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佺,王泽青,王 成
(1.西南林业大学 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2.西南林业大学 研究生院,云南 昆明 650224;3.西北工业大学 体育部,陕西 西安 710072)
新时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评价发展新方向[1],也为高校教育教学课程教什么内容、运用什么方法教和如何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步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已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了非常重要的奋斗目标[2]。新时代办人民满意的体育课程,对建构体育美好生活的价值及助力人民群众更高质量的生活追求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旅游作为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和人们喜爱的健身休闲娱乐活动,对于促进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是新时代丰富人民美好生活内涵的重要体现。当前,就如何加强体育旅游学的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体系[3]、教育专业课程设置[4]、课程改革探索[5]、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6]等方面的分析,大部分是对体育旅游学与体育专业课程融合设置的研究,还较少关注体育旅游学课程的建构。体育旅游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实现共享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具体新时代特征的体育旅游学课程体系,还尚未有明确的建构内容。因此,立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围绕“教什么内容?运用什么方法教?如何评价?”三个方面,建构体育旅游学课程,以补充或完善体育旅游学课程研究的不足,是助力新时代体育旅游发展的新起点和新逻辑,对建构更符合实际的新时代体育旅游学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国外很早就有关体育旅游学的研究,研究方法也多元化,多采用数理统计和构造模型的方法,研究视角丰富,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角度进行跨学科分析。最早是(]Pyo S,1988)研究1964~1984年期间的6届夏季奥运会,分析游客现场观看比赛的激励与阻碍因素、游客行为偏好等[7]。自安东尼·唐(Don Anthony,1966)撰写的《体育与旅游》起[8],威廉姆斯和泽林斯基(Williams and Zelinsky,1970)探讨了诸如奥运会类型的大型体育赛事已成为旅游再生资源[9]。贝克和戈登(Baker and Gordon,1976)指出冬季运动是重要的旅游市场[10]。此后,诺普德(Knop P D,1989)出版的体育旅游管理[11],乔伊·斯坦德平,保罗·德诺普(Joy Standeven,Paul De Knop,1998)出版的体育旅游[12]等,及众多学者对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旅游的经济影响进行了研究。另外,1995年国际体育旅游委员会(STIC)成立并创办了专门的体育旅游杂志《Journal of Sports Tourism》,体育旅游亦逐渐成为众多国际学术会议的主题。时隔不久,2001年国际奥委会和世界旅游组织在巴塞罗那召开的“首届世界体育与旅游大会”,2004年在希腊举行的“体育旅游全球化”国际研讨会等。
伴随着体育全球化、产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体育旅游逐渐成为美、英、澳等众多国家学者聚焦的热点。随后,Mike Weed著作的《体育旅游》教材以马耳他、威尔士、城市体育旅游、欧洲阿尔卑斯山为案例从人口结构特征分析了体育旅游场地、组织、体育旅游者动机,表明体育旅游的开展受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影响。先后有Standeven J,Knop P D的《体育旅游》,Douglas Michele Turco的《体育与探险旅游》,BW Ritchie,D Adair的《体育旅游:关系、影响及问题》,TD Hinch,JES Higham的《体育旅游发展》等多部影响较大的著作问世。国际知名旅游期刊《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和《体育与旅游杂志》(Journal of Sport Tourism)等也刊载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论文。如D Getz,A Mcconnell的《赛事旅游:定义、演化和研究》和M Weed,C Bull 的《体育旅游研究进展、回顾与探索》等。
近年来,国外学者们对体育旅游的分析,教材内容上体现出越来越专业化的探讨,针对性更强、实践性更明显、指导性更为突显,如围绕水上体育旅游[13]、体育旅游营运[14]、体育旅游指导[15]、体育旅游目的地管理[16]、体育旅游开发[17]、世界体育旅游机遇挑战[18]、城市体育旅游[19]、冰雪体育旅游[20]等方面,出版专著展开了广泛的分析,对我国体育旅游学课程建构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国外表达的研究经验值得借鉴,但符合我国国情的,从立足新时代促进人民美好生活视角的课程分析还鲜有涉及,这为我国体育旅游学课程建设开拓了新阵地和新思路。
1.对体育旅游学有关的研究
我国学者们对体育旅游有关研究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概念的分析认为体育旅游是体育和旅游相互渗透的产物,从体育旅游主体、体育旅游客体、体育旅游媒体、体育旅游的四个方面,揭示体育旅游的功能和规律,可以塑造和建立旅游者的体育价值观和健全的心理品质,增强人的体质和健康和塑造人的美好心灵[21]。二是从体育旅游文化视角认为体育旅游以体育活动为核心,实介入各种要素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22]。三是从消费的角度认为以非盈利为前提,借助各种体育媒介,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与体育旅游发生各种关系的社会文化教育活动[23]。四是从资源普查开发和分类的角度,运用ArcGIS技术[24]建立分类数据库显示总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25],将体育旅游分为山体类体育旅游资源、水体类体育旅游资源、大气类体育旅游资源、宇宙类体育旅游资源、历史类体育旅游资源、民族民俗类体育旅游资源、宗教类体育旅游资源、生物与园林类体育旅游资源、体育赛事类体育旅游资源等类型[26]。五是从体育赛事旅游的角度认为是组织到异地参与或观看体育比赛而引发的旅游活动,是把体育比赛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身休闲需求,认为是体育旅游产品中富吸引力的特色旅游项目[27]。
