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迪,徐斌
长春市中医院(总部)介入科,吉林 长春 130000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患者脑血管病变或血流动力学异常后传导至患者脑部局部缺血,引起缺氧缺血坏死,并对患者脑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程度不同的损伤。当前临床上主要对患者采取药物及外科治疗,但以往的手术治疗在术后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也相对较难。因此,如何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1]。颅内血管介入治疗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疗效好等优势,术后患者的身体康复相对更快,且能够有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2]。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颅内血管介入治疗,旨在分析其临床价值,详见下文所示。
将本院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接收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共8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40例,男230例,女210例;年龄34~77岁,平均(53.69±1.57)岁;平均舒张压(92.68±2.51)mmHg,平均收缩压(154.26±2.54)mmHg;脑梗死2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70例。对照组患者440例,男225例,女215例;年龄32~79岁,平均(53.67±1.58)岁;平均舒张压(92.66±2.53)mmHg,平均收缩压(154.23±2.52)mmHg;脑梗死27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61例。两组患者年龄等资料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由临床检查确诊疾病类型;患者在手术开始前均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并自愿加入;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完整;发病时间均不超过48h。
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疾病者;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凝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代谢紊乱疾病者;在发病前已经患有精神障碍、认知障碍者。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后使用溶栓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用药。
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使用颅内血管介入治疗,治疗方式为:术前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在全麻时注意观察患者相关指标变化,使用改良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后置入8F动脉鞘,常规肝素抗凝治疗,使用超滑导丝引导导管至椎动脉或颈内动脉开口,选择性DSA治疗,明确患者血管狭窄部位的具体情况,并在处理后及时评估患者狭窄的内径,并根据狭窄长度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球囊或支架治疗,指引导管至靶血管,指引导丝缓慢通过狭窄部位,根据患者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球囊进行预扩张,满意后可将支架送入,在准确定位后释放支架,最后在进行DSA治疗确定血管恢复畅通后观察是否留有残余狭窄,给予动脉血管封堵器止血后拔除动脉鞘管,使用弹力绷带穿刺点加压包扎制动6h,术后常规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在治疗完成后临床检查相关指标均恢复至正常状态,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疾病无恶化。有效:在治疗完成后临床检查相关指标均逐渐趋近于正常状态,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疾病无恶化。无效:在治疗完成后临床检查相关指标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临床症状并未消失,病情逐渐加重。治疗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总和。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分别干预后的RI、Vm水平变化。
NIHSS评分:采取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42分,分数越低提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低。
FMA评分:采取Fugl-Meyer评测法进行评估,总分为66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越好。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后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见,观察组患者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分别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n(%)]
在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前分析患者的RI、Vm水平可见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分析可见,观察组患者RI明显更低,Vm水平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分别干预前后的RI、Vm水平对比分析()
表2 两组患者分别干预前后的RI、Vm水平对比分析()
在两组患者分别干预前分析NIHSS、FMA评分可见两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分析可见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更低,FMA评分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分别干预前后的NIHSS、FMA评分对比分析(,分)
表3 两组患者分别干预前后的NIHSS、FMA评分对比分析(,分)
缺血性脑血管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患者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管病变,任何可能影响到患者血管壁结构功能及血液成分、动力学变化的因素均可能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群众饮食习惯等的影响,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病率逐年增长[3]。在既往临床治疗中主要分为内科治疗及外科治疗,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最常见病因包括了心脏栓子脱落,因此在内科治疗中主要在患者患病早期及时给予患者抗凝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但所需治疗的时间相对较长[4]。外科治疗主要以颅内血管手术、血管成形术治疗等多种术式为主。有学者研究认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大动脉闭塞狭窄引起,而动脉粥样斑块破溃、脱落后也可直接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而临床采取的药物治疗则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或者只可解决部分问题,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颅内血管介入治疗则成为了当前临床中关注的重点[5]。颅内血管介入能够应用特别器械通过股动脉,根据患者病变部位选择主动脉弓、颈总动脉、椎动脉等血管进行检查后得出全脑血管的造影检查结果,进行脑血管造影时,可通过CT或磁共振来核查靶器官,预判患者是否有梗塞、动脉瘤、血管瘤等疾病,再选择弹簧圈、球囊、支架等进行治疗,应用栓塞剂进行栓塞,应用弹簧圈进行填塞,应用支架取栓,以达到治疗患者的目的[6]。近年来,在造影术的帮助下,颅内血管介入术中能够明确观察到患者血管梗阻以及阻塞的情况,能够准确的将支架安放到阻塞的血管部位,扩大血管内径,以恢复患者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缓解患者的缺血缺氧症状,挽救患者生命安全[7]。另外,该类手术治疗能够根据患者血管实际病变情况选择针对性处理,能够直接达到病灶部位,手术切口较小,避免了以往手术治疗对患者脑组织造成损伤[8-9]。而由于在颅内血管介入手术应用后能够快速恢复患者正常血流动力学,因此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减轻缺血缺氧等症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因此在患者治疗后身体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能够在术后早期开展康复训练,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从而加速肢体等功能的康复[10]。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颅内血管介入治疗,研究表明,在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后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见,观察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可见,采取颅内血管介入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在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前分析患者的RI、Vm水平、NIHSS、FMA评分可见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分析可见,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RI明显更低,FMA评分、Vm水平明显更高(P<0.05),由该项研究数据表明,相较于常规治疗,颅内血管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对患者采取颅内血管介入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患者神经损伤程度更低,相较于常规治疗措施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对脑神经的保护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