有效的沟通。

1.3 观察指标

利用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判断护理管理效果。生活质量通过SF-36评估表评价,分为身体健康、心理指标、生理舒适、社会支持、家庭支持,总分100分,分数高为患者生活质量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QCC在提高急诊PCI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所得数据,以SPSS 2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分别包括身体健康、心理指标、生理舒适、社会支持、家庭支持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校对方法为t值,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校对方法为χ2值,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比

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等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显示具有差异性(P<0.05),数据见表1。

表1 组间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比(±s)

表1 组间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比(±s)

2.2 结果研究数据-组间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差异比较

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30例(90.91%)相比于对照组17例(51.52%),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并具有明显优势(χ2=12.4905,P=0.000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比较[n(%)]

2.3 观察组、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对照

护理前,观察组身体健康、心理指标、生理舒适、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对比对照组比较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对比意义显著(P<0.05),见表3所示。

表3 观察组、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对照(±s)

表3 观察组、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对照(±s)

3 讨论

冠心病的常用治疗手段为介入治疗,但患者依从性较差会影响治疗效果,多数患者由于对疾病不了解,同时对手术治疗的接受能力及认知度较低产生不良预后[4]。因此临床介入治疗需要结合相应的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安全性及依从性。通过文中数据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行健康教育后,其护理满意度不仅得到提高,同时提高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均有明显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工作后,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水平(25.32±3.26、32.45±3.33、30.25±0.45、25.34±1.27)相比对照组,优势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30例(90.91%)相比于对照组17例(51.52%),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并具有明显优势(χ2=12.4905,P=0.0004)。崔宇杰[5]对于品管圈管理的效果研究中,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25.33±3.24、32.46±3.37、30.24±0.42、25.34±1.28)相比对照组,优势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48例(96.00%)相比于对照组30例(60.00%),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并具有明显优势(P<0.05),研究结果相似。

品管圈活动属于将医生、护士、患者有效整合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患者治疗过程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同时护理人员也能够积极参与医生的术前病例探讨,共同商讨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诊疗护理方案,并根据此路径进行执行,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患者从入院至出院能够获得规范化的诊疗,临床效果显著,现在临床上广泛应用[6-7]。利用品管圈活动使患者的对于疾病知识认知提升,同时通过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提升内容完整性,制定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流程,有效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使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不断升高。给予患者品管圈管理期间,有效为患者提供全面性、科学性的护理干预服务工作,品管圈活动使患者的自身潜能得到激发,并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为患者营造愉悦、轻松的就诊环境,增强团队协作的凝聚力,通过品管圈管理[8]。本文研究分析发现,护理前观察组身体健康、心理指标、生理舒适、社会支持、家庭支持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具备显著性指标差异(P<0.05),因此急诊PCI术后患者中实施品管圈管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积极实现患者有效性管理,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尽快康复,与患者实现良好沟通,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患者能够感受到医院的优质的护理服务。有效实现了有意愿、有内容、有趣、有创新的品管圈管理,促进整体护理质量提升,值得广泛实施[9]。

综上所述,急诊PCI术后患者管理过程中,加以展开品管圈管理取得显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供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猜你喜欢
知晓率品管圈护理人员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患者视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漏查率的研究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