2.对体育旅游学有关的教材
我国体育旅游教材总体与国外教材在数量和细分上,相比较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黄海燕等著作的《体育旅游》为全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以体育旅游的构成要素,旅游资源、旅游者、目的地及市场为核心,从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及体育旅游教学的现实需求出发,结合国内外体育旅游理论与实践,对体育旅游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28]。曾博伟著作《体育旅游发展新论》是旅游管理专业、休闲体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体育旅游领域工作者的参考用书,该书从从体育旅游者特征、体育旅游产品类型、体育旅游目的地建设、体育旅游运营、体育旅游标准化建设、体育旅游的政策和法规等视角,搭建了课程内容[29]。柳伯力著作的《体育旅游概论》系统阐述了体育旅游的基本理论,作者利用研究成果,系统地分析了体育旅游的内涵与结构,掌握体育旅游的分类、特征及国内外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并通过视野拓展栏目让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深度的选择方面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目的性[30]。淘宇平,著作的《体育旅游学概论》从体育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出发,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体育旅游人才培养、体育旅游活动、化解风险与避免意外事故的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31]。
3.对体育旅游学有关的著作
我国体育旅游著作以董二为著作的《体育旅游发展路径初探:基础与案例》以国外体育旅游与区域发展、体育旅游和社区文化品牌、康养旅游和健康旅游等内容对体育旅游进行了实例分析,并以我国上海市、贵州省、武汉市为例,阐述了当前我国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并指出体育旅游不能等同于体育赛事的旧观念[32]。张健、蒋依依著作的《体育旅游绿皮书:中国体育旅游发展报告(2019—2020)》紧密结合体育旅游的基础理论和热点问题,丰富体育旅游业态多样的实践经验、创新创意业态模式对当前体育旅游发展极具示范应用价值[33]。戴俊著作的《体育旅游要素分析及其高质量发展研究》从体育旅游要素具有的时代性、系统性、亮点突出三个特点出发,认为现代人对体育旅游需求的多元化是适应体验需求的一种旅游经济活动;体育旅游各要素的发展及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体育旅游的市场、资源、人力资本及安全保障等要素;根据不同类型体育旅游的特点提出发展低碳体育旅游、红色体育旅游、冰雪体育旅游、高端体育旅游的建议与策略,是助力其高质量发展的路径[34]。邢中有著作的《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分析了体育旅游产业理论体系、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旅游市场的营销,提出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体系、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是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策略等内容[35]。
综上所述,国内外围绕体育旅游学课程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体育旅游学的概念界定、类型分类及体育赛事旅游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以新时代促进人民美好生活和新时代课程评价为教学材料收集,分析体育旅游学课程建构还存在很大不足,细致甄别体育旅游与促进人民美好生活的课程及各项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论证还有待加强,缺乏新时代促进人民美好生活和新时代课程评价的体育旅游课程建构内容。总之,真正属于我国体育旅游特点、有较强说服力的体育旅游发展理论又尚未成熟,加上不同地区的体育旅游文化基础及相应的课程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从新时代体育旅游学课程建构章节的合理性和教学盲点变得复杂。这对提高的体育旅游教学会带来一定内容上的障碍,也有可能会完全改变体育旅游的教学效果。
新时代体育旅游学课程社会实践层面要凸显促进人民美好生活,学校教学层面要实现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方面的教学评价目标。一是课程建构呈现美好生活需要的知识目标。主要体现在使学生明确美好生活与体育旅游的联系,理解体育对于促进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和提升民众幸福感的有关理论知识,掌握聚焦体育旅游发展物质层提升民众在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生活、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凝练体育旅游发展精神层面提升民众在心理层面、行为层面、动机层面和消费层面等方面的知识。二是课程建构呈现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目标。具备运用美好生活理论,组织深度的探险体育旅游、观光体育旅游、冰雪体育旅游、度假体育旅游、休闲体育旅游和文化体育旅游等内容的实践指导能力。三是课程建构呈现美好生活需要的素养目标。能够实践美好生活理论讲述高品质的体育旅游文化故事,宣传体育旅游目的地及体育旅游线路的文化脉络、知识结构、参与体育旅游赛事组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文化传承与保护等知识。
