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中的应用价值

2022-08-30 11:39李共甜谭春兴余叶嫦唐志均马静静
智慧健康 2022年16期
关键词:组间心功能心肌梗死

李共甜,谭春兴,余叶嫦,唐志均,马静静

江门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广东 江门 529000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常见的一种极危重症,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较高,发病后以心功能进行性衰竭以及严重胸痛等作为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需要及时进行抢救治疗,否则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见治疗方法,疗效确切,抢救时间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患者的预后和其救治时间有密切关系[2]。因此如何进一步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既往相关研究[3]指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时间,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本次研究抽取了我院在2017年3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以进一步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其急诊中的应用价值,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江门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5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同时在2018年4-2019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5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对照组55例患者中男25例,女30例;年龄范围在44~78岁,平均(54.76±5.84)岁。实验组55例患者中男26例,女29例;年龄范围在45~79岁,平均(54.72±5.86)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上述基线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4]的患者;②无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④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②合并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③合并严重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④拒绝参与研究的患者;⑤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均安排常规急诊护理,主要在患者入院后为其开放绿色通道,同时遵医嘱为其提供相关护理服务,完成血液标本采集,做好相关术前准备工作,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以及做好心电图监护工作等。实验组均安排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为:①首先需要优化接诊流程,在收到患者求救电话后提前做好抢救准备,及时通知急诊医生,待听到救护车鸣笛后即刻前往急诊门口接诊,同时马上将患者运送至抢救室,在患者入院五分钟之内需要将其送至抢救室,护理人员以及治疗医生需要马上和其进行术前谈话,并且安排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情况、呼吸频率以及唇色变化等,待其病情评估完毕后协助医生做好其心电监护工作,心电图检查需要在5~15min内完成,尽量缩短其分诊以及急诊停留时间。②启用急诊责任制,由护理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在最短时间内配合医生完成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以及肝肾功能等项目的检查,期间确保患者始终保持绝对平卧体位,同时马上给予给予双腔鼻氧管氧气吸入,氧流量控制在(3±2)L/min,以进一步提高患者心肌氧的供应。对于合并肺水肿者,可增加28%的酒精湿化氧气,以进一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③借助留置针为患者快速准确地建立2条静脉通道,分别用于静脉点滴给药和静脉泵入硝酸甘油。④由于患者起病急,病情相对严重,容易产生各种消极心理,对治疗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其心理护理,安抚好患者恐惧心理,借助眼神等非语言方式多鼓励患者,同时遵医嘱做好患者的止痛以及镇静等方面的护理工作,以提高患者生理舒适度。⑤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溶栓指征,对于发生ST段更改以及心肌酶谱发生变化等情况的患者,需要马上做好相关溶栓准备工作,例如指导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剂量各300mg,同时在半小时内滴注完尿激酶和生理盐水,剂量分别为150万U和100mL,在患者溶栓期间,需要密切观察其是否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如果有需要及时处理,以尽量改善患者预后。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救治情况,主要记录其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②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包括LVED指标以及LVEF指标;③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④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致残率以及病死率。

1.4 统计学分析

由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一处理,组间独立数据样本采用t或者χ2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救治情况比较

如表1所示,组间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时间均显著较实验组长,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救治情况比较( )

表1 两组患者的救治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如表2所示,组间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对照组LVED指标显著较实验组高,同时LVEF指标显著较实验组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

2.3 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如表3所示,组间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实验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4 两组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比较

如表4所示,组间致残率和病死率比较,对照组显著较实验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比较[n(%)]

3 讨论

随着我国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日益多样化,加之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6]。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通常发病较急,且病情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预后和其抢救时间存在密切关系。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本病的首先治疗方案,但是其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可以在短时间内重建患者的血液循环[7]。相关研究[8]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至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施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来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缩短抢救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下,其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和实验组患者比较,均显著更长,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在更大程度上缩短患者的抢救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而在心功能指标方面,对照组护理后的LVED指标显著较实验组高,同时LVEF指标显著较实验组低(P<0.05)。许丽丽等[9]报道,急诊全程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下的患者心功能改变程度显著优于常规急诊护理干预模式下的患者(P<0.05),和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方面的明显优势。除此之外,在并发症以及预防方面,对照组护理期间不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同时致残率以及病死率也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这主要是由于综合性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更加重视患者的急救流程优化,缩短其分诊时间以及急诊停留时间等,同时还能够通过开展急诊责任制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过程的合理性以及有序性[10]。加之通过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镇痛和镇静等方面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其心理以及生理舒适度,使其可以安心配合相关抢救工作的开展,为有溶栓指征的患者及时做好溶栓相关准备工作,进而提高抢救效果[11]。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其急诊抢救过程中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抢救效果,不仅可以显著缩短救治时间,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改善其心功能及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组间心功能心肌梗死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