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杰,冯利勉,罗曹靖,邓国敏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广东广州5109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不仅易导致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甚至诱发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如何降低脑梗死患者DVT发生风险是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关注的话题[1]。有研究指出,通过对脑梗死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如早期对患者下肢关节进行屈伸、外翻等运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降低DVT发生率,但大多数脑梗死患者早期由于相关知识缺乏,对DVT不够重视,加上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DVT发生率控制效果不甚显著[2-4]。床旁下肢康复训练仪主要应用双下肢训练仪结合简易自行车进行下肢DVT预防,通过相关仪器锻炼患者下肢关节活动性,减轻患肢肿胀、疼痛程度,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并节约人力资源,可操作性强,但目前关于下肢康复训练仪联合抗凝药物的临床研究与报道尚有不足。2020年5月1日~2021年4月30日,我们对63例DVT高风险脑梗死卧床患者采用床旁下肢康复训练仪联合抗凝药物进行护理,以期为临床脑梗死卧床患者DVT的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及示范作用。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DVT高风险脑梗死卧床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通过MRI、CT等检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确诊为脑梗死,符合相关诊断标准[5]者;②患肢肌力<3级,Autar试验评估量表评分>11分,发病24 h内无静脉血栓发生者;③年龄30~70岁者;④预计住院时间≥7 d者;⑤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全身其他器官严重损伤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②病情严重、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无法配合完成研究相关操作者;③既往肢体活动受限,有静脉血栓史者;④伴有心力衰竭、静脉曲张、妊娠、肿瘤等其他易导致血栓发生的疾病者;⑤研究中途病情加重、退出或失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男25例、女38例,年龄48~67(53.75±4.35)岁,体质量指数(BMI)(21.67±1.36)。研究组男28例、女35例,年龄46~69(54.09±4.82)岁,BMI(21.35±1.19)。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执行。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住院期间接受常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及抗凝药物预防DVT的发生,具体内容如下。①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解DVT发生的高风险因素、危害及临床常见症状,提高患者警惕性。②抗凝药物使用及其他用药指导:遵医嘱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钙4100 IU皮下注射,2次/d,密切关注患者皮下、消化道黏膜有无出血,定时检测患者凝血功能。日常治疗时避免不必要的股动脉穿刺,合理控制脱水药物及止血药物的应用时间及出入量。③常规饮食指导及功能锻炼:嘱患者食用高纤维、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及胆固醇食物,严格控制血液黏稠度,禁烟禁酒,提倡多饮水、多食新鲜水果与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对部分下肢运动障碍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医务人员左手固定住患者的踝部,右手握前足部进行踝关节的被动屈伸,足部内翻、外翻及足部先屈然后内翻、伸、外翻,形成环转的姿态,各运动的频率为:屈伸及足部内翻、外翻是30次/min,环转运动是15次/min。然后挤压腓肠肌,从下到上,注意节律,挤压1 s后放开1 s。最后将患者的肢体抬起,以左手扶住膝关节下部,右手掌抵住足底跖趾关节,进行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伸,髋关节的外展内收和内旋外旋等运动。观察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多鼓励其主动运动,并在适当的时期下床。指导和监督患者每天按规定开展屈伸、抬腿、活动关节等训练,2次/d,每次15~20 min;指导并监督家属每天给患者进行下肢功能按摩,2次/d,每次15 min。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床旁下肢康复训练仪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①双下肢训练仪:根据患者的肌力情况,选择不同运动模式,当患者下肢肌力为0~1级,可以选择被动模式对患者进行双下肢训练;当患者肌力为2~3级时,可选择助力模式或者主被动模式对患者进行双下肢训练。双下肢训练仪操作方法:协助患者取舒适端坐卧位或平卧位,患者双足穿好袜子,双足放在治疗仪踏板上,坐稳,保持坐位或卧位平衡,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肌力情况,选定训练仪的模式,每次治疗时间为20 min,1~2次/d。②下肢简易功率自行车:协助患者取舒适端坐位(如坐位平衡能力稍差的患者必须有陪人在旁边扶持坐稳),患者双足穿好袜子,置于踏板上,坐稳,保持坐位平衡,以健肢体带动患侧肢体保持匀速踩踏自行车,每次治疗时间为15~20 min,1~2次/d,训练时注意匀速进行,避免过快及用力过大,脑梗死卧床患者所有的练习都要从较低速度和负荷开始,按患者的承受能力逐渐地提高强度,不要在患者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提高速度或负荷;在改变速度和负荷前要告知患者。
1.3 观察指标 ①DVT发生率和发生风险:比较两组干预后DVT发生率,采用Autar试验评估量表评估患者DVT发生风险。②下肢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使用多普勒超声检查系统,对患者下肢各静脉进行扫查,记录其股总静脉(CFV)、股浅静脉(SFV)、胫周围静脉(PTV)内径。③下肢肌力:采用等速肌力检测仪检测患者患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周围肌群伸展或背屈肌力。④胫骨结节下10 cm小腿周径差:检测患者双下肢胫骨结节下10 cm小腿周径,计算健侧与患侧周径差(周径差=患侧肢体周径-健侧肢体周径)。⑤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6]进行评估,该量表主要从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最终得分与患者生活能力呈正比。
2.1 两组干预前后下肢超声检查血管内径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下肢超声检查血管内径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下肢肌力及小腿周径差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下肢肌力及小腿周径差比较
2.3 两组DVT发生率及发生风险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DVT发生率及发生风险评分比较
2.4 两组干预前后ADL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ADL评分比较(分,
脑梗死卧床患者由于疾病导致下肢运动量小,肌肉萎缩,运动功能显著降低,加上长期卧床,下肢血液循环受到严重影响,常淤积于深静脉处,形成血栓,进一步造成血管阻塞,对患者极为不利[7-8]。传统护理干预对DVT预防力度有待提高,抗凝药物使用局限性较大,且长期使用易造成患者皮下淤血、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9]。有研究指出,对脑梗死所造成的神经损害性机体功能缺失患者进行早期、重复的肌肉运动训练,通过丰富外部环境刺激及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神经结构及功能的重组,并有效减缓肌肉萎缩,改善肢体血液循环[10-11]。
李雪阳等[12]研究表示,对卧床患者采用下肢功能锻炼仪干预,可提高患者下肢运动量,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并降低用药风险,干预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CFV、SFV、PTV内径及小腿周径差小于对照组(P<0.01),下肢肌力高于对照组(P<0.01),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床旁下肢康复训练仪联合抗凝药物较单纯使用抗凝药物预防DVT效果好,分析其原因在于双下肢训练仪和下肢简易功率自行车均通过反复、长期的训练,刺激患者大脑皮层形成兴奋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下肢肌肉的控制能力和肌力,且通过相关动作练习,促进下肢血液回流,改善静脉及周围血管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及血液淤积,从而降低患者DVT发生风险,提示临床对就诊时DVT发生风险较高的脑梗死卧床患者采用床旁下肢康复训练仪联合抗凝药物可有效预防患者DVT的发生[13]。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表示通过抗凝药物联合床旁下肢康复训练仪在增强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同时,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原因在于:通过下肢康复训练,患者下肢肌肉收缩、伸展能力得到提升,下肢肌肉控制能力提高,部分患者从不能下地行走或需要两人搀扶到依靠器具能完成短时间独立平地行走,患者活动能力得到保障,从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局限性在于样本量较少,且针对性较强,对部分病情较重、下肢运动功能严重损伤患者DVT预防效果暂未有效记录,后续研究需加大样本量,扩大样本范围,以对本研究相关论点进行佐证。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卧床患者采用床旁下肢康复训练仪联合抗凝药物,有助于提高患者下肢肌肉收缩、伸展能力,有效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降低DVT发生风险,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