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诚洁,陈春凤,吴琳倩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福建厦门361000)
脑梗死是高发于老年群体的心脑血管疾病,若救治不及时,会造成患者长期卧床或死亡[1]。有研究指出,心理问题和心脑血管疾病威胁着人类健康安全,且二者相互影响导致疾病日趋严重[2]。脑梗死患者因发病后救治不及时或病情严重,导致偏瘫,需长期卧床,不利于下肢血液循环,易发生便秘、压力性损伤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等并发症[3]。因此,对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而言,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十分重要。以知识-行动(KTA)为框架的护理干预指将应用于临床工作治疗实践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的护理干预模式。本研究旨在探讨以知识-行动为框架的干预模式在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80例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4],经头部CT、MRI等检查确诊;②患者年龄60~86岁;③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②患者存在严重肢体、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③患者不配合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75.20±9.82)岁;合并症:高脂血症8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9例、高血压12例。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71.35±9.72)岁;合并症:高脂血症7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9例,高血压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脑梗死卧床护理措施。包括入院及出院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科普,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心脏功能管理,指导日常用药及生活饮食。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知识-行动为框架的干预模式。
1.2.2.1 组建护理干预小组 小组共5名成员,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内科护士长1名,主治医师1名,专科护士3名。主治医师、护士长根据专科知识制订以KTA为框架的干预模式护理措施,对组员进行统一专业护理培训。护士作为护理干预的执行者,依据所制订策略开展护理干预。
1.2.2.2 具体干预措施 根据患者病情制订具体干预措施。①识别问题:医院组织第三方问卷调查,反馈本护理单元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将现存问题确定为本次护理质量改进的重点。②知识本土化:将专业治疗指南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取适用于本科室临床护理工作的内容。③评估障碍因素:包括护理专业知识技能更新不及时、管理者不重视同质化培训、为患者提供的书面科普材料少、老年脑梗死卧床护理工作的开展缺乏纽带。④实施:确定以KTA为框架的干预模式作为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护理工作开展的纽带,为患者讲解并发症预防及康复锻炼知识,使患者熟练掌握并将其应用于康复过程中。每日对患者进行四肢与肌肉的功能锻炼指导,重点推进对患者及家属的专业知识、康复锻炼的科普,不定期组织其参与老年脑梗死卧床护理专题疾病健康知识讲座。同时,制作专科健康教育资料,分发疾病科普及并发症预防宣传册。在病房、走廊等LED可视屏定期播放脑梗死患者卧床饮食及生活锻炼等科普视频短片,防止患者因长期卧床并发营养不良、压力性损伤等。患者出院时,为其提供用药指导、复查时间、功能锻炼、并发症预防管理的告知书。⑤维持:定期组织多学科团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同质化培训,更新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专业知识。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开展线上心理讲座、康复锻炼讲座等。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抑郁状态:采用自我评估量表(PHQ-9)[5],包括9个项目,满分为27分。轻度抑郁为6~9分,中度抑郁为10~14分,重度抑郁为15~21分,极重度抑郁为22~27分。经专家审核后,量表Cronbach′s α为0.785,信效度高。②比较两组焦虑状态: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6],包括7个项目,满分为21分。轻度焦虑为6~9分,中度焦虑为10~14分,重度焦虑为15~21分。经专家审核后,量表Cronbach′s α为0.837,具有良好的信效度。③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7],包括生理机能(10~30分)、躯体疼痛(2~12分)、一般健康(5~25分)、生理职能(4~8分)、精神健康(5~30分)、情感职能(3~6分)、社会功能(2~11分)、精力(4~24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通过专家审核,量表Cronbach′s α为0.916,具有较好的信效度。④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便秘、压力性损伤、DVT。并发症总发生率(%)=各类并发症发生例数之和/总例数×100%。⑤比较两组疾病认知程度:根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态度、行为表现、知识掌握情况,将疾病认知度分为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3个等级,比较其总掌握率。总掌握率(%)=(掌握例数+部分掌握例数)/总例数×100%。
2.1 两组PHQ-9评分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PHQ-9评分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GAD-7评分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GAD-7评分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续表
2.4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例)
2.5 两组疾病认知程度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疾病认知程度比较(例)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易诱发各种并发症[8]。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多病情严重、检查繁杂、治疗进展缓慢且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易出现不良情绪,不利于康复[9]。常规护理干预局限于对症干预,缺乏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关注,忽略疾病身心关联、康复程度及并发症等问题。以KTA为框架的干预模式包括了健康、科学、锻炼等,为理论向临床实践转化的过程提供了参考,在各级医院临床中广泛应用[10]。基于KTA模式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根据患者自身因素、疾病因素及护理需求等,改善患者心理健康,促进早日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HQ-9、GAD-7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以KTA为框架的干预模式能改善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康复。分析原因:以KTA为框架的干预模式可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落实相关疾病及饮食知识的健康教育,疏导患者焦虑、抑郁情绪[11]。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针对性专业知识指导,从发现问题、制订方案,到实施、检测、评估等。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知识健康教育科普,使患者及家属完全掌握。与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的常规护理相比较,以KTA为框架的干预模式更具有条理性、专业性。本研究弥补了常规护理的不足之处,发现问题后及时制订相关知识框架的解决方案,重视心理调护,有助于提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疾病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患者疾病认知度有所提升,有利于早日康复。分析原因:医护人员通过科普宣传手册、疾病相关知识视频、健康知识讲座等,将知识整合后传授给患者及家属,能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强疾病防治意识,加快康复进程。多数护理模式强调护理者对疾病认知及护理方法等专业知识的掌握,忽略了患者对疾病未知的恐惧及由此降低的治疗积极性和配合度。老年卧床患者在未知的状态下,治愈期待较低,考虑自身疾病导致家庭、经济压力等方面后,易出现放弃治疗的情况[12]。本研究护理干预模式以人为主,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及其对治疗护理进程的影响,从整体康复进程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护理配合度,促进患者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便秘、压力性损伤、DVT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以KTA为框架的干预模式能改善患者治疗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下,患者明确参与并配合治疗方案,将专业知识结合临床实践,缩短了疾病恢复期。在干预期间,患者明确相关疾病知识,对治疗结果有着合理预期,提高了治疗信心。患者不良情绪、治疗态度及治疗信心的改善,均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早日康复。常规护理多将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依赖于医生的治疗。而以知识-行动为框架的干预模式强调以知识-行动作为基础,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驱动其将知识付诸于实际行动,积极参与护理过程,配合治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护理中,采用以KTA为框架的干预模式,可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状态,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疾病认知掌握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