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 刘婉玥
(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上海 201612)
我国现阶段青少年视力不良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逐年增长[1]。近视是学生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2],已经成为亚洲国家或地区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3]。本文旨在分析上海松江区新桥社区幼儿园、小学、初中在校学生的视力不良状况。
调查对象为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2021年所有初中、小学、幼儿园的在校学生。按学校性质分为公办学校(政府部门出资)和民办学校。采取普查的方式对在校学生进行视力和屈光检查。排除患有先天性眼部病变或神经系统疾病,如先天性脑部损伤性视力障碍、智力障碍等,或检查过程中不配合者,共完成检查人数10 565人,纳入比例为99.15%。
10 565名学生中,男生5 625人(占52.2%),女生4 940人(占46.8%)。幼儿园阶段人数3 591人,其中男生1 898人,女生1 693人;公办幼儿园人数1 816人(50.6%),民办幼儿园1 775人(49.4%)。小学阶段人数5 558人,其中男生2 993人,女生2 565人;公办小学3 890人(70.0%),民办小学1 668人(30.0%)。初中阶段人数1 416人,其中男生734人,女生682人;学校性质全部为公办。
1.2.1 远视力检查
远视力检查统一使用5 m标准对数视力表,由经过培训的眼视光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GB/T26343—2010)中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检查。裸眼远视力≥5.0为正常视力,凡单眼视力<5.0为视力不良。视力不良分3个程度:4.9为轻度视力不良,4.6~4.8为中度视力不良,≤4.5为重度视力不良。两眼程度不一致时以程度高的为判定标准。双眼视力相差两行及以上(标准对数视力表),或双眼视力相差0.2及以上(国际标准视力表)为双眼参差[4]。
根据不同年龄段正常儿童眼及视觉发育特点,幼儿园阶段视力发育正常标准与学龄儿童不同,4岁儿童裸眼视力一般可达4.8(0.6)以上,5岁及以上儿童裸眼视力一般可达4.9(0.8)以上[5]。
1.2.2 戴镜视力
按照《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GB/T26343—2010)中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戴镜检查[4]。根据《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筛查流程,将6岁及以上已配戴眼镜的学生根据戴镜视力分为欠矫者(戴镜视力<4.9)和足矫者(戴镜视力≥4.9)。足矫率为足矫者人数与戴镜人数之比。4岁、5岁儿童戴镜视力足矫分别以4.8和4.9来分类[6]。
1.2.3 屈光检查
本次屈光检查为非散瞳验光检查,采用自动电脑验光仪(型号为拓普康KR-800)。根据《中华眼科学》相关诊断标准:屈光度在-0.5 ~ +0.5 D为正视,>+0.5 D为远视,<-0.5 D为近视。近视程度分类:-0.75 ~ -3.00 D为轻度近视,-3.25 ~ -6.00 D为中度近视,<-6.00 D为高度近视[7]。正常的眼由于上下眼睑的经常水平压迫会存在轻度的散光,属于生理性散光(<0.50 D)。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多国家、多中心大规模屈光不正流行病学散光相关研究中均采用0.75 D这一标准[8-12],本研究将散光0.75 D作为散光患病的评定标准。对于低龄儿童,非散瞳验光得到的结果是屈光不正筛查结果,不是确切的诊断结果,仅用于本次结果分析。
基于《上海市居民眼健康信息服务系统》,通过明眸系统服务端与电脑验光仪的对接,实现信息化采集检查结果。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率(%)描述,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随机抽取5%的检查对象进行复测,裸眼和戴镜视力允许误差为±1行,等效球镜度数±0.50 D,只要其中一项不达标,即为检查不合格,本次共复查了533人,合格率为95.5%。
在10 565名学生中检出视力不良3 743名,检出率为35.4;双眼参差976名,检出率为9.2%。女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公办学校的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民办学校;视力不良率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男生和女生双眼参差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公办学校学生的双眼参差检出率高于民办学校,双眼参差检出率随着学习阶段的升高而上升(均P<0.001)。见表1。