1.理论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
体育旅游学课程总学时为6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部分为32学时,实践教学部分为30学时(具体见表1)。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结合多年的体育旅游教学和研究经验,对新时代体育旅游学课程建构内容如下:(1)理论教学内容背景与现状包括体育旅游对建构美好生活的发展趋势、内涵及意义等。(2)产生与发展包括体育旅游产生的环境、发展的历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全球体育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等,谢菲尔城市体育旅游案例分析。(3)理论包括体育旅游的基本概念、体育旅游的特点、功能及分类、主要研究的内容、常用的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混合研究做重点介绍)、体育旅游与相关理论介绍,美国区域体育旅游发展经验案例。(4)资源包括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特征与内涵、体育旅游资源与其它旅游资源的区别、体育旅游资源的形成、分类及类型、促进民众美好生活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及实施开发案例、我国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介绍、我国体育旅游资源条件等,马耳他体育旅游多样化发展案例分析。(5)产业包括体育旅游产业的概念、食住行游购娱商闲学农宗养奇险情创等产业[36]、体育旅游行业管理、市场管理、目的地管理、产业发展与影响因素等,新西兰皇后镇体育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案例分析。(6)体育旅游者包括体育旅游者的内涵与分类、体育旅游的形成(主客观条件)、体育旅游者行为(保护和审美行为)、体育旅游者消费特点等,威尔士的体育旅游活动案例分析。(7)环境概述包括体育旅游环境的概念、环境的构成、环境的特点、体育旅游环境容量的含义、测量与调控、体育旅游环境保护的良性和不利影响等。(8)规划包括体育旅游规划的概念及原则、规划体系、规划内容、规划测算、路线规划等,云南滇西北体育旅游规划案例分析[37]。(9)管理包括体育旅游管理的概念与特征、管理的原则、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管理的路径等。(10)资源开发包括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理论基础、开发的原则和模式、体育旅游资源保护等,贵州民族体育旅游发展案例分析。(11)目的地包括体育旅游目的地的概念、目的地规划、目的地自然和人文文化导游讲解词、导游需具备的基本素养等,美国体育旅游文化品牌创建案例分析。(12)赛事包括体育赛事旅游的概念、分类、开发与利用等,上海体育赛事旅游发展案例分析。(13)冰雪包括冰雪体育旅游的概念、发展概况、发展思路等,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冬季滑雪旅游案例分析。(14)康养包括康养体育旅游的概念与运营边界、融合的内容、规划发展与开发等,日本康养体育旅游发展典型模式案例分析。(15)特色包括特色体育旅游的概念、分类、时尚体育旅游、沙漠草原体育旅游、空中体育旅游、探险体育旅游等,波兰坎皮诺斯国家公园体育旅游开发案例分析。(16)营销包括体育旅游营销的概念、营销内容与产品、营销环境、营销渠道、营销媒体等,法国沙木尼体育旅游小镇运营案例分析。
表1 新时代体育旅游学课程建构的教学内容、学时安排、授课形式和目标
2.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
实地教学模块为30学时(具体见表1),实践教学均以体育旅游地实地体验、切身参与和观摩总结为主完成。实践教学内容,一是沉浸式体育旅游活动组织策划与管理包括什么是沉浸式,什么是体育旅游活动,从沉浸式的概念如何设计沉浸式体育旅游活动,沉浸式体育旅游活动的特点、要素、原则、组织形式及注意事项等,设计沉浸式体育旅游活动(步骤、内容、场地、互动方式等)。二是体育旅游目的地导游的基本要素包括职业道德、服务质量、导游知识、互动行为等。三是体育旅游线路的组织与实施包括线路的休息点、食宿点、体育旅游人文和自然资源线路协调、游客安全等。四是体育旅游单体项目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包括民族体育旅游单体文化的挖掘与整理、人文体育旅游资源单体文化的挖掘与整理、自然体育旅游资源单体文化的挖掘与整理等。五是体育旅游文化导游词的撰写与实践包括标题的选择、体育旅游体验的概述、人文和自然文化的解说、情景演练等。六是参与大型体育旅游赛事的组织与管理包括参与昆明城市马拉松体育赛事旅游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参与腾冲马拉松体育赛事旅游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等实践教学。
3.课程教学策略与方法
课程教学策略方面,新时代体育旅游学课程教学以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融合和补充了当前存在的不足。一是注重体育旅游知识素养的培养策略,培养学生了解体育旅游发展进程中,要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培育学生找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是注重体育旅游能力素养的培养策略,要培养学生具备解决体育旅游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不只是简单掌握体育旅游某些知识,应具备体育旅游规划的能力和素养,使学生明确体育旅游管理、资源开发、营销和体育旅游目的地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一个整体关系,从而达到能够解决康养体育旅游、特色体育旅游、冰雪体育旅游和体育赛事旅游的能力导向,综合运用体育旅游知识,学会融会贯通,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从而真正能够胜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三是注重体育旅游综合素养的培养策略,以实践教学为重要策略,以实践教学基地为发力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推动课程目标实现。
