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如何做智慧家长

2022-08-25 03:46江新芳
家长 2022年22期
关键词:共育双减陪伴

□江新芳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推进,有些家长感到迷茫,有些家长感到不适……“双减”减的是孩子的过重课业负担,但加的却是父母的责任。此时此刻,作为家长的你要是不清醒,耽误的那可是孩子的未来。所以,家长们一定要赶快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千万不要放松,不能还像以前那样继续刷手机、打游戏。那么,“双减”政策下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家长要学会巧育

现在无论是小学阶段的测评还是中学阶段的中考、高考,题目相对简单,但是灵活性却提高了,与现实接轨的题目多了,所以孩子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一定要扎实,千万不要出现“恶性循环”。比如,昨天听写错了很多,今天还错很多,如果家长认为这是孩子粗心,甚至对此无动于衷,这样下去必然坏事。大家都知道“破窗效应”,如果家长现在不管、不抓,那以后想管、想抓的时候就晚了。在学习问题上,家长如何进行巧育呢?不妨做到以下三点:那就是要巧观、巧言、巧育。

巧观。就是眼里要有孩子。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家长的可控范围内,一句话,要能掌控孩子的一切细小变化。比如,今天孩子的心情不好,一定会表现在脸上,如果会观察,那接下来孩子的问题可能很容易就解决了。反之,问题可能会僵化,烦恼、抑郁可能会缠上孩子!家长不会观察孩子的变化,指望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往往没有好的结果。比如,有一次我在打扫卫生,女儿本该在认真学习,但她却走过来走过去,我就问了一句:“这是咋了呀?”她一下子就坐到我眼前的椅子上,一脸苦笑:“老师说我是傻子!”我一听就笑了起来,她疑惑地问我:“您怎么还笑?”“难道你让我哭吗?”我笑着问:“说吧,为什么?”“一道比较简单的题老师讲了好几遍了,可我又错了!”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女儿的心结打开了,她又开始认真地学习了。大家应该知道,如果没有发现孩子的变化,或发现后劈头盖脸地数落一顿,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因此,家长学会“巧观”很重要。

巧言。就是说话要有技巧,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在批评他,但又很舒服,愿意接受批评。比如,孩子今天犯错误了,家长知道后第一反应是什么?劈头盖脸数落他是大多数家长的处理方式,结局是孩子的错误还会再犯,然后再管,反反复复,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另外,多与孩子沟通学习的状态,鼓励孩子的话多说,负能量的话少说,因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低估。

巧育。就是运用巧妙的办法在与孩子不发生冲突的前提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轻松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问题肯定很多,如果不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而是一味地批评、指责,时间长了,孩子会认为“我就那样了”。一旦产生这样的心理,那就糟糕了,很多孩子会因此变得越来越糟。我见过好多这样的孩子,老师一个人能力有限,想挽回所有的孩子难度很大。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陪伴的方式有很多,有时远远地看着孩子在静心学习是一种陪伴,饭后的交流也是一种陪伴。有家长跟我说起过,他担心孩子的朋友圈子出问题,所以无论多忙都坚持自己接孩子,这也是陪伴的一种。当然,作为初中孩子的家长,要尽力做到仁陪、爱陪、智陪。

仁陪。仁,亲也。与孩子之间做到亲密无间,陪伴效应会大大提升。有句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不单单对老师有用,对家长来说同样重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秘密也会越来越多。有些秘密孩子往往不知道跟谁诉说,于是便会自己寻找能够倾诉的对象,家长是首选,但是往往也是孩子第一个屏蔽的对象,为什么?不言而喻,仁陪是关键,如果家长的仁陪跟上了,那么孩子就不会到处乱交朋友。

爱陪。如果有人问:你爱自己的孩子吗?你可能会很吃惊,自己的孩子还有不爱之理?但如果有人问:你爱陪自己的孩子吗?很多当父母的便会以忙为借口,不愿陪孩子。直到有一天发现无法跟孩子沟通了,才开始找这个帮忙,找那个咨询,而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家庭教育的失败直接影响孩子的将来,所以,从现在开始,爱陪孩子吧!爱陪孩子坚决不能变成盯梢,尤其是上初中的孩子最讨厌家长的唠叨与盯梢,智慧的家长是要让孩子体悟到父母的真爱。

智陪。孩子的天性是玩儿,只要不谈学习,什么方式的玩儿都可以。“双减”后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自律性强的孩子优势凸显出来了。孩子的自律哪里来的,是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培养起来的。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如果说让孩子自己发展,还抱着“树大自然直”“我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想法,是非常不明智的。孩子每一个阶段的成长,都面临着习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个习惯养成过程需要的就是家长智慧的陪伴。孩子取得成绩了,鼓励加激励;孩子受挫了,分析加矫正。如果父母的陪伴不到位,孩子各方面的成绩会在不知不觉中一落千丈,考试后发现孩子的成绩一塌糊涂时,家长们急了,陪伴就成了拌嘴,导致亲子关系不和谐。所以,在“双减”新形势下,想办法陪伴和督促孩子养成自律学习的好习惯势在必行。“自律者胜出,懒散者出局。”这是永远不变的规律。

家校共育助力孩子成长

“双减”落地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儿,更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携手共育,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多多少少都会出现问题,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老师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认可,孩子成长风调雨顺,家长不认可,反而会闹得鸡飞狗跳,甚至相互拆台。

孩子丢三落四的习惯怎么改,这是很多家长头疼的事,说轻了不听,说重了孩子的脾气比你还大。于是我便想了一个办法:先小人后君子。与孩子约定,每给家长添麻烦一次,便帮家长做一周的家务,并且做家务的过程要拍照。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犯过错的孩子再也没给家长添麻烦,习惯越来越好——家长支持型。另一种是孩子天天犯错,我的电话成了每天的公用电话——家长纵容型。同样的教育方式,换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家长的责任不可推卸。

大家有没有算一笔账,一天24 小时,除去睡觉的时间,孩子大部分时间待在学校,老师最熟悉孩子的状态与习惯,所以,和老师携手共育孩子,是不是更适合孩子的成长呢?家长一定要相信绝大多数老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跟老师保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在孩子面前给老师树立威信,这样才能更好地让老师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贵人”。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当前“双减”形势下做一个真正有智慧、有耐心和细心的家长,是考验家长家庭教育理念是否科学、教育方法是否正确的“试金石”。

猜你喜欢
共育双减陪伴
陪伴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陪伴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