表1 视力不良检出率分析[n(%)]
本次检查的戴镜人数为1 293,可配镜人数为3 743,戴镜率为34.5%,男生和女生的戴镜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公办学校戴镜率高于民办学校;戴镜率随学习阶段的升高而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戴镜学生足矫率为51.3%,男生和女生足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公办学校的足矫率高于民办学校,足矫率随学习阶段的升高而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戴镜率分析[n(%)]
屈光检查中,散光、远视、近视的检出率分别为29.9%、31.0%、33.0%。不同性别和学校性质的散光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随着学习阶段的升高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远视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民办学校学生的远视检出率高于公办学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生的近视检出率高于男生;公办学校学生的近视检出率高于民办学校;随着学习阶段的增加近视检出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近视的程度检出分别为重度近视0.8%、中度近视6.1%、轻度近视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表3 屈光检查情况
本次采用的方式,减小了抽样误差,数据可较好地反应上海新桥社区学生真实的情况,也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线数据。同时,上海新桥社区处于城乡结合部,数据可较好地反映城乡结合部学生视力不良的分布特征。
上海新桥社区2021年学生视力不良率为35.4%,低于 2017年上海宝山区的59.73%和2015-2018年上海闵行区新虹社区的60.86%[13-14],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近几年采取的预防措施取得了效果,也有可能是样本学年学习阶段的构成不同造成的。女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可能与女生偏安静,学习更为用功,学习时间较长、户外运动较少有关[15]。随着经济发展和电子产品使用的普及,近年来视力不良逐渐呈现低龄化和普遍化的趋势[16]。这也解释了该社区公办学校视力不良的检出率高于民办学校的原因。上海新桥社区公办学校生源相对民办学校生源,家庭条件普遍更好一点,电子产品的使用率相对来说更高。随着学习阶段的升高,视力不良检出率也随之升高,与多数研究一致[13-14]。
上海新桥社区学生的戴镜率与多数研究一致[16-18]。学生戴镜率随年级的增长逐渐上升,这可能与学生和家长健康知识的积累有关。有研究发现,香港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随着年级增加逐渐增加,在患近视的学生中,仅23.6 %的家长知道他们的子女有屈光不正,仅19.8 %的学生戴镜。父母对屈光不正的认识水平低,矫正不足的比例高,更容易导致学生近视发生和发展[19]。家长认识的不同对矫正不足的比例的影响,也解释了上海新桥社区公办学校的戴镜率和足矫率为什么高于民办学校。在新桥社区内民办学校生源是多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只有小部分幼儿园属于高学费的私立学校。因此今后应针对这类学校,加强师生和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认知水平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预防策略。
本次屈光检查结果显示,上海新桥社区学生散光的检出率为29.9%,远视的检出率为31.0%,近视的检出率33.0%,是儿童主要的屈光不正的原因。公办学校的散光检出率和近视检出率均高于民办学校,而远视检出率是民办学校高于公办学校,其原因也可能是由电子产品的使用率不同造成的。相对而言公办学校学生电子产品使用率高,屈光状态转变为近视、散光并且消耗远视力储备,使民办学校远视率高于公办学校[16]。随着学习阶段的升高,近视率和散光率增高,远视率降低,均反映出随着年龄的增大,视力问题越来越严重。
本次研究可能存在学校性质构成的局限性,一般城区的民办学校多以高学费的贵族学校为主,而新桥绝大多数民办学校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学校,条件设施相对差一点,家长的教育背景相对低一点。另外,本次研究也可能存在屈光检查的局限性,本次采用的检查方式为免散瞳检查,不能最大程度反映真实的屈光状态。
综上所述,上海新桥社区学生视力情况不容乐观,随着年龄阶段的增长,视力问题越加严重,应预防关口前移,将预防的观念贯穿整个学习阶段。对于出现视力问题的儿童要注重及时、足量的矫治,防止视力问题进一步加重;对不同性质的学校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