课程教学形式方面,一是实践教学,建立与体育旅游课程教学现实情境密切联系的体育旅游目的地、体育旅游实习基地,走向大自然、进入大社会,突破在教室情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解决体育旅游问题的能力。二是理论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理论与案例分析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体育旅游学习环境,模拟解决体育旅游问题,重点是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提升。三是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实现产学融合交叉,学生到体育旅游公司或企业参与实践过程,参与体育赛事旅游的组织与管理,通过在体育旅游市场的观察、学习、实践,通过反思性教学学习,使学生总结理论与实践的成功和失败经验,领悟如何真正解决在体育旅游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课程教学方法方面,讨论法主要是依托和吸收国内外体育旅游经典案例的成功经验,总结体育旅游发展的方向与不足。讲授法是打破原有教学内容的组织逻辑,根据学生对体育旅游遇到问题的理解程度,融合理论基础做针对性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法是针对不同地区的体育旅游项目所具有独特优势,以具体的体育旅游项目和线路为依托,围绕项目和赛事学会组织、学会管理。实地教学法是学生对课堂学习情况的进一步体验,借助体育旅游实习基地、体育旅游企业和体育旅游赛事的平台,锻炼学生学会解决体育旅游具体问题的能力。调查研究法是使学生学会收集体育旅游目的地、线路等文化资源,以达到获取资料、统筹撰写解说词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既会理论、又能实践、还可以解说的本领。
体育旅游学课程评价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检验课程教学成效的体现。从理论和实践的两个方面,分别建立体育旅游学的评价办法,是检验学生学习体育旅游学课程成效的具体表现,是评价学生学习体育旅游学课程的综合把握,其目的是以便总结、改进和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应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以评价记录学生学习的进步情况,凸显最终成绩的正态分布情况,实现评价的公平、合理和准确。
体育旅游学理论教学评价(见表2)。首先,学习过程评价,占比50%,其中出勤占比5%,课堂表现占比10%,课堂讨论与课后任务占比35%。一是评价内容要进行过程评价,体育旅游课程过程评价的内容要全面,制作学习过程评价表,要涵盖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素养目标三方面的评价。二是评价方式要合理。知识目标评价,主要体现在课堂理论授课上,是对学生发现体育旅游问题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考察;能力目标评价,是学生对体育旅游规划、管理、营销等知识方面学习的评价。总之,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去把握学生总体的学习成果。其次,学习结果评价,以理论测试为主,占比50%。通过试卷形式来体现,闭卷考试原则是注重开放性试题量,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点。
体育旅游学实践教学评价(见表2)。明确的实践教学评价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实践课堂学习情况的重要准则,让任课教师知道应该教什么,学生知道应该学什么及学到了什么,具体以不同等级的方式进行评价,如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确定各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一是对沉浸式体育旅游活动组织与策划评价,占比30%(包括组织与策划方案、基本要素、线路的组织与实施)。二是对体育旅游文化导游词的撰写与实践评价,占比30%(包括单体项目文化的挖掘与整理、文化导游词的撰写与实践)。三是参与大型体育旅游赛事的组织与管理评价,占比40%。三方面综合评价成绩即为体育旅游实践教学的成绩,借助评价结果也可为教师改革创新课程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表2 体育旅游学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评价表
体育旅游是体育学重要的学科建设之一,体育旅游学是高等院校体育旅游和相关专业及体育旅游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从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组织课程内容、授课形式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是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助力人们美好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综合国内外体育旅游学的研究和笔者多年的教学与研究经验,结合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实际,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三个方面,建构体育旅游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等,使得该课程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能适应学生对体育旅游知识的接受性、理解性和实践性。随着新时代我国体育旅游快速发展,急需更高质量的体育旅游学教材,培养高质量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以便更高质量服务我国全民健身战略和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