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拖延症”

2022-08-25 03:46陈家宁
家长 2022年22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规划青少年

□陈家宁

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明知拖延会带来负面后果,但依然主动且不必要地推迟某事的行为。专家认为,“拖延症”是一种习惯性的人类行为。在常见的人类活动经历中,小到日常琐事的拖延,大到重要工作任务的久拖不办,“拖延症”更是司空见惯。小张没有如约出席会议、小李没有按时提交工作报告、小王没有如期上交寒假作业,凡此种种。“拖延症”因其阻碍个体生产力的发挥,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行为特质。从心理学和认知行为学角度看,重度“拖延症”通常与抑郁、自卑、自尊不足、内疚等心理或性格因素有关。

具有“拖延症”特质的人倾向于回避那些不愉快或压力很大的任务,他们还倾向于以非重要、压力较小的任务取而代之那些有挑战性的任务。这点在少年儿童身上也有明显的表征。比如,一些孩子宁愿做此事也不愿意干彼事,我们起初认为这是孩子的兴趣使然,但进一步研究表明,这是人类一种趋利避害的自然体现。一些青少年情不自禁地去躲避他们不喜欢做或有难度、有挑战性的任务。比如,孩子不喜欢学英语或数学就托词是没有兴趣。实际上,英语或数学对他来讲只是阶段性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而已。只要潜心学习,按部就班,还是有机会学好的。但他选择打游戏或网上发帖子,这就是一种“拖延症”了,而多数家长和老师会倾向于认为孩子是懒惰或不着调。

“拖延症”的前因与后果

一项针对在校130 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在“拖延症”发生因素的多项选择中,37.69%的学生选择“环境因素”,意指受他人影响;另有33.85%的学生选择“任务难度过大导致”,意指畏难却步;还有44%的学生选择“与兴趣爱好有关”,意为没有兴趣的不愿意做;值得注意的是,有88.46%的学生选择“个人习惯不好导致”。国内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个人行为习惯是“拖延症”的主因。这就为我们进一步探讨“个人行为习惯”对“拖延症”的影响程度提供了实践依据。诸多因素中对“拖延症”影响最大的分别是:个人规划调控能力(32%),个人动机(20%),个人能力(10%),执行能力(9%)。不难看出,“个人规划调控能力”对“个人行为习惯”影响最为密切,而“执行能力”的强弱也和“习惯”有关。

“个人行为习惯”所体现的首要因素就是个人规划调控能力。一些研究表明,“个人规划调控能力”对“拖延症”的影响程度接近三分之一,占青少年“拖延症”结构特征的比重最大,是最主要的个体主观因素。其内在形成机制是青少年在面对一项有挑战性的、复杂点的或有难度的学习任务或生活活动时,由于缺乏预判、自我规划和行为自控能力,习惯性地选择去做一些与该任务无关的事,有意识地逃避目标任务,并总能找出冠冕堂皇的借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拖延行为习惯。这种青少年自我规划调控能力不足乃至缺失,显然和父母培养不当及学校相关教育管束不够有关,应引起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该问题首先在于家长在子女幼年时是否对其学习和生活进行了有序管理和严格督促,是否培养了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

另外,“执行能力”对“拖延症”的因素影响程度接近10%。这表明拥有较好的执行能力是避免拖延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反之,执行能力较弱的孩子自然形成拖延现象,不仅是学习任务,生活事务方面也有类似倾向。比如,个人卫生习惯、衣着打扮形象的处理、日常琐事的办理等都会体现一个人执行能力的风格。此所谓,是“今日事今日毕”,还是“明日何其多”。大家都知道,有再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也不如脚踏实地去做来得更实际、更靠谱。这就给家长们提了一个醒:不要只听孩子说什么,更要关注孩子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家长可以不在乎孩子执行之后的结果,但是必须监督执行的过程,以及是否有执行。如果“光说不练嘴把式”,最后只能沦为“银样镴枪头”,从而导致“万事成蹉跎”,那就是既没有前端的合理规划,又没有中段的过程执行力,自然凡事都不了了之。因此,加强对青少年个人执行能力的培养是防止“拖延症”形成的重要手段。

通过“话聊”巧治“拖延症”

一个熟悉的场景,孩子写作业拖拉,家长急了,焦躁不安,不停地催促,不停地说:“快点写,快点写。”你会发现你越催促,孩子越慢,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换言之,个体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引起逆反心理了。所以,家长得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急不躁,用积极正面的情绪感染孩子,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影响孩子。

通过上面描述,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或多或少有点“拖延症”,那该怎么办呢?

提升家长和孩子自身的认知水平。我们在调研中总是发现家长和孩子对一些问题的认知有偏差,甚至幼稚可笑。就拿“拖延症”这件事来说,家长大可不必抓狂,“拖延症”是一种行为惯性,不是病,不用治,但可以“话聊”。换言之,家长先对孩子的拖拉状况有个比较正确的观测与评判,然后找找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比如学习方面,孩子推诿扯皮,搪塞拖延。通过“话聊”,推心置腹地讲道理,提升孩子对自己学习拖拉行为的认知,看清自己的问题所在,提出明确但必须是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当然,“话聊”要讲究“话术”,大吼大叫没用,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得入情入理,讲得透彻,还得“软硬兼施”,既要真诚地鼓励,又要善意地批评,得把孩子说得服服帖帖。实践表明,多数孩子是听得进去家长的道理的,问题在于家长的道理得怎么讲。

家长要帮助孩子“重构经验”。所谓重构经验就是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构建孩子自信、自尊、自立的正向心理状态,摆脱颓废拖延、无所事事的消极心理状态。俗话说,要让孩子感觉“眼前一亮”或“心里一震”,然后“虎虎生威”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分析曾经做过的任务中的“得与失”。比如,是否存在拖延行为?当时为什么拖延?困难在哪里?怎么解决?在分析的过程中,家长的重点不仅在于“批评、评判”,更在于挖掘其成功的经历片段,巩固“能高效完成任务”的自我效能感,使其在类似场景中重构这一经验,从而更加乐观、自信。家长此时常用的“话术”是:“你看,这个环节你思考得比较合理,做法也还合理,不错,只是在处理的细节上还有待提高,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不妨这样做……”或者是“你的想法很独特,只是你没有来得及实施。如果想实践一下,你觉得困难在哪里,要不要去做一下、冲一把……”家长利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学识,转换成孩子经验场景中的一个角色,换位思考去帮助孩子厘清问题,找到症结,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其实,多数孩子很愿意倾听长辈们曾经的经验和有针对性的点拨。

“拖延症”虽然是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问题,但解决的根本还在于家长先应端正教育观念。家长改变了,孩子才会跟着改变。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规划青少年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