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明,唐萍,任发亮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
患儿女,1 月8d,因头部丘疹35d 于我科就诊。入院前35d(生后3d)患儿出现皮疹,初起为头部散在针尖样红色丘疹;入院前31d,腹股沟出现皮肤潮红,会阴部、下腹部出现鸽蛋大小片状红斑伴细碎鳞屑,逐渐增大;入院前25d,头部红色丘疹增多并出现红斑,伴黄色结痂及脱屑。入院前20d,面部、颈部、腋下出现片状淡红斑,界限清楚,面积逐渐增大。患儿起疹后多次于当地县医院、镇医院就诊,被分别诊断为“湿疹”“间擦疹”“尿布皮炎”,并予“特比萘芬乳膏”“炉甘石洗剂”“康复新液”等外用药进行治疗,皮疹逐渐加重。患儿生长发育正常,否认银屑病家族史。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科专科查体:颈部、腋下见片状浸润性红斑,边界清楚,其上少许细碎鳞屑。外阴、腹股沟、下腹部可见融合性大片浸润性红斑,周边可见散在蚕豆至钱币大小类圆形红斑,其上少许细碎鳞屑。头面部见大片淡红斑,边界清楚,其上少许鳞屑。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心肌标志物、真菌涂片均未见异常。因患儿小,家长拒绝皮肤组织活检,皮肤镜见红色背景均匀性分布点状和半环状血管(×50)。
诊断:新生儿反向性银屑病。
治疗:给予地奈德乳膏,吡美莫司乳膏外用,治疗2 周后皮疹大部分消退。嘱其门诊规律随访,随访1 年未见复发。
图1 患儿尿布区及双侧腋下皮损
银屑病是一种红斑鳞屑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多基因参与并在多种诱发因素如外伤、感染、药物等刺激下,在易感个体中出现的一组疾病。银屑病因病程长、易反复、影响美观,往往给患者及家庭带来非常大的痛苦[1]。
反向性银屑病是银屑病的一种特殊表现类型。因其好发部位往往在腹股沟、生殖器、脐窝和腋窝等体表皱褶处,这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好发部位相反,故称为反向性银屑病,又称“间擦银屑病”或“屈侧银屑病”。
反向性银屑病好发于儿童[2]及老年人[3],我国反向性银屑病患病率尚未见确切统计报道。新生儿期起病的反向性银屑病报道非常少见,常合并脓疱型银屑病、点滴型银屑病表现[4]。Phan 团队对法国2210名成人银屑病分析发现,32 ~69 岁反向银屑病患病率为1.4%,年龄≥70 岁患病率为7.9%[3]。Lysell团队对瑞典109 例16 岁以下病程1 年内的儿童银屑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发现,41%(45/109)患者有反向性表现,其中10 ~16 岁儿童反向性表现发生率56%(35/63),2 ~9 岁儿童发生率为22%(10/46)[2]。以上数据提示老年人和青春期前儿童更容易发生皱褶部位银屑病表现,这可能与局部微环境,如浸渍、微生物定植[5]、药物(如特比奈芬)[6]等因素有关。至今研究较为一致地认为,反向性银屑病和其他类型在病理组织学、细胞水平、炎症因子等方面无根本性差异[7],但近期有研究对5 例完全反向性银屑病患者进行全外测序发现存在6 种潜在致病性罕见序列变异,提示反向性银屑病或许与斑块型银屑病存在根本差异[8],亦有报道发现,反向银屑病斑块中CD161细胞的数量可能减少[4]。婴儿期反向性银屑病需与浅部真菌病、间擦疹相鉴别。浅部真菌病为边界清晰、隆起的鳞屑性环状红斑,反向性银屑病边界也清晰,但无隆起,常无鳞屑。间擦疹的红斑常弥漫,边界欠清楚,且非皱褶部位不受累及。 确诊需皮肤组织病理活检,但该患儿为新生儿,取皮损困难,故采用地奈德乳膏和吡美莫司乳膏行诊断性治疗,治疗有效助诊。反向性银屑病常发生在皱褶处较薄嫩易摩擦部位,因此,除加强局部保持干爽、清洁、减少摩擦等基础护理外,弱效、中效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和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是主要选择,婴儿期急性期常采用地奈德乳膏弱效糖皮质激素,维持阶段序贯吡美莫司乳膏[9]。光疗、系统用药等限于年龄、部位和疾病严重程度在儿